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把金针度与人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船长》一课的教学:
  师:“诺曼底”号被“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境。
  (学生有的默读,有的朗读,有的分角色练读。当其他同学读完后,有一个学生还在激情朗读,其他学生哄然大笑,读书声戛然而止,这个学生满脸通红。结果教师精心创设的课堂情境完全被破坏了。)
  【思考】
  语文课堂上,类似的场景时有出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为阅读能力的差异,对阅读内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不同,“个别学生没有读完”的现象实属正常。
  既然是一种正常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其他学生哄然大笑,读书声戛然而止,这个学生满脸通红”等自由化的、不正常的现象呢?既然学生的“学”没有问题,那折射出来的肯定是教师的“教”出现了问题,是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解读出现了问题。
  1.“喜欢的”就是“恰当的”吗——读的形式巧安排
  【案例】中老师认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即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为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要求。然而,这一要求真的适用于任何年级、任何学生、任何情况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读”的基本形式:朗读、诵读,默读、略读、浏览。细化起来,读的形式还有:齐读、单个读、范读、引读、轮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即使同样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中、高年级段的要求明显不同:分别是“学习用”“ 用”“能用”,彰显的是由“学习”到“会”再到“个性化朗读”的过程。因此,喜欢的不等于恰当的,读的形式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及个性特点综合衡量,巧妙安排。
  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新型玻璃》一课时,初读阶段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分别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而精读阶段,于老师则要求学生:“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初读阶段,读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于永正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逐句玩味’‘反复精详’(朱熹)。”初读的目标迅速达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默读更能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并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对话”。另外,默读唤起了学生的独特联想、体验、认知,成就了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并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在精读阶段,于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是适宜的。
  同样是精读课文,于老师在执教《小稻秧历险记》一课时,采用了表演读的方式。《小稻秧历险记》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内容生动有趣。于永正老师通过表演读的方式品词析句,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进入到课文中去,充分理解了小稻秧处境的危险和杂草的可恶,从中感受到了课文中角色的拟人化情感。
  【案例】中的文本内容为“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用对话诠释文本,用语言渲染情境,通过声音沉浸其中,用读外显自己的感悟,此时用朗读或分角色读更为适宜。
  2.“体会”就有“感悟”吗——读的方法巧斟酌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于是,老师们动辄让学生“体会”。好像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事实是,“放任的”体会导致了“体会的”放任,流于形式直接导致了“感悟”的虚化。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体会之道,忽视了对体会效果的指导和监控。
  我认为,“体会之道”即阅读方法之道。“心唯口诵,读思结合”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而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倡导“不动笔不读书”。毛泽东、钱钟书等则喜欢读书时做批注。因此,读思结合、口手结合是两种极为重要的读书方法,是最为重要的体会之道。
  于永正在执教《新型玻璃》一课时,要求学生“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看看”要用“眼”,“读”要用“口”,“记住”和“想”需用“脑”,用“心”, 正所谓“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而“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则正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深思子自知。”强调了手脑并用、心口统一、读思结合、读悟相契,从而成就了真正的“个性化阅读”。
  【案例】中老师如果把“体会当时的情境”改为“体会当时的情境,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用眼看,用口读,用脑思,用手写,调动感觉、动作和思维,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加大了读书的深度和广度,又能使学生读书时注意力集中。先读完的学生有事可做,高度关注于自己的学习,哪还有时间去“哄然大笑”,关注别人的学习?没有读完的学生沉浸在琅琅的书声中,又何尝会“读书声戛然而止,满脸通红”?
  3.“个性”与“习惯”矛盾吗——读的习惯巧养成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得更明确:“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更在《语文教育书简》中强调:“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个性”与“习惯”并不矛盾,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为“个性化阅读”保驾护航。
  我认为,培养学生专心读书的习惯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单调的文字和故事性不强的内容缺乏兴趣或兴趣不浓;小学生好奇爱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均会使得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读书质量。因此,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并设法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一读书习惯的形成。
  于老师在执教《新型玻璃》一课时,对“朗读课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对于 “默读课文”,于老师要求学生“请带着这个问题”“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边读边想。”学生字字见于书,出于口,发于心,真正做到眼看、心想、口诵、手写,注意力高度集中,身心合一,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案例】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境”的要求显然过于片面和空泛,读书目的不明确,难怪会引得“其他学生哄然大笑,读书声戛然而止,这位学生满脸通红”。
  当然,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良好的读书卫生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教师也要反复进行训练。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在每一次学生的读书活动中都能兼顾读的形式,读的方法,读的习惯,并进行巧安排,巧斟酌,巧养成,学生一定会在 “个性化”的读书中沉醉,语文课堂一定会变成学生读书的乐园,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其他文献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教材富有创意的编排,它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串起一组有内在联系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这种识字教学方法,继承传统蒙学的精髓并融入现代教学理念的编排,其教学效果得到实践的检验、大家的一致认可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借鉴“词串识字”的优点,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词串教学”的巨大价值远没有被大家发现和认识。以
在独生子女在学生中占大部分比例的今天,儿童独立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给现在的小学生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小小年纪的他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在家长的期望下学习特长。对于在心理、生理都处于成长期的儿童来说,一上学就被成绩所左右,被望子成龙的家长灌输各种各样的理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这些小朋友们的内心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从而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心理,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要上好一堂课,进行充分的预设是必要的。现在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们都有着充分的预设,在课前进行充足的准备,而且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考虑。而要想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拘泥于预先设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还应善于捕捉一些意外的生成。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
自从参加了福清市语文重点课题的《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子课题研究之后,我便摸索着建立一种以“感受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性的课外阅读活动量化评估机制,并在五年级进行了一学年的尝试。虽受农村小学的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收获甚丰: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飞速增长,每学期每个学生的平均阅读量达到150多万字。但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学生更侧重量,似有走向“浮光掠影”式阅读的不良倾向。为突破这一瓶颈,在师生共读《
怎么让数学课堂更有效、更精彩?我们常常看到同组教师在共同研究一个教案之后,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完全不同的演绎。也有教师抱怨自己设计了精巧独到的教学预案,甚至沿用了某位特级教师的教案,但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理性反思这些现象,我们不得不追问:从理想的预设到理想的课堂,我们究竟需要什么?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的理念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他认为:教师的功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课之前的钻研教材,二是课堂上师
小学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朗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通过激发学生英语朗读的兴趣,在学会朗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等方面帮助学生学会朗读、喜欢朗读,读出兴趣,读出水平。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不会朗读英语、不喜欢朗读英语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好学生英语朗读的指导。  一、英语朗读是英语学习的前提  学习英语首先要学会朗读,朗读是英语学习的前提
现行的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中都安排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这是老师引导学生参加语文实践的好机会,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好途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掉这部分内容,有的一带而过,有的不知如何上,有的干脆不上,主要原因有:一、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语文考试内容中考基础知识的多,考课外拓展的少,老师们抱着不考就不教的思想,舍弃了语文综合实践;二、怕麻烦的思想。老师明知道这部分语文综合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背景经验上。基于这样的教学原则,教学情境的精心创设与灵活运用就显得尤为关键,它是维系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纽带,是连接抽象概念与具体经验的桥梁,能够有效地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活化数学教学内容,活跃数学课堂氛围,可谓小学数学教学的“通天法宝”。值得关注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活动的情景化,脱离学生的认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这句话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该遵循作者的文路,即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应该以作的写作思路来理解教材,钻研教材,结合编者的编排意图及其学生实际来“用教材教”,以期获得教学效益最优化,实现语文教学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一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自信的扫路
汉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部分。依照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需习得汉字数量为1600~1800个,占了小学阶段识字量的六成。如此繁重的任务,要求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必须讲求方法,使学生的汉字习得效率提高,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的规定,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促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识字的意识,从而获得学习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基础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