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入境教诗词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小学生来说,因为时代久远和语言凝练,古典诗词的学习难度显然高于其他文体,不少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何为他们扫除心理障碍,使诗词的学习变得更有意思呢?我想以《清平乐 村居》的教学为一个切入点,作一些探讨。
  
  一、 搭建沟通平台,营造适宜情境
  
  于漪曾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家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片段一〕
  一阵悠扬的轻音乐响起,充满清新、自然的味道,虽然老师还没有开口,但不少学生已经被琴声吸引。
  老师:琴声中,你们见到了什么?
  学生:我的眼前出现了大片的原野、森林,我闻到了泥土的气息。
  学生:我从音乐中听到了流水声和鸟鸣声,我觉得来到了大自然中,觉得心旷神怡。
  ……
  老师:看来,大家都很有音乐的天赋啊!就让我们在这充满田园气息的音乐声中,一起走进一首描写田园风情的词《清平乐 村居》。
  课伊始,优美的音乐率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调动学生的情感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为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可以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看来,沟通不仅仅存在于语言当中,一段乐曲、一幅图画等都可以成为沟通的有效手段,全看运用是否得当。
  
  二、 关注重要细节,挖掘文本对话
  
  诗词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意义重新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的主体有两个,一是文本,一是学生自己。只有当学生深入文本的细节,才有机会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其精妙之处,才能在潜心地品读、玩味中把简练的字词还原为引人入胜的形象的文字或场景。
  〔片段二〕
  师:同学们觉得文中的哪个词令人深思,值得品味?
  (学生找到“醉”字。)
  师(提示):谁醉?为什么醉?透过这个“醉”字你知道了些什么呢?
  生:老夫妻俩醉了,不光是因为喝了点小酒,更因为三个儿子的勤劳和可爱让他们陶醉。
  生:我从这个“醉”字看出,虽然夫妻两个住的是草屋,日子很清苦,但是生活得非常幸福,非常安宁。
  师:你读到了文字的深处。
  生:我还认为老两口是被美好的乡村环境陶醉了,你们看,青山环绕,绿树成阴,溪水潺潺,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对话性,言说活动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一种人与人的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诗词语言凝练,值得咀嚼的文字会更多,教师尤其要善于把握细节为学生创造对话的机会。在《清平乐 村居》的教学中,教师扣住一个“醉”字,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品味到乡村老夫妻清苦却并不辛苦的田园生活,从而让学生对字面意思的浅显了解走向更为内在的深刻体会。
  同时,我们要知道,对话不能只是促使学生寻章摘句来言说,更要营造一个对话氛围,创设一个思维空间,让学生咀嚼、体验、表达,教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在对话有偏差和分歧时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言说更合理,对话更深刻。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会对话的人,通过对话让经典的文字和语言根植于学生的话语世界和心灵世界,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重视背景文本,深化学生体验
  
  几乎所有的文本都凝结着作者的情思,都是作者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的折射,了解写作背景往往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及精髓,特别是距离学生生活遥远的古典诗词,以学生自身的阅历和水平很难切入作者的内心与文本的情感,背景文本的引入就变得尤为重要。
  [片段三]
  师:课前都查阅过有关辛弃疾的资料了,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诗人当时的处境?
  生: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诗人,一直主张抗击金兵,可是遭到朝廷的排挤而贬职,当时隐居在江西上饶,心中有些伤感,也有些担忧。
  师:是啊!诗人他忧国忧民,虽然遭受打击,但是心系国家和人民,见到眼前的情景,他有什么感受呢?
  生:他对眼前的幸福生活羡慕而向往,希望自己也可以过上这样的日子,希望家乡的人民也可以安居乐业!
  生:他会想到由于金兵的入侵,中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要是没有战争,那里的人们也能过上安宁的生活,那该多好!
  师:你们读懂了诗人的心声,了不起!正如你们所想的那样,诗人触景生情,回到家里,诗人忍不住写下了这首词,让我们来吟唱这首词,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世界。
  学生了解了辛弃疾当时的处境,也就更透彻地理解了《清平乐 村居》的内涵,知道这首词不仅仅是纯粹的农村图景的描绘,更包含了词人的一种迫切的向往和渴望,读起来自然是别有况味。在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学生就能站在理解对象的立场,用当时的文化与情感去解释作品,从而感同身受地得到正确的情感体验。
  
  四、 扣住文本空白,想象文本画面
  
  [片段四]
  师:同学们,读这首词的时候,你的眼前会出现哪些画面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三个画面,经教师点拨,概括为:相媚图、劳作图、剥莲图。)
  师: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画面?你能结合词的内容,发挥想象,补充进作者可能看到听到而在词中没有描写出来的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吗?(学生小练笔)
  生:老两口小酌了一番,微微有些醉意,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中,老婆婆说:“老伴呀,今年的收成看来不错呀!”老爷爷乐呵呵地答道:“是呀是呀,多亏我们有勤劳的老大和手巧的老二呀!还有,谢谢你为我生了小三啊,他可是我们的开心果呀!呵呵呵——”
  生:清澈的溪水边,小儿子正趴在地上……
  文本的空白处也是教学的生发处。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从关注“写了什么”到“还有什么没写出来”,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许多看似简单的诗词其实都是意蕴丰富的文章,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展开想象都是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从文本的留白处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发挥想象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诗词所独有的魅力,倾听到作者所发出的声音,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将目光投注到文本的空白处,并由此进行联想和想象,也是学生阅读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反映。
  
  五、 重视感情朗读,抒发个性情感
  
  好的作品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当学生真正融入文本之后,会由作品中的某些元素联想到自己生活或情感中的某些相似之处,正如罗曼·罗兰说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片段五〕
  师: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闲适的生活,让老人自得其乐,酒不醉人人自醉。想一想,陶醉的仅仅是老两口吗?
  生:诗人也陶醉了。他被山村美丽的景色,被他们的幸福生活所感动,他也醉了。
  师:此时此刻,老师也醉了。不仅被画面上温馨的农家生活所陶醉,而且为诗人巧妙的文笔所陶醉,更为你们精彩的发言陶醉。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词,把老两口的沉醉、诗人的陶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教师的范读抑扬顿挫,学生的吟诵声情并茂。)
  对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再多的讲解都无法替代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诵读诗词,可以充分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抑扬顿挫的吟诵中,学生的思绪随时空流转、穿越,从现代进入古代,化身为作品中的那个他,渐渐地完全融入诗词的意境。
  责任编辑:孙海燕
其他文献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列,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正日益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逐步增强这种意识,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活动经验。下面以《倍数和因数》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提升和迁移数学活动经验。  一、 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数学思
无论是小学高段还是低段,教师都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预习,这无论对高效课堂的建设,还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意义都十分深远。课文预习,从何处出发呢?本文以《桥》为例(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 从单元导读出发  单元是一个整体,同一个单元内的课文,在单元目标的达成上,或互为补充,或体现学与用,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教师教学不能没有单元
【摘要】作业设计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检测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的有效路径。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既能有效补充课堂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鉴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有效路径  作业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既能检测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熟练程度,又能帮助学生有效巩固课上所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忽略了作业
案例描述  这是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书名叫《亲爱的汉修先生》。书的内容是: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亲爱的汉修先生》,他很喜欢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与他联系。到了六年级,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
除了文化课外,日本的小学还有三门属于道德范畴的课程,即《道德》《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这三门课虽然没有教科书,但日本文部省在“教学指导纲要”中,对其中的每一门课都有统一的要求。  《特别活动》——“通过理想的集体活动,在培育孩子健康的身心及发展个性的同时,培养其集体、自主、实践、协作的态度。”这门课主要用于班级活动,以及其他一些集体的活动,如学校、以及年级之间的联谊活动等。  《道德》——“以
主题图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主题图特有的“场景”和“情境”有机融合的方式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教学信息资源,它“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富于科学的数学理趣和浓厚的儿童情趣。因此,如何深入挖掘和优化活用主题图,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教师对主题图丰富、实用的价值内涵难以理解和把握,常常出现“看图说话、浅尝辄止”的现象,使主题图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发挥其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确立单元整合视角,将单元视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整体,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建构,使单元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从而扩大数学教学效应,促进学生宏观建构能力成长。文章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为例,探索了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单元整合;小学数学;数学思想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以课时教学设计为主,这就造成各个课时之间的人为割裂,不利于促进学生系统思维发展。单
【摘要】学校是学生成長的重要地方,应加大力度发扬传统文化,将文化教育作为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美术教学中,将地方文化资源与小学美术课堂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主动挖掘地方文化,将其与美术课程高效融合起来。文章对南京地方文化与小学美术课堂融合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南京地方文化;小学美术课堂;文化传承  号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别名“金陵”,是著名的历史文
当前,“低龄化”成了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虽然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已经将英语课的开设时间“由原来的初中一年级提前至小学三年级”,但这显然还不能满足一些教育机构和广大家长的需求。实践当中,较为正式的英语课堂已经延伸至学前班和幼儿园阶段,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开始教孩子学认英语字母,听英文歌曲,有人将这种现象戏称为“全民外语学习制度”。  人们重视外语教育,希望通过提前外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解方程是新课程“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影响很大,能用顺向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和纯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解方程制订的目标定位是: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 2=5,2x-x=3)。现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就是根据上述目标编写的,以期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    一、困惑    根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