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z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是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钩码牵引下的运动。最后就是要弄明白小车的速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通常,在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最清晰的,为了便于测量,舍掉开头一些密集的点迹和后面不理想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做计时起点。利用“求较短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法求出各计时点的瞬时速度,然后利用电脑软件MicrosoftExcel的图表功能来画v-t图像。
  关键词:课改;计算机;v-t图象;瞬时速度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高中2009年实行了课改。课改后不仅要求教师、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更对教师及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其中就包括对计算机的熟练使用。计算机在课堂上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课件的展示,实验的模拟,而是成为了一些实验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下面以一节实验课为例加以说明。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准备
  
  如图2.1-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
  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绕过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
  
  二、进行实验
  
  1、为了研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需要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
  2、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启动计时器,然后放开小车,让它拖着纸带运动。于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即关闭电源。
  3、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三、处理数据
  
  在三条纸带中挑选一条最清晰的。为了便于测量,舍掉开头密集的点迹和后面不理想的点迹,取纸带中间的一段并找一个适当的点做计时起点,记录如图2.1-2。
  这只是模拟实验的纸带,与实际不成比例。但以下数据是真实实验的测量结果。
  1、 测量位移。
  
  四、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1、在Excel表格下的某一列的单元格中依次输入测量时间,在相邻的另一列输入对应的速度值,
  很明显的学生可以一眼看出v和t的变化关系。这样就把传统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方便教学也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为在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处理方法,所以这节课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辅助下完成。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本人的做法是教师先做示例演示,之后逐一指导学生完成v-t图象的绘制。至此,这节课也就结束了。根据课堂的收获下面谈谈个人的心得。
  传统的做法是将处理后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纸中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v-t图象,根据v-t图象来研究小车的速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但传统的处理数据的方法,相对而言,比较“繁琐、费时、精度小”,更困难的是学生因为知识的局限和欠缺几乎不可能找到v和t之间的关系和精确数学表达式。
  最后几乎每位教师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此周而复始,直到高三面临高考了还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不能理解图象的含义。严重的后果就是直接影响高考的成绩、孩子的前途。
  课改后,借助电脑软件MicrosoftExcel的图表功能来画v-t图像就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并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更深刻的理解的v-t图象物理意义。不光如此,我们还可以发挥电脑作图的优势,尝试作出小车的位移x及对应的时间t的图象即x-t图象。并试着从“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角度来研究小车运动。但因为本次实验小车的x-t图象较复杂,所以我们只尝试作图而不去严格分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学生理解上的麻烦。如有必要,会在以后遇到的时候进行认真的分析。
  学生也为这节课的新颖而激发很大的学习兴趣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中“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这一节课知识的接受程度会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好很多。有了这个基础对于今后若干图象的学习就会架轻就熟。
  间接的这节课也提示同学们,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真正的走进了他们的课堂,并且将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的意义重大。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今过程就难以畅通:从认知心理来看,建构主义学习观把数学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世
期刊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行为动机,培养学生实践道德要求的能力。    一、情境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的。情境教学可以适用直观手段,创设特定的
期刊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
期刊
今年我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所有高中数学教师的新课程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非浅,也使我觉得在新课程下应该重新评价学生。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其数学学习状况——进步、现状、发展趋势和需要得到的帮助等,以使得教师能够更科学地从事数学教学
期刊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常又被看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志,所以,应用题教学日益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而由于应用题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尽管师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应用题不感兴趣,有的甚至把学习应用题作为一种负担,影响了应用题的学习。现阶段,新课改已经开始很长时间,新课程理念指导着广大教师进行着课改。那么,对现教材中的应用题教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言之有物,每举中的   
期刊
历史作业应该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力求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学以致用,达到有效作业与有效教学的有效结合。    一、设计充满活力的历史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可以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
期刊
摘要: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等生物科学素质的德、智、体、美、劳、知、情、意、性、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德、智、体、美劳等隐性教学课程不容忽视。  关键词:生物教学;隐性课程;内容;教育;途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生物学开设的课程包括生物学课程和生理卫生课程,这些课程就是显性课程,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仅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三基教学”尚不能实现中学生物教
期刊
一、依托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设计语文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三个“关注”,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又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
期刊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价值规律的竞争,学校教育应当以质量取胜,出好人才。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此,笔者就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我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应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在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之后,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教法,又要考虑学法。好的教法能促进学生良好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