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涉华舆论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y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后,中欧关系有所恢复,欧洲民众对华观感也有所回升,但难以恢复前几年的“蜜月”状态。在近几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关于欧洲舆论的争论很多,中、欧的学者都容易情绪化。但是中国人对欧洲舆论有一定误解,因此需要厘清欧洲涉华舆论的形成机制,才能提出较好的应对办法。
  
  几点误解
  
  首先,欧洲领导人故意不“约束”媒体。这是国内常见观点,言下之意即欧洲领导人故意放任、甚至怂恿媒体“反华”报道。
  欧洲媒体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北大西洋/自由媒体模式、北欧/民主法团主义媒体模式、地中海/极化多元主义媒体模式、东欧/后共产主义媒体模式。但由于技术、社会、法律和政治基础类似,这四类媒体模式出现了很大的趋同。总的说来,欧洲媒体以市场为导向。欧洲政治家靠“民意”上台,媒体制约政治家的决策在欧洲是很普遍的。笔者所接触的欧洲外交官都认为,政治家接见达赖主要出于国内选票考虑。
  其次,欧洲人“找茬”是因为妒忌“中国崛起”。这又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普遍心态。确实,群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威胁加大或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掌权的群体容易对相对弱势群体产生“刻板印象”。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欧洲对华不满情绪最为严重。须知中欧间的大部分问题——如贸易逆差、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也存在。事实上,2005年的BBC民调显示,大部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全球影响力的提高持正面态度,但对中国军力的发展持负面态度。因此,将欧洲人的想法一律归为“酸葡萄”心态有失片面。
  最后,欧洲精英和民众达成阴谋——遏制中国。这种看法不但在“愤青”中较普遍,在学者中也有一定市场。在他们看来,民族问题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抓住民族问题来打压中国就等于是扼住了中国的要害。这个判断,难以证实,也难以证伪,需谨慎对待。
  当然,欧洲对华也有误解,如认为中国民众被政府“洗脑”、媒体反映的全是政府的观点、海外华人游行是由政府组织的等等。
  
  欧洲涉华舆论的形成机制
  
  2010年6月,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公布了一份有关德国媒体报道中国的调查研究报告。这项调查选取了德国主流媒体当中的3份日报、3种周刊以及一家主流电视台在2008年一年中的近9000篇涉华报道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德国媒体对于中国的改革成就存在“盲区”,多一半的报道带有“贬低、矮化中国形象”的特点。欧洲涉华舆论是如何形成的?近年又为何突然转变?这需要客观看待欧洲舆论形成背后的经济、社会、政治、心理因素。
  (一)经济因素——全球化下中欧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国别上,中欧经贸关系与欧洲对华观感体现了一定相关性。
  1997年欧盟首次出现对华逆差,此后逐年扩大,逐渐引起欧盟不满。关于贸易壁垒、投资环境等的争吵也逐渐出现。2006年欧洲公众中突然掀起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受中国经济冲击较大的工商和劳工部门、人权组织、议会、非政府组织、以及一些学者提议对华采取更强硬的政策。2006年10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两份文件,对中国的一些政策首次提出批评并要求中国承担更大责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对欧贸易顺差大幅削减,且中国在短期观察、犹豫后,对希腊、冰岛伸出援助之手,对欧元投下信任票。此后中欧关系和欧洲媒体涉华报道的论调都有所改善。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中欧贸易的互补性逐渐降低,竞争性逐渐加强。传统制造业居多的东南欧首先感到了中国的威胁,总体而言对华观感也最差。以技术立国的北欧国家和以金融创新立国的英国对华评价则稍好。
  (二)社会因素——中欧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共识”。
  欧洲已是“半后现代”社会,而中国还是“半现代”社会。无论在器物上还是在观念上,中欧都有许多因“发展落差”而导致的深刻分歧。最突出的表现是中欧对民族问题的不同看法。
  欧洲社会价值观已向“后物质主义”转变,更强调个性表达、宽容、平等、生活质量等。但在中国,这种转变仅限于某些大城市的高端人群。双方的误解总是“不期而至”。
  (三)心理因素——欧洲需要维护自身价值观以构建认同。欧洲今天面临着比其他大国都更为严重的认同危机。
  一是要解决欧盟的跨国认同问题。欧盟不是一个国家,因此欧盟的认同基础只能是其成员国的共同价值观。欧盟发展史上的几大重要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阿姆斯特丹条约》、《里斯本条约》都强调了成员国要尊重人权、民主等价值观。二是要解决欧洲在世界上相对衰落问题。自20世纪以来,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下降,近几年中国的崛起使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欧洲需要找到维护自尊和认同的支点。
  在历史上,欧洲对中国的印象大起大落,一直利用中国这个“他者”形象来为内部诉求寻求支撑。这次的情况也有可能与此相类似。
  (四)政治因素——欧洲“大众政治”、“情绪政治”的兴起及“后民主时代”的到来。
  在欧洲,个人认同逐渐多元、模糊、流动;建立在明确固定认同上的代议制民主受到了挑战。社会分化、争吵、对抗、无目的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任何一个共识的取得,都要大费周章。在重要而敏感的对华政策问题上,不用指望欧洲人能很快达成共识。
  同时,媒体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个性鲜明、善于自我表现的新生代领导人在这股潮流下上台。有“宏图大略”的政治家越来越少,因为很少有政治家敢挑战民意。因为“民意”,欧盟精英力推的福利改革、欧盟东扩、欧盟共同防务政策,基本上已进入死胡同。
  
  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与优势
  
  世界不断发展,欧洲在变,中国在变,中国对欧洲的影响也在变。今天的中国已经深刻影响了欧洲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再要求欧洲人用旧时代的单一视角去看中国,不太现实。要让欧洲人对华有好感,是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工程,对具体事件(甚至是小事件)的处理办法很重要。比如向境外媒体开放采访、对“文化公关”项目进行量化评估、与西方民调公司和公关公司合作、允许中国媒体的外文版本出现“批评”、利用互联网进行互动讨论等——中国政府在其中一些方面进步很快。
  
  (一)困境
  第一,难逃脱西方话语权。“战场”是西方的话语圈,中国政府必须遵守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而在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中,中国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处于劣势。因此,能否先参与规则,而后参与制定规则,是对中国政府的巨大考验。
  第二,“内宣”与“外宣”的需求往往彼此对立。比如说,在疆独和藏独问题上,孤立分裂分子在国内能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但在国外却招致反感,反而提高了分裂分子的国际名望。
  第三,“内宣”与“外宣”的沟通机制迥然不同。“内宣”的总体特点是单向的、封闭的、等级制的,而“外宣”须是多向的、开放的、网络式的。“外宣”和“内宣”的监管和执行机构多有重叠,这些机构极难同时掌握两种截然不同的沟通方式。“外宣”中一些必须的“工具”在中国短期内难以具备。
  
  (二)优势
  第一,中欧地位对比朝对中国有利方向发展。心理学家指出,不同的权力地位会影响成见。无权者会关注有权者,一般不会对有权者抱刻板成见;但有权者一般不太关注无权者,容易对无权者抱有成见。中国崛起将改变中欧间的权力关系,从长远看,将改变欧洲对华成见。
  第二,国内民意与中国政府立场一致。在近年的中欧民意冲突中,欧洲舆论的抨击对象都是中国政府。但大部分中国民众认为政府维护了国家利益。皮尤民调显示,在2008和2010年,95%以上的中国人对中国持正面看法,近90%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第三,欧洲人把伊斯兰世界看作“他者”,远胜于把中国看作“他者”。不少欧洲学者甚至对笔者说,中欧都支持现代化、市场、资本主义、人权、民主,看不出价值观上有本质差别。
其他文献
2012年10月10日至14日,笔者随新闻出版总署代表团参加了第64届法兰克福书展。本届书展吸引了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7000多家参展商和近30万观众。今年书展的重点是儿童和青少年图书,以及图书行业的数字化趋势,书展的主宾国是新西兰。尽管数字化革命带来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推出电子图书、网络图书,但印刷书籍仍占主导地位。  随新闻出版总署代表团参展的共有70多家中国出版单位,参展的图书有
期刊
在对外传播工作中,如何有效影响受众是重点更是难点。不管我们将传播途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等设计得如何完美,在实践中有时却往往因为国外的种种客观因素而大打折扣。然而不用迈出国门,在我们身边却活跃着一个十分渴望了解中国社会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留学生群体。这些留学生大多会成为未来的对华友好人士,成为中外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从人际传播意义上讲,外国留学生眼里的中国和口中的中国,要远远比大众媒体传播的中国更让
期刊
虽然我喜欢看书,但远非博览群书之人。回想这些年,能够在旅途中随身携带,并且翻来覆去看,以至于封面凹印的书名都被摩掉色的,除却教科书,恐怕就是外文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十五——《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了。  在书商纷纷抢做标题党的当下,它那不是很出挑的书名,并不太容易让读者“一见钟情”。然而,简洁、平实的序《创新中国形象的内涵与载体》扼要地点出了这本书的意义,以国家社科
期刊
编者按:本期选取《纽约时报》和新华社的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了对外传播方式方法中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讲故事和设置议题,对这两种表现手法的实际运用给出了一些启发。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一个个奇迹,也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发挥空间。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如何将中国新闻用外国读者接受和欢迎的方法传播出去,这是外宣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
期刊
37岁的郑春霞现在还记得小时候从景德镇光明瓷厂大烟囱里飘出来的黑色“雪花”。好奇的小孩子用手一接,涂在小朋友脸上,像抹了一层炭粉。大人们看见了赶忙制止,“别碰,可能是有毒的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座世界闻名的中国瓷都步入生产高峰期。市区内众多陶瓷生产企业与民居混杂,600多个大烟囱探入城市上空,相伴而生的是烧煤制瓷产生的大量黑烟和降尘,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灰霾中,从天上已看不见,人造地球卫星都拍
期刊
在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风云激荡的一生——张彦自传》一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捧读此书,感慨万千。书中无论是张彦老回忆自己在战争年代里所经历的战斗洗礼、见证新中国诞生而建立的业绩和自己一生跌宕多姿的成长岁月,还是记录自己在对外传播中的奋斗经历、在新闻战线上做出的非凡贡献以及内心深处于家于国于友的浓厚情感,读来都颇受教益。  张彦是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先行者、外宣工作的开拓者,优秀的新闻老战士
期刊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并未带来西方涉华舆论的明显改善,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有效应对之策成为中国传播学界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就跨文化交流在中西关系中的作用,以及面对美国全球传播的最新进展,如何打造中国全球传播体系的问题采访了美国加州杰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USA)终身教授贾文山。  交流消弭认知鸿沟  武闽: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认知鸿沟,您如何看待这一状
期刊
为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围绕党和国家外宣工作大局,更好地发挥各级外宣部门在媒体、渠道、舆情和外宣品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现有协作机制,增强对外宣传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国家外宣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10月18日至19日,2011年中国外文局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广西北海市举行。协作会由北海市委宣传部、北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协办,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副省级城市外宣部
期刊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党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观察到,2002年以后,随着中国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综合实力显著上升,海外媒体对中国的关注明显增加。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种关注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被一些人视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中国究竟要走向何方?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最近被反复提了出来。特别是会议召开之前,温总理接受CNN采访,中美围绕
期刊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中的电影和照片始终是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杭州案例馆的笑脸墙就令人印象深刻。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电影和照片之类的视觉传播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受受众欢迎的一种媒介手段。  同样,对于平面媒体来说,图片都愈发成为先头兵,图片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家媒体对于整个世博会报道的质量。所以我们看到在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工作中,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动用了大量的图片采编队伍。  国家级通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