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看做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分层次有机整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插图结合
  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所以,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要继续引导:“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l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1的插图不是表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学生生活结合
  六岁的孩己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分解音节,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先请孩子们说一说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想一想,这些事物的名称是怎么拼出来的?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
  以及声调,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进行拼音教学。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课文插图结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
  1.看懂图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图意后,引出学生练习拼读。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这样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结合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如汉语拼音第6、7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铺路搭桥。如第10课第二课时是这样安排的:1.看图说话,了解图意;2.“借文识字”,自读音节,找出与图相应的短句;3.短文朗读指导,理解文意。
  我感到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每识一个字应读准字音、认清宇形、大致了解字义。教师在有机整合的过程中,一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读准字音;二要运用造句的方法大致了解字义;三要运用汉字构字的规律了解字形。教师还要注意强化听、说、读、写的互相渗透。
其他文献
历史课的意义不能只是教给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主要的是以历史文本为载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这也是历史教学的最终归宿。  一、将歌曲与历史教学结合,渗透人文教育  歌曲是一种表现艺术,很多歌曲不但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声,而且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主题,更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教师在挖掘历史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因
期刊
新的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分钟增效益,提质量?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数学课堂的尝试,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近,即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不要凭空设想,更不要胡编乱造
期刊
有效地落实课改,很好的实施课程,提高课堂效率,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目标的准确设定是新课程成功教学的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它由以往比较强调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性,转而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的“三维”目标,它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本,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
期刊
张养浩的怀古之作—《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题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169页的阅读提示是: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而2009年的版本没有任何提示其实,只是在《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2版)中解释:“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其实,只要从散曲内容的实际出发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纯属牵强附会之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始终是检验语文课堂质量的根本标准之一。没有实效,语文教学就没有地位,实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落脚点。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就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一堂课的开端往往影响着一堂课的效果,因此,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
期刊
苏轼曾这样评论自己的散文,有一段话很能代表他文字创作Bg特色。“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字,就像一篇信手记下的日记,但它绝不是如同在本地“滔滔汩汨”,只有几十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
期刊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  父母外出打工后,他们的孩子由隔代的老人抚养,许多老人对留守儿童过分溺爱、迁就、放任,造成他们一些心理问题。还有作为监护人的祖辈或亲戚通常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又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心理逆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特别是有部分父母们长
期刊
听说能力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标准提出的需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摆正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恰当地位。听说能力的强弱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以及毕业后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关系非常密切。在当代社会里,工作节奏的高效率化,生活内容的高社会化,科技发展的高信息化,都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  听说能力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促进智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
期刊
一、利用音乐教育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音乐教育通过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感知、音乐兴趣、音乐情感的培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
期刊
何谓特长生,这是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的。据百科词条,是这样解释特长生的:特长生是指在某些了面(比如:音乐、体育、绘画等)有优于普通人的技能的学生叫特长生。.更深刻意义上的特长生是指:在某一些学科方面突出于常人,有特别的兴趣与偏好,有成为杰出人才潜力偏长的学生。  从词条我们不难看出这类特长生是在某一个方面具有异于常人的特长,更有可能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特长生往往并不是尖子生,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