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功能和审美两个方面分析了地铁公共艺术材料的功能属性,分析如何合理选择和应用公共艺术材料来展现城市的文化特性,做到人、建筑与艺术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功能属性;审美属性;公共艺术材料
一般来说,建筑物不仅承担着特定的功能,例如:居住、进行商业贸易等,同时建筑物也承担着艺术和审美功能。地铁站是现代比较特殊的一类建筑,它存在于地下,因此地铁站并不具备传统建筑形式下的外部空间,地铁站通常只有内部空间来满足人们乘坐地铁的功能,然而地铁站又是流动和穿越的,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穿越,更是对地域文化的穿越。当前地铁站的建设大同小异,缺乏文化艺术审美,因此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使地铁站成为承载城市文化,兼具审美功能的公共艺术建筑成为了当下值得探究的一大问题。
一、地铁公共艺术材料的特征
(一)地铁公共艺术材料功能属性
地铁站在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地铁站各类功能得以实现的载体。从地铁站的使用功能上来说,材料需要具备安全性、耐用性、易维护性和导向性等方面的特征,而从地铁站建设材料的艺术审美属性方面来谈,则主要是对材料的光线、色彩和肌理方面进行设计和选择,使得地铁站内部空间符合城市的气质,能够彰显城市的个性特色,促进城市文化通过地铁站以及地铁流动和传播。
1.安全性
安全性是地铁公共空间在建造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地铁站是一个地下密闭空间,空气流通性较差们,因此必须选择安全、无毒且环保的材料来建造。除此之外,地铁站防火也十分关键,由于地铁站人流量比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事件,则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需要选择防火材料来建造。除了选择材料的材质之外,同时在使用材料打造地铁站时需要注意材料的外形设计,避免将尖锐面、孔洞等朝向人群。
2.耐用性
由于地铁站要求的使用年限较长,因此地铁站建设材料的选择方面也需要选择能够抗腐蚀、抗风化的材料,从而使地铁站的使用年限达到相关标准,因此在地铁站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选择陶瓷、钢化玻璃、不锈钢、大理石等耐用的材料。
3.易维护性
众所周知,地铁站的人流量非常大,这给地铁站的环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选择地铁站地面装修材料时,需要选择容易清洁的材料,除此之外,地铁站中某些材料常见使用,难免出现磨损和损坏的现象,因此对这些材料进行替换是必不可少的,为此,相关人员在对易磨损部位进行设计时,需要确保磨损部位材料的易更换性,避免材料更换过于麻烦影响地铁站维护和地铁正常功能的使用。
4.导向性
由于地铁站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且大多数地铁站的构造相似,乘客很容易在地铁站中迷失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公共艺术可以改善地铁空间的视觉体验,增强地铁站空间的可读性,使乘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获取其所需要的空间位置信息,使得乘客能够根据相关指引顺利乘坐地铁和顺利走出地铁站。
(二)地铁公共艺术材料审美属性
1.光线
光线不仅是人类进行视觉识别必须具备的要素,同时光线也影响着材料的视觉效果。由于地铁站处于地下,鲜少有自然光线能够照射到地下,因此地铁站中基本上所采用的是人工照射灯,而人工照射灯的使用给地铁站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人工照射灯能够给乘客营造各种意境,丰富公共艺术材料的表现形式。
2.色彩
色彩是人们在观察物体空间时,首先会引人注意的要素,其次才是设计细节,而不同的颜色会给人营造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一般来说,暖色调的材料会给人温馨、快乐的感受,而冷色调的材料使用则会给人理性、沉着、安静的体验,具体使用何种颜色作为地铁空间的主要色调需要根据该地铁空间所传播的城市文化主体来进行选择。
3.肌理
肌理是指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形态和纹路,通常来说,大理石等材料具有天然的纹路,然后经过二次加工和打磨之后形成特定的形态。在材料肌理的选择过程中应该依据地铁不同空间功能的要求来合理选择,例如:在地铁通道上,往往乘客行走很是匆忙,无暇关注和欣赏地铁空间,此时应该选择肌理简单的材料,而在地铁等候区,人们有较为充足的时间驻足观赏地铁内部空间,此时就可以选择较为细腻且具有较强艺术观赏性的材料肌理。
二、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表达及应用
(一)运用材料语言传递情感记忆
人们材料的理解是伴随着对材料公共藝术的认识不断提升而改变的。最初人们只重视材料的功能,将其看做是建造建筑必不可少的材料,后来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开始将材料看做是承载艺术的一种载体,直到艺术观念的不断突破,材料才逐渐上升为独立的语言。
(二)运用乡土材料延续城市文脉
乡土材料是代表着城市文化的特色一种材料,具备显著的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将乡土材料应用到地铁空间的建造和装饰过程中,能够使城市文化在地铁空间站中流通,串联起城市的文化脉络,进而形成当地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增强地区文化的凝聚力。
三、总结
地铁材料兼具功能属性和艺术审美审美属性,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水平的提升和对地方文化的挖掘,当前地铁建筑材料在选择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升华地铁公共艺术的社会意义,使其成为城市文脉的延续者。
参考文献:
[1]李相宏. 综合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艺术设计为例[J]. 创作与评论,2016(24):96-99.
[2]李顺庆,秦杨. 论视觉艺术材料媒介演变及其发展内涵[J]. 文艺争鸣,2013(05):171-173.
[3]周莹. 试论材料艺术设计与技术[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4):140-141.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功能属性;审美属性;公共艺术材料
一般来说,建筑物不仅承担着特定的功能,例如:居住、进行商业贸易等,同时建筑物也承担着艺术和审美功能。地铁站是现代比较特殊的一类建筑,它存在于地下,因此地铁站并不具备传统建筑形式下的外部空间,地铁站通常只有内部空间来满足人们乘坐地铁的功能,然而地铁站又是流动和穿越的,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穿越,更是对地域文化的穿越。当前地铁站的建设大同小异,缺乏文化艺术审美,因此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使地铁站成为承载城市文化,兼具审美功能的公共艺术建筑成为了当下值得探究的一大问题。
一、地铁公共艺术材料的特征
(一)地铁公共艺术材料功能属性
地铁站在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地铁站各类功能得以实现的载体。从地铁站的使用功能上来说,材料需要具备安全性、耐用性、易维护性和导向性等方面的特征,而从地铁站建设材料的艺术审美属性方面来谈,则主要是对材料的光线、色彩和肌理方面进行设计和选择,使得地铁站内部空间符合城市的气质,能够彰显城市的个性特色,促进城市文化通过地铁站以及地铁流动和传播。
1.安全性
安全性是地铁公共空间在建造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地铁站是一个地下密闭空间,空气流通性较差们,因此必须选择安全、无毒且环保的材料来建造。除此之外,地铁站防火也十分关键,由于地铁站人流量比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事件,则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需要选择防火材料来建造。除了选择材料的材质之外,同时在使用材料打造地铁站时需要注意材料的外形设计,避免将尖锐面、孔洞等朝向人群。
2.耐用性
由于地铁站要求的使用年限较长,因此地铁站建设材料的选择方面也需要选择能够抗腐蚀、抗风化的材料,从而使地铁站的使用年限达到相关标准,因此在地铁站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选择陶瓷、钢化玻璃、不锈钢、大理石等耐用的材料。
3.易维护性
众所周知,地铁站的人流量非常大,这给地铁站的环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选择地铁站地面装修材料时,需要选择容易清洁的材料,除此之外,地铁站中某些材料常见使用,难免出现磨损和损坏的现象,因此对这些材料进行替换是必不可少的,为此,相关人员在对易磨损部位进行设计时,需要确保磨损部位材料的易更换性,避免材料更换过于麻烦影响地铁站维护和地铁正常功能的使用。
4.导向性
由于地铁站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且大多数地铁站的构造相似,乘客很容易在地铁站中迷失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公共艺术可以改善地铁空间的视觉体验,增强地铁站空间的可读性,使乘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获取其所需要的空间位置信息,使得乘客能够根据相关指引顺利乘坐地铁和顺利走出地铁站。
(二)地铁公共艺术材料审美属性
1.光线
光线不仅是人类进行视觉识别必须具备的要素,同时光线也影响着材料的视觉效果。由于地铁站处于地下,鲜少有自然光线能够照射到地下,因此地铁站中基本上所采用的是人工照射灯,而人工照射灯的使用给地铁站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人工照射灯能够给乘客营造各种意境,丰富公共艺术材料的表现形式。
2.色彩
色彩是人们在观察物体空间时,首先会引人注意的要素,其次才是设计细节,而不同的颜色会给人营造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一般来说,暖色调的材料会给人温馨、快乐的感受,而冷色调的材料使用则会给人理性、沉着、安静的体验,具体使用何种颜色作为地铁空间的主要色调需要根据该地铁空间所传播的城市文化主体来进行选择。
3.肌理
肌理是指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形态和纹路,通常来说,大理石等材料具有天然的纹路,然后经过二次加工和打磨之后形成特定的形态。在材料肌理的选择过程中应该依据地铁不同空间功能的要求来合理选择,例如:在地铁通道上,往往乘客行走很是匆忙,无暇关注和欣赏地铁空间,此时应该选择肌理简单的材料,而在地铁等候区,人们有较为充足的时间驻足观赏地铁内部空间,此时就可以选择较为细腻且具有较强艺术观赏性的材料肌理。
二、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表达及应用
(一)运用材料语言传递情感记忆
人们材料的理解是伴随着对材料公共藝术的认识不断提升而改变的。最初人们只重视材料的功能,将其看做是建造建筑必不可少的材料,后来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开始将材料看做是承载艺术的一种载体,直到艺术观念的不断突破,材料才逐渐上升为独立的语言。
(二)运用乡土材料延续城市文脉
乡土材料是代表着城市文化的特色一种材料,具备显著的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将乡土材料应用到地铁空间的建造和装饰过程中,能够使城市文化在地铁空间站中流通,串联起城市的文化脉络,进而形成当地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增强地区文化的凝聚力。
三、总结
地铁材料兼具功能属性和艺术审美审美属性,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水平的提升和对地方文化的挖掘,当前地铁建筑材料在选择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升华地铁公共艺术的社会意义,使其成为城市文脉的延续者。
参考文献:
[1]李相宏. 综合材料在地铁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艺术设计为例[J]. 创作与评论,2016(24):96-99.
[2]李顺庆,秦杨. 论视觉艺术材料媒介演变及其发展内涵[J]. 文艺争鸣,2013(05):171-173.
[3]周莹. 试论材料艺术设计与技术[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