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社会力量共谱城市书房建设华章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S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书房是温州这座城市的精神驿站、文明路标、城市窗口,涵育了温州人的精神家园,体现了温州人的文明素养,展示了温州人的文明形象。在城市书房的建设和运维中,温州各界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实现多方共建、合作共赢,推动城市书房持久良性发展。
  序曲:法人治理,搭建社会共治新平台,为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建设厚植土壤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法人治理结构在实践层面得到应用和推广。2014年2月,温州市图书馆列入浙江省文化厅法人治理试点单位,率先实践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化管理,同年6月组建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在最为关键的理事成员组建上,温州市图书馆大胆创新,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人士加入理事队伍,确保理事来源的广泛性、成员的代表性以及参与的主动性。最终确定温州市图书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13名,其中主管局委派1名、市图书馆代表2名、社会代表10名。
  作为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先行者,温州市图书馆理事会在成立后,通过理事们的率先垂范,广泛发动,利用社会力量,组织实施第三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城市书网”建设,以“三城一网”为主体,以阅读品牌活动推广为平台、以法人治理社会化管理为保障,打造一个综合性、全方位、多元化、高品质的现代新型城市阅读服务体系。理事会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城市书房建设方案出谋划策,并发挥决策职能,审议城市书房的布点和选址。理事会还发起成立了温州市图书馆发展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城市书房的建设和运营。
  温州市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建立,打破以往内卷化的运行方式,为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管理搭建了平台,推进社会化共同治理,促进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发展,提高了行业专家、社会力量、公民参与公共文化事务的机会和程度,激发了社会力量活力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有志于文化公益事业的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加入温州城市书房阅读体系的建设中来。
  间奏:政府主导,创建社会共建新模式,激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城市书房建设大热潮
  城市书房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合办,依托各级中心图书馆,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一体化服务,具备24小时开放条件的场馆型自助公共图书馆。温州市将城市书房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并进行建设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和部门指导,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已制定出台的《城市书房服务规范》《温州市城市书房扶持补助办法》和即将出台的《温州市城市书房建设与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加快温州市城市书房服务的规范化;同时,通过城市书房服务效能考核和星级评定的结果,对各城市书房予以资金补助,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城市书房。
  政府對城市书房的规划、选址和建设提供指导意见,原则上要求按照一楼临街、人群集聚度高、公共交通便利等原则,确保每家城市书房都有较广的覆盖面。截至目前,温州已建成城市书房88家,其中社会力量参与管理79家,包括社区(菱藕社区)、公园(杨府山公园)、企业(梦多多小镇)、创意园区(东瓯智库)、繁华商业区(南塘街) 等多种联建方式。
  强音:全民参与,打造社会共享新格局,形成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城市书房管理好格局
  随着全民阅读工作不断推进,城市书房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日常运维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生动格局。
  一是探索实施运行维护购买服务模式。温州市图书馆将图书物流整体打包,对外公开招标,向含装卸搬运和运输资质的物流企业购买服务,定期配送包括分配到各个城市书房的新书和因通借通还产生的异地还书,确保城市书房业务工作的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当前图书乱架、设备故障等问题,也将逐步探索进行招标外购服务。购买服务模式将使图书馆从传统的“管人”“管事”转变为“管项目”,不仅可以突破图书馆人事编制的限制,也有助于降低整体成本。
  二是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助力服务水平提升。城市书房采用“无人值守、有人管理”的服务模式,日常管理依托志愿者。温州市图书馆为此专门制定城市书房志愿者管理办法,开通志愿者管理平台,广泛招募社会各界热爱图书馆事业、热心公益的人士,组建“爱阅”志愿者服务团队。目前,已有30多支团队和1000多位个人志愿者结对城市书房,开展志愿服务。另外,志愿者通过在工作中能及时反馈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对城市书房服务提出新的需求,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些建议调整工作思路。志愿者服务为市民直接参与城市书房日常管理提供了平台,加强图书馆管理和读者之间的互助交流,丰富志愿者在馆体验和文化生活,提升了图书馆对公众的服务质量。
  三是和民间读书会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优质阅读资源和平台,形成阅读合力。城市书房为读书会等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场所预约服务,定期开展小型如真人图书馆、绘本阅读课、音乐沙龙等活动,真正把城市书房打造成市民文化休闲的地方,既拓展了图书馆服务平台,又提升了城市书房的服务效能。
  城市书房的建设为市民阅读提供了便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好地契合了群众的需求,也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热情,让更多的人关注图书馆、参与图书馆建设,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协力发展的多元化新格局。
  作者单位:温州市图书馆
其他文献
作家简介:白烨,陕西黄陵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到2010年,文学进入新世纪已整整10年。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也意气风发地走过了10年;而我自己对于他们的文学追踪,也不知不觉地进行了10年。  新世纪文学在其多样又多变的演进中,有很多新生
期刊
城市书房是“生长着的有机体”,逐渐从单纯的阅读空间演变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综合体。自建设以来,各家城市书房引入并开展了多项阅读推广活动。而温州读书会联盟的成立,带着品类丰富的文化活动进驻城市书房,先后组织开展大众阅读、深度阅读、创作阅读,有效激活了城市书房阅读空间,赋予城市书房交互性、专业性、创造性等新内涵,达到凝聚人气、激发兴趣、以文化人的目的,为书房注入文化活水。  一是交互性。一个人的
期刊
城市书房项目启动以来,温州以先进标准为引领,充分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解决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完成市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并通过验收,编制发布温州市、浙江省地方标准《城市书房服务规范》,相关做法和经验多次被中央、省级媒体聚焦报道,受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肯定推广。2020年2月,城市书房标准化作为全省唯一的公共文化领域项目入选第六批国家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标准化将
期刊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程中,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产生深远影响。毫无疑问,合作学习与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其方式和过程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并且可以间接地强化学生知识水平和素养。同时,合作学习也能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  合作学习理论分析  合作学习理论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教育学家William Glasser提出的,在时代发展过程中
期刊
如果说公共阅读的繁荣是城市文化和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那么城市书房则是凝聚温州这座城市文化气质的耀眼灯塔。这座灯塔点亮了遍布瓯江两岸的阅读灯火,满足了群众家门口的阅读需求,也为城市的精神图谱注入了更具广泛意义的文化和内涵。从第一家24小时自助服务城市书房在市区出现,到如今联结成网、灿若星河,遍及人流穿梭的大街小巷,城市书房以探路者的姿态走过了从先行先试到全面铺开,从政府主导到共建共享,从“摸着石头过
期刊
图书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肩负着推动本地区全民阅读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李克强总理指出:“一个国家养成全民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阅读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2014年4月,全国首家以“城市书房”命名的24小時无人值守的自助式场馆型图书馆在温州诞生,零门槛、无障碍、全天候开放的服务举
期刊
贾樟柯从小生活在山西汾阳的一个小县城中,他的青年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变革最迅速、最激烈的20世纪80年代。县城的生活经历为贾樟柯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为他之后的电影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从故乡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到故乡。贾樟柯的电影与文学,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故乡。他在访谈中说道:“很多人在逃避自己来的一个路,来的一个方向,尽量地割断自己跟过去的联系,我自己就不喜欢这样,我喜欢用一个词,我真的是有
期刊
《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研究》  戚万学 著 上下两册定价:122.5元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年7月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使人们不得不重新看待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看待我们曾经的梦想和追求,甚至重新看待人类自身。20 世纪初以来的西方道德教育鲜明地体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历程,折射出一百多年来西方社会的历史变迁。勾勒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图景,我们不仅能够
期刊
沈祖棻(1909—1977年)字子苾,是我国的重要词人之一。沈祖棻的个体生命充满着时局的烙印,她的生存状态与时代兴衰紧密相连,是历史时局在个体生命上的映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流民遍地,这其中以知识分子居多。据统计,高级知识分子中的百分之九十,一般知识分子中的半数以上,都从敌占区迁徙到了抗战大后方和解放区。民族的苦难,个人的流离,在沈祖棻的笔下都有记录,她将个人的流亡与国家的战争背景紧紧结合在一起,
期刊
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大宋风华,尽彰于楼台。宋人生活,衣食起居、行住坐卧,莫不关此。宋代建筑之美,正如宋代绘画艺术之超然,惜“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留存至今者屈指可数,令人扼腕。幸运的是,众多宋元之界画名家,在其画作中以宋代建筑为书写对象,共同绘就了一幅宋代建筑的形象历史长卷。《大宋楼台——图说宋人建筑》的有趣好看,正在于以两宋界画名家名作为媒,“图说”宋代建筑外观流变的历史演进。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