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蛰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gador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作家活跃在上海文坛,他们主动运用西方全新的观点、主张、方法、技巧来描写都市生活的光怪陆离,分析人们的病态心理,表达他们对于都市的全新感受和体验。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他们塑造出了一批令人目眩的“摩登女郎”形象,最大程度地表现出现代都市人的异质性和聚居性。其中,以心理分析著称的施蛰存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更是别具特色,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对象系统,塑造出不同职业却又性格鲜明的女子。1928-1937年,施蟄存主要出版过五本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这几本集因创作时间关系,在女性构型上有一定的变化,即心头永远的“白月光”、罪孽的背负者、渴望爱的病态女人。
  一、心头永远的“白月光”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与任何一位男性作家相同,施蛰存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渗透着他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上元灯》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多是在雨中偶遇的一抹倩影或者是回忆中追寻的幻影,她们或许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但是她们善解人意,是“我”心头难以忘怀的一颗“朱砂痣”。
  在《上元灯》中,“她”处处为“我”着想,不会嫌弃“我”,将最好的花灯保留给“我”。《扇》中的树珍善解人意,善心指导着“我”,为了不让“我”背负偷盗的罪名,把自己珍爱的扇子赠与“我”。这一系列女性形象反映出女性的纯洁善良,对于爱情青涩而专一,但是仅仅是出于男性对于女性的一种美好幻想,渴望获得爱情来实现内心的满足,但是这种美好需要特定的环境,一旦重逢或者成为妻子,这样如“白月光”般的女性就失去了其美好意义。
  二、罪孽的背负者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男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一旦女性一方与男性想象发生偏离时,或者在对男性产生致命的吸引力时,她们往往最后成为罪孽的背负者。在《石秀之恋》中,潘巧云就对石秀产生了致命的吸引,他一方面感激着义兄对他的照顾,又难以控制自己对潘巧云的喜爱,因此潘巧云的种种都是对他的勾引和挑逗,最终他对她所有的依恋都在杀了她之后得到解脱,他所有不尊伦理的渴望皆由潘巧云的不洁来背负。这里的女性形象是不洁的,是诱导男性犯罪的恶魔,因而得到悲惨的下场。
  《鸠摩罗什》中女性形象则是美丽的、卑微的,却是阻碍男性对宗教虔诚的魔障,她的形象主要从男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这样每次在月夜的园林中看见了他的天仙似的表妹,真不觉得有些心中不自持了。所以他晓得,这是菩萨降给他的诱惑,最大的最后的诱惑。”他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他妻子的原因才使他不能勘破魔障,妻子死后,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孟娇娘的原因,这一切都与他自身无关。《夜叉》直接把其中的女性称为夜叉,把女性形象妖魔化。在这一类叙事中,女性的地位是耐人寻味的,男主人公因为强烈的心理和现实落差,将女人当成妖怪来掩盖自己的罪行。纵观这一类女性,她们的形象并不丰满,却成为这一切罪孽的背负者。
  三、渴望爱的病态女人
  1933年,施蛰存完成了《善女人行品》,他在该小说集序言中称,“本书各篇中所描绘的女性,几乎可以说都是我近年来所看见的典型”,是他的“一组女体习作绘”。在这本小说集中,施蛰存摆脱了女性形象以前作为男子心中美好的复现或者将其妖魔化的模式,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真实反映女性的内心,她们的形象不再依靠男性形象来展现,使得女性形象变得饱满充实,揭露了她们最真实的对于爱情的渴望。
  《雾》中的素贞和《春阳》中的婵阿姨难以摆脱封建的束缚,偶遇彬彬有礼的男子后便展开了对爱情的幻想。《莼羹》中的妻子虽然是自由恋爱,但是夫妻生活与包办婚姻无异,她把对丈夫爱意的渴求放在每日准备的饭菜中,她渴望在这一项准备中获得丈夫的爱与赞许,因此在丈夫答应为她做一道莼菜汤时,从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期待,这一道汤已经不是简单的一道菜,包含她对丈夫的期待(温柔和体贴),她对爱的渴望仅限于丈夫日常的一句赞许。
  在《狮子座流星雨》中,卓佩珊无法从肥胖而不知风趣的丈夫那里获得爱情,因此她开始把爱寄托到路上偶遇的一位男士和虚无的流星身上。比起无法脱离自身守旧观念束缚的素贞和为固守家业必须放弃幸福的婵阿姨,她的生活其实已经获得极大的满足,她拥有婚姻,拥有自己的另一半,但是情感都是一片荒漠。对于这些女性,施蛰存总是怀着一种理解、同情之情来描写,写出了封建社会女性悲惨却不能改变的命运,诉说她们内心最真实的痛苦和本能的生命欲求,这些女性看似对于爱情有一种病态的诉求,却真实地再现了女性心理,真正反映了女性内心的血泪和哀愁。
  四、施蛰存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意义
  女性形象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部分。五四运动以来,女性得到解放,这就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关注女性角色在整个作品中的作用,更会挖掘作品背后女性形象所代表的启蒙意义。这个时期,巴金笔下的梅表姐等就是典型代表,她们的悲剧是一种外在形式的悲剧,梅表姐本可以拥有美满的人生,但是母亲牌桌上的赌气、封建的婚姻制度使她成为冲喜的工具,大家族内部的矛盾与压迫使觉新难以抉择,最后使她的幸福支离破碎,抑郁而死。她们都是受难的女性形象代表,她们虽然鲜活,经历让人同情,但仅仅只能作为男性作家顺应时代潮流,作为批判封建社会的工具。
  作为新感觉派作家,施蛰存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则运用心理分析法重点揭示了女性的隐秘情感,去塑造一个内心的悲剧。他笔下的周夫人和卓佩珊或许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往往并不能满足她们心底对爱的渴望,甚至与内心的渴望相反,她们只能寻求心理寄托获得安慰。这些女性形象或许对于爱的寻求达到了病态的程度,却揭示了女性真实的内心需求,期待社会能够关注女性和其情感需要。这些女性形象涉及社会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女性,她们的塑造更直观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真实面貌和内心诉求,表达了施蛰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间隙中女性的关怀,也是他对现代城市生活下男女关系的思考,暴露了现代文明的阴暗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青海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杨倩(1995-),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
其他文献
《老实人》为伏尔泰代表作之一,极具哲理讽刺意味。本文主要探究小说中的哲学思想,以期补充对于该作品的研究解读,从哲学层面启迪人们对于悲观和乐观的认知。  作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被誉为“欧洲的良心”。他的作品针砭时弊,讽刺批判意味强烈。短篇小说《老实人》为伏尔泰哲理性讽刺小说的力作,其富有哲学意味,乃至于它的影响在今日依旧不容忽视。该作品被伯恩斯坦改编创作成同名音乐剧《坎迪德》
期刊
女性主义理论及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后,引发国内作家的剧烈震动,由90年代末的“她们”文丛、“红罂粟”文丛等可以看出女性意识强烈地觉醒,然而真正摆脱社会对女性传统小女人的身份期待,成为“大”女人,还需假以时日。  发表于2005年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下简称《右岸》)是女性作家迟子建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描写鄂温克族某部落近100年历史的长篇小说,作品以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口
期刊
受萧军创作倾向和上海文坛左翼思潮的影响,萧红在《生死场》中有意识地引入了启蒙主义的相关视角。但丰富的童年经历与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让萧红在批判民间文化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其顽强的生命力。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巨大冲击,让民间话语在与启蒙主义的对决中展现了强大的隐性力量。  一、女性的双重人生苦难  也许是在创作《生死场》之前经历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痛苦,萧红在《生死场》中借“五姑姑”对一个新生命从娘胎里诞
期刊
星期六上午十点,丁忍穷沿着一条熟悉的人行道,来到一家大型超市,当他走进大厅的时候,只见宽敞豁亮的商场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丁忍穷推起一辆购物车,往蔬菜区走去,忽然,他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于是赶忙停下脚步,扭头循声望去。不远处,一位男士高举胳膊,手里拿着一只黑色小皮包,向他打招呼,另一只手则推着一辆购物车,朝他走来,这个人身穿一套藏青色西装,白衬衫的领口处系着一条红领带。这个人分明刚从理发店出来,
期刊
岩井俊二是中国影迷最熟悉的日本导演之一,“残酷青春题材导演”的标签深入人心,《情书》中藤井树(女)和“自己”展开深刻的回忆昔日恋人之旅,在收到莫名其妙的不知名的信时,对别人的爱恋和欲望一贯视而不见的树(女)产生了一窥究竟的欲望。本文借助精神分析相关理论解读树(女)与“自己”渡边博子之间的自我与他我产生主体建构的过程,共同追忆树(男)。  正是国中的同名同姓的树(女)与树(男)所产生的纠缠让博子恍悟
期刊
“神与物游”说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神思》篇,该篇具有创作总论的性质,与总论之首——《原道》篇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刘勰在篇中明确地将“神与物游”作为创作构思的起点提了出来,本文将针对创作主体——“神”、创作客体——“物”、构成两者联系的“游”以及主客体得以“游”的条件展开论述。  一、释“神”“物”  诗文写作与外界事物的关系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礼记·乐记》已提出物感说
期刊
张爱玲的小说在字里行间营造出苍凉的情绪氛围,这种情感的传递有一种异样的韵味,尤其在色彩的运用上有着独特的审美。挖掘文字背后的苍凉美感是张爱玲心中特有的“真善美”表达,绿与红的交织,孔雀蓝的情有独钟,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美学意蕴,在平凡人生的真实描摹中上升至对文化和人性的总体关照。  一、绿与红的交织苍凉感尽显  对细节的描写和华丽语言的运用,反衬出苍凉的底色,这是一种交错的对照。红与绿的交织,将苍凉感
期刊
《吕氏春秋》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并召集门客编撰而成,包罗天地万物的事理。其中集中讲述音乐的有八篇,高度概括了先秦时期的音乐自然观,对音乐的来源、分类、编制、传承等进行了系统描述。由黄帝、尧帝、商汤等君王创作乐曲的史实可以看出,《吕氏春秋》中所涉及的乐论,不仅仅是在描述音乐自然观,其背后具有更深层次的政治意义。《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世间
期刊
约翰·费斯克是西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对大众文化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的大众文化研究是对原有理论的突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理论进行分析,首先阐明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界定与定义,其次深入剖析其大众文化理论中主观能动的大众观,最后围绕他的理论核心观点,指出其大众文化研究理论存在的局限。  费斯克是当代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尝试建立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并出版了
期刊
《人间词话》中存在一些讨论文体的言论,展现了王国维丰富而独特的文体思想。其中文体的“演进”观是通贯王国维文体观的主线。王国维曾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他反对文学今不如古的说法,但是针对一种文学体裁,他赞成今不如古的说法。  一、《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的文体观  王国维认为文体与文体之间,因袭创新是文体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一种文体的兴盛与衰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