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预习,从何处出发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小学高段还是低段,教师都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预习,这无论对高效课堂的建设,还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意义都十分深远。课文预习,从何处出发呢?本文以《桥》为例(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 从单元导读出发
  单元是一个整体,同一个单元内的课文,在单元目标的达成上,或互为补充,或体现学与用,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教师教学不能没有单元整体意识,学生的学习同样需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因此,预习课文从“单元导读”出发就十分必要。像《桥》一课,学生预习单元导读,预习什么呢?比如单元导读这样描述:本组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获得一些本组课文的预习信息:(1)读课文时尽量落实中年级时学过的见文字想画面的方式,努力进入课文情境,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2)感动自己的地方要划记号做批注:比如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3)搜集可歌可泣的相关故事。预习导读,破解密码,最初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能主动了解单元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预习活动了。
  二、 从词语盘点出发
  词语盘点里的词语是本组课文必写必记和必读必认的词语,是本组课文字词书写与积累的底线。精读课文后面附录的一般是单个汉字,预习时,与词语盘点里的相关词语结合过关,更符合“字不离词”的原则。当然,作为高年级的字词预习,把相关生字词从课文里圈出来,读准字音,分析汉字特点,动笔书写,运用以前学过的方式识记,听写过关,以及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这都可以自主完成。像《桥》这一课,容易读错的字是“势不可当”的“当”,原因是与另一个成语“势不可挡”意思相同,容易误会。易错的字是“祭奠”的“奠”,中间“酉”容易漏写一短横,“豹子”的“豹”左边也容易误写成反犬旁。书写方面,笔画较多的汉字不少,需要重点注意笔画的疏密避让。进入五年级,学生在汉字的认读、识记、书写方面的方法积累已经不少,先学后教应该成为基本策略。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以检测的方式落实,重点指导个别易读错、易误写、不易写美观的汉字。同样是注重识字、写字,高段多放手,学习过程前移,是应有的共识。
  三、 从课后习题出发
  小学语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与学习目标对应的练习题,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凭借,理应成为学生预习的抓手。比如《桥》的课后有三道习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3)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如,课文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文中有多处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找出来,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预习中,学生先读通,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按照要求做批注,目标明确并可操作。五年级的学生,先尝试思考,大部分问题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由于是在课前,时间充裕,学生还可以思考得更深入、更全面,比如关于大雨和洪水描写的好处,学生可能从语言修辞、篇章构思、表现手法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如果是在课内,时间局限等因素使学生往往浅尝辄止,思路还没打开便被“叫停”,课堂被一些缺乏深度价值的小训练充斥着,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反之,学生思考深入,即使是错的,也呈现出了最近发展区,这正是教育的绝好着力点,学生成长的最佳生长点。当然,要想有实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白:不懂的时候尽量思考,思考之前不能看任何参考书。不然,深阅读的策略又会只收获浅阅读的效果。
  在以上预习做法之外,其他常规预习做法依然是必要的,比如给长文章标段落序号等等。另外,超越习题之外的学生自主阅读感悟也是值得提倡的,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基于单元导读、词语盘点、课后习题的预习,不过是一个预习要求的下线。
其他文献
近日,我有幸做了一所学校赛课活动的评委。每节课,评委手持评课标准,按部就班,对照评价,当场评分。看着精心设计、面面俱到的评课标准,我可傻了眼,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多媒体使用等近20个指标要一一核对,评课者可谓是眼花缭乱、措手不及。  一节课的评价一定要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一定要搞得那么复杂吗?其实不然,我们要化繁为简。一节课的成败要看学生获得的多少,即言语习得、技能发展、
【摘要】在传统的童年研究中,儿童是作为被研究对象而存在的。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出现了“儿童视角”这种把儿童作为研究主体的新研究方向,倡导新的儿童观,主张儿童作为自身生活的专家,倾听幼儿的声音,彰显其作为研究主体的生活体验和意义建构。支持性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是基于儿童立场,转变教师观念,追随幼儿经验,满足幼儿需要,并在教师支持下主动和谐发展的园本性课程,其建设的核心意义在于幼儿主体价值的实现,促
【摘要】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点,寓音乐文化审美于学生心灵,积极探索了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传承的路径,通过转变音乐教学活动形式,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音乐美的理解,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感悟音乐的艺术深层价值,从而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音乐;传统文化;音乐审美;实践活动  音乐教学是蕴含人文、思想、情感、行为、价值的艺术审美活动,承载着传递民族信仰和精神文明的神圣使命。音乐新课
【摘要】古诗词作为文约意丰的文学形式,是发展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渗透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能简易化理解诗意的过程,而且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味诗情画意,溯本求源地感知作者的意趣,更能激发学生想象补白、记诵积累的能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想象补白;逻辑思考;审美创造;长时记忆  教育专家许汉先生曾说过:“教学思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质量的评价,都必须抓住思维能力这个核心。”[
现象描述与错因的调查:  前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学生调研测试。  一年级有一道题目: 8和下面的哪个数最接近?选项有:10、5、 18。检测的正确率为100%。  六年级也有一道类似的题目:2/3和下面的哪个数最接近?选项有:1/2、3/4、5/6。检测的正确率为72%。  就这个问题我同六年级老师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两方面的答案:一种解释是学生的知识增加了,思维能力却倒退了。另一种解释是高年级的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不仅是理解意义、吸收信息的过程,而且是培养语言习惯、积累知识、运用语言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又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从文本中“走一个来回”,从而使阅读教学成为文章解码重建意义的过程。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阅读教学的层次性,使教学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呢?特级教师孙双金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教学片断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经典片断]
一、 利用角色期待,激发交际愿望  “交际性”是我们口语交际课区别于普通听说训练、讲读练习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口语交际课最大的问题恐怕就在于课堂上交际味道单薄,单向、线性的听说味反而较为浓烈。交际过程的实现、交际目标的达成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但我们显然应该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交际的愿望从哪里来?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为例:《水浒传》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
在人的一生中,对话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而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克林伯格提出,“教学方式中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费莱雷在其解放教育理论中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对话式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对话”,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对话”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那么,在小学语文阅
【摘要】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赋予了文字事业发展新内涵,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字的发展繁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汉字做出新贡献。文章从现代汉字审美史、现代汉字传播现象与问题、文字事业发展新动态、现代汉字审美应用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汉字审美;汉字审美应用评述;现代汉字审美发展路径  【基金项 目】本文章是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列,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正日益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逐步增强这种意识,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活动经验。下面以《倍数和因数》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提升和迁移数学活动经验。  一、 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数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