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转身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52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平庸的或非常的民国女子的故事,在血雨腥风的大历史中,大都淹没沉寂了。最近几张细眉粉腮、旗袍美女的民国年历牌,竟然引来好一阵惊呼。其实,有不少民国女子的情感和婚姻故事,表现出她们的才情教养,品格气质,展现出前朝乱世中的别样风景。徐志摩遗弃的结发妻子张幼仪,算是其中一位。
  张幼仪生于民国,出身江苏名门,受过新式教育,她溫和善良,知书达理又遵传统守孝道,她对徐志摩并不了解,他们的婚姻,是父母定下来的。徐志摩虽然拒绝这门亲事,但经受不住祖母苦苦哀求,只好接受了。于是,15岁的张幼仪就辍学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婚后不久,长子徐积锴出生,徐志摩出国读书,到了国外就很少与妻子联系。张幼仪独守闺房,小心翼翼敬奉公婆,天长日久维系着无爱的婚姻。她不甘这样无端受伤害,于是飘洋过海到英国寻夫,其时,徐志摩正一心追求林徽因,拒不接受张幼仪苦劝和阻挠,提出离婚。张幼仪不愿忍受缺失爱情的凌迟,她不恋栈,也不呼天号地谴责遗弃她的男人,虽然有孕在身,她还是满足徐志摩的要求,结束了他们七年的婚姻。在民国乱世,处于弱势的女子张幼仪,顶着被遗弃的压力,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生活,她对于徐志摩与林徽因的传闻,以及后来前夫再娶陆小曼,宁愿委屈在心,也一直闭口不谈任何看法。
  张幼仪在离婚之后,出乎人们意料地绝地转身,重新开启新的人生。她首先做出的惊人之举,是远赴德国柏林,学习德语并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几年后,徐志摩欧游时经过柏林看望张幼仪,得知他们的次子去世的噩耗,看到张幼仪在遭遇人生沉重的怆痛之后,从低谷跃起,于是对这位独立成熟的前妻,产生了敬重的情愫。徐志摩在36岁时不幸遇难,作为前妻,张幼仪无怨无悔地养育他们的孩子,还照顾着她的前公婆。徐志摩在台湾出版的全集,也是张幼仪指导整理编辑出来的。来自江南小城的张幼仪,身处女人弱势的年代,又在经受离婚丧子之痛后,没有绝望,没有在伤悲中沉沦。别人眼中的弃妇,她却用自身行动印证,她并不是错过季节的秋天的一把扇子。
  张幼仪从国外归来,在东吴大学教德语,还出任过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又在上海闹市区静安寺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新式服装公司,采用独特的立体剪裁,在上海滩风靡一时。
  解放前夕,张幼仪赴香港,1953年,香港中医苏纪之向张幼仪求婚,她写信到美国征求儿子徐积锴的意见。她认为:“我是个寡妇,理应听我儿子的话。”此时徐志摩已去世二十年。成为土木工程师的儿子给这位“孀居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的母亲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回信,称“母如得人,儿请父事”。第二年,张幼仪与苏医生成婚。1967年,张幼仪67岁的时候,曾和苏医生一起到英国康桥、德国柏林故地重游。她站在当年和徐志摩居住过的小屋外,感慨万千。张幼仪与第二任丈夫共同生活了28年,苏医生病死,张幼仪赴美来到儿子家,度过她人生的最后岁月。
  编辑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
其他文献
西安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唐·岑参《碛中作》  我的两次“丝路寻访之旅”主要是由东到西,前后历时半个月。第一站,当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古都西安。  6月的西安,天气异常燥热。在玉祥门的大庆路,我看到一组气势不凡的丝绸之路群雕,它刻画的是跋涉于丝绸之路上的一队骆驼商旅,其中有唐人,也有高鼻深目的波斯人……浅褐色的花岗岩石料古朴典雅,虽仅
期刊
《出梁庄记》记录了最普通的人群——民工们最普通的生活,真实地将他们的生活现状呈现在读者面前,从那些既熟悉又陌生,既真实又虚幻的生活片段中,你也许隐约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为寻找梁庄人的足迹,作者梁鸿两年间走遍十多个省市,倾听三百多人的故事,将无奈、揪心、震撼的画面用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梁鸿所说,他们来自梁庄,也可以说来自中国的任何一个村庄,他们像吹散的蒲公英种子,飘零各地,随遇而安,无人问津。
期刊
一辆大客车因严重超载,司机疲劳驾驶而冲下山崖,车毁人亡;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乱闯红灯,丧命于车轮下;一个司机酒后驾驶,车祸无情夺走了全车人的生命……这一幕幕悲惨的画面虽然是在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片中看到的,但我们知道这一幕幕悲剧总是真实地发生着,继续着。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促进了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人间悲剧,也更为我们敲响了交通安全警钟。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
期刊
书名:《翻转人生的教育——来自阿拉斯加的奇迹》  作者:乔治·古斯里奇[美]  译者:林样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35元  内容简介  1982年的一天,深受疾病困扰的乔治·古斯里奇,有了一群新学生。他们,居住在暴风雪肆虐的白令海偏远小岛,是祖祖辈辈以捕猎为生的爱斯基摩孩子。他们身上似乎都贴着“朽木不可雕”的标签,这群孩子生活在美国,却连英语都说不流利。他们极度缺乏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期刊
说真的,我并不喜欢我的家乡,可扪心而问,我的确又是爱它的。但愿前者不是罪行,后者也并非荣耀。大哲有言,“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故有权不喜欢某一处“被抛到”的地方。可我真又是多么希望家乡能变得让人喜欢呀,并为此愿付绵薄之力。  我的确喜欢家乡的美食,可细想,我又真是不爱它。喜欢它,一是习惯了,二是它确实色香味俱佳。不爱它,是说我实在不想再为它做什么贡献;原因之一是它已然耗费了吾土吾民太多的财源和心
期刊
有人说,他是一条艳丽的热带鱼,他的泳姿甚至比许多日本鱼还要漂亮。他的生存状态让大多数日本人感到惊奇,多年前,他从北京大学毕业留学日本,因生活所困转行卖鱼。如今,他成了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的教授和知名双语作家。他就是毛丹青,一个用日文写日本的中国人。  最大的幸福是赚钱  毛丹青,外号“阿毛”。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毛丹青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后来,他辞去工作,到日本三重县国立大学留学
期刊
莎拉是一名設计师,喜欢旅行,不过,途中总会遭遇一些小烦恼,比如如厕。  在外面,只能到公共厕所里解决,那里人来人往,气味熏天不说,便池总是很脏,只能皱着眉头,踮着脚尖,勉强蹲下来,快速解决问题。如果遇上马桶,就更胆战心惊了,上面有数不清的细菌,直接坐上去,恶心不说,还有染病的风险,可不坐吧,又没法解决问题。  每次如厕,莎拉的耳边总会响起抱怨声,而她也总是在心里抱怨个不停:为什么女人不能像男人那样
期刊
世上雖无一以善良命名的花朵,但这善良的花开在人们的心里,比百合芬芳,胜牡丹高贵。  人之初,性本善。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上帝派来人间播种善良的天使,很小的时候,不知天使之说,只感觉外婆的好,那好,是人间难得的。  记得外婆,永远的稀疏发髻贴在脑后,永远的蓝袄青布围裙,蹒跚着尖尖的小脚,整日忙里忙外,慈祥的面容,绽放着永远真诚温暖的笑容。喜欢牵外婆的手和围裙,在她身边感受善良的温暖。  乡村的日子,清
期刊
陈巍曾经是世界五百强企业里的高管,生活和工作顺风顺水,后来,他患上了躁郁症。患病之后,他沉沦、颓废、狂躁,甚至自杀过多次。就在家人朋友都为他感到头疼惋惜之时,陈巍却为自己找到了治疗的方法,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百余名患者,走上了自救之路。  曾经幻想“三大战役”  2003年,一直在世界五百强某企业会计部门工作的陈巍被调到了数字化部门担任高管。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并不熟悉新部门业务的他拼命工作。性格
期刊
创建于1953年的盐城市龙冈中学,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城郊古镇龙冈,1963年郭沫若先生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五十多年的薪火传承,不断谱写龙中的崭新篇章,学校2004年7月晋升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近年来,学校以“办面向人民群众的优质教育”为办学宗旨,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办学理念,以“立信尚学”为校训,弘扬“奉献务实、自强拓新、排难奋进、勇攀高峰”的龙中精神,丰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