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支持能充足并全面为患者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在疾病治疗中能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同时还能维持患者生理功能和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行,进而增强病人对疾病的耐受能力,促进身体康复。
生活中,人们通过食用各种食物摄入营养物质,进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但患有严重疾病,无法摄入食物时,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疗法,以便及时获得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20世纪50年代,众多学者为了解决一些患者无法摄入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问题,例如胃肠功能障碍者、重大疾病患者,开始逐步研究营养治疗。经过众多专家的不懈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提出了营养支持疗法,此疗法也是20世纪医学中一项最大的成就之一。
营养支持是指经口或通过肠内、肠外等途径将营养素输送到患者体内,以供患者身体所需,同时也能缓解或者治疗疾病,维持正常代谢,纠正营养不良等,是依据营养学原理而制定的一种营养疗法。
营养支持使用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等,这些营养物质都是中小分子,有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既能给患者提供营养,还能保持细胞功能和代谢正常,进而改善各组织器官功能,让其处于正常运行或者趋于正常运行状态中,以利于病人康复。除此之外,营养疗法还能通过供给某些营养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营养支持途径有两种,即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一)肠内营养支持
此营养供给途径是通过胃肠道给机体提供一些营养物质,有经口途径、经鼻途径、经皮造口途径等,营养置管的远端能到达胃部、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上端等。置管方式主要有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腔肠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等。此營养供给方式适合于胃肠道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经口服摄入营养物质不足患者、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其方式具有方便、安全、符合生理、易监护、费用低廉等优势,能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进而促进胃肠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二)肠外营养支持
此营养供给途径是通过静脉给患者输注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输注肠外营养液有两种途径,即中心静脉营养和周围静脉营养。实施肠外营养时,需将各种营养素配制在一个容器内,例如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按要求配制成全营养混合液。此营养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通用商品型,如卡文注射液。另一种是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人工配置型的全合一营养液。在临床中,肠外营养可用在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较严重患者、胃肠道梗阻患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围手术期大手术患者和高分解代谢患者中。
1.肠外营养支持时易出现的并发症。①导管堵塞、空气栓塞、气胸等;②低血糖症、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症等;③胃肠黏膜萎缩、细菌移位,胆汁淤积;④导管有关的一些感染。
2.肠内营养支持时易出现的并发症。①腹胀、腹泻、呕吐、便秘、恶心、胃排空不足等;②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症;③误吸、导管移位、导管堵塞等。
3.监护指标。给患者营养支持时,应加强监护,以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具体要监测患者的出入量、实验室检查值、体重变化、营养缺乏表现、营养过量表现、各营养指标变化等。
1.肠内营养支持应避免误吸,密切监测喂养管所处的位置,并控制好输注速率。输注营养液时将床抬高30度角至45度角,使患者体位处于半卧位。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需定期检查患者胃内容物残留量和充盈度,若残留量在200毫升以上,应暂缓或停止输注,或者将输注速度减慢。
2.肠外全营养混合液是由多种营养素制成的一种混合液,其溶液稳定性与各种营养制剂的pH酸碱度、渗透压、酸碱性等有关,配制过程中与环境温度、空气、物品洁净程度及配制人员无菌操作有关。
3.肠外全营养混合液在低温下或者室温下较为稳定,实际应用中,最好将其保持在4摄氏度的环境内,以保障全营养混合液的稳定性,营养制剂配置好24小时之内需完成输注。静脉输注时间控制在6~8小时以上。
4.保障肠内喂养管通畅。妥善固定喂养管,避免其折叠、扭曲,并定时冲洗喂养管。肠外营养需每日更换新的输注管道。
营养支持有哪些营养素
生活中,人们通过食用各种食物摄入营养物质,进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但患有严重疾病,无法摄入食物时,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疗法,以便及时获得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20世纪50年代,众多学者为了解决一些患者无法摄入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问题,例如胃肠功能障碍者、重大疾病患者,开始逐步研究营养治疗。经过众多专家的不懈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提出了营养支持疗法,此疗法也是20世纪医学中一项最大的成就之一。
营养支持是指经口或通过肠内、肠外等途径将营养素输送到患者体内,以供患者身体所需,同时也能缓解或者治疗疾病,维持正常代谢,纠正营养不良等,是依据营养学原理而制定的一种营养疗法。
营养支持使用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等,这些营养物质都是中小分子,有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既能给患者提供营养,还能保持细胞功能和代谢正常,进而改善各组织器官功能,让其处于正常运行或者趋于正常运行状态中,以利于病人康复。除此之外,营养疗法还能通过供给某些营养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营养支持的途径
营养支持途径有两种,即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一)肠内营养支持
此营养供给途径是通过胃肠道给机体提供一些营养物质,有经口途径、经鼻途径、经皮造口途径等,营养置管的远端能到达胃部、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上端等。置管方式主要有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腔肠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等。此營养供给方式适合于胃肠道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经口服摄入营养物质不足患者、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其方式具有方便、安全、符合生理、易监护、费用低廉等优势,能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进而促进胃肠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二)肠外营养支持
此营养供给途径是通过静脉给患者输注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输注肠外营养液有两种途径,即中心静脉营养和周围静脉营养。实施肠外营养时,需将各种营养素配制在一个容器内,例如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按要求配制成全营养混合液。此营养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通用商品型,如卡文注射液。另一种是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人工配置型的全合一营养液。在临床中,肠外营养可用在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较严重患者、胃肠道梗阻患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围手术期大手术患者和高分解代谢患者中。
营养支持监护指标和并发症
1.肠外营养支持时易出现的并发症。①导管堵塞、空气栓塞、气胸等;②低血糖症、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症等;③胃肠黏膜萎缩、细菌移位,胆汁淤积;④导管有关的一些感染。
2.肠内营养支持时易出现的并发症。①腹胀、腹泻、呕吐、便秘、恶心、胃排空不足等;②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症;③误吸、导管移位、导管堵塞等。
3.监护指标。给患者营养支持时,应加强监护,以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具体要监测患者的出入量、实验室检查值、体重变化、营养缺乏表现、营养过量表现、各营养指标变化等。
营养支持注意事项
1.肠内营养支持应避免误吸,密切监测喂养管所处的位置,并控制好输注速率。输注营养液时将床抬高30度角至45度角,使患者体位处于半卧位。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需定期检查患者胃内容物残留量和充盈度,若残留量在200毫升以上,应暂缓或停止输注,或者将输注速度减慢。
2.肠外全营养混合液是由多种营养素制成的一种混合液,其溶液稳定性与各种营养制剂的pH酸碱度、渗透压、酸碱性等有关,配制过程中与环境温度、空气、物品洁净程度及配制人员无菌操作有关。
3.肠外全营养混合液在低温下或者室温下较为稳定,实际应用中,最好将其保持在4摄氏度的环境内,以保障全营养混合液的稳定性,营养制剂配置好24小时之内需完成输注。静脉输注时间控制在6~8小时以上。
4.保障肠内喂养管通畅。妥善固定喂养管,避免其折叠、扭曲,并定时冲洗喂养管。肠外营养需每日更换新的输注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