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重任育人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cu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一词在《说文解字》中早有所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近代以来,西方教育者解释“education”一词,则具有引出、诱发之意,进而使人们认识到,“教育”是一种能够把人与生俱来的种子(或潜质)引发出来的活动。
  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我国于2011年制定颁发了新的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意志品质、行动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践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和理念,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重新反思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教书重在育人,以人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变革。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具有社会性的,是深处于社会之中的,教育的发展会受到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同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学科,是一门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艺术。那么,教育是怎么影响人的呢?建构主义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协助者。建构主义认为,教育是通过兴趣点作用于人的已有认知结构,使原有认知结构顺应新的知识结构,并且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的思维方式、话题捕捉能力,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师范生,都应该在不断获取知识的同时,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注意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
  教育要包含对人性的思考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其中,人的现实性包括人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和人的社会历史性。人通过亲自的社会实践总和为人,因为社会实践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所以,我们所说的人性也是动态的。那么,塑造人性、充实人性的教育也应如此,否则就被视为违背了人性。
  在把握教育特征时,有些人总是陷入全盘西化或是故步自封的极端情况。如时常有人质疑——“到底是中国注重知识掌握的应试教育好,还是西方强调自由、创造的教育好?”对此,理性的考量应是:中西合璧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同时应兼有对人性的思考。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实用主义集大成者约翰·杜威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之一。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做中学”。教育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所以,教育就是学生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对将来生活的预备。由此,教育与生活或生命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只有将两者联系起来才是最丰富的教育。
  20世纪的工业革命和科学思潮极大地窄化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科学世界不断向前,其与人们的生活世界日趋分裂。这使得生活被严重肢解了,人们大多没有目标,不了解、不注重生活的意义。后现代主义正是由此产生的,他们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生活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在信息泛滥、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一定要致力于展现“我”与“你”不一样的地方,然而也正是教育才能使人有价值,使人能够以迅捷的方式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地创造社会价值,推动礼会进步。
  西方永恒主义者鼓励人们回到古人那里去,像古人那样去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以启示:就是要求教育者要懂得如何令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要善于利用情境“悬置”教育过程,立体地、多线性地呈现教育,进而影响受教育者,使之做出最佳的安身立命的选择。
  教育思考的收获与反思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体验中,收获不少,但也积累了不少需要反思与修正的元素。
  一个好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是自由的、解放的。
  自由解放的教学行为是脱离讲稿、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的,是能够展现全新自我的。所以,我姑且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分为“融、会、贯、通”四个方面。
  “融”即融合。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它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理沦修养,还要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这包括适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做到中两合璧,贯通古今,不断反思教育实践,丰富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并将之投入新的教育实践中去。
  “会”即灵活自由地改变自我。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人们通过教育改造社会,而教育正是通过我变带动我身边的人变,进而带动其他人变(社会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反思感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变封闭的教学方法。
  “贯”即沟通、交流。教师的教学效果首先取决于其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会感觉上起课来十分轻松,学生听得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相应就高;相反,如果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很多时间。其次,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人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一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上,教学模式要由“教师中心”逐渐向“学生中心”转变,教师要更加注重问题的设置和对话的使用。课下,教师要更加关心学生的生活,开始关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联系。
  “通”即令生活焕发活力,让人人都能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人的生命是不可知的,有多种可能性的,这就导致了生命具有探究性。这种探究究不是任何框架都可以限定的行动,不应是压抑的、强迫的。因此,人人都应该自由地、解放地、主动地去拓展生命的价值。而教育带给人们的恰恰不仅是珍惜生命,更要教人注重生命的内在价值。教育正是通过教师的行动,影响受教育者的行动,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变革的。行动,不是动起来就行的,它应该具有显著的伦理特征。教师只有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的价值,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享受到充满活力的人生?这样,社会也才会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变革。
  有价值的教育理论应该是反思性的、个别化的。
  朱永新在其关于“新教育”的论述中指出:教育的三个特质是“我要开花”、“生命关怀”和“特立独行”。教育学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曾一度依附于物理学、哲学等学科,一直没有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以致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教育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较为缓慢和落后。这就要求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应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有价值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一线教帅,更要具备对具体问题的反思研究能力,学会运用行动研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科学解决问题,严谨提升并丰富教育理论。
其他文献
徐锦江  1961年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香港男演员。2015年,在北京时代美术馆首次开办个人艺术展“徐徐丹青似锦江”。  2015年11月底,徐锦江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艺术展——徐徐丹青似锦江。展览上不仅有他个人的画作,还有其他艺术家以他为题材创作的艺术品。他花了10个月的时间来筹备这次展览,瘦了十几斤。那段时间,他的眼神写满了两个字:疲惫。  这位举办艺术展的徐
2011年5月25日。美国教育部长邓肯与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长西贝柳斯宣布联邦政府将设立“竞争最优——早期学习挑战项目”,并为其拨款5亿美元。各州需竞争才能获得该资金补助,申请、竞争办法及资助额度将随后公布,各州要在9月前完成申请,然后完成评审,资金要在年底拨付到位。该资金由教育部与健康和社会服务部共同管理。  联邦要求竞争该资金的州,要建立一套综合的早期教育规划,使早期教育系统相互衔接配合。发挥
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这片创业热土上,有一所诞生于1995年的学校——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她在短短15年里创造了一个神话,实现了自己的办学目标,迈出了走向世界的一大步,教育教学成果得到各级领导和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如此惊人的发展,如此快速的崛起,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就此采访了西安高新一中名誉校长皎秋萍女士。  记者:皎校长,您好!仅有10余年历史的西安高新一中成为首批晋升为陕西省示范学
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潜能,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和有着更高能力的同伴帮助下,超越学生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笔者根据这一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践行“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  一、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要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效化,就要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师生
[摘 要]泰州市是著名的“教育之乡”。近年来,泰州市致力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转型升级,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转型发展经验在江苏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充分调研泰州教育发展现状,并基于泰州教育转型经验,提出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教育;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一、泰州教育转型发展的实践和基本经验  泰州是著名的“教育之乡”,素有崇文尚学、尊师重教的传统。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童年应该是多彩的。在学习之外,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去接触他们热爱的领域。然而,过多过重的课业负担正在悄悄地侵蚀着属于孩子们的私人领地,有的学生因为过多的作业而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自己的钢琴课,有的则没有时间游戏与锻炼,孩子们叫苦连天。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两个方面着手,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缺“德”之人,能力越强,学问越高,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放眼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体育课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坚持从育人出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观当前的在校小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是独
[摘 要]K-W-L策略是应“深度-成就”导向学习的诉求、形成性评估的引领以及图式理论的推动而产生的。该策略借助于可视化图表的支持,通过“Know——我已经知道了什么”“Want——我想要知道什么”和“Learn——我新学到了什么”三个环节的教学,融通學生已有的知识、意欲了解的知识和新掌握的知识。在运用过程中,研究者基于重视学习途径、引发深入探索或强调总结回顾等立场,创生了多种变式。研究发现,K-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成为当前学科教研面临的重要课题。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下面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针对一线教师当下的困惑,着眼于厘清“五对关系”,确立“核心素养可教可学可评”的意识与理念,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从而推动教学实践从知识教学走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一、学
为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引向深入,12月5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召开直属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交流会。他强调,要不断深化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理解,切实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以好的作风推进依法治教,全面落实全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任务,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持续引向深入。  会上,袁贵仁带领与会人员重温了宪法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他指出,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