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通过描述了一位妇女处于战乱时期的悲惨遭遇,歌颂了中华儿女在面对列强侵略时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作者借助《黄河大合唱》讴歌了中华民族不畏列强的可歌可泣的精神,表达了对于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其中,《黄河大合唱》的第六乐章《黄河怨》,被作为全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曲富有强烈的悲剧性,并在这种悲剧的气氛中酝酿出呼唤人们奋起反抗的精神,极具感染力。《黄河怨》以“苦难”作为歌曲的主题,刻画了一个悲剧的妇女的悲惨遭遇,以此来激励人们对主人翁的同情,同时也道出了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反抗压迫追求胜利与自由的决心。
【关键词】:黄河;妇女;痛诉;哀怨
引言
冼星海作为一个音乐创作大师,他一生作品无数,我最喜欢就是那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这首乐曲在音乐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全曲分八个乐章,将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黄河作为这部交响乐作品的背景,讲述了光辉的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控告其他国家侵害我国的残暴行为,赞扬了我们炎黄子孙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其中,《黄河怨》这一段是一个绝望无助的妇女的内心独白,儿女被外来侵略者无情的杀害,丈夫不知去向,可生活却留她一人在世间苦苦挣扎。《黄河怨》通过无助的妇女在黄河边对敌人的痛诉,表达了作曲家希望通过无助的妇女想要自杀的心来激起广大人民群众奋勇抗战的热切愿望。
一、创作历史背景
《黄河怨》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一個悲哀动人的小故事,在故事中,一位妇人不仅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还遭到蹂躏,为了不再受到肉体方面或心灵方面的迫害,决定为了自己清白,跳入黄河结束生命。《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的一个乐章,在整部交响乐中不仅是故事的转折点,也是最悲情的地方,更是整篇乐章的高潮部分。
光未然曾在1939年发表了名为《黄河本事》的文章,在这篇文章对黄河大合唱的每一个段落做出了详尽的解释。他在文章是这样描写的:“然而他的妻子,一个乡村妇女,失掉了丈夫,失掉了孩子,自己也遭到了野兽的摧残,在一个乌云漫布的夜晚,她在夜色的掩藏下,悄悄地走到黄河的岸边,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悲愤,她嚎啕大哭,最终心如死灰,毅然决然的跳入这养育她一生的母亲河中。黄河怨在黄河大合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承上启下,将各个不同的部分完美的结合起来。此处通过激昂的歌词,低沉悲痛的音调,宣泄着这个失去家人遭受凌辱的妇女最终用投河自尽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悲痛绝望的情感。《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中很出彩的一部分,它和其他的音乐戏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首比较有名的乐曲,已经有四代演唱家为它着迷,第一代来自延安鲁艺,曾以冼星海为师,现如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艺术家,第二代是,在中华民族建国之后,曾去苏联求艺的郭淑珍老师的徒弟。她们与其他的演唱家相比,更能将《黄河怨》这首歌推广下去。光未然在文章是这样描写的在作品结构上,黄河怨作为黄河大合唱的黄金分割点,凸现了整篇乐章上下的逻辑关系。此处通过激昂的歌词,低沉悲痛的音调,宣泄着这个失去家人遭受凌辱的妇女最终用投河自尽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悲痛绝望的情感。
二、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一般来说指的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将生活中鲜明的元素经过艺术的润色放到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形象,不仅具有思想内容,还包含着艺术感染力。艺术形象简而言之,就是说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从脑中幻想出来的人物所具有的形象。
黄河怨塑造了一个悲哀的女性角色,在战乱年代,丈夫不知所踪,儿子被日本侵略者杀害,自己被侵略者玷污。她对生活只有绝望之情,最后不得不跳入黄河走上自尽的道路。通过对这个妇女人物形象的刻画,以期能在全国人民中造成影响,激发斗志。黄河怨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戏剧矛盾最突出的一段,用独唱的方式演绎,要求独唱者拥有很强的歌唱技巧,也被业内称为对女高音技巧最好的检验曲目。
这些外在表象转化为“自己的”具有特殊性的内在表象,使我们较深入地理解所唱的作品,较好的进入角色。在欣赏的时候,我们最好先了解这首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它的歌词,深刻体会那种的细腻的不可言说的情感。从背景分析可知这首曲子中的所凸出的这位妇女的人物形象,代表的是处在日本侵略时期的绝大多数中国女性。她的丈夫和儿子已经在日本侵略者的屠杀之下去世,既然在人间已经无法实现一家团聚,那只能去地下。对着养育自己的母亲河,哭诉自己悲惨的遭遇,控告日本人的残暴行为。只有演唱家真正的理解这位妇人的悲愤无奈,才能将这个作品的情感真实的表达出来。认真的感受,才能使自己进入角色。
三、分析与演唱
演唱《黄河怨》的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只有专业的女高音演唱家才能将她的悲愤演绎出来,配上凝重的音乐,更能感受到那种悲切的心情,该作品没有很强的形式感,自然而然真情流露,一气呵成,自身拥有很高的价值可供其他艺术家学习借鉴。时而是沉重悲哀的合声,时而是激情澎湃得独唱,通过聆听,我们更能体会到女主角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想要挣扎挽救自己的悲哀。
结合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演唱者自己的经验,不仅对这部作品的伴奏,也对它的演唱情绪,进行细致的音乐研究。
《黄河怨》表现了人物被邪恶力量侵扰,逐步被剥夺自己重要的亲人,最终无法承受绝望而走向死亡的悲惨故事,让受众能感受到崇高的“悲剧”的感情。而我们在演唱时也应当把自己投入到角色人物中去,感受当时社会背景下妇女的愤恨,被欺凌和对未来生活的无可奈何,这样才能更好地得以诠释。不得不说,由于《黄河怨》所讲述的故事从美学上具有悲剧的意味,造就了其“悲剧”的审美效果。妇女这样的悲剧形象,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对生活不报希望,但在内心充满着希望,希望自己可以为丈夫和孩子报仇。
《黄河怨》对《黄河大合唱》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强烈的感情在黄河怨中得到抒发。在《黄河怨》的音乐声中,主人公面对命运的不公,大声哭诉,配合周围阴云翻滚,黄河呜咽。
结语:
综上所术,《黄河怨》的人物情感非常深刻,是一个既悲惨又绝望,既愤慨又无奈的生动人物形象,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最为悲情伤感的一章,更需要感受和理解其中丰富的内在情感,以及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的情感中,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这首歌曲的内涵所在。《黄河怨》中的女性人物情感深刻,通过《黄河怨》女性人物的刻画,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学会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参考文献:
[1]梁袁媛.浅谈冼星海和他的《黄河怨》[J].音乐时空.2015(14).
[2]罗冬生.《黄河大合唱》第六乐章《黄河怨》的悲剧力量[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02).
[3]于善英.唱到歌中声咽处,寒猿野鸟一起蹄—论歌曲《黄河怨》的演唱[J].黄河之声,2005(04).
[4]龚斌.歌曲《黄河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
[5]逯克刚.《黄河怨》的艺术情感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5).
[6]徐玲.独唱曲《黄河怨》演绎策略探微[J].大舞台,2014(11).
[7]龙旭开.浅析《黄河怨》的艺术特点和演唱处理[J].北方音乐,2014(12).
[8]刘安光.不能忘却的历史—从歌曲《黄河怨》所引发的联想[J].福建艺术,1998(01).
【关键词】:黄河;妇女;痛诉;哀怨
引言
冼星海作为一个音乐创作大师,他一生作品无数,我最喜欢就是那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这首乐曲在音乐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全曲分八个乐章,将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黄河作为这部交响乐作品的背景,讲述了光辉的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控告其他国家侵害我国的残暴行为,赞扬了我们炎黄子孙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其中,《黄河怨》这一段是一个绝望无助的妇女的内心独白,儿女被外来侵略者无情的杀害,丈夫不知去向,可生活却留她一人在世间苦苦挣扎。《黄河怨》通过无助的妇女在黄河边对敌人的痛诉,表达了作曲家希望通过无助的妇女想要自杀的心来激起广大人民群众奋勇抗战的热切愿望。
一、创作历史背景
《黄河怨》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一個悲哀动人的小故事,在故事中,一位妇人不仅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还遭到蹂躏,为了不再受到肉体方面或心灵方面的迫害,决定为了自己清白,跳入黄河结束生命。《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的一个乐章,在整部交响乐中不仅是故事的转折点,也是最悲情的地方,更是整篇乐章的高潮部分。
光未然曾在1939年发表了名为《黄河本事》的文章,在这篇文章对黄河大合唱的每一个段落做出了详尽的解释。他在文章是这样描写的:“然而他的妻子,一个乡村妇女,失掉了丈夫,失掉了孩子,自己也遭到了野兽的摧残,在一个乌云漫布的夜晚,她在夜色的掩藏下,悄悄地走到黄河的岸边,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悲愤,她嚎啕大哭,最终心如死灰,毅然决然的跳入这养育她一生的母亲河中。黄河怨在黄河大合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承上启下,将各个不同的部分完美的结合起来。此处通过激昂的歌词,低沉悲痛的音调,宣泄着这个失去家人遭受凌辱的妇女最终用投河自尽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悲痛绝望的情感。《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中很出彩的一部分,它和其他的音乐戏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首比较有名的乐曲,已经有四代演唱家为它着迷,第一代来自延安鲁艺,曾以冼星海为师,现如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艺术家,第二代是,在中华民族建国之后,曾去苏联求艺的郭淑珍老师的徒弟。她们与其他的演唱家相比,更能将《黄河怨》这首歌推广下去。光未然在文章是这样描写的在作品结构上,黄河怨作为黄河大合唱的黄金分割点,凸现了整篇乐章上下的逻辑关系。此处通过激昂的歌词,低沉悲痛的音调,宣泄着这个失去家人遭受凌辱的妇女最终用投河自尽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悲痛绝望的情感。
二、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一般来说指的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将生活中鲜明的元素经过艺术的润色放到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形象,不仅具有思想内容,还包含着艺术感染力。艺术形象简而言之,就是说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从脑中幻想出来的人物所具有的形象。
黄河怨塑造了一个悲哀的女性角色,在战乱年代,丈夫不知所踪,儿子被日本侵略者杀害,自己被侵略者玷污。她对生活只有绝望之情,最后不得不跳入黄河走上自尽的道路。通过对这个妇女人物形象的刻画,以期能在全国人民中造成影响,激发斗志。黄河怨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戏剧矛盾最突出的一段,用独唱的方式演绎,要求独唱者拥有很强的歌唱技巧,也被业内称为对女高音技巧最好的检验曲目。
这些外在表象转化为“自己的”具有特殊性的内在表象,使我们较深入地理解所唱的作品,较好的进入角色。在欣赏的时候,我们最好先了解这首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它的歌词,深刻体会那种的细腻的不可言说的情感。从背景分析可知这首曲子中的所凸出的这位妇女的人物形象,代表的是处在日本侵略时期的绝大多数中国女性。她的丈夫和儿子已经在日本侵略者的屠杀之下去世,既然在人间已经无法实现一家团聚,那只能去地下。对着养育自己的母亲河,哭诉自己悲惨的遭遇,控告日本人的残暴行为。只有演唱家真正的理解这位妇人的悲愤无奈,才能将这个作品的情感真实的表达出来。认真的感受,才能使自己进入角色。
三、分析与演唱
演唱《黄河怨》的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只有专业的女高音演唱家才能将她的悲愤演绎出来,配上凝重的音乐,更能感受到那种悲切的心情,该作品没有很强的形式感,自然而然真情流露,一气呵成,自身拥有很高的价值可供其他艺术家学习借鉴。时而是沉重悲哀的合声,时而是激情澎湃得独唱,通过聆听,我们更能体会到女主角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想要挣扎挽救自己的悲哀。
结合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演唱者自己的经验,不仅对这部作品的伴奏,也对它的演唱情绪,进行细致的音乐研究。
《黄河怨》表现了人物被邪恶力量侵扰,逐步被剥夺自己重要的亲人,最终无法承受绝望而走向死亡的悲惨故事,让受众能感受到崇高的“悲剧”的感情。而我们在演唱时也应当把自己投入到角色人物中去,感受当时社会背景下妇女的愤恨,被欺凌和对未来生活的无可奈何,这样才能更好地得以诠释。不得不说,由于《黄河怨》所讲述的故事从美学上具有悲剧的意味,造就了其“悲剧”的审美效果。妇女这样的悲剧形象,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对生活不报希望,但在内心充满着希望,希望自己可以为丈夫和孩子报仇。
《黄河怨》对《黄河大合唱》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强烈的感情在黄河怨中得到抒发。在《黄河怨》的音乐声中,主人公面对命运的不公,大声哭诉,配合周围阴云翻滚,黄河呜咽。
结语:
综上所术,《黄河怨》的人物情感非常深刻,是一个既悲惨又绝望,既愤慨又无奈的生动人物形象,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最为悲情伤感的一章,更需要感受和理解其中丰富的内在情感,以及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的情感中,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这首歌曲的内涵所在。《黄河怨》中的女性人物情感深刻,通过《黄河怨》女性人物的刻画,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学会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参考文献:
[1]梁袁媛.浅谈冼星海和他的《黄河怨》[J].音乐时空.2015(14).
[2]罗冬生.《黄河大合唱》第六乐章《黄河怨》的悲剧力量[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02).
[3]于善英.唱到歌中声咽处,寒猿野鸟一起蹄—论歌曲《黄河怨》的演唱[J].黄河之声,2005(04).
[4]龚斌.歌曲《黄河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
[5]逯克刚.《黄河怨》的艺术情感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5).
[6]徐玲.独唱曲《黄河怨》演绎策略探微[J].大舞台,2014(11).
[7]龙旭开.浅析《黄河怨》的艺术特点和演唱处理[J].北方音乐,2014(12).
[8]刘安光.不能忘却的历史—从歌曲《黄河怨》所引发的联想[J].福建艺术,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