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戏曲中,孙悟空的脸谱画一个掌扇脸、桃子脸,主色调是红色。你们知道中国戏曲脸谱中的红色代表怎样的人物性格吗?对,忠勇、正义!
我们这个家族,四代人在演美猴王。我一共有11个兄弟姐妹,是一个妈生的。我妈妈怀孕、生产、抚养孩子长大,长大的目的是什么呢?供我爸爸选择,看这些孩子当中哪个能接班演孙悟空。孙悟空不是所有人都能演的。我的兄弟姐妹都扮成孙悟空,我爸爸就看哪个小孩有灵气,过去叫“可能是吃这碗饭的人”。哪个成呢?第二个孩子,叫小六龄童,他3岁开始学艺,8岁的时候演绍剧《大闹天宫》中的一个小猴子,周恩来总理抱过他。他12岁的时候,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专门看了我父亲和伯父等老艺术家主演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新中国成立以后,1961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了一个彩色的戏曲影片,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第二届最佳戏曲片奖。在这个电影中,我父亲演美猴王孙悟空,伯父七龄童演猪八戒,小六龄童就扮演了一个花果山上的一个小传令猴儿——“报,大王,外面来了一个长嘴大耳的黑和尚,要求见大王!”那个人就是我的二哥,可以说,是他给了我今天这样的一点点成绩和这样的一个位置。
本来这个美猴王的位置应该是我的二哥小六龄童的,很不幸,他在1966年得白血病去世了,年仅16岁。二哥在他得病的6个月中,天天给我讲一本小人书。我喜欢孙悟空,了解孙悟空,想演孙悟空,是从二哥给我讲故事开始的。有一天,二哥把我叫到他的病床前跟我说:“你再也见不到我了。”我说:“我怎么才能见到你?”当时我才六七岁。他说:“当你演孙悟空美猴王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我了。”二哥临终时这句遗言改变了我对事业的追求和人生的目标。本来家里人希望我在学业上有更多的成就,但是我必须从二哥手中接过这根金箍棒,走完他没有走完的西天取经之路。
二
怀念那个年代,感谢这个时代。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拍电视剧《西游记》,中国第一部神话剧。《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当中,孙悟空是灵魂式的人物。如果说观众看了央视拍的《西游记》,觉得演得最好的是沙和尚或者是某个大妖怪,这个戏怎么能叫成功呢?所以我压力很大,很用心,很认真,还特地拜访了《大闹天宫》动画片的导演万籁鸣先生。在我心目当中,这个动画片的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是很难超越的。
还记得当年,毛主席在60年代初看了我父亲的表演后,写下了一句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我父亲一直把这当成最高荣誉,因为那个年代的老艺术家没有什么专门的表演艺术评奖。80年代,我作为儿子,最小的一个儿子,能够有机会拍《西游记》,其实要感谢这个时代和国家,让我们做了能够做的事情,也让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朋友了解西游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是西天取经的行者,都要历经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到现在为止,电视上还不断地播放《西游记》,很多朋友跟我讲,暑假寒假要没有听到《西游记》主题曲,那就不是暑假寒假了。
三
我们家族四代人演绎孙悟空,其实不光是艺术形式的改变。我的曾祖父最早演孙悟空是用木头雕出来的脸演的,脸上不化妆,穿个短裤,光个脚,拿一个木头棍子演猴子。等到我爷爷那儿,智慧慢慢就来了。木头棍太重,没有弹性,就用竹棍了,空心的比较轻,穿上草鞋演孙悟空。脸上呢?大家很熟悉川剧变脸,摆上一个布脸儿,脸在布里头动,外面也能看出在动,能大概看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到了我父亲,60年代,舞台的舞美、文学戏剧美术、化妆越变越好,我的父亲就开始勾脸了,用油彩给孙悟空勾上一个漂亮的南派猴王的脸谱。这个脸谱是我父亲在各个猴戏艺术大师脸谱和绍剧猴戏脸谱的基础上,独创了这么一个章氏猴戏的脸谱。父亲常跟我说:“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在艺术上,在生活上,克勤克俭传承猴艺。”到了我这儿,时代在发展变化,不光要把戏曲中那些武术技巧融在电视荧屏当中,还有很多镜头得把我吊起来飞。有时候,我说“妖怪哪里跑”,说完,便“砰”一声掉了下来。但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运用了一些高科技,当然现在的越来越好。所以,拍电影《西游记》可能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一个愿望,也是我们整个家族的希望——把我们中国的西游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传承中国猴戏艺术的话,我希望下半生更多地传承我们中国的猴文化。读懂了《西游记》才读懂了中国,了解了孙悟空才了解中国人。西游文化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浓缩起来的一个精华:拼搏、进取、不屈不挠、永不言败,尤其是美猴王精神当中的乐观向上非常重要。所以我想无论如何,随着我们祖国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成就越来越大的同时,我们要塑造更多正能量的艺术形象,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戏曲中,孙悟空的脸谱画一个掌扇脸、桃子脸,主色调是红色。你们知道中国戏曲脸谱中的红色代表怎样的人物性格吗?对,忠勇、正义!
我们这个家族,四代人在演美猴王。我一共有11个兄弟姐妹,是一个妈生的。我妈妈怀孕、生产、抚养孩子长大,长大的目的是什么呢?供我爸爸选择,看这些孩子当中哪个能接班演孙悟空。孙悟空不是所有人都能演的。我的兄弟姐妹都扮成孙悟空,我爸爸就看哪个小孩有灵气,过去叫“可能是吃这碗饭的人”。哪个成呢?第二个孩子,叫小六龄童,他3岁开始学艺,8岁的时候演绍剧《大闹天宫》中的一个小猴子,周恩来总理抱过他。他12岁的时候,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专门看了我父亲和伯父等老艺术家主演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新中国成立以后,1961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了一个彩色的戏曲影片,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第二届最佳戏曲片奖。在这个电影中,我父亲演美猴王孙悟空,伯父七龄童演猪八戒,小六龄童就扮演了一个花果山上的一个小传令猴儿——“报,大王,外面来了一个长嘴大耳的黑和尚,要求见大王!”那个人就是我的二哥,可以说,是他给了我今天这样的一点点成绩和这样的一个位置。
本来这个美猴王的位置应该是我的二哥小六龄童的,很不幸,他在1966年得白血病去世了,年仅16岁。二哥在他得病的6个月中,天天给我讲一本小人书。我喜欢孙悟空,了解孙悟空,想演孙悟空,是从二哥给我讲故事开始的。有一天,二哥把我叫到他的病床前跟我说:“你再也见不到我了。”我说:“我怎么才能见到你?”当时我才六七岁。他说:“当你演孙悟空美猴王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我了。”二哥临终时这句遗言改变了我对事业的追求和人生的目标。本来家里人希望我在学业上有更多的成就,但是我必须从二哥手中接过这根金箍棒,走完他没有走完的西天取经之路。
二
怀念那个年代,感谢这个时代。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拍电视剧《西游记》,中国第一部神话剧。《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当中,孙悟空是灵魂式的人物。如果说观众看了央视拍的《西游记》,觉得演得最好的是沙和尚或者是某个大妖怪,这个戏怎么能叫成功呢?所以我压力很大,很用心,很认真,还特地拜访了《大闹天宫》动画片的导演万籁鸣先生。在我心目当中,这个动画片的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是很难超越的。
还记得当年,毛主席在60年代初看了我父亲的表演后,写下了一句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我父亲一直把这当成最高荣誉,因为那个年代的老艺术家没有什么专门的表演艺术评奖。80年代,我作为儿子,最小的一个儿子,能够有机会拍《西游记》,其实要感谢这个时代和国家,让我们做了能够做的事情,也让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朋友了解西游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是西天取经的行者,都要历经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到现在为止,电视上还不断地播放《西游记》,很多朋友跟我讲,暑假寒假要没有听到《西游记》主题曲,那就不是暑假寒假了。
三
我们家族四代人演绎孙悟空,其实不光是艺术形式的改变。我的曾祖父最早演孙悟空是用木头雕出来的脸演的,脸上不化妆,穿个短裤,光个脚,拿一个木头棍子演猴子。等到我爷爷那儿,智慧慢慢就来了。木头棍太重,没有弹性,就用竹棍了,空心的比较轻,穿上草鞋演孙悟空。脸上呢?大家很熟悉川剧变脸,摆上一个布脸儿,脸在布里头动,外面也能看出在动,能大概看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到了我父亲,60年代,舞台的舞美、文学戏剧美术、化妆越变越好,我的父亲就开始勾脸了,用油彩给孙悟空勾上一个漂亮的南派猴王的脸谱。这个脸谱是我父亲在各个猴戏艺术大师脸谱和绍剧猴戏脸谱的基础上,独创了这么一个章氏猴戏的脸谱。父亲常跟我说:“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在艺术上,在生活上,克勤克俭传承猴艺。”到了我这儿,时代在发展变化,不光要把戏曲中那些武术技巧融在电视荧屏当中,还有很多镜头得把我吊起来飞。有时候,我说“妖怪哪里跑”,说完,便“砰”一声掉了下来。但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运用了一些高科技,当然现在的越来越好。所以,拍电影《西游记》可能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一个愿望,也是我们整个家族的希望——把我们中国的西游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传承中国猴戏艺术的话,我希望下半生更多地传承我们中国的猴文化。读懂了《西游记》才读懂了中国,了解了孙悟空才了解中国人。西游文化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浓缩起来的一个精华:拼搏、进取、不屈不挠、永不言败,尤其是美猴王精神当中的乐观向上非常重要。所以我想无论如何,随着我们祖国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成就越来越大的同时,我们要塑造更多正能量的艺术形象,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