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诗、写文章,都很注重开头和结尾,自古皆然。署名白乐天的《金针诗格》说:“破题欲似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无回。”明代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也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尤其是结尾,好的结尾能让引人遐想,余味无穷。这样的结尾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名族性格,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华名族的审美诉求。经过古代文人的长期实践,他们发现,“以景结情”这种现象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文的意境,从而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以景结情”是指诗文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对相关景物的描写,以写景句结束诗文的一种方法。用形象性更强的景物描写取代直接的议论或抒情,使得情感的抒发含蓄有节制,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景有终而情无限的艺术效果。正如宋代沈义父《乐府指迷》主张:“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文人们一旦发现“以景结情”的妙处,就千方百计地在诗文中运用,也成就了数不尽的名篇佳句。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是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中的名句。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凄凉哀怨之情,結尾宕开一笔,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这极其清新明净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凄凉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或许湘灵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或许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和《省试湘灵鼓瑟》这首诗相似,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用中国古典诗文中用文字描摹音乐的典范之作。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第一次描写琵琶女弹奏音乐时,通过对琵琶声的描摹极力展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最后“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乐曲戛然而止。按着通常的写法,到此诗人应该对琵琶女的弹奏技艺做正面的评价和赞美。但诗人没有这样做,却转入了对江上景物的描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虽然乐曲结束,但人们还久久地沉浸在乐曲当中,悄无声息。只有江面上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仿佛那那优美的琵琶余韵伴随着明澈的月光在江面上久久回荡。诗人以景结情,不但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对琵琶女弹奏技艺的赞美,还收到了言有尽儿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以景结情这种表现手法,不但诗歌中多有采用,散文中也屡见不鲜。作为“唐宋派”散文大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历来为人所称道。文章围绕项脊轩回忆了作者生命中的三位亲人。在回忆到自己伉俪情深却英年早逝的妻子时,归有光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章到此结束。作者在此没有直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也没有沿袭前面的形式继续回忆妻子生前的生活点滴,而时把目光转向院子当中妻子亲手栽种的一个枇杷树。小树一天天长大,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也与日俱增。一句“今已亭亭如盖矣”把对亡妻的思念,天人永隔的悲痛,物是人非的沧桑尽含其中。读之,不禁让人产生无限思量,无尽叹息。正所谓言有尽而情不可终。
以景结情的经典案例不胜枚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种表现手法成就了许多经典诗文作品。以至于到今天许多影视作品中都大量借鉴。我相信,“以景结情”这种充满艺术魅力的手法必然助力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艺作品。
“以景结情”是指诗文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对相关景物的描写,以写景句结束诗文的一种方法。用形象性更强的景物描写取代直接的议论或抒情,使得情感的抒发含蓄有节制,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景有终而情无限的艺术效果。正如宋代沈义父《乐府指迷》主张:“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文人们一旦发现“以景结情”的妙处,就千方百计地在诗文中运用,也成就了数不尽的名篇佳句。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是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中的名句。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凄凉哀怨之情,結尾宕开一笔,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这极其清新明净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凄凉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或许湘灵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或许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和《省试湘灵鼓瑟》这首诗相似,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用中国古典诗文中用文字描摹音乐的典范之作。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第一次描写琵琶女弹奏音乐时,通过对琵琶声的描摹极力展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最后“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乐曲戛然而止。按着通常的写法,到此诗人应该对琵琶女的弹奏技艺做正面的评价和赞美。但诗人没有这样做,却转入了对江上景物的描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虽然乐曲结束,但人们还久久地沉浸在乐曲当中,悄无声息。只有江面上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仿佛那那优美的琵琶余韵伴随着明澈的月光在江面上久久回荡。诗人以景结情,不但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对琵琶女弹奏技艺的赞美,还收到了言有尽儿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以景结情这种表现手法,不但诗歌中多有采用,散文中也屡见不鲜。作为“唐宋派”散文大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历来为人所称道。文章围绕项脊轩回忆了作者生命中的三位亲人。在回忆到自己伉俪情深却英年早逝的妻子时,归有光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章到此结束。作者在此没有直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也没有沿袭前面的形式继续回忆妻子生前的生活点滴,而时把目光转向院子当中妻子亲手栽种的一个枇杷树。小树一天天长大,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也与日俱增。一句“今已亭亭如盖矣”把对亡妻的思念,天人永隔的悲痛,物是人非的沧桑尽含其中。读之,不禁让人产生无限思量,无尽叹息。正所谓言有尽而情不可终。
以景结情的经典案例不胜枚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种表现手法成就了许多经典诗文作品。以至于到今天许多影视作品中都大量借鉴。我相信,“以景结情”这种充满艺术魅力的手法必然助力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