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回忆录,是作者李星华在父亲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作者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李大钊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无私、忠诚和信心。全文的语言质朴,情感深切。细细品读,你会发现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使先烈李大钊的崇高革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笔者重点就文中的对比写法进行解读。
对比一:父亲对待“我”的问题的反应
父亲是一个家的顶梁柱。我们总觉得,他就像是一座大山,沉稳而严肃。细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我们不难发现李大钊非常疼爱、关心自己的孩子。“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多么温柔、慈祥的一位父亲;面对“我”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父亲没有不屑一顾,没有毫不耐烦,而是“很感兴趣”“耐心地讲给我听”,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总是”这样。但是唯独这一次,“我”好奇地询问父亲为何烧毁书籍和文件的时候,父亲的回答让“我”出乎意料:“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此时的语气已不像从前那般温柔,与先前的“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的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父亲的含糊回答中还有隐瞒。关于革命工作的问题,李大钊对自己的孩子只字不提,更何况敌人了。在对比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李大釗严守革命工作的机密、对待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
对比二:父亲身处危急局势的反应
敌人正在疯狂地镇压革命,北京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我们党北方革命指挥机关的交通联络员阎振三被捕,当时的局势越来越危急,工作越来越紧张。李大钊的处境非常危险,大家都心知肚明。“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但没有说动他;“母亲也几次劝他”,依旧没能改变他的主意。在多人、多次的劝说下,李大钊依然坚定不移地选择留在北京工作,“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 “危急局势”与“坚决回答”的对比,突显了李大钊临危不惧、勇挑重担,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被捕时,李大钊面对一群残暴的、丑陋的、魔鬼似的敌人,依旧“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在正反面人物形象的对比中,我们更加能感受到李大钊并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显示了革命工作者的浩然正气。
对比三:父亲遭受无数苦刑后的反应
文章中李大钊被提审时有一处特写——“灰布旧棉袍”“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这些都是描写他的外貌。此时父亲的样貌深深地印在作者李星华的脑海中。由这些外貌描写,我们完全可以知道:在狱中,李大钊一定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折磨。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会是一张怎样的脸?我们能想到的是:消瘦的脸,苍白的脸,浮肿的脸,血迹斑斑的脸……而作者看到的却是一张“平静而慈祥”的脸。李大钊的“平静而慈祥”源于自己对家人深沉的爱,不想再次增加家人的痛苦。李大钊的“平静而慈祥”更源于他内心正义、崇高的信念——“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受尽苦刑的李大钊却依然显出“平静而慈祥”的神色,这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革命工作者李大钊的坚强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阅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你会被作者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所打动。通过对文中这些有血有肉的“对比”的解读,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先烈李大钊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宋园娣
对比一:父亲对待“我”的问题的反应
父亲是一个家的顶梁柱。我们总觉得,他就像是一座大山,沉稳而严肃。细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我们不难发现李大钊非常疼爱、关心自己的孩子。“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多么温柔、慈祥的一位父亲;面对“我”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父亲没有不屑一顾,没有毫不耐烦,而是“很感兴趣”“耐心地讲给我听”,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总是”这样。但是唯独这一次,“我”好奇地询问父亲为何烧毁书籍和文件的时候,父亲的回答让“我”出乎意料:“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此时的语气已不像从前那般温柔,与先前的“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的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父亲的含糊回答中还有隐瞒。关于革命工作的问题,李大钊对自己的孩子只字不提,更何况敌人了。在对比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李大釗严守革命工作的机密、对待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
对比二:父亲身处危急局势的反应
敌人正在疯狂地镇压革命,北京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我们党北方革命指挥机关的交通联络员阎振三被捕,当时的局势越来越危急,工作越来越紧张。李大钊的处境非常危险,大家都心知肚明。“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但没有说动他;“母亲也几次劝他”,依旧没能改变他的主意。在多人、多次的劝说下,李大钊依然坚定不移地选择留在北京工作,“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 “危急局势”与“坚决回答”的对比,突显了李大钊临危不惧、勇挑重担,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被捕时,李大钊面对一群残暴的、丑陋的、魔鬼似的敌人,依旧“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在正反面人物形象的对比中,我们更加能感受到李大钊并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显示了革命工作者的浩然正气。
对比三:父亲遭受无数苦刑后的反应
文章中李大钊被提审时有一处特写——“灰布旧棉袍”“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这些都是描写他的外貌。此时父亲的样貌深深地印在作者李星华的脑海中。由这些外貌描写,我们完全可以知道:在狱中,李大钊一定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折磨。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会是一张怎样的脸?我们能想到的是:消瘦的脸,苍白的脸,浮肿的脸,血迹斑斑的脸……而作者看到的却是一张“平静而慈祥”的脸。李大钊的“平静而慈祥”源于自己对家人深沉的爱,不想再次增加家人的痛苦。李大钊的“平静而慈祥”更源于他内心正义、崇高的信念——“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受尽苦刑的李大钊却依然显出“平静而慈祥”的神色,这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革命工作者李大钊的坚强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阅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你会被作者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所打动。通过对文中这些有血有肉的“对比”的解读,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先烈李大钊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宋园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