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邂逅意外“风景”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眼睛是可看到无穷远的,晚上我们能看见距地球38万千米的月亮就是明证。但肉眼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人眼能分辨物体的最小直径大概在0.1毫米左右。也就是说,物体无论近远,只要够大、够亮,我们都能看到。过于细微的东西,离我们再近,肉眼也难辨认。
  人类探索未知的冲动与生俱来,想要看到“看不到的景象”的努力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天文望远镜不断延伸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到越来越遥远的东西;生物显微镜不断扩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微小的东西。科学技术不断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感动,我们看到的世界越来越丰富、精彩。
  科技带来新的视觉感动
  作为一名经常与显微镜打交道的病理医师,我的日常工作就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类组织、各种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变化,辅助医疗诊断。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常涉及“生”与“死”的判断和考量。在感叹生命脆弱、世事无常的同时,我遇到的更多是那些面对挑战、不屈不挠的顽强人生。生命之美不仅仅体现在花前月下、顺风顺水之时,还体现在天灾人祸、厄运临头时的坦然和坚强。病理医师的成长过程,绝不仅仅是增长医术,在日积月累与不同生命个体的接触、交流过程中,病理医师有时会成为患者的朋友,因为病理医师对生命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病理医师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进行更多的哲学思考—不仅要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还要去探究肉眼看不到的变化。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职业经历,也许是因为以前曾经学习过绘画、现在爱好摄影,我对显微镜下的形态、色彩和光影,就有多一些的思考和联想。从这些看似平常的组织切片上,我常常捕捉生物体变幻莫测、活灵活现的影像。如果避而不谈这些组织和细胞的生理学或病理学意义,仅从显微影像的直观审美角度去观察,会有很多奇思妙想:低倍镜下浏览组织切片时,很像从飞机上航拍大地;在明视野下观察各类染色切片时,会联想起风和日丽、缤纷四季;在暗视野下捕捉荧光的细胞或组织定位时,会感叹镜下光影的变幻好似夜色的灵透、神秘……
  创新是科学/艺术的共驱力
  随着积累起一幅幅曼妙无比的显微影像,我有机会便向我的老朋友、著名油画家尚扬先生讨教。有一次我在他的画室向他汇报新作时,他鼓励有加,不时地作着点评。聊着聊着他若有所思地停顿一下,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地质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卫星图片集—这部印刷质量一般的老书收集了530余幅覆盖中国全境的卫星摄影图。我立即被这些地名看似熟悉、却因全新视角和超远距离的拍摄而显得完全陌生的影像所吸引和打动。这些卫星地貌图片和我拍摄的显微组织图片有诸多神似之处。尚扬先生说:“大千世界,蕴藏着许多神秘和惊奇,认真思考一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可能会对你的显微摄影有益。”
  我不得不钦佩尚先生对各类影像的敏锐洞察,他的点拨让我顿开茅塞。
  若从这些卫星和显微图像的具体构成、肌理形态看,它们之间相差甚远,但为什么会给观者相似的感受呢?
  首先,它们可能都是穷肉眼之所能,通过科技手段(望远镜或显微镜)而获得的视觉惊奇。物以稀为贵,少见才会激发好奇心和联想;
  其次,科技的进步不断满足人类探索未知的进取心,这种探究过程的主要目的还是科学研究,比如卫星图像用于地质学、气象学研究,显微图像用于组织学、病理学研究,等等。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些“科技产物”—从艺术审美出发,欣赏这些科技图片,这种跨界的陌生感所带来的视觉感动是类似的。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Adrie Maurice Dirac,1902~1984)曾说过:“科学家是用所有人都熟悉的语言,讲述从没有人知道的知识;而诗人用从没有人用过的语言,表达人人都会有的感情。”
  换言之,科学家的创新是通过科学手段不停顿地探索未知世界,揭示前人不曾知晓的新知识;艺术家也从未停顿,他们通过源于思想的灵感,从传统到现代,从具象到抽象,从写实到写意,不断开辟新文字、新视听,不断拓展人类内心的感知疆域,带来前人不曾享受的新感动。
  由此可见,创新是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共同驱动力,尽管科学与艺术貌若两极,但它们都拒绝曾经相识,追求闻所未闻。
  如果用科学手段延展外部空间,获取超越肉眼的至远/至微影像,再用艺术审美挖掘内心感知,是否能够开垦一片前人不曾熟悉的至美天地呢?
  很庆幸,我的专业要求我掌握显微成像的技能,赋予我观赏显微世界的“特权”。同时,对摄影的爱好,又让我学着“用光影作画”,感悟摄影将形式、构图、光影、想象和事件结合到一起的“决定性瞬间”。这种跨界探索常常让我在显微镜下邂逅意外的“风景”。于是,不同的组织切片变成了丰富多彩的陌生“景区”,不同的染色和光栅技术,演绎成“景区”的阴晴日月、缤纷四季……
  用技术展现生命绽放的精彩
  是写实—直面解析/记录生命的微观单位?
  是写意—虔诚膜拜/敬畏造物主巧夺天工的神灵?
  是发现—刻意找寻/捕捉生命不同横断面上的唯美“瞬间”?
  我说不清这些越积越多的显微影像到底是什么,只是感叹它们存在的真实,感叹生物体每时每刻绽放的精彩。
  它们不仅让我联想起一些自然风景或生活场景,也让我联想到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哲学,更让我联想到人作为个体有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联想到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所蕴含的无限生机和精神力量。那些组织和细胞的形、色、光,就像是生命的笔触,勾勒生命的足迹,还原生命的色彩,挥洒生命的激情,写意生命的辉煌。
其他文献
什么是摄影?摄影是记录历史事件的公器;摄影是公共记忆的容器;摄影是摄影家自审的镜子;摄影是摄影家了解外部世界的窗户……摄影的定义千千万,但在美国著名摄影家詹姆斯·韦林(James Welling,以下简称韦林)看来,摄影如口技(ventriloquism),可以通过各种图像发出不同的声音。  韦林在1970年代中期出道以来,便将摄影变成自己的创作媒介发声。他不断挑战现代主义摄影的传统观念,一再探索
期刊
从古至今,生命力是人类艺术热衷表现的主题—最为本质也最为深远。审视、描摹和塑造承载生命力的艺术形态,是人们发现美/认识美的历程中重要的一环。然而,这不仅关乎艺术本身—近现代科技的进步,为人们探知生命形态之美,拓展了更加宽阔的视角。显微镜,便是其中剀切而实用的工具。  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结构和生命细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荷兰人安东尼·凡·列文虎克借助自己设计的简陋显微镜
期刊
人世间,比青春更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而青春又稍纵即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所以,我们越长大越怀念童年的美好记忆。那时候,我们那么单纯,那么自由自在。  今年我即将大学毕业,所以想拍一套照片缅怀自己的青春,用照片怀念自己的青春时代。约到清新可人的模特之后,我便开始借服装道具,找场地。这组照片我不仅想拍出校园的感觉,还试图找回小时候的场景,将那些有趣的过去,以正能量传递给模特,让她替我
期刊
未来世界,空气变成海水,暖风变成洋流,学会了水下呼吸的人类变得只有虫般大小。生存虽然更加艰难,但我们充满智慧的子孙后代仍然凭借坚强的意志,在大海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和海洋土著居民从陌生到开始建立友谊,从互相敌视到共同分享资源,直至和平共处,成为社区友邻……当然,如果某位小人儿不幸打扰到了隔壁的小热带鱼,还是可能被叼去关禁闭的。  水下摄影师贾森·艾斯利(Jason Isley)是这个
期刊
何星:听与您一起外出拍摄的影友说,您常常在太阳下山以后仍留在原地,往往最后一个才离开。既然太阳已经下山,连最后的光线也没有了,您还在等什么呢?  李少白:当然是等拍摄到好照片的时机呀!确切地说,我是在等“回光返照”!晴天时,当太阳落山后的10~30分钟内,在落日的方向,天空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不仅已经暗淡的天空会突然变亮,光的色彩也变得绚烂、鲜艳。如果你遇到并抓住这种特别的光和色,拍出的照片就比正
期刊
哼唱牧歌的生活到底更为简单还是更为奢侈?  我们在奋斗与悠然,漂泊与安定之间怀念彼此,  幻想能在最为动心的那刻死去,  但为了什么终于不能?  6月26日,一名牧民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故乡古努镇牧羊。(法新社照片)  点评:自然的安宁,只有在社会安宁和内心安宁之后才能被细赏。  6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南非期间参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服刑18年的罗本岛监狱牢房。(路透社照片)  点评:强者自
期刊
“即时满足”的信息需求  早在1895年,弗洛伊德就阐述过关于快乐的理论:人类的心灵总是在寻求快乐,躲避痛苦。我猜弗洛伊德未曾料想,一百多年后,一个摄影记者把他的快乐理论和新闻报道联系在一起,还写了一篇专栏。  在弗洛伊德所提到的基本冲动、需求和欲望中,人们从新闻和信息中获得的“即时满足”究竟属于哪一类呢?让我们好好观察现实的世界吧!当你走到任何一个公共汽车站的时候,你会看见大多数人都在低着头玩手
期刊
新型显微设备的研发,仍在继续。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会持续推进显微摄影发展。相信在未来,显微摄影无论在医学研究或艺术成就上,还会为人们带来更多惊喜。  显微摄影,是一种应用照相设备记录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内容的摄影形式。在医学、检疫等领域,它是科学研究、医学交流及病理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要取得良好显微摄影效果,最重要的是拥有技术指标过硬的显微镜设备、摄影设备及高超的操作技术。  谈到显微镜,相信大家
期刊
托马斯·迪林克(Thomas J.Deerinck,下称迪林克)是一位生物医学科学家,从事显微影像研究已有近40年,现就职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显微镜和影像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icroscopy and Imaging Research,简称NCMIR)。迪林克同时也是一位获过多个微观摄影奖项的摄影师,喜欢欣赏海边美景的他对于自然生命内部的微观世界也充满好奇
期刊
1980年,纽约苏荷艺术区新成立的“都市图像画廊”(Metro Pictures Gallery)首展推介了一批美国艺术家,他们均是从电影、电视、杂志、报纸和广告等大众传媒中的图像获得灵感,或是“挪用”这类图像的原型作为素材,或是通过表演再现电影或电视图像中对妇女的刻板印象,甚至直接翻拍杂志广告中的现成图像或已成为经典的图像进行创作。这批艺术家是后来被称为“图像一代”(The Pictures 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