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作文教学与学生三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_x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以其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和创造性,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作文教学更需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创新作文教学,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反弹琵琶奏天赖之音——逆向思维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几乎手中都有《满分作文》《作文宝典》等课外书。写作中,他们常会依葫芦画瓢,甚至施展“乾坤大挪移”的神技,将别人作品“窃”为己有,作文毫无新意。因此,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用逆向思维方式,别出心裁地构思新篇章,出奇制胜。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用通常情况下与普遍习惯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实际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奇特而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我们在写作中,如果运用了逆向思维,可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一提到“学习好”,我们就会想到“勤奋”“惜时”“毅力”等词语。可如果从另一角度考虑:埋头苦干是不是勤奋?只苦干不讲方法行吗?一味“废寝忘食”不注重效率能否成功?
  有毅力固然不错,然而,如果本来所行之路走不通,还是“愣往上撞”,这种毅力值不值得赞赏?如此看来,逆向思维从另一角度打开了一个空间,让学生的思想更灵动,思路更开阔。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有“别人未曾想,惟我心中有。我已成佳篇,别人笔下无”的独创性效果,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写作中遇到作文题,我们可先想想是否可独辟蹊径、反向行之。想想如果不这样,会是怎样的结局、状况和结论?让学生的思维在新的空间驰骋,识正误、辨是非、求真理,进而成文,自然会收到“反弹琵琶奏天赖之音”之效。
  
  二、别出心裁见柳暗花明——求异思维
  
  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么对于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另类见解”往往会持反感态度。学生自以为得意之作,在教师的“一记闷棍”下,天才的想法往往会被扼杀。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实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关键是教师要有求同存异的意识。
  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创造性活动,不仅揭露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成果。它重在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联想,从各方面、角度、层次思考问题,并在各种结构的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新构思。其关键在于“独创性”,这与一般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它需要精细观察、准确记忆以及创造性联想和探索。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灵活、巧妙地迁移和组合。
  比如,对于“考试”这一类作文,大部分同学会将“考试”理解为学校里组织的有老师监场的活动。假若我们拓宽思路,便会发现,其实社会上、家庭中、课余时每一次小的选择,都将是一次考试,而你所选的每一个结果都是一份答案。这样想来,岂不是可写之事“巨多”吗?这样的答案,或是考验人格,或是考验性格,或是考验成功的秘诀,或是汲取失败的教训,这样的人生考试,岂不更有意义?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异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令人有别开生面之感。正所谓“别出心裁见柳暗花明”。
  
  三、纵横驰骋任思绪激荡——发散思维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作文,大部分都是话题作文,平日里学生们做的也大多是话题作文,当老师拿出另外形式的作文时,学生们又不知该从何下笔了。由此可见,一种作文模式往往会束缚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要打破这种常规,就要求同学们平日里各种文体兼备,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
  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一张面孔千人有,一件好事万人做”,也就失去了写作的美感了。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不同“点”出发,生发出更多更新的“奇思妙想”。
  我们都知道木匠祖师爷鲁班发明锯的故事。他在爬山时不小心让带齿的叶子划破了手,于是,他想到如果做成叶子形状的工具,不也可以将大树轻易割断吗?他的实验成功了,这就是后来的“锯”。鲁班没有局限在叶子本身,而是用发散思维联想到“锯”的发明。我们作文时,也可以从某一点出发,根据其特性,引发想象得出新的立意来,这样写出的文章便会独具特色。
  这三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完全隔离开来的,它们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虽有时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相辅相成、顺理成章。当然,教师要强调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不能随心所欲,随意逆向,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立意求新要做到不脱离实际。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回顾人类的历史,实则是一个创新的历史,每一成果,都凝聚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在创新作文教学时,应让学生思想插上想像的翅膀,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便有如有源之水常流常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被点燃,学生的创新灵感才能被诱发,他们也才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河北省东光县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M克莱因说过:“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数学教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应是一种文化的传播、精神的培养。数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重视和加强德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就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让德育内容有效地渗入,就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由理想变为现实。    一、认识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富国强国的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实施已很长时间了,但在语文教学中,填鸭子式、满堂灌的教学现象仍然存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
期刊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识别真、善、美,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操、美好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正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说,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直接渗透性。    一、树立积极人生观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
期刊
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心理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穿插心理教育应该是重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
期刊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1.有的课堂,一些数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2.有的课堂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 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
期刊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弊端。实施素质教育要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时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介绍运用导学法实施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导学法 特点 实施过程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高,主动参与的意识不
期刊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理论若不包括对美育的研究,就是不完备的理论。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对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纵观语文教材,它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它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困此,语文教学就不得不注重其中的审美功能,进行审美教育。     一、美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要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实验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随着教育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
期刊
摘要:信息素养养育的核心可归结为“问题——环境——目标”实践活动。本文围绕此核心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 学生 信息素养 问题 环境 目标    计算机课程承载着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它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信息时代人类文化视野中的一个新概念,它是由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面向信息
期刊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而班级是学校各项工作贯彻实施的基本单位,所以在班级工作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一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班级策略:    策略一:第一堂课――“人”字课  1 有德有才  2 有德无才  3 无德有才  4 无德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