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行,享受教育幸福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67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此,我以为,如果能让教师群体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的教育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幸福而完整”。单是受教育者“幸福而完整”而忽略了施教育者的生活状态,是不公平也是不现实的。
  就我们班主任群体自身而言,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班主任的生活状态是忙得痛苦,活得残缺。所以,不如化被动为主动,通过自身行为方式的转变,来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师生同唱一首歌
  
  我之所以首推这一点,是有着切身的体会。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大讲纪律卫生,而是“师生同唱一首歌”。这一首歌(即班歌),可以是全班同学投票“海选”产生的,也可以是全班师生发挥才情“原创”的(我本人更喜欢后一种方式)。通过师生同唱一首歌,在无形之中便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陌生与隔膜,增强了熟悉与信任。
  每一次开班会,第一件事也是师生同唱班歌。我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定,犯错误的学生首先要做的不是作检讨,而是上台为全班同学唱班歌。事实证明,作为班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班歌,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在凝聚人气方面,有着独特而明显的作用,远比“老班”一人在台上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师生同开家长会
  
  这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一大特色,效果特别好。以往开家长会时,我与其他的班主任老师一样,实行“家长+教师”模式,而对学生实行“隔离”。这样几次下来,我发觉效果很不理想。有的学生对开“家长会”无动于衷,有的学生则怀有一种恐惧心理,而那些平时比较调皮、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更是对开“家长会”抱着一种“敌视”态度。这样直接造成一个结果:很多学生家长不来——因为学生回家根本就不通知家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被迫实行改革:开家长会时所有学生也参加,与家长一起进入会场,对号入座。每位家长入场时都会领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子女的在校表现、学习成绩、优势学科、劣势学科、学情分析等。然后,我会当着学生的面,与家长交流,表扬的表扬,批评的批评,鼓励的鼓励。从那以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开家长会。
  教育本就是“教师、学生、家长”的三位一体,开家长会,怎么能缺少最重要的那一个呢?
  
  师生共写随笔
  
  师生共写随笔,不仅是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笔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日记、书信、随想、文学创作等。开学之初,我就在教室的墙上开辟了一个专栏,名字叫“心灵小语”,凡是本班的师生随笔,都可以“发表”在上面。我首先写了两篇随笔贴在上面,一是“新学期致词”,一是“个人小传”。后来,“心灵小语”几乎贴满了一面墙。作者有教师也有学生;内容有我和学科教师对学生的劝勉,对学习方法的介绍,有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祝福,对生活的思考,对班级中不文明现象的批评……师生随笔的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有手写的,有打印的,有全文字的,有图文并茂的。就这样,我们班几乎没有了板报,却全是墙报。
  值得指出的是,师生随笔决不能等同于学生作文,它是师生“随心所欲”地书写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不拘于任何形式。师生随笔,应是从自发到自觉的,应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它理应成为师生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纯情的校园文化的自然展示。
  
  师生同读一本书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师生同读一本书”,决不要用没有时间来作为不读书的借口。师生同读一本书,空间可以不同(同一空间更好),但时间必须是同步的。我在做第一年班主任时,自己出钱买回很多书,每一周至少有一节课是我们师生共读时间,人手一本。我也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阅读。读到感动处,与学生一起流泪;读到开心处,与学生一起大笑。读完之后,师生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感受,畅所欲言。
  师生同读一本书,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架起心灵对话的彩虹,它对师生间关系的改善、情感的认同,有着特殊的作用。
  
  师生同看一部电影
  
  这是我理想中的班主任生活的一部分。可惜,由于条件限制,到现在仅仅实现过一次。我认为,选一部好的电影师生共同观赏,它的影响可能要比师生同读一本书的效果要更好。因为电影与书籍相比,观赏性、感染力更强,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师生共同锻炼
  
  相对以上而言,这一点更容易实现。但它在班级管理中的隐性作用同样不可轻视。每一天的两操(冬天是跑步),我坚持和学生一起进行:学生跑步我也跑步,而且不论快慢都坚持跑完;学生做操我也做操,而且动作力求准确到位。
  “榜样”的作用虽不能说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一个“榜样”却是万万不行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年轻的班主任而言:当你自己坚持跑到终点时,当你自己做好每一个动作时,你再去批评锻炼不认真的学生,会有更好的说服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往往更深刻。
  其实细想之,做到上面六点并不太难,难在能有一颗简单而快乐的心来坚持。我相信,从我们班主任老师自身开始转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是真正的“幸福而完整”。
其他文献
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好!  常常有人问我:一个青年教师如何尽快成长为技艺精湛的名师?面对这个问题,我常常凝思——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教师的成长既无固定模式,也无有规律的时间表,更是急不得的!因为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人自我积淀、自我提升和自我发掘的过程。  当我们翻阅一些教育家、学者和优秀教师的文章时,我们仿佛不是在读书,而是在与一位位活生生的专家进行思想上的对话。透过他们的经历、思想,我们能捕
期刊
常态下的家长会是老师把家长召集到学校,用一两节课跟家长们说说孩子的成绩和在校表现。学校行政介入后,家长会加上了“学校情景介绍和愿景展示”,并在给家长报告时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话语。但“常态”的家长会很让家长们厌倦,比如喋喋不休的数落;也会让孩子心惊肉跳,因为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雨”。我主持召开过很多次家长会,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后,也“指挥”过若干次家长会,从中总结出了成功家长会的要素。    一、是
期刊
你是一颗种子  芬芳金穗硕果栋梁  都是你怀揣的理想  可偏偏脚下贫瘠荒凉    萌发的时节不见春光  拔节的当头缺少营养  扬花的日子不来蜂蝶  结果的时候没有鼓掌  可你决不熄灭自己的希望  只把不幸当成肥沃的土壤  咬紧牙关寻求生机  每一次拔节都是奖赏    尽管没有雄健的翅膀  你从未停止那笨拙的飞翔  尽管脚下的土地贫瘠荒凉  你也不抛弃沉甸甸的向往  尽管前面浪大滩险  你丝毫不改变
期刊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感谢你们把如此优秀的孩子送到了我们班。这不仅是对我们2008届高三理(2)班的信任,更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我们感受到了这份责任和荣耀,我想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拼搏,奋勇前进,共同成长,在今年火热的6月实现我们的理想!相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孩子们的勤思苦学,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在学风优良的龙河中学,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是的,一定会实现!  我们现在把孩子的本学期学习情况整
期刊
2008年1月号的《班主任之友》载文《高一到高三,这样走过》,文中介绍了一条“经验”,作者班上有一个学生经常迟到,多次教育不见效。遂责令学生家长写检讨,检讨自己教育督促学生不力。作者说家长被其“敬业精神折服,心甘情愿写”检讨,写检讨的效果也不错,“至今,该生一次也没迟到!班级迟到现象也大为减少”,“看来这‘检讨’极具威慑力”。  有位班主任看到这篇文章,拍手叫好,说要学以致用,恰好机会来了,而且他
期刊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高三学生又开始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之旅,很多老师和家长也开始经受不亚于考生本人的担心和煎熬。作为老师,眼看着学生在备考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上课走神、精力不济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时,不能不心生焦虑;作为家长,每天心里想的都是孩子的学业,但对孩子的分数不满意,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又不十分了解时,更是焦躁不安。  唠叨肯定是没有用的,连过多的关心都会遭来强烈的反感。大家都知道:此时的师生关系、亲
期刊
报忧也是孝    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总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被老板提升了,买彩票中奖了,儿子考试名次前进了……至于那些烦心事,麻烦事,总是在心里掖得严严实实,丝毫不向父母透露。这种心情,相信天下做儿女的都能理解——父母为儿女操劳大半辈子,如今儿女独立在外生活,怎能还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那天给母亲打电话,把早已在脑中筛选好的开心事向母亲汇报后,母亲沉默了一会,忽然问道:“你真的每天都这么顺利吗?
期刊
作为一名家庭“主男”,我的角色感是很差的。外事内务大都依靠妻子处理,我只是一心做我的教师。妻子算是乐此不疲,我也只能“赖此不疲”了。  但是,我却会做饭,喜欢包饺子。多年的居家生活武装了我,让我笨拙的手创造出单手擀饺子皮的“神话”。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我热爱自己那个温暖的小巢和小巢里相亲相爱的一家三口。家是一个彼此牵挂的共同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家庭气氛紧密相连。不管是韭菜饺子、白菜饺
期刊
班主任与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两个最主要外因,二者应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应该做到:    态度上首先要尊重家长    一次有个学生犯了错误,我立即打电话给家长,把气全撒到大人身上,结果家长又把火气带回家撒在学生身上,学生根本没得到正面教育。第二天,学生甚至是带着怨恨的眼神看着我。我马上感到这样的做法是失败的,不仅没教育好学生,而且与家长的关系也搞砸了。作为班主任,习惯了严厉地教
期刊
有“先进”说,他刚接手一个班,就多么多么喜欢自己的学生,我是不相信的。“喜欢”需要时间去酝酿与培养,在风风雨雨的日子里,师生之间完全可能产生深厚的感情,也极有可能教师会不喜欢某些学生,比如所谓的“差生”。但我要说的是:你可以不喜欢你的学生,但你必须爱他。这里的“喜欢”是指人对人的喜爱的一种情感;这里的“爱”是指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基本要求和素养。    因为“爱”,你必须尊重他    尊重他的人格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