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作为启蒙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势必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科学,更要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学习的精神应用到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上,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开发自主化探索学习的精神,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爱好和兴趣,让教学变得更加精準而有效,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而有趣。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主探索;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236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知识的记忆和诵背,灌输的形式普遍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
即便是在教授小学科学知识时,无论是实验性课堂还是阅读类课堂,教师往往采用一个教学标准,能够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文化早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也缺失对于科学学科应有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秉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自主化探索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帮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设立和开展,都源于教育先辈对学生个性的研究和对个人及国家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每门学科的教育成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将教学成果优化利用,首先需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而以上方面的获得并不能够通过简单的填充式教育法完成,只有学生乐于自主学习,愿意深入探索,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培养科学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基础。
(二)帮助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延伸科学学科的教学成果
科学是严肃的认真的,也是生动的有趣的,教师在启蒙阶段怎样引导学生,怎样传授知识,学生的获得感就会形成怎样的机制,简单粗暴的普遍灌溉教学方式不可取,只有深入有序地开展自我探索求知学习的活动,才能刺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鼓励学生将书本未涉及的方面与科学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将已经习得的知识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结合,通过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教会学生会观察懂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成果并将探索的结果分享给同学们,共同进步和成长。
自主化探索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应用方向
(一)由简入难,分步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学科给人的固有印象多是古板的,艰涩的,这种印象就导致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不愿意主动走近科学,学习科学,缺失了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怎么可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成果,此时,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化繁为简,在由简如难,把简单有趣的科学现象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将学生“请”进课堂后,再循序善进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进一步的科学知识难点,帮助学生一步步构建知识体系,建立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工具和机械”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个简单的自行车模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和自行车的小故事,然后通过图片分解的方式展示自行车的机构,请同学试着分析自己学骑行自行车遇到的困难可能与哪部分构造有关系,引出杠杆的知识,再请同学找出自行车上的杠杆部分,杠杆与哪部分相连,这部分在自行车运动中可能起到哪些作用,并指导学生通过小实验的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实验印证猜想是不正确的,还存在哪些可能,可否通过实验展示更多的可能,教师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思路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身边的小事一点点转移到课堂教学环节,再边提问边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二)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帮助学生开展有效果的实践
小学生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经常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发散思维的尺度,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被无关的事情吸引;也有许多学生在教师的提问或互动中试着揣摩老师的想法或提问思路,不想自己因为给错答案而受到批评,这两种现象都是在开展自主化探索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的,无效的实践不仅不会增进学习的脚步,反倒会影响整体教学活动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形状与结构”的时候,教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拱形物体,应该引导学生将思维的着重点放在“日常”与“建筑”两方面,月亮、人体器官等物体对于本堂课的学习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无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展现其特性,反倒是“自己建一座桥”更具有实操性和趣味性。
(三)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多方位评价学生学习的表现
自主化探索学习的意义,在于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敢于设想大胆验证,用科学求索的精神完成知识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有效成绩不应该着重放在实践结果的成败上,教师需要具有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积极对学生在求知路上的表现予以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能量”的时候,实验的最终结果应该是验证电能和能量的关系,得出正确结论,但在实验准备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出大胆的假设,想象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和联系,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无论学生实验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才是最值得褒扬的。
四、结语
教育发展的漫漫进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永远都是教学目的能否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好的教师应该能够通过鼓励和创新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郝秋菊. 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文理导航, 2018(7).
[2]王志霞.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有效情境教学[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8, 000(008):P.6-6.
[3]李映南. 让科学课堂绽放光彩 ——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J]. 神州印象, 2018, 000(004):P.188-188.
云南省广南县黑之果乡中心学校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主探索;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236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知识的记忆和诵背,灌输的形式普遍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
即便是在教授小学科学知识时,无论是实验性课堂还是阅读类课堂,教师往往采用一个教学标准,能够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文化早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也缺失对于科学学科应有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秉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自主化探索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帮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设立和开展,都源于教育先辈对学生个性的研究和对个人及国家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每门学科的教育成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将教学成果优化利用,首先需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而以上方面的获得并不能够通过简单的填充式教育法完成,只有学生乐于自主学习,愿意深入探索,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培养科学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基础。
(二)帮助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延伸科学学科的教学成果
科学是严肃的认真的,也是生动的有趣的,教师在启蒙阶段怎样引导学生,怎样传授知识,学生的获得感就会形成怎样的机制,简单粗暴的普遍灌溉教学方式不可取,只有深入有序地开展自我探索求知学习的活动,才能刺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鼓励学生将书本未涉及的方面与科学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将已经习得的知识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结合,通过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教会学生会观察懂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成果并将探索的结果分享给同学们,共同进步和成长。
自主化探索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应用方向
(一)由简入难,分步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学科给人的固有印象多是古板的,艰涩的,这种印象就导致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不愿意主动走近科学,学习科学,缺失了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怎么可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成果,此时,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化繁为简,在由简如难,把简单有趣的科学现象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将学生“请”进课堂后,再循序善进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进一步的科学知识难点,帮助学生一步步构建知识体系,建立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工具和机械”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个简单的自行车模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和自行车的小故事,然后通过图片分解的方式展示自行车的机构,请同学试着分析自己学骑行自行车遇到的困难可能与哪部分构造有关系,引出杠杆的知识,再请同学找出自行车上的杠杆部分,杠杆与哪部分相连,这部分在自行车运动中可能起到哪些作用,并指导学生通过小实验的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实验印证猜想是不正确的,还存在哪些可能,可否通过实验展示更多的可能,教师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思路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身边的小事一点点转移到课堂教学环节,再边提问边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二)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帮助学生开展有效果的实践
小学生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经常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发散思维的尺度,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被无关的事情吸引;也有许多学生在教师的提问或互动中试着揣摩老师的想法或提问思路,不想自己因为给错答案而受到批评,这两种现象都是在开展自主化探索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的,无效的实践不仅不会增进学习的脚步,反倒会影响整体教学活动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形状与结构”的时候,教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拱形物体,应该引导学生将思维的着重点放在“日常”与“建筑”两方面,月亮、人体器官等物体对于本堂课的学习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无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展现其特性,反倒是“自己建一座桥”更具有实操性和趣味性。
(三)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多方位评价学生学习的表现
自主化探索学习的意义,在于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敢于设想大胆验证,用科学求索的精神完成知识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有效成绩不应该着重放在实践结果的成败上,教师需要具有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积极对学生在求知路上的表现予以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能量”的时候,实验的最终结果应该是验证电能和能量的关系,得出正确结论,但在实验准备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出大胆的假设,想象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和联系,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无论学生实验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才是最值得褒扬的。
四、结语
教育发展的漫漫进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永远都是教学目的能否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好的教师应该能够通过鼓励和创新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郝秋菊. 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文理导航, 2018(7).
[2]王志霞.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有效情境教学[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8, 000(008):P.6-6.
[3]李映南. 让科学课堂绽放光彩 ——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J]. 神州印象, 2018, 000(004):P.188-188.
云南省广南县黑之果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