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价值观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对于仕途孔子与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
孔子一生,反复强调奋发有为,主张积极入世,而且有极度的政治自信。在他73年的生命中,他积极地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期望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表示如果有人用他来治理国家,一年就可以初见成效,三年便会很有成绩,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非凡的政治理想、极度的政治自信,但都没有结果,孔子只做过几个小官。孔子的仕途生涯是极其失意的,在屡次受挫后,他定然想过要放弃,但内心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的促使他屡败屡战,在这个过程中他充满了矛盾感。因此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才开始了著书论说,这对他来说也是无奈之举。
历史上具有这样矛盾感的知识分子不胜枚举。屈原高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以自己的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为楚国的富强、国家的统一鞠躬尽瘁,却换来了屡遭流放的结局,于是也生出了“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卜居》)的疑问。屈原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他对楚王的昏庸已经彻底失望,但却无法挣脱自己对人民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最终选择以死殉国。历代知识分子如杜甫、李白、陆游、柳宗元、苏东坡、范仲淹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而这些知识分子身上却深深打上了孔子思想和价值观烙印。这种矛盾感也渗透到今天的人们,很多人为功名所吸引而积极出世,却又有着厌世归隐之心,于是对仕途便有一种恨之入骨却又不忍割舍的情结。
二、人生态度上注重安以贫贱,乐以忘忧。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强调求贫去富的实现,是以是否符合正道为前提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他常常填不饱肚子,他的许多弟子因为饥饿而死去,即便面对这种极度清贫的生活,他也能保持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甘愿守住这份寂寞与清贫。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陶渊明可谓是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最好展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也反映出他身处贫贱的一份恬淡的心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与孔子当年的“乐而忘忧”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我们推及到中国文化对于安以贫贱、乐以忘忧精神的肯定和对享乐观念的不齿,这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给我们展示的价值观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
三、强调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孟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孔子强调生命的现世意义,即使选择死亡也是为正道而死,要有一种浩然正气,死是无牵挂的离开人世,不存在虚幻的彼岸世界。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血液里更多地融入了对于大丈夫这一理想人格典范的追求,衍生出千千万万的民族英雄、革命志士。于是有了屈原以死殉国的壮举,“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伏清白以死直兮”,他坚守着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崇高品格,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于是有了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必死决心……这些为仁义献身的鲜活事例都受到了孔子思想的深刻影响。
四、重视自强不息的治学精神。
自强不息是孔子贡献给中国文化的另一个宝贵精神财富,由这种精神转化而来的意志力让历代知识分子在绝境中仍不忘勤奋自勉。孔子的一生是自强不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博览群书,周游列国时也不忘用马车装满笨重的竹简,晚年退而论书策,著有《春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向何人,他都在不断的学习,从而不断的“修身”,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都是孔子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出的。历代的知识分子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以圣贤为目标,修身养性,不论在顺境和逆境中,都坚持不懈。
屈原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以后,把修养美德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事情,“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坚持一直以来的理想,即要修养美德,树立美名。这也是对孔子“修身”思想最好的诠释。柳宗元年少时就“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子集”,后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朱熹曾有“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气功”,这种自强不息的学者境界也成为历代治学和修身的理想状态。
一、对于仕途孔子与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
孔子一生,反复强调奋发有为,主张积极入世,而且有极度的政治自信。在他73年的生命中,他积极地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期望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表示如果有人用他来治理国家,一年就可以初见成效,三年便会很有成绩,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非凡的政治理想、极度的政治自信,但都没有结果,孔子只做过几个小官。孔子的仕途生涯是极其失意的,在屡次受挫后,他定然想过要放弃,但内心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的促使他屡败屡战,在这个过程中他充满了矛盾感。因此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才开始了著书论说,这对他来说也是无奈之举。
历史上具有这样矛盾感的知识分子不胜枚举。屈原高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以自己的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为楚国的富强、国家的统一鞠躬尽瘁,却换来了屡遭流放的结局,于是也生出了“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卜居》)的疑问。屈原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他对楚王的昏庸已经彻底失望,但却无法挣脱自己对人民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最终选择以死殉国。历代知识分子如杜甫、李白、陆游、柳宗元、苏东坡、范仲淹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而这些知识分子身上却深深打上了孔子思想和价值观烙印。这种矛盾感也渗透到今天的人们,很多人为功名所吸引而积极出世,却又有着厌世归隐之心,于是对仕途便有一种恨之入骨却又不忍割舍的情结。
二、人生态度上注重安以贫贱,乐以忘忧。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强调求贫去富的实现,是以是否符合正道为前提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他常常填不饱肚子,他的许多弟子因为饥饿而死去,即便面对这种极度清贫的生活,他也能保持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甘愿守住这份寂寞与清贫。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陶渊明可谓是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最好展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也反映出他身处贫贱的一份恬淡的心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与孔子当年的“乐而忘忧”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我们推及到中国文化对于安以贫贱、乐以忘忧精神的肯定和对享乐观念的不齿,这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给我们展示的价值观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
三、强调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孟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孔子强调生命的现世意义,即使选择死亡也是为正道而死,要有一种浩然正气,死是无牵挂的离开人世,不存在虚幻的彼岸世界。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血液里更多地融入了对于大丈夫这一理想人格典范的追求,衍生出千千万万的民族英雄、革命志士。于是有了屈原以死殉国的壮举,“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伏清白以死直兮”,他坚守着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崇高品格,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于是有了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必死决心……这些为仁义献身的鲜活事例都受到了孔子思想的深刻影响。
四、重视自强不息的治学精神。
自强不息是孔子贡献给中国文化的另一个宝贵精神财富,由这种精神转化而来的意志力让历代知识分子在绝境中仍不忘勤奋自勉。孔子的一生是自强不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博览群书,周游列国时也不忘用马车装满笨重的竹简,晚年退而论书策,著有《春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向何人,他都在不断的学习,从而不断的“修身”,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都是孔子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出的。历代的知识分子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以圣贤为目标,修身养性,不论在顺境和逆境中,都坚持不懈。
屈原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以后,把修养美德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事情,“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坚持一直以来的理想,即要修养美德,树立美名。这也是对孔子“修身”思想最好的诠释。柳宗元年少时就“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子集”,后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朱熹曾有“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气功”,这种自强不息的学者境界也成为历代治学和修身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