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生田野考古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数字考古和多学科合作已成为田野考古发展的趋势,而且在如何有效利用田野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也有待加强。新形势下,本文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科研训练、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四川大学田野考古实习在提高学生数字考古、多学科合作、科研创新等综合能力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关键词:田野考古实习 数字考古 多学科合作 科研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001-03
  田野考古实习不仅是创新性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更是推动考古学发展,提升高校考古专业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其往往是诸多高校考古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考古和多学科合作在田野工作中的广泛开展,其相关知识和技能自然也就成为学生田野考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原有田野实习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多学科合作和数字考古相关教学与实践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必要。此外,田野考古不仅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难得的第一手素材,而且也是解决已有学术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的重要途徑。然而在以往的田野教学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田野考古实践,进一步培养其创新能力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在田野考古实习中除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最新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外,高度重视对学生在多学科合作、数字考古、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本文拟结合四川大学近年在四川成都宝墩遗址、青海民和喇家遗址、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的田野考古实习情况,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反思,以期为有关院校的田野考古实习提供借鉴。
  一、优化课堂设置
  与此密切相关的课程是《考古技术》和《田野考古概论》(部分高校称之为《田野考古学》)及相关科技考古的课程。
  《考古技术》往往安排在田野考古实习前的一个学期,讲授田野考古发掘中的绘图、测量、摄影等技术。除了讲授利用传统工具、设备进行测绘、摄影外,在该课程中加大数字考古方面的教学内容,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技术、RTK技术、无人机照相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及考古发掘数字化采集与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等运用等,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并能够高效、规范地进行考古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与应用。
  《田野考古概论》是在课堂中系统讲述田野考古相关理论、方法、技能的课程。在该课程中,增加讲授对于田野实习中将会用到的其他诸多学科的知识,如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体质人类学、冶金考古、石器分析、残留物分析、古DNA技术等。在相关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国内外最新典型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其他诸多学科的方法与技术在田野考古中的应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田野考古工作,多学科参与及课题意识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开设考古专业的高校中,《田野考古概论》课程多在田野考古实习期间教授,上课时间多为不进行户外调查或发掘工作的晚上或者雨天。但是随着多学科的参与,特别是数字考古的广泛应用,许多相关信息的处理是放在了晚上或者雨天,师生在田野考古中的工作量大幅增加,《田野考古概论》的讲授时间受到极大的压缩。此外,在白天高强度的室外工作后,晚上又要完善各类记录及测绘数据,如若再上课,对于师生的身心承受程度也是极大的挑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将《田野考古概论》放到田野考古实习的前一个学期进行讲授较为合理,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量,不仅可以保障有较为充裕的课时来讲授多学科的内容,而且也让学生提前对田野考古实习有更多了解,从而更能从容面对田野考古实习,减轻学生实习前的忐忑心理。
  结合本校师资情况,开设《环境考古》《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冶金考古》《石器分析》等多学科课程,在缺少动物考古方面教师的情况下,邀请相关考古研究单位的同行讲授《动物考古》课程,利用四川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大量标本,为学生更系统地讲授跨学科研究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这些课程放在实习前进行,可以让学生在田野实习前有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调整、优化相关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树立了数字化、多学科、课题意识,掌握相关理论、方法,并且充分利用四川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设施与标本,开展小规模的初步实践,从而为田野考古实习的强化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数字考古力度
  当前,随着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与设备在考古中的广泛应用,数字考古逐渐成为田野考古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实习期间,四川大学主要负责考古技术的老师会前往发掘工地,在数字考古方面对学生进行规范、系统、全面的训练。通过积极推进数字考古在田野实习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熟练掌握有关技术。同时还邀请国内数字考古的权威人士前往工地指导,举办相关学术讲座,并与学生进行技术交流,使学生对数字考古及相关技术有更全面系统的认识。
  在发掘过程中及发掘完毕后,利用相关设备及软件对考古现场及景观背景信息做了全面、科学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如全面使用全站仪、RTK等多种测绘设备准确记录空间数据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测绘数据进行后期处理、编辑和分析;利用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技术,获取遗址区域的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图及地形数字高程模型;探索运用无人机在整个发掘过程中对作业区域做全景记录;尝试运用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采集与信息集成管理平台进行田野考古信息资料的保存、管理、分析,建立田野考古数据库系统;运用数字摄影测量和多视角三维建模软件对遗迹、探方四壁进行了三维建模等等。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全面掌握全站仪、RTK的使用技术,并负责个人探方的测绘、三维建模,能够熟练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无人机、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管理平台等。   数字考古的开展,离不开必备的仪器设备及相关软件,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才能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从四川大学的经验来看,根据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建立考古技术实验室,争取足够的资金,并不断完善其软、硬件,可为田野实习开展数字考古提供有力保障。当然,相关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与教师和指导人员所具备的扎实的技术能力也有着密切关系。数字考古的优势在田野实践中不断得到彰显,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身心调整,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从而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目前数字考古并没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测绘技术,所以在开展数字考古的同时,仍然不能放松对学生传统测绘技术的训练。
  三、注重多学科参与
  进入21世纪,多学科合作成為田野考古发展的主流。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在过往成功经验基础上,不断扩大多学科协作的规模,发掘队伍集合了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石器分析、体质人类学、环境考古、冶金考古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明确的课题意识始终贯穿发掘始终。
  考古发掘中,系统采集土样,进行了大规模浮选;对骨骼保存较好的人骨骼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现场鉴别及微量元素、古DNAD等研究;开展系统性环境采样;对动物骨骼全部按单位收集,并进行种属鉴定、微量元素分析;对出土遗物进行残留物分析、成分分析;对出土金属器进行金相学研究;测年标本的规范提取等。
  根据实习需要,四川大学相关学科的老师前往实习工地,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提取标本,并进行相关鉴定和研究。然而,越来越多的学科和技术应用到田野考古中,高校完全具备相关的教师人员已不现实,在现有师资资源的条件下,充分与其他单位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四川大学近年的田野实习便根据需要,分别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等单位进行合作,开展多学科研究。
  通过多学科参与,使得实习遗址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上述工作的样品采集均有学生参与,这对提高学生的多学科合作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四、科研能力培养与学生科研项目申报紧密结合
  在实习全程中,带队教师引导学生在田野实践中积极思考、及时反思,树立课题意识,能够结合相关实践,开展一定的科研活动,并鼓励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的申报与田野实习相关联。
  以近三年的田野实习为例,2014年实习学生有4项课题获批;2015年实习学生有10项课题获批;2016年实习学生有3项课题获批。比较而言,2015年在组织申报方面的经验最为可取。在学校教务处“大创”申报通知下达之后,带队教师在实习工地与学生进行专门座谈,从项目的申报及研究内容给予必要的指导,并邀请已申报过“大创”的研究生介绍经验。在带队教师的动员与指导下,该届学生在当年的“大创”项目申报中,成绩显著,参加实习的27名本科生中,有24人参与了相关项目申报,其中多项项目与实习内容紧密相关。
  在实习期间,为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带队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如通过参访、调研收集相关的民俗资料,进行陶器制作、石器制作、种子炭化等模拟实验、新技术手段的尝试,从而为学生申报相关项目提供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指导过程中,把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放在首位,始终将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科研创造紧密结合,鼓励以发掘实习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并有意识为学生留有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与机会。
  通过以“大创”科研项目为引导,不仅让学生能够了解项目前期准备、申报、研究、结项整个流程,更为重要的是借此不断激发学生的课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五、开展系列高水平学术讲座与座谈
  实习期间,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在考古实习驻地给实习师生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座谈,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以2015年的成都宝墩遗址田野实习为例,在实习初期,考古队邀请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江章华研究员、何锟宇副研究员分别做了《四川盆地新石器文化的探索》《新津宝墩遗址近年考古收获》两场学术讲座,使得学生们不仅对宝墩遗址以往的发掘成果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整个四川盆地的新石器文化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学生深入认识实习期间的发掘材料大有裨益。为配合相关实习教学内容,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做了《三维信息获取与三维重建》的学术讲座,使大家对数字考古及相关技术有了更全面系统的认识;邀请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林圭贞博士做了《手工业生产在考古中的观察与意义》的学术讲座,让学生思考如何去观察和研究宝墩遗址所出土的相关遗物。此外,考古队还邀请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王毅研究员、江章华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霍巍教授、李映福教授等人多次前往工地与实习师生座谈。座谈中,学生们将发掘中遇到的问题,与专家学者进行了更为充分的、更具针对性的交流沟通。
  通过在实习驻地中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和学术座谈,不仅使得学生们相对枯燥的实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开阔了思维空间,提高了自身素质,促进了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六、优化考核制度
  考核是田野考古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四川大学已经形成了一套田野实习考核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四川大学〈田野发掘实习〉课程教学考核准则》,就整个发掘过程及工作态度等多方面作出严格规定,并标明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扣分准则。
  为提高学生在数字考古、多学科研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四川大学对考核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其更具引导作用。首先,因田野考古的实践教学活动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其课程本身尤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田野考核中更加重视过程考核。其次,在考核准则中加入了数字考古、多学科研究、创新能力的考核内容,标明出现相应失误的扣分标准。最后,于考核准则中增设相关加分项,在这些方面表现优异者,予以加分,从而激发了学生在数字考古、多学科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热情,积极引导学生精益求精、创新意识、注意团队协作与集体精神。
  总之,在考古学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新的形势,可以通过调整相关课程内容,加强数字考古和多学科合作的教学,在田野考古中强化相关实践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使田野考古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合起来,举办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和座谈,优化考核机制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田野考古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宾福.考古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及田野考古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J].历史教育,2014(24):67-70.
  [2]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3]冯恩学.田野考古学(修订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于蕾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开创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行政法的发展而言,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行政法应与其行政背景同步,互联网的创新倒逼着互联网监管的创新,监管的创新又倒逼着行政法的创新。因此,实现行政法变革与互联网管治的兼容,是当代行政法发展的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是新时期行政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它首先要求实现从“监管”到“治理”的理念转变,同时,互联网监管主体从“一体”向
摘要:本文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致用英语·综合教程2》第一单元为例,探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进行高职专《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以期为高职专英语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英语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038-02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
摘要:易班是高等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二级学院易班工作站成立的初衷就是在当前网络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利用易班这一平台,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并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把易班打造成“听取学生真声音、了解学生真关切、解决学生真困难、把握学生真动态、助力学生真发展”五位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关键词:易班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
摘要:《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一家》《最蓝的眼睛》《个人的体验》三部小说中主人公所处的国家不同、身份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却在精神层面均表现出迷茫并渴望追求自由的特点。本论文将从主人公生活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时代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主人公迷茫的生活状态的成因,本论文认为三部小说的主人公尽管付出代价不同,但在精神层面上均获得了自由。  关键词:边缘 精神迷茫 社会 自由  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
摘要:白山湖位于吉林省桦甸市,是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人工湖,镶嵌在长白山其余山脉之中,位于松花江上游。有着丰富的矿产和动植物等生态旅游资源产品,本文以白山湖为研究对象,结合对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开展生态旅游并对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了解白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实现白山湖生态旅游的发展构想、完善生态旅游保障措施、对其生态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研究。  关键词::生态旅游 白山湖 旅
摘要:潮州文化历史悠久,是一个独具岭南情调和区域特色的地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独特的地区魅力,产生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民间传统艺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潮州嵌瓷是潮州民居建筑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它反映着潮州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地域特征,是潮州民间传统手工艺与建筑装饰艺术完美结合的优秀代表,潮州嵌瓷既保留了中原文化,又兼具海洋文化和地域性文化的特点,风格独到。嵌瓷成为全世界
摘要:汉字起源很早,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而具有事物相关特征的甲骨文是汉字早期的形式。汉字在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变之后,逐渐简化,但仍然属于表意体系。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汉字中探究古时的文化、经济、政治,更深刻地理解当时人们的情感价值取向等。部首作为表意的重要元素,成为研究汉字的突破口,此篇论文选取部分表示贬义的女字部的汉字“奴”“嫉”“妒”“婪”“嫌”进行简单的分析论述,探究这些字体现的
摘要: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国际汉语教师扮演着“使者”的角色,其话语体系便成了文化对外传播最直接最首要的途径。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话语环境、话语内容、话语方式和话语主体,对国际汉语教师话语体系中提出新“三感三情”的建议:对文化推广具有适度且不盲目的“荣誉感”,对恰当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际汉语教师话语权具有坚定的“使命感”,对正确传播中华古今文化、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对传播中
摘要:民族地区农产品生产成本高,绿色有机生产程度低,销售方式单一,为解决民族地区农产品品质及销售成效,应通过生态新区建设大力推动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平台,采取“走出去”战略,互补互利,推动民族地区农业新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 供给侧结构改革 农产品 现状 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
摘要:随着我国酒店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技能要求也越发严格,实践操作应用型人才更受关注。本文以《酒店餐饮管理实务》为案例,研究工作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合理科学的改革建议,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技能人才,提高酒店管理综合水平。  关键词:酒店专业技能 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餐饮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