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盛教授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n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唐启盛教授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用药规律。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唐启盛教授门诊,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51例、160诊次,建立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建立常用药物之间的网络关系模型,分析其内在规律。结果:1)总结出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基础方剂;2)总结出常用药物的配伍规律。结论:关联规则可应用于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研究。
  关键词 老年抑郁障碍;关联规则;益肾调气。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professor Tang Qisheng′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geriatric depressive disorder. Methods:Cases of totally 51 patients and 160 visits,from the clinic of Pro. Tang in 3r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Dec 2013 to Jun 2014,were collected.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net model was set up between frequently used drugs to analyze Tang′s medication rules. Results:1) Basic formulation for geriatric depressive disorder was summarized. 2) The partnership rules of frequently used drugs were summarized. Conclusion:Association rules can be used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famous physicians in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Geriatric Depressive Disorder; Association Rules; Tonifying kidney and regulating Qi
  中圖分类号:R249;R2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7.01.049
  老年抑郁障碍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疾患,与普通人群抑郁障碍不同,临床上情绪低落可不突出,而往往多以焦虑、躯体症状、睡眠障碍等为主诉就诊。本病属于中医“郁病”“虚劳”“癫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不寐”等病证范畴。
  唐启盛教授在该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30余年的丰富经验,病机把握准确,用药灵活多变,临床疗效显著。关联规则[1]是数据挖掘的一种,善于建立药物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挖掘药物间的内在规律,近年来在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整理唐启盛教授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医案,运用关联规则的方法,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总结临床用药经验方面的应用前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唐启盛教授门诊,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51例、160诊次。其中男15例,女36例,男女比例1∶2.4;年龄最小60岁,最大91岁,平均年龄65.78岁。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学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编纂的《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A.在同一个2周时期内,出现与以往功能不同的明显改变,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其中至少1项是(1)心境抑郁,或(2)丧失兴趣或乐趣。注:症状的诱因不可归为一般躯体疾病。
  1)每天大多数时间存在心境抑郁;2)明显的丧失兴趣和乐趣;3)显著的体重下降或增加;4)失眠或嗜睡;5)精神躁动或迟滞;6)虚弱或精力不足;7)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感或过度自责;8)思考能力减弱;9)反复想到死亡。
  B.这些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C.这些症状并非由于某种物质或由于一般躯体性疾病所导致(直接)生理效应。
  1.2.2 中医学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中“郁病”部分制定。主要表现为神情抑郁为主,兼见兴趣索然,烦躁,思维迟缓,疲乏无力,失眠,善忘,性欲减退,食欲下降。
  标准使用:同时具主证中其他证四项以上,且症状持续至少2周者。
  1.3 纳入标准 1)年龄60岁以上;2)符合上述西医学诊断标准;3)符合上述中医学诊断标准;4)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有一定表达能力。
  1.4 排除标准 1)患有继发抑郁障碍的躯体疾病;2)生命体征不平稳者;3)严重失语、失认无法沟通者;4)属重度抑郁发作者;5)已知的酗酒或物质依赖者;6)拒服中药及有自杀倾向者。
  1.5 观察内容 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中医望、闻、问、切等四诊信息,所予中药处方及用量、服法等数据。
  1.6 数据处理 建立数据库,将上述数据录入、整理,建立SPSS格式数据文件。数据整理完毕后,确认无误,生成统计所需数据库,锁定备用。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 20.0统计软件的频率描述统计方法对各药物进行频率分析,采用Clementine 12.0软件中关联规则中的网络图法及广义规则归纳(GRI)建立药物关系的模型,根据支持度的高低,提取高频率药物的配伍规则并输出其网络关系图。   2 结果
  2.1 用药情况 本研究共涉及85味中草药,计算各味中草药的频数及频率。药物的频数为每种药物出现的次数,频率为每种药物出现的次数/处方总数×100%。常用药物的出现频数及频率见表1。
  2.2 常用中药网络模型图
  运用关联规则中的网络图法,将上述26味中药建立网络关系模型。该模型直观而形象的展示了上述核心中药之间的相互关联(见图1)。其中粗实线提示强联系,细实线提示中等联系,虚线提示弱联系,无线条表示无联系。根据不同药物间联系的强弱,可以总结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和复杂关系。
  从图2可以看出,在唐启盛教授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常用中药中,柴胡、生甘草、白芍、刺五加、栀子、珍珠母、磁石、砂仁、黄连、郁金等10种药物组成了一个具有较强联系的网络,并与其余中药存在着中等联系,这一结果体现了核心的用药处方,以及用药的配伍规律。
  2.3 常用对药配伍 在上述所建立的数据流的基础上,运用关联规则中的GRI算法,根据数据源的特点及研究需要,设置条件支持度、规则置信度、最大前项数等相应参数,建立老年抑郁障碍常用中药配伍的模型,根据GRI算法生成药物之间配伍的规则表,并结合相关的中医、中药理论知识,获得常用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2]。见表2。
  3 讨论
  3.1 老年抑郁障碍的病机特点及治法
  研究发现,1/2的住院老年患者合并有抑郁障碍。与普通人群不同,老年抑郁障碍经常与合并的躯体疾病相关,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治疗上则较为棘手,老年人群的药代动力学改变、肝肾功能的易损害性、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过度敏感性以及对抗抑郁药物疗效反应较弱,均是老年抑郁障碍治疗中常见的临床问题[3]。实践发现,中医药对于本病具有肯定的疗效和优势。
  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多具有肾精亏虚的病机特点。老年患者年高,天癸衰少,肾虚精亏,水不生木,以致肝气渐衰,疏泄功能减弱,肾虚则脑神失养,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索然、悲观失望、疏懒退缩、思维迟缓等症状,而发为抑郁[4]。
  肾精亏虚为本病发生的内在基础,为本、为虚;情志刺激是本病的外在诱因,肝气郁结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标、为实。治疗上应标本兼顾,以益肾调气、解郁安神为大法[5],使肾精得以补益,肝体得以柔润,肝气得以舒畅,脏腑气血调和,则抑郁诸症自解。
  3.2 唐启盛教授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用药规律
  3.2.1 基础方剂
  根据图2的核心中药网络关系模型,结合唐启盛教授的临床经验和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总结出其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基础方剂,具体方药:柴胡15 g、栀子10 g、白芍20 g、郁金20 g、刺五加60 g、珍珠母(先煎)30 g、磁石(先煎)20 g、山药20 g、黄连5 g、生甘草10 g。
  全方中重用刺五加益肾填精、安神益智,为君药。柴胡、郁金疏肝行气解郁,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柴胡配伍,疏肝与柔肝并用,理气与和血并行,三者共为臣药。珍珠母、磁石合用以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佐以山药防珍珠母、磁石之质重碍胃;少佐栀子、黄连以清气分郁火、除烦热,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并甘缓以防苦寒之伤胃,为使药。诸药合而用之,标本兼治,共奏益肾调气、解郁安神之效。
  3.2.2 常用配伍 表2反映了常用药物的配伍规律,篇幅所限,兹选其有代表性的特色药对诠释如下。
  3.2.2.1 刺五加、夜交藤 刺五加,与人参同科,味甘性温,本经载其能“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有补肾安神之功;夜交藤,入心经,功能养血安神。二药合用,益肾精、补心血、安心神。临床上见腰膝酸软、气虚乏力、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肾精亏虚、心血亏虚、心神失养症状明显者,应以补脾益肾、养心安神之法,予二药合用。常用剂量:刺五加60 g、夜交藤50 g。
  3.2.2.2 甘松、绿萼梅 甘松味辛行气,芳香醒脾,《纲目》称其“(气味)芳香,甚开脾郁,少加脾胃中,甚醒脾气”;绿萼梅味微酸,功能疏肝解郁、和中化痰,《本草征要》中对于绿萼梅就有“躁烦易怒多疑,酸以柔之可择”的记载。二药合用,疏肝气、醒脾胃。临床上见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嗳气纳呆等肝气横乘脾胃者,应以疏肝柔肝、开郁醒脾和胃之法,常予二药合用,常用剂量:甘松15 g、绿萼梅15 g。
  3.2.2.3 夏枯草、灯心草 灯心草质轻上浮,善于清降心火而除烦;夏枯草为苦泄辛开之品,性寒凉,主入肝经,长于清肝泻火。二药合用,清心热、泻肝火,引热下行,给邪以出路。临床上见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等心肝火旺症状明显者,应以清心泻肝之法,予二药合用,常用剂量灯心草6 g、夏枯草20 g。
  3.2.2.4 胆南星、龙胆草 胆南星味苦性凉,入肝胆二经,功能清热化痰;龙胆草苦寒沉降,大劑量善清肝胆实火以平逆气,并能清利肝胆湿热;二药合用,清肝火、化痰热,对于肝胆湿热之证尤为适宜。临床上见胁肋满闷、急躁易怒、躁扰不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者,应予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之法,以二药合用,常用剂量:龙胆草10 g、胆南星15 g。
  4 结论
  本研究运用关联规则的方法,通过对唐启盛教授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用药经验的研究,探索药物之间潜在的关系网络,总结出治疗该病的基础方剂及配伍规律,探索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的可行性。今后可运用此方法,并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偏头痛、中风等疾病进行治疗经验的总结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唐启盛,孙文军,曲淼,等.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症中药配伍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941-1946.
  [2]吴嘉瑞,金燕萍,蔺梦娟,等.基于关联规则与熵聚类的解毒类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8):1598-1601.
  [3]Raymond W.LAM.Oxford Psychiatry Library—Depress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02,2014.
  [4]曲淼,唐启盛.抑郁症与中医郁证的关系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11-13.
  [5]唐启盛,曲淼.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83-231.
  (2016-05-22收稿 责任编辑:白桦)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我国回族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史记》研究成就全面考察的基础上 ,结合 2 0世纪 50至80年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实际 ,论述了白先生《史记》研究的特点。认为注重贯通
出血前服用阿司匹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作者回顾性总结7年间收治的305例动脉瘤性SAH资料,对比分析了出血前服用(29例)和未服用阿司匹林(276例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房屋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前行,原有的现场施工技术明显跟不上现代房屋建筑的发展,所以必须依据目前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进一步促进房屋建筑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项目部在施工阶段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施工阶段 项目部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技术的质量和安全不仅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与人
基于散射理论和紧束缚模型研究了单能级量子点连接两个导线时电子的等待时间分布,讨论了偏压、通道教、温度对等待时间分布的影响.当量子点能级与电极费米面对齐时,等待时间
为强化吉林油田社区安全文化和社区环境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和安全社区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宜居”社区,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建立起全员、全方位的社区居民和管理者共同遵循的健康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指标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
张承志是新时期文学中的一位重要的回族作家。他的一些作品曾赢得文学界的一致好评 ,一些作品引起不同意见的激烈争论。马丽蓉博士的新著《踩在几片文化上 :张承志新论》(宁
目前,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保证粮改的顺利推进,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粮食企业改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以往人们研究油田联合站质量管理,把目光多集中在油田联合站设备因素上,其实以员工素质、管理架构为主要内容的油田联合站联合站质量管理的人为因素,以及智能科学计算引入质量管理评估,也事关联合站质量管理的深度和质量。
摘要:在传统的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仅是将每个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来由像背书一样流畅的复述给同学听,但学生并没有实际参与到这门科目的学习中去,反而容易出现疲惫感,这与一开始教师期望的课堂效果是背道而驰的。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高效教学  从事高中美术教学多年,笔者深深地感受到:美术欣赏教学难于美术实践教学。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美术欣赏课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