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问题事关百姓生计与生活,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近年来,江苏各级党委、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努力做到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的统一,在改善民生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民生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据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全省绝大多数百姓对幸福的认知以及对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均达90%以上。其中,城镇占91.8%,农村占92.3%;苏南占90.5%,苏中占92.4%,苏北占93.3%。总体说,江苏不存在明显的地区、城乡、群体的差异。民众对未来5年生活预期普遍乐观。在改善民生方面,江苏的主要做法是:
一、全面拓宽就业渠道。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就业是民生之本。江苏各级党委、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广开就业门路,落实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强化就业服务,引导多渠道自主就业和多形式灵活就业。一是立足发展扩大就业。通过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有效增加了就业岗位。二是倡导创业带动就业。在全社会弘扬“三创”精神,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带动就业的首要途径,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靠创业带动社会就业。三是实施培训推进就业。充分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扎实推进“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促进百万农民大转移。四是落实政策帮扶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增加培训经费、政府购买岗位、实行岗位补贴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大力开发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和社区服务岗位,对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弱的再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就业。确保“双失业”和“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五是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坚持外输与内转并重、境内与境外兼顾,在推进农村劳务输出的同时,积极支持农民就地创业和返乡创业,以统筹城乡就业的理念和方法努力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此外,江苏通过逐步提高劳动者收入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步提高低收入者群体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了职工最低工资随经济发展相应增长、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幅随社会平均收入增幅相应增长、社会保障水平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应增长。五年来,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1倍,2006年达14084元,居全国第六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0%以上。2006年达5813元,居全国第5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各省区中保持最小。全省居民储蓄存款超过1.2万亿元,增长1.5倍。已连续两年实现新增就业突破百万人,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在连续四年下降的基础上降至3.5%。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社保是安民之要。江苏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通过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做实个人账户,研究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省内跨地区转移衔接办法,积极探索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立足省情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并实施“财政投人、集体扶助、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新型农保制度。三是通过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完善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四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物价的变动,在全省范围内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其中苏南城市“低保”不低于每月260元、苏中不低于每月210元、苏北不低于每月160元,保证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幅度与社会平均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有效缓解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2006年,全省148.5万城乡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07.4万人、147.7万人和62.6万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2%。省级社会保障和帮扶困难群众支出达到66.5亿元。五是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保证江苏每个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患病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确保诉讼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让新一代江苏人得到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是民生之基。近些年来,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的战略方针,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秉持“教育优先”的政策,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是率先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二是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高中教育普及率达到72%,210万在校生中75%在优质高中就学,三是大力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十年来培养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300万人。特别是加大职业教育扶贫助学力度,支持3万名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四是率先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来,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16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6%。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数均位居全国第一。五是促进公共教育投入向农村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2006年,省财政增加投入20亿元,用于免除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逐步扩大免费提供科教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范围。同时,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1.2亿元,将免费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课本的范围扩大到苏中地区,增加到80万人。
据统计,江苏“十五”以来的教育经费总投入、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都在全国名列第二,全省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现阶段江苏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四、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扶持力度,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造和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超过90%,培训农村医疗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2.59万名。二是加快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小病诊治在社区、大病治疗进医院。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NY_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全省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城市居民65%。三是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努力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单病种限价等项改革,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食 品药品放心工程,整顿规范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四是推行惠民医疗制度。针对困难家庭看不起病的突出问题,从2002年起,江苏逐步推行惠民医疗制度,全省目前设立了32家惠民医院,其中南京就有12家惠民医院,并对特困家庭实行“五免五减半”政策。去年全省约有40多万人在惠民医院接受惠民医疗,那些困难家庭通过惠民医疗得到的减免费用约有1亿多元。
五、实施安居工程,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住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标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江苏把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0平方米和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据统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已由2001年的26.5平方米上升到去年的28.8平方米,已接近全面小康的标准。特别是对城镇困难家庭,通过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让他们圆了住房梦。近两年,全省约54000户住房特困家庭住进了新房。为了改善农民住房条件,从2003年起,由政府出资补助,对苏北地区的农村草危房进行改造,并列入政府必须抓好的“农村五件实事”。已累计支持补助资金3.7亿元,帮助15.2万户住房困难的农民住进了砖瓦房。农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由2001年的34.2平方米增至去年的38.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房面积比重达99%。
六、加强“平安江苏”建设,为群众提供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一是完善“大调解”机制,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二是完善“大防控”机制,健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专项行动,全省连续三年没有发生有影响的政治事件,没有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有影响的重特大恶性案件。打击刑事犯罪绩效考核和侦破命案绩效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江苏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三年上升,2005年达到95.8%,跃居全国第一位。四是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原则,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近几年全省没有发生一起未经批准的游行活动,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五是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满意率持续上升。通过平安江苏创建活动,全省群体性事件和进京上访量继续平稳下降,进京非正常上访量降至全国的第22位,进京上访登记量保持在23位以后。
七、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针对江苏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和工业负荷全国最大的特殊省情,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大力加强“绿色江苏”建设,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一是制定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从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干部考核等10个方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的具体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二是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对重点污染产业、区域、流域抓紧整治,控制农村水源污染,下决心淘汰了一批布局分散、污染严重的“小化工”。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加强备用水源地建设和重点污染水体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机制,探索建立环保市场机制和环境资源价格机制。经初步测算,去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3.3%以上,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6%。近5年来,虽然全省GDP翻了一番多,但是万元生产总值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40%左右。三是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建设,针对发展中已经被破坏的环境,积极加以修复,重建良好生态。在沿长江地区实行保护式开发,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最密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全国首批6家“国家生态市”中有4家在江苏。全省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5个、全国生态示范区30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9个,分别占到全国的1/3、1/5和1/4。扬州市还荣获了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奖。
(执笔:钱 钢 王国亮)
责任编辑:刘 忠
一、全面拓宽就业渠道。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就业是民生之本。江苏各级党委、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广开就业门路,落实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强化就业服务,引导多渠道自主就业和多形式灵活就业。一是立足发展扩大就业。通过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有效增加了就业岗位。二是倡导创业带动就业。在全社会弘扬“三创”精神,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带动就业的首要途径,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靠创业带动社会就业。三是实施培训推进就业。充分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扎实推进“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促进百万农民大转移。四是落实政策帮扶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增加培训经费、政府购买岗位、实行岗位补贴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大力开发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和社区服务岗位,对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弱的再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就业。确保“双失业”和“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五是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坚持外输与内转并重、境内与境外兼顾,在推进农村劳务输出的同时,积极支持农民就地创业和返乡创业,以统筹城乡就业的理念和方法努力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此外,江苏通过逐步提高劳动者收入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步提高低收入者群体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了职工最低工资随经济发展相应增长、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幅随社会平均收入增幅相应增长、社会保障水平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应增长。五年来,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1倍,2006年达14084元,居全国第六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0%以上。2006年达5813元,居全国第5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各省区中保持最小。全省居民储蓄存款超过1.2万亿元,增长1.5倍。已连续两年实现新增就业突破百万人,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在连续四年下降的基础上降至3.5%。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社保是安民之要。江苏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通过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做实个人账户,研究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省内跨地区转移衔接办法,积极探索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立足省情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并实施“财政投人、集体扶助、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新型农保制度。三是通过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完善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四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物价的变动,在全省范围内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其中苏南城市“低保”不低于每月260元、苏中不低于每月210元、苏北不低于每月160元,保证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幅度与社会平均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有效缓解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2006年,全省148.5万城乡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07.4万人、147.7万人和62.6万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2%。省级社会保障和帮扶困难群众支出达到66.5亿元。五是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保证江苏每个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患病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确保诉讼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让新一代江苏人得到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是民生之基。近些年来,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的战略方针,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秉持“教育优先”的政策,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是率先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二是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高中教育普及率达到72%,210万在校生中75%在优质高中就学,三是大力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十年来培养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300万人。特别是加大职业教育扶贫助学力度,支持3万名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四是率先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来,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16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6%。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数均位居全国第一。五是促进公共教育投入向农村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2006年,省财政增加投入20亿元,用于免除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逐步扩大免费提供科教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范围。同时,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1.2亿元,将免费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课本的范围扩大到苏中地区,增加到80万人。
据统计,江苏“十五”以来的教育经费总投入、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都在全国名列第二,全省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现阶段江苏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四、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扶持力度,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造和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训,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超过90%,培训农村医疗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2.59万名。二是加快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小病诊治在社区、大病治疗进医院。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NY_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全省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城市居民65%。三是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努力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单病种限价等项改革,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食 品药品放心工程,整顿规范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四是推行惠民医疗制度。针对困难家庭看不起病的突出问题,从2002年起,江苏逐步推行惠民医疗制度,全省目前设立了32家惠民医院,其中南京就有12家惠民医院,并对特困家庭实行“五免五减半”政策。去年全省约有40多万人在惠民医院接受惠民医疗,那些困难家庭通过惠民医疗得到的减免费用约有1亿多元。
五、实施安居工程,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住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标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江苏把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0平方米和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据统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已由2001年的26.5平方米上升到去年的28.8平方米,已接近全面小康的标准。特别是对城镇困难家庭,通过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让他们圆了住房梦。近两年,全省约54000户住房特困家庭住进了新房。为了改善农民住房条件,从2003年起,由政府出资补助,对苏北地区的农村草危房进行改造,并列入政府必须抓好的“农村五件实事”。已累计支持补助资金3.7亿元,帮助15.2万户住房困难的农民住进了砖瓦房。农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由2001年的34.2平方米增至去年的38.6平方米,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房面积比重达99%。
六、加强“平安江苏”建设,为群众提供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一是完善“大调解”机制,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二是完善“大防控”机制,健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专项行动,全省连续三年没有发生有影响的政治事件,没有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有影响的重特大恶性案件。打击刑事犯罪绩效考核和侦破命案绩效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江苏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三年上升,2005年达到95.8%,跃居全国第一位。四是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原则,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近几年全省没有发生一起未经批准的游行活动,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五是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满意率持续上升。通过平安江苏创建活动,全省群体性事件和进京上访量继续平稳下降,进京非正常上访量降至全国的第22位,进京上访登记量保持在23位以后。
七、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针对江苏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和工业负荷全国最大的特殊省情,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大力加强“绿色江苏”建设,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一是制定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从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干部考核等10个方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的具体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二是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对重点污染产业、区域、流域抓紧整治,控制农村水源污染,下决心淘汰了一批布局分散、污染严重的“小化工”。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加强备用水源地建设和重点污染水体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机制,探索建立环保市场机制和环境资源价格机制。经初步测算,去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3.3%以上,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6%。近5年来,虽然全省GDP翻了一番多,但是万元生产总值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40%左右。三是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建设,针对发展中已经被破坏的环境,积极加以修复,重建良好生态。在沿长江地区实行保护式开发,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最密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全国首批6家“国家生态市”中有4家在江苏。全省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5个、全国生态示范区30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9个,分别占到全国的1/3、1/5和1/4。扬州市还荣获了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奖。
(执笔:钱 钢 王国亮)
责任编辑:刘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