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路的美好時光

来源 :青岛画报·今日青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夏來得有些猝不及防,才進六月,夏已經“撒歡”了,入伏之後,夏更加“肆意”。午後無風,太陽不遣餘力地照耀,該是靠海近的緣故吧,若有若無的霧籠著,空氣和呼吸通通變得溽熱鹹濕,視線在高聳的渐失人情味的建築物間氤氲游離。行走在路上的為數不多的人們失去了平日裡的從容和優雅,儘管塗了厚厚的防曬,戴了誇張的墨鏡還打了傘,承日光的恩澤,那洇著浮躁的紅色依舊在裸露出的皮膚上無聲息地蔓延。令我想逃。
  大學路成全了我,一個能夠即時前往的出口。午後,裹著悶熱的霧氣出逃,逃往这條隱在老城區的路。遠遠地,就被高大的法國梧桐濃綠蔭翳吸引了,這些粗壯挺拔的樹木該是與青島城有著同樣的年齡吧,它們與歲月時序資訊相通,豐饒有致。有蟬聲從樹葉間透來,倒也不甚聒噪,霧氣散了,街道靜謐。因為有了法桐的遮蔽,日光不再毒辣,那些散落的光影如碎金般,在樹葉間流瀉,在紅牆上遊弋,在雕花的黑鐵欄檯間穿梭。人們便欣喜地追逐著這些光影在逭條小街上行走,一步一景,於是過客們樂此不疲地在紅牆邊,在樹影裡,在只有年代電影才會偶爾出現的黑鐵門前留下美美的蹤跡。
  曾幾何時,在街道西邊那些簡潔雅致的小院中,各色的咖啡吧開了出來,在粗礪的石牆上刷了黄色名字的咖啡空間,是最早進駐大學路的咖啡屋了吧,小店不大,裡面的陳設可圈可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三大件之一,父母親的結婚紀念物缝紉機被老闆用來作咖啡桌,不獨如此,自己動手改造的木箱,以及懸垂在低矮房梁間的各色器皿裡的綠植,這個小小的空間就這樣吸引了或近或遠的客人們。咖啡屋的客人和主人總是有著無需言語的默契,點一杯心儀的咖啡,看著咖啡師熟練地操作,他們有著最直白的訴求,或者和朋友絮絮地聊著天,或者透過傾斜的屋頂天窗望出去,櫃面的紅牆黃瓦,搖曳的枝杈樹葉和一角藍得通透的天空。
  有著綠牆白門的膠澳咖啡,書架上堆了青島歷史和故事,牆上掛著老照片,當然是關於青岛的,主人是一位執迷於青島歷史的學者。在這裡不僅可以捧一杯咖啡,品一客美味甜品,更能夠見到青島本土的作家簽名本、藝術家的真跡以及老闆和好友們收藏的各種老物件,你會發現在一切都還循著舊日的軌跡,枯敗滄桑,1893年11月13曰以“巨野教案”為誘因,遠東艦隊司令迪特裡希率五艘軍艦抵達膠州灣,次日他們從棧橋登陸,章高元被迫率駐防部隊撤出。當時的青岛還是一個漁村,運籌帷幄的德國人已經下定決心要將青島建成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他們在上青島,沿著青島河鋪設了逭第一條馬路。並且在黃縣路口修了一座石橋,逭條路因而向北延伸,這裡便是青岛最初的市鎮,自此,原本沉寂的漁村蘇醒了。與大學路相伴相生的是龍口路、魚山路、黃縣路、華山路、掖縣路,他們位於青島河的兩岸,雖然相隔咫尺,卻仍舊保持著當初的樣子。大學路仿如樹木的主幹般。將這些莫逆連結起來。於是,隨著世事更迭,道路最南端的總兵衙門,成了海軍兵營,然後是東文書院,繼之成為二中的校舍。如果建築物有思想,它該會有心結吧,打不開的心結,既然無從說起,索性沉默,能夠和路邊的樹木,和時而澎湃、時而蕭索的海一道,成為風景本就是幸福。人民會堂、東方飯店、道路東側的青島紅萬字會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作為青島市博物館向世人開放的,就這樣遷延百年,和我們相遇在逭紛紜的世間。
  翻讀梁實秋先生的散文《舊》,“我愛一切舊的東西——老朋友,舊時代,舊習慣。古書,陳釀”,“舊的事物之所以可愛,往往是因為它有內容,能唤起人的回憶。”梁實秋先生1930年代來到逭座綠樹紅瓦的濱海小城,開飲了一段適宜性情、富有情趣的生活。當時,梁先生的住處便在大學路的近鄰魚山路,任教于青島大學的外文系。青島的道路多起伏,他便執一根手杖。踽踽行走於崎嶇小路,這樣的生活場景自然成就一幅詩意圖畫。想來,他的思想和作派與这座城、逭條路是相投契的。
  至於大學路名字的由來,是1924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以後,利用德國人辟作兵營的建築開辦了私立青岛大學,大學路由此得名,迄今為止,她仍舊是青島惟一一條以學府命名的道路。中國海洋大學也是幾經變遷,1930年山東大學從濟南遷來與其合併成立國立山東大學;抗戰時期,因局勢牽連,山東大學內遷四川;抗戰勝利後又重回歸地,在青島複校。1958年山大遷回省會濟南後,1959年在其原址上建立了山東海洋學院,1985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再次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校園的西圍牆外錯落地排列著中西合壁的庭院小樓,草木掩映,幽靜安謐。時光流轉,塵世安然,大學路正步入最美好的時光中去。
其他文献
“未來十年,世界上9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尤其是,翻譯、記者、助理、保安、司機、銷售、客服、交易員、會計、保姆等工作。”創新工廠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曾表示,機器人同事與人類並肩工作的場景,將在不遠的未來成為現實。  在青島、機器人產業正發展得勢頭正勁,智慧製造已經走在了前列,在山東省公佈的首批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案名單中,青島有七家企業上榜、分別是海信、森麒麟、軟控、一汽解放青島公司
期刊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有多少人曾被海子的詩句打動,做著一個關於詩和遠方的夢。幾間農舍,幾畝良田,家畜、瓜果、蔬菜,再加上幾條忠誠的看門狗,這是許多城裡人夢想的田園生活。如今,一種“重返農耕”的潮流正在興起,不少都市人開始下地種田,養豬養鴨,甚至開辦農場。聊起來,為了健康、安
期刊
“青年人滿身都是精力,正如春天的河水那樣豐盈。”——拜倫  該怎麼樣形容這樣一群青年人呢?每一個人都鮮活生動,如同春天裡綻放的最燦爛的花朵,最新鮮的那些個水果,或是那豐盈春水裡沐浴的凹凸有致的酮體,充滿張力和誘惑力。所以當我遇到這場盛事——青島首屆青年文化節,有一刻甚至在想,我是該作為一個路人,看他們生機勃勃生長,還是和那些激情一同前行。  從獨樂樂到眾樂樂  “青未青年空間”民間青年組織,志同道
期刊
在青島崂山王哥莊,有這樣一個人,他被大家稱為“石癡”。堅持雕刻,4年的他,如今把“錢幣”刻到了石頭上,栩栩如生。拴著麻繩的錢袋子、文人玩的硯臺、造型古樸的鎮紙……在他的手裡,石頭仿佛有了生命。  他就是蘇中倉,崂山王哥莊社區一名遠近聞名的石刻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從1983年開始,蘇中倉已經堅持雕刻藝術30多年。  蘇中倉從小就展現出不俗的藝術天分,因為家住山海邊,年輕時候的他經常撿一些好看的石
期刊
怒放的美人梅,吐露芬芳的桃花,無公害的杠六九番茄,味道純正的小草莓……位於莢西市沽河鎮的青島泰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一派田園牧歌的景象,跟記者印象中的傳統肥料廠完全掛不上鉤。來自臺灣的公司總經理卓秋堯鞋上沾滿泥土,雙手粗糙有力,也跟老農的樣子相差無幾。  “我來大陸已經20多年了,我的後半輩子都要在這裡了。”是什麼讓卓秋堯如此樂不思蜀?讓我們慢慢道來。  二次创业——从金融业到农业的跨越  卓秋堯祖
期刊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干紅春滿園”,花朵是上帝贈給人類的禮物,人們相信童話一樣相信花蕊裡居住著美的精靈,並賦詩讚頌它的美。  席慕蓉“每次走過一棵開花的樹,都不得不驚訝與屏息于生命的美麗。”泰戈爾想像著“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海子希望“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花開爛漫的四月天,似乎聽到了林徽因地輕聲吟誦:“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
期刊
作為全市“三城聯動”戰略佈局的北部新區,青島高新區立足“做高做新”,累計引進高端產業專案935個、總投資2176億元、成為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特別是聚焦軟體資訊、智慧製造、互聯網等方向,引進百度、華為、中興、ABB、庫卡等一批龍頭專案,為軟體科技城的建設注入發展動能。  百度智創基地,五年扶持5家上市公司  3月17日,百度人工智慧論壇(青島)暨百度青島智創基地簽約儀式在青島高新區舉行。會上
期刊
中山路一號,不僅是一個老街的起點,更凝縮了青岛的歷史,承載了青島這個城市的记忆。  德占青島始於1897年11月,幾個月後,德國人開始修築的第一條路就是今天的中山路,1904年,德國人開始考慮修建俱樂部的事,而俱樂部的位址就選在位於今天中山路一號的地方。  然而,直到1910年才開始建設。當時中山路還叫斐迭裡街。俱樂部就修在街口最南段的位置,對著棧橋,望著前海。逭座完全按照德國風格設計的二層建築最
期刊
位於膠東半岛西部的平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濃郁的民風民情也造就了當地多姿多彩、別具一格的民俗傳統和民間手工藝,“西城年畫、東城泥塑”,說的就是平度最有名的兩項非物質文化遗產。高傑,就是平度泥塑的傳承者。  看高傑玩泥巴是一種難得的享受,仿佛又回到了孩童時代:幾個小夥伴,從溝灣或野地裡挖來黑的、黃的或紅的泥巴,本來就髒乎乎的一雙雙小手,更加髒乎乎地攥弄著粘糊糊的
期刊
10月23日~24日,第17屆中國青岛藍色經濟國際人才暨產學研合作洽談會(簡稱“藍洽會”)在青島高新區舉行。本屆藍洽會以“智匯青島創赢未來”為主題,旨在積極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助推新舊動能轉换重大工程實施,力求引進一批高端人才智力,落地一批高科技專案,搭建一個高水準、有特色、國際化的交流合作平臺。大會共有來自美國等19個國家的120餘名海外高層次人才,40餘名國家“千人計晝“專家,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