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5%银法利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来源 :吉林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微山湖滨湖各县市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但马铃薯晚疫病是影响该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大障碍因素,且逐年发生较重。由于该病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块间发生程度不同,要求在不同地块间使用不同种类的保护剂或治疗剂,因而生产中使用多种药剂多次喷施,结果对农产品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为降低马铃薯中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我们于2006年开始引入68.75%银法利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用于预防和控制马铃薯晚疫病,不仅减少了用药次数,而且防治效果较显著。
  
  1 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药剂:68.75%银法利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河北洛德化工股份公司)。
  
  1.2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地安排在鱼台县唐马乡前付村,为马铃薯连作田,晚疫病常年发生较重。试验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76%,pH值7.0,种植密度4600株1667平方米,生育期105天,平均产量2000千克/667平方米。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均匀一致。
  
  1.3供试作物:马铃薯,品种为鲁引一号;试验靶标:马铃薯晚疫病。
  
  1.4试验设计与方法:处理68.75%银法利悬浮剂10克、15克、20克/667平方米;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用量100克1667平方米;清水空白对照,试验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20个小区,每小区面积30平方米,随机排列。于2007年5月16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开始施第1次药,间隔7天于5月23日、30日分别施第2次药和第3次药,共施药3次。施药期均为马铃薯块茎增长期。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进行茎叶均匀喷雾,药液量50千克/667平方米,每小区用药液量2.2千克。先喷施空白对照,再喷施药剂处理区,并由低浓度至高浓度顺序喷雾。
  
  1.5调查方法: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4株,计查全部叶片数。每小区共查20株。共调查3次。第1次在5月16日施药前进行,调查病情基烽;第2次在5月23日(第2次施药前)进行,调查病情指数;第3次在5月30日(第3次施药后10天)进行,调查病情指数和总体防效。同时观察作物生长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供试药剂68.75%银法利悬浮剂10克、15克、20克/667平方米,对照药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克/667平方米。第1次施药后7天的调查平均防效分别为75.52%、79.11%、80.04%、74.38%;第2次施药后7天调查平均防效分别为80.91%、84.91%、87.01%、78.21%;第3次施药后10天的调查平均防效分别为85.15%、90.36%、92.16%、81.50%。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第1次施药后7天的调查平均防效,在0.05、0.01水平上,除68.75%银法利悬浮剂10克/667平方米的处理防效与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克/667平方米的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处理间互比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第2次施药后7天的调查平均防效在0.05、0.01水平上,各处理间互比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第3次施药后10天的调查平均防效在0.05水平上,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在0.01水平上,68.75%银法利悬浮剂15克、20克/667平方米2个处理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处理间互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3次施药后,试验药剂68.75%银法利悬浮剂3个处理防效均好于对照药剂,而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其防效明显提高。
  


  
  3 结论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悬浮剂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好。施药时期应掌握在发生初期,间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施药2~3次,用量10~20克/667平方米,可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另据观察,使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处理区较其它药剂处理区和对照区,马铃薯长势明显较优,主要表现为:叶绿棵壮,叶片功能期长,同等面积(每667平方米)产量平均高8%~15%,因此极具推广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温室、大棚蔬菜为反季节种植蔬菜。是一种特殊的时令商品,受当地气候环境、品种等各方面影响生产、经营难度很大,要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科学的种植方法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尤为重要。下面我就从品种选择、育苗、肥水、光照管理等几方面’加以介绍仅供参考。    1 优良品种的选择    1.1选择抗逆性、抗病性强、健康的优良品种,品种纯度高、净度高、不待病、发芽率高、种子火力强、籽粒饱满的种子。    1.2选用适
期刊
为了应对十年九旱的恶劣气候条件,为农民构筑起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我县积极抢抓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设施农业发展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将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保护地发展作为全县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发展抗灾避灾农业的首选项目,下大力气加快发展速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根据我地区的经济状况及气候条件,我们首先从改善设施结构入手,且有选择地吸纳应用了国内外先进技术。经2003年至2007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椿芽作为高档蔬菜需求量日渐增多。春节期间上市,一般每千克价格40元左右,(亩)产量1000~1500千克,收入2~3万元,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现将香椿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育苗    1.1种子选择:选择适合矮化种植、树形易于控制、发芽率高、品质好的当年新种子。子粒要饱满,颜色鲜艳呈红黄色。(亩)用种量3~4千克。    1.2浸种催芽:3月中旬用
期刊
韭菜以其特有的辛香气味,成为城乡居民喜食的蔬菜种类。近年随着塑料中棚韭菜栽培面积的扩大,露地栽培极少发生的灰霉病也频繁发生,成为棚栽韭菜的主要病害,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韭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    1.1 白点型和干尖型:在叶片正面和背面生白色或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一般叶片正面
期刊
生理角度来看,化瓜发生主要是由于瓜胎得不到足够的养分所造成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植株本身棵小,生长势弱,形不成足够的养分送入瓜胎中。例如,冬春季节温室大棚栽培,与连续阴天,棚(室)温经常处于黄瓜的下限温度,棵发不起来,虽然出现瓜胎,但在低温下吸收能力弱,光合能力低,形成的营养物质少,满足不了正在发育的瓜胎需要,最终因营养不良发黄化掉。当然长时期缺水干旱也会出现化瓜现象。  另一个原因是人为管理不当而
期刊
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连续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危害更加猖獗,防治愈来愈困难。能否有效防治番茄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栽培成败的关键因素。    1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新特点    1.1土传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温室一旦建成。重茬连作不可避免,每年换土又不现实,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如:桔萎病、菌核病、根线虫病等在许
期刊
1 蔬菜种子药剂拌种法的优缺点    1.1优点:适合对大批量的种子进行处理。时间短,效率高;对种子本身具有消毒作用,药效长;种子处理的时间较灵活,可在种子采收后,也可在种子贮藏期间或播种前。    1.2缺点:不能对种子内部进行消毒。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前也不适合进行水浸种和催芽。    2 常用药剂、使用方法及防治对象    2.1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防治茄子
期刊
随着我地区设施农业的大面积发展,近年来,日光温室种植冬春茬豆角和日光温室后墙底种植豆角的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日光温室后墙底种植豆角,在不影响其它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情况下,使菜农增加了经济收入,但是由于连作和冬春茬生产,日光温室种植豆角的病害逐渐加重,尤其是豆角灰霉病发生严重,该病侵染快,潜伏期长,受温、湿度环境影响较大,病害反复发作性强,一般棚内病株发生率都在30%以上。因此,采取综合技术措施,
期刊
1 症状    在黄瓜、西瓜、冬瓜等瓜类蔬菜棚室越冬茬和冬春茬栽培中,遇到连续阴雪天气,光照弱,时间短,甚至每天不足6小时光照;棚室内温度低,连续几天昼温14~20℃,夜温8~10℃,甚至凌晨棚内气温短时间低至6~7℃;因放风时间短,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甚至几乎达饱和状态。在上述棚室保护地环境条件下,瓜类作物的叶片因夜间结露叶面呈水浸状,叶色黄绿,新叶白黄甚至黄白色;植株生育缓慢,甚
期刊
1 大力应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蔬菜上应用后无污染、无残留,是一种无公害农药。目前,适用于蔬菜上的生物农药主要有Bt乳剂、阿维虫清、菜丰宁、农抗120、农用链霉素、天力等。如每(亩)用100~150克Bt乳剂,对水50千克喷雾,可有效的防治菜青虫、小菜蛾、黄守瓜等害虫。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能有效的防治甘蓝、芹菜田软腐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    2 尽量施用无污染的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