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特征及有效防治对策解析

来源 :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小儿佝偻病的特征,针对该病特征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年-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佝偻病检查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判断对已经确诊为佝偻病的患儿进行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儿中,98例经确诊系为小儿佝偻病患者。针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其中54例治疗显效,36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1.8%。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均无产生任何的副作用。结论:针对患儿的检查结果和治疗结果可知,对于小儿佝偻病应注意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采用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的方式治疗小儿佝偻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佝偻病;特征;防治
  在机体骨骼生长的过程中,缺少维生素D容易引发骨骼生长障碍等各种症状,进而引发佝偻病。小儿是引发佝偻的高发人群。因此,小儿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婴幼儿疾病之一。小儿佝偻病常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北方冬季出生的儿童最易患佝偻病[1]。引发佝偻病的常见因素有婴幼儿光照不足导致钙的合成不足、发育快导致钙的供给不足、还有就是由于腹泻导致钙的丢失等。小儿的骨骼生长容易受到佝偻病的影响。小儿引发佝偻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智力的发育。在临床上,对于佝偻病通常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趁早治疗是防治佝偻病的重要方式。本文随机抽取2012年3年-2014年3月来我院检查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观察小儿佝偻病的特征,针对该病特征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3年-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佝偻病检查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患儿年龄均为3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2.6±1.4)个月,来我院接受检查的患儿均排除肝胆消化道疾病以及其他疾病。
  1.2方法
  观察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判断患儿是否患有佝偻病。对已经确诊为佝偻病的患儿进行治疗。对于已经确诊为佝偻病的患儿嘱咐其多嗮太阳,每天多食用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如蛋黄、牛奶、鱼等。对患儿坚持给予葡萄糖酸钙口服液12天,同时服用 VitAD 滴剂,每天3次,一次一般保持在1-2滴。治疗借宿后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均已消失,颅软枕秃消失,BALP<200U/L。有效: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获得良好的改善,颅软枕秃治疗一个月后消失的并不明显,BALP<200-250U/L。无效: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和颅软枕秃均无明显地改善,BALP>250 U/L。
  2.结果
  98例确诊为佝偻病的患者中,54例治疗显效,36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1.8%。详情见表1。
  3.讨论
  小儿佝偻病对小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小儿佝偻病的特征,应当趁早发现,及时治疗。
  3.1小儿佝偻病的特征
  小儿是佝偻病的高发人群。小儿患有佝偻病具有一定的特征[2]。临床上小儿佝偻病通常表现为多汗、好哭、易惊、睡眠不沉以及头部由于多汗而发痒。小儿患有佝偻病时,会常常摇头而导致头枕部秃发。
  3.2小儿佝偻病的预防
  营养不良是导致小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的儿童,佝偻病的发病概率各有不同。在南方,儿童患佝偻病的概率约25%-31%。在北方地区,由于光照时间的原因,该地区儿童患佝偻病的概率高达26%-45%[3]。在临床上,佝偻病虽不会直接对人体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但是,儿童一旦患有佝偻病其免疫力就会下降,使得患儿容易出现肺炎、贫血以及腹泻,进而引起儿童的近视。佝偻病的产生并非于一时。引发佝偻病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因此,应当注意关于佝偻病的宣传,让人们更为直观的了解该病,向家长讲解该病早期的各项症状。由于佝偻病潜伏期较长,在妊娠期就应当对佝偻病进行防治。孕妇应当注意维生素D的吸收,多去户外嗮太阳注意饮食。可见,对于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应当从多方面进行。
  3.3小儿佝偻病的治疗
  小儿佝偻病主要产生于维生素D的缺少。维生素D的缺少引发其他的慢性营养疾病,使得儿童在生长期间钙、磷在体内无法完全吸收。因此,治疗佝偻病应当吸收足量的维生素D。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患儿体内一次性补充羟化合成达到一定生理需要量的维生素 D3,维持患儿体内新陈代谢的平衡。在患儿治疗期间,若果出现营养元素摄取不足和合成不足,应当通过外源食物及时对补充患儿体内缺乏的营养元素,保证患儿治疗期间的营养元素。据临床治疗效果,其中口服 VitAD 滴剂,对于治疗小儿佝偻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随机抽取2012年3年-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佝偻病检查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判断对已经确诊为佝偻病的患儿进行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儿中,98例经确诊系为小儿佝偻病患者。针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其中54例治疗显效,36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1.8%。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均无产生任何的副作用。在小儿成长的过程中,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患儿的检查结果和治疗结果可知,对于小儿佝偻病应注意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采用葡萄糖酸钙联合VitAD滴剂的方式治疗小儿佝偻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珏,蒋俭,于晓晨,等.社区 212 名儿童家长佝偻病防病知识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1,46(12):144-145.
  [2]董训兰 ,黄菁.广东省小儿佝偻病发病现状(附 3403 例调查报告) [J].中国民康医学,2010,19(13 上半月):35-36.
  [3]郭茜,谢勇,周新龙,等.0~3 岁小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0(23):3008-3010.
其他文献
【摘 要】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荨麻疹是一种顽固且伴有瘙痒形的过敏性皮肤疾病,病因复杂,皮损多时遍布全身,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荨麻疹的可疑病因虽然多而复杂,通过寻找病因及加强日常防护,荨麻疹是可以防治及治疗的。  【关键词】荨麻疹;皮肤;感染  1.前言  荨麻疹就是俗称的“风疹块”,“风疙瘩”。中医学称为“瘾疹”。是一种常见的
期刊
摘要:目的:对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采取下肢手术高龄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90)与观察组(90),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将两种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优良概率为83.33%,观察组优良概率为95.5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观察组行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对照组使用二羟丙茶碱和氢化考的松进行静脉给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22例,占71.0%,治疗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1
期刊
摘要:目的:积极探索研究血尿淀粉酶检验指标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用影像超声检查作为辅助检查,而观察组用血尿淀粉酶检验作为辅助检查,观察两组运用不同的辅助检查方法,与最后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对比两组的判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77%,对照组诊断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0-2岁婴幼儿家长对维生素D的认知情况,为指导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儿保科体检的0-2岁儿童家长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儿童家长对补充维生素D知识的知晓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家长对合理补充维生素D知识掌握正确率仅为67.9%。结论:目前家长对维生素D的认知状况有待提高,建议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婴幼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心肌性梗死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溶栓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数据明显存在着差异,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8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细察子宫腔以外的妊娠囊及双侧附件区包块性质,并做出早期诊断。结果 在本组80例的宫外孕患者中有56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为子宫略大或饱满等现象,10例患者子宫为正常状态,附件区有肿块的患者有80例。其中有76例患者确诊为早期宫外孕,B超诊断的正确率95%。误诊率为5%。结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与对照组12例,在进行救治过程中给予不同方式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5.00%,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血液检测D-二聚体对部分肺部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因胸腔积液首次至我院就诊的患者142例,然后让患者接受了标准的胸腔穿刺操作,其中D-Dimer检测方法为胶乳凝集法,CEA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法,所有操作在3h内完成。结论 D-Dimer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对恶性肿瘤有更准确的检测度。  【关键词】胸
期刊
【摘 要】CT增强扫描在肝脏疾患诊断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影响CT增强扫描结果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体重、腹部脂肪厚度、造影剂剂量、造影剂注射速度、射线剂量、血管成像延迟时间等,本文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对肝脏CT增强扫描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脏;CT增强扫描;影响因素  CT扫描设备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CT扫描的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大大提高,螺旋CT成像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