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店交流为重点 数字出版成焦点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ing3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9月10~13日,全国少年儿童图书交易会在河北承德举行,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海飞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本届少儿图书交易会由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共有30多家少儿社及150多家书店参加。交易会上,各少儿社均重点推出精品好書及最新力作,与书店代表进行沟通交流,并就当前少儿数字出版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社店见面重交流
  走进交易会现场,各少儿社都将镇社之作摆在显眼位置。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重点推出独家出版的郑渊洁作品系列;明天出版社展台上的杨红樱、“阳光姐姐”伍美珍与“辫子姐姐”郁雨君等系列畅销长销作品吸引了大批书店代表聚集;浙江少儿出版社则在推出儿童文学这一优势板块外,还重点推荐了该社首本网游动漫图书《奥尔号·宇宙大冒险》,等等。谈及交易成果时,各出版社与书店纷纷表示,参加交易会更注重交流,就像老朋友见个面一样,实质性的交易其实在平时就已经进行。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北京办事处主任许国萍表示,“主要是跟老朋友们(销售商)见见面,沟通一下今年少儿图书的销售情况,从而双方了解认识也会更全面一些”。
  书店代表在与出版社沟通交流中,则更注重从中捕捉少儿市场的新走向,以及热销书版权的归属。北京市新华书店采购经理于先生表示,跟很多出版社已经合作很多年,双方都互相肯定与信任,更多是加强双方交流,“了解出版社最近的出版计划,即将出版的新书,为日后备货,获悉出版趋向等做准备。我们书店真正的畅销书都是在订货会上发现的”。出席交易会的大多为各社发行人员,此外,还有部分图书编辑也积极参与进来。究其原因,这些图书编辑都不约而同表示,图书交易会不仅是出版社与书店的交易会,还是出版社与出版社、编辑与经销商的经验交流会。很多图书的编辑重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经销商提议的影响,毕竟经销商能够跟顾客进行直接接触,更清楚顾客的需求。“我们刚开始推出《雷锋日记》的时候,甜水园的某批发商就告诉我们,如果有注音版本的就更好了,我们通过市场分析,听取了该批发商建议,很短时间内就卖了4万多册。”许国萍说道。
  数字出版新尝试
  相较往届少儿图书交易会,本届交易会开始将视角从关注纸质图书出版扩展至探索数字出版,并于2012年9月11日举办了少儿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讨会。海飞在发言中认为, 2012年是少儿图书数字出版年。
  研讨会邀请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当当网等机构分别从自身专业视角发表对少儿数字出版的看法。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杨伟在分析图书零售市场特点时,提到出版内容的新来源已经出现,这一新来源就包括游戏、网络化社区等。同时也指出其中面临的挑战,即将要与其他电子产品及娱乐方式争抢时间。江苏中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魏来则提出儿童数字出版内容应该“多元化营销”,并从产业面角度认为,“儿童出版跨行业、跨产业、跨媒体的合作已成必然趋势,其未来发展呈现三种模式,即从内容—硬件—渠道;从硬件—内容—服务;从内容—平台—终端,应从内容着手去应对,使之精品化、产品化、网络化、资本化、国际化。”他最后表示,“我们并不缺少盈利模式,缺少的是能持续盈利的数字化产品。”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沈菲菲则从出版社自身立场出发,认为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应该是向上整合作者资源和版权资源,向下通过多平台多终端延伸产业链,中间做好内容资源的二次创意和开发,最终形成数据库。同时还指出应该在巩固付费阅读、图书广告植入等常规盈利模式基础上,探索与终端厂商联合开发专属品牌等新模式。当当网副总裁易文飞深入探索了少儿数字出版的困惑和破局,认为少儿数字电子书存在着内容匮乏、形式单一、缺乏优质平台等不足。博云易讯张军从数字出版运营方面给出整体解决方案,百道网执行总编陈旷认为可以借鉴国际童书数字出版的一些新尝试和商业模式,并列举了一些明星公司、创业公司的成功案例。IDG中国媒体基金总裁金城则从投资方面对儿童数字出版品牌价值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2012年10月18日,有近80年历史的美国知名新闻类周刊《新闻周刊》通过网站宣布,明年将停止发行印刷版,全面转向数字版。这不是首个向数字媒体转型的时事动态类报刊,早在201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就停止发行印刷版,专攻网络版。面对日益严峻的出版环境,我国报刊业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除了借力互联网,通过改版强调报刊视觉传达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挽留读者方式。笔者结合全国部分都市报的设计风格转变,进行了深
期刊
@吴熊和: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的阅读,是最幸福最美妙之事。  @Cui林子:享受阅读是一种幸福的能力,因为阅读,我们走进自然,走进伟大的心灵,走进自我。然后我们拥有内在的耳朵,内在的眼睛,见人所不能见,听人所不能听,然后拥有幸福清明的人生。  @零杂志:阅读是一种偷窥,读者因此是幸福的,总能偷看到些什么。写作则是一种表演,演给读者看,乃写作之苦。更为苦逼的是,同为读者的作家,犹如偷窥之后来表演,压力
期刊
成长是一件猝不及防又不可避免的事情。孩提的时光,总是以匪夷所思的速度从指缝间飞走,似乎只是和伙伴们放了一场风筝,在院子里玩了一次丢手绢儿,在老师眼皮底下偷偷打了个盹儿,绿了杨柳的春风便悄然拂去这无忧无虑的岁月。所以,每当情不自禁戴起耳机,沉浸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的旋律中时,总有一种萦绕不去的别样酸楚。  如是,我们懵懂着、惶恐着、怀念着,却又不得不和成长妥协,让流逝的岁月掩
期刊
杂志书的存在本身就包含着当前中国出版业期望的分众化趋势。如何开拓这片充满商机的新市场,是出版从业者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我们期待杂志书得到“正名”的一天,也期待更多杂志书的成功给出版业带来惊喜。  出版物的形态与分类一直处于流动变化之中。杂志书(Mook)就是近年来十分走红的一种出版物。目前,中国杂志书业已经形成了青春文学主导,其他类型层出不穷的出版状态。无论是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年开始出版的“老
期刊
美国出版商对传统出版业的未来抱有信心,不认为传统出版业会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崩溃。不管书的形式如何变化,出版者是内容的提供商这一性质不会改变,内容仍然是第一位的。  2011年5月23日,我参加由中国版协培训部组织的“赴美培训班”赴美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听课,主办方约请若干美国出版界的知名人士,为我们上课;一是参访,参观那些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出版社,并和他们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在这次时间不
期刊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出版产业涌现大量令人欢欣鼓舞的新闻,给遭遇2011年冰雪之夜的出版业注入许多新鲜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希望。本刊编辑部通过整理2012年新闻资讯,总结十大关键词,梳理2012年的中国出版业。  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改制、农家书屋  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的重点工作有两项,一项是继续积极稳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另一项是2012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
期刊
法国作家埃里克·桑瓦萨创作的《吸墨鬼》系列丛书,曾获2009年法国荷格拉贝青少年文学大奖,2010年法国金墨水奖,2012年欧洲少儿读物大奖等奖项。2012年7月,21世纪出版社出版了《吸墨鬼》系列丛书的中文版,由著名翻译家郑迪蔚翻译。这套丛书包括《吸墨鬼来了》《吸墨鬼的双人吸管》《吸墨鬼城》《吸墨鬼小红帽》《吸墨鬼病了》《吸墨鬼的错别字》,共七册。此套童书以其耳目一新的阅读乐趣,深深地吸引中国的
期刊
一海知义是日本研究汉学的学者,之所以特别写他对陶渊明的研究,是想要了解一下海外学者对汉学研究的视角。尤其是作为一个格外重视师承流派、积淀深厚、做派繁复的日本学者,相对于中国学者对陶渊明的研究,应当会提出与我们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这些研究和写作方法的异色对于拓宽我们的学术视野无疑是有帮助的,笔者辨源析流、叩同问异,渴望能进一步地走进陶渊明那独特的精神世界。  一海知义的研究得出的重要观点是:
期刊
以品质赢得尊重,以专业获得认同,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活跃度和知名度还将进一步提高,走出国门,融入世界,中国文化会让世界为之喝彩。  和家电行业、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等支柱性产业相比,出版行业显然算不上国家的中坚产业,力量还有待壮大,但就日常文化生活和海外文化推广而言,这个行业的地位却举足轻重。虽然我们承认在图书的输送和引进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一年中各种国际性图书展的参展和BIBF的举办
期刊
“能力开放”是天翼阅读一贯推崇的“绿色阅读、数字阅读、品位阅读”的理念的最佳诠释,将“开放、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广为传播,开创数字出版行业的全新合作模式,致力于为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阅读平台。  早在十年前,美国知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自己的专著《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就前瞻性地预料到手机将击败所有已知的媒体,成为其集大成者。2004年,中国大陆第一部手机小说《城外》面世,创下了高达18万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