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技术在救治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麻醉技术在救治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于早期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包括镇静技术、镇痛技术、肌松剂等辅助治疗在内的麻醉技术。结果:本文18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成功治愈14例,治愈率达77.78%(14/18);死亡4例,死亡率为22.22%(4/18)。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早期使用麻醉技术干预,可迅速纠正缺氧,有助于防止出现或逆转缺氧的恶性循环,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麻醉;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我院于2010年4月~2011年5月在早期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包括镇静技术、镇痛技术、肌松剂等辅助治疗在内的麻醉技术,成功救治14例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4月~2011年5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8例,其重症肺炎的诊断符合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共同发布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指南[1],ARDS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颁布的急性肺损伤/ARDS诊断治疗指南(2006)[2]。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8.58±11.85)岁;从诊断肺炎到出现ARDS的时间为2-7d,平均(3.45±1.26)d。基础疾病:糖尿病6例,吸毒者3例,多发性骨折卧床5例,脑血管意外4例。
  1.2 方法(1)迅速纠正缺氧、行机械通气:开始选择辅助控制(AC)模式,待氧合改善,循环稳定,改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脱机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呼吸参数:潮气量(VT)8~10 ml/kg,频率(f)为18-28次/min,吸呼比(I:E)为1:1.5~2;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通气参数,选择最佳PEEP值,尽快纠正缺氧、CO2潴留、呼吸性酸碱失衡 。采用镇静剂、镇痛剂、肌松剂联合应用的麻醉技术。 (2)控制感染:加强翻身、拍背、吸痰,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感染灶;按照抗生素规范使用原则,根据病史、肺部感染程度、危重程度、免疫功能状态、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3)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按照本院对危重患者抢救的相关措施,包括循环支持、心肺脑复苏、脑功能支持、呼吸支持、营养支持、全肠内外营养、保障供给机体足够的能量和热量、预防和控制感染、肝肾功能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床边血液净化、亚低温、防治并发症、逆转疾病向恶性方向发展、镇静和镇痛等实施 。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对比本文18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成功治愈14例,治愈率达77.78%(14/18);死亡4例,死亡率为22.22%(4/18)。由表1可知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生命体征相比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由表2可知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aO2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而PaCO2、FiO2、呼吸频率则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x±s)
  3讨论
   及早予机械通气支持以延缓病情恶化,为抗菌治疗争取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机械通气时由于机械刺激和吸痰,可引起患者持续剧烈的咳嗽、憋气、胸壁僵硬或严重的支气管痉挛;患者的呼吸与呼吸机产生非同步,可造成氧輸送降低和二氧化碳排出困难,患者无论从心理上和机体上都缺乏被监控和制动的耐受性,加之气管插管的痛苦,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的恐惧、焦虑和烦躁不安,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高、呼吸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氧耗增加,导致心衰加重或心律失常发生,从而增加死亡率。 本文于早期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包括镇静技术、镇痛技术、肌松剂等辅助治疗在内的麻醉技术,并成功治愈14例,治愈率达77.78%(14/18);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生命体征相比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1、7.48、4.65,P均<0.05)。对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aO2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而PaCO2、FiO2、呼吸频率则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6、5.45、6.91、6.72、10.69,P均<0.05)。这表明对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早期使用麻醉技术干预,可迅速纠正缺氧,有助于防止出现或逆转缺氧的恶性循环,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宋爱丽.成功抢救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10):134-135.
  [2]孙炳华,张艳,卢乐平.吸入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94-95
  表1 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对比(x±s)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调整和深入,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越加激烈,医院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和仪器设备的先进与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现代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要实现科学的高水平的医院管理,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政治素质好、熟悉业务、有科学管理才能的医院行
本文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有许多高、中等医学院校纷纷开设了医学美学课,,介绍了高校美育的现状,的确高校审美教育工作的形势迫在眉睫,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
本文介绍了美容皮肤科学学科体系,包括学科定义、学科研究对象和任务、实施范围及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学科建构模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对人体皮肤的医学基础、美学基础、心理
会议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变化,了解其对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对9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轻度中毒组41例、中度中毒组34例、重度中毒21例)入院后24小时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常规描记体表心电图。结果:急性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除
本文研究认为,一名出色的口腔科医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之外,还应该身处人文主义的境界,领悟美学和艺术的真谛,在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追求中体现对人类生命质量的
本文介绍了医疗美容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医学专业,其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教学上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我校在初办这个专业性时,课程的设置主要依据"医学美容是以人
【摘要】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3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原发性脑干伤14例,颅内血肿39例。均建立人工气道,辅助一控制通气模式,实施机械通气。结果:治愈42例,死亡11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由于呼吸中枢受损,常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而缺氧、CO2潴留又促使颅内压升高,加重病情,因此及时、有效机械通气可阻断病情恶化,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关
我国小额保险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农村的中低收入群体对基本保障型保险服务的需求是现实存在的,但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与农民需求不相适应,适合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保险产品很
本文探讨了我国高等院校医学生美育、医学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认为,无论从国家教育方针角度还是从现代医学发展要求角度,都必须重视在高等院校的各医药卫生专业
本文介绍了美容医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运用医学手段增进人体美感,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种审美活动,作为美容医学工作者,掌握审美主体、客体及其审美条件的相关知识,对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