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举办“湖上有奇峰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5日—10月31日,“湖上有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书画厅与观众见面。展览共展出蓝瑛及相关绘画作品60件(组),除浙博本馆馆藏外,还汇聚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国内十四家文博收藏机构的相关精品典藏,通过“渊源有自”“澄怀味象”“赏石雅观”“嘉木幽禽”“山高水长”五个单元,为观众呈现蓝瑛早年与孙克弘、董其昌等人的师承渊源,蓝瑛的山水、树石、花鸟绘画创作,以及他对同时代和后世的影响。
  追本溯源,缕析蓝瑛绘画作品师承
  蓝瑛绘画师承松江画派,对于活跃于浙北地区的杭州、嘉兴、湖州的画家也有所借鉴。他曾离开家乡钱塘前往文人画的中心松江、华亭一带游学,相继得到孙克弘、董其昌、陈继儒等名公硕儒的赏识与提携,跟随他们学习新兴的文人画理论和技法。
  在蓝瑛的人生道路上,董其昌对他起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蓝瑛在二十九岁时创作的《溪山秋色图》节奏连绵,用笔简远,与董其昌在《昼锦堂图》卷中的结构、布局、用笔、敷色一脉相承。
  《昼锦堂图并书记》是难得一见的董其昌青绿山水代表作,该卷珍贵之处还在于卷后有董其昌用行草书写欧阳修为韩琦撰写的《昼锦堂记》全文,成为董其昌书画合璧的佳构之作。此次展览中,蓝瑛的《溪山秋色图》和董其昌的《晝锦堂图》同时展出,观众可以对比两幅图,感受董其昌对蓝瑛绘画影响。


  承前启后,完整呈现蓝瑛的艺术人生
  蓝瑛是位高寿且多产的画家,目前国内外存世的蓝瑛作品,最早的创作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最晚的创作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他的艺术生命跨越明、清二朝,长达五十二年之久。本次展览集蓝瑛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精品力作,齐聚一堂,整体亮相,这在海内外各博物馆中尚属首次。
  展览中,“澄怀味象”“赏石雅观”“嘉木幽禽”这三个单元分别展示蓝瑛绘画作品中山水题材、树石题材、花鸟题材的精品佳作,如蓝瑛晚年精品力作《万壑清声图》、以西湖赏荷为背景的《荷石图》、得到乾隆皇帝御笔题诗的《秋色梧桐图》等,每幅作品都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蓝瑛开创的“武林画派”,对清代初期的江浙地区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展览的第五单元“山高水长”主要反映其生平交游及对后世的影响,蓝瑛的后人和学生中才俊辈出,如蓝孟、陈洪绶、刘度等。展览中,观众可以欣赏到蓝孟的《洞天春霭图》、刘度的《雷峰夕照图》等深得蓝瑛真传的佳作。
  精品荟萃,浙博“镇馆之宝”重磅亮相
  本次展览中有不少难得一见的画作,如上海博物馆所藏《明五家朱竹墨石图》,系首度公开展出,图分五段,创作者依次为孙克弘、张忠、孙枝、蓝瑛、许仪五家,各段创作时间不一。蓝瑛所画的这一段创作于他二十三岁时,这幅图是现存蓝瑛年代最早的一件绘画作品。
  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也在展览中亮相。蓝瑛受董其昌的影响,十分倾心于黄公望,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仿黄”作品,贯穿其整个绘画生涯。在展览中,观众也可以看到蓝瑛三十三岁时所作的《仿大痴山水图》卷。


  据悉,《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在本次展览中只展至10月8日。这幅旷世名作自1956年来到浙江省博物馆后,展出的次数屈指可数,上一次展出是在2014年的“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中,时隔三年,观众终于又可以一睹真容。
  本次展览也是浙江省博物馆新推出的“明清浙籍书画名家系列特展”的首个展览,未来浙江省博物馆还计划陆续推出该系列的其它展览,为观众带来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盛宴。
其他文献
2017年10月25日8点始,上千人从四面八方涌进沧州市殡仪馆,向他们敬仰的学者遗体洒泪告别。这场景为沧州殡仪馆数十年来所罕见。这位逝去的学者就是沧州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执行会长、中国传统公关理论的探索者孙志江先生。  一、初识公关学者孙志江先生  2010年冬,我慕名结识了孙志江先生——他1968年生,一米七八的个子,白皙而清秀。他协同原沧州地委书记郭枢俭于1993年创立沧州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
期刊
《决澜社宣言》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从今天看来,仍然闪烁着思想的锋芒,令人记忆犹新,也发人深省。  “决澜社”画会组织酝酿于1930年,1932年正式成立面世,到1935年解散,一共举办四次画展,其基本成员共十名,但参加过“决澜社”活动及画展的盟友众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决澜社”的基本成员为:庞熏琹、倪贻德、王济远、周多、周真太、段平右、张弦、阳太陽、杨秋人、丘堤(其中王济远于第二回展后退出,
期刊
一、项目简述  凭借沉淀半个多世纪的轨道交通技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成功研发一款名为“智能轨道快运列车(英文简称ART)”的全新交通产品,并于2017年6月2日正式全球首发。  这是一款融合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各自优势的跨界之作,既保持轨道交通的运行控制模式和大载客量优势,又不需要建造专有的钢轨,还能像公交车一样共享路权灵活穿梭。这种“无轨而有轨,有轨似无轨”、
期刊
一直以来,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塑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的作品常被视为画风稳妥保险,充满性冷淡意味。但在展览“有‘色’之作——布瑞尔珍藏馆的德加绘画”(Drawn in Colour: Degas from the Burrell)中,分别刻画有浑身赤裸的入浴者和排练中的芭蕾舞者的作品被摆放在了一起。此次展览展现出了德加鲜为人知黑暗和大胆的一面。本次展览于英国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Na
期刊
近日,达芬奇遗作即将拍卖的消息引爆了全球文化圈。《救世主》创作于1500年左右,这是全球仅存的不到20幅达芬奇作品之一,也是最后一幅私人收藏的达芬奇作品。  佳士得此次针对《救世主》的宣传和推广,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不惜花费巨额保险费在香港、旧金山及伦敦等世界各地的关键地点进行巡展,来激发整个超级精英竞拍群体。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分量,另一方面则显示出高端拍品在整个拍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期刊
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广州美术馆,自建馆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中国历代书画珍迹及广东美术精品的征集、收藏与研究工作。除了上世纪50年代在京津、江浙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较大规模地购藏古代书画,还得到了容庚、杨铨、叶恭绰等著名收藏家的慷慨捐赠。经过60年的积累,藏品规模蔚为可观,上起宋元,下至现当代,其中尤以明清及近代的绘画最为完备。而对岭南书画尤其是现代岭南画派作品的收藏,更成为广
期刊
从事新闻工作34年,出版28本著作,在境外举办40余场画展和摄影展,采访过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六大洲60多个国家讲述中国故事近两百场,以公共外交促成“冰岛·中国文化节”等多项中外文化交流项目……  20年前,中国新闻界泰斗穆青为他的著作或题写书名、或撰写序言,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署名文章《写作·绘画·摄影·交流——余熙的记者生涯》。2年前,人民日报(海外版)又以《“中国的马可·波罗
期刊
经历计算机时代、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浪潮洗礼后,今天我们正步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公共关系如何运用大数据提升执行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众意见,遵从以人为主的发展原则,与此同时,政府的方针政策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民众成为了政府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公共关系成为了政府的主要管理手段,有效把控政府公共关系,
期刊
1955年生于河北省館陶县,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四届名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江山行”画家组主持画家、河北省画院院聘画师、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  作品入选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
期刊
生于江西新余,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并一直坚持画画。为提升专业水平,2011年进修于北京画院,拜师谢永增老师门下,并为谢永增工作室专职画家。潜身研究山水画。也偶有作品入展各级各类展览,很少刻意为展览而创作,但却热衷参加各种写生,创作学习活动。  在业余时间除各种运动和民间工艺品的收藏外,主要去书店或画室看书,创作,戏墨。  艺术研究方向目前主要从传统中走出来,吸收传统中的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