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用建筑承载使命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30年代在北平生活的梁思成、林徽因。 图片|中国青年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至今保存着当年自己作为梁思成助手,在參与北京近代建筑研究时给先生拍的照片。“在东交民巷圣米歇尔教堂考察时,正巧梁先生一回头,嘿!我就按下快门给他照了一张相。当时先生立刻就指着我说,‘以后再不准许你用公家的胶卷照私人照片!’还把我训斥了一番。”
  “这是梁先生主持此项工作的唯一工作照。”说到这里,86岁高龄的老人有些哽咽。
  1972年1月9日,一代建筑巨人梁思成在医院溘然长逝。
  他开创了中国数千年来以科学方法研究古建筑的先河,在建筑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作出了不朽贡献,更为突出的是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调查。他创立了中国高等院校第一个建筑系,写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并培养了大批人才,流芳千古、永载史册。

立志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


  192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迎来了一对特殊的学生——梁思成与恋人林徽因,他们将在这里开始为期4年的留学生涯。梁思成入读建筑系,由于该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不得不在美术系就读。
  学习期间,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作为东方古国的中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建筑史,这让他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悲哀。更令他关注的是,当时西方学者虽还没关注中国的建筑历史和技术,但日本的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和关野贞等学者已经对此开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这是梁思成日后频频提起的一句话。
  从此,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的志向,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为实现宏愿,从最初的绘制草图、平面图到反复练习立面图和透视图,再到最后追溯一座建筑的历史变迁过程,梁思成一门心思钻研学业,雷打不动地沉浸在图书馆里。至今保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为数不多的几张作业图是他学业最好的证明——精致的构图不仅得到了最高分数,还获得了极好的评价。
  毕业后,即便和林徽因在欧洲蜜月旅游,梁思成也不忘对西欧各国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其间,何时启动归程提上了日程。因为彼时,国立东北大学(以下简称东北大学)已经招收了一班学习建筑的学生,正愁缺少专业教师。
  而梁林二人,将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系的开创者。

培养中国本土第一批建筑人才


  让梁思成执教东北大学,是父亲梁启超精心安排的。虽然梁启超原本希望儿子能在美术方面有所成就,但看到儿子对建筑学的一腔热血,他还是开明地做出了“妥协”,甚至果断替梁思成承接了东北大学聘书,让学成归国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前去任教。
1947年,梁思成(前排右二)在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中国顾问时的工作照。图片|凤凰网

  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草创的日子里,梁林二人不仅是组织者,更是仅有的两名建筑学“授业”老师。他们一切从零开始,既要处理日常事务,又要为新生讲课。开设的课程中,林徽因负责讲授美术和建筑设计,梁思成则讲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学设计原理,同时他还将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相融合,开设了建筑史课程。
  “先生虽然个头不大,但双眼炯炯有神,而且带着对建筑学专业的无比热爱和自信,给人以很大的感染力。他常说‘任何一项建设,建筑必须先行,建筑是工程之王’。”1929年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后成为美国著名建筑师的张翔在回忆录中写道。
  教学之余,梁思成从未忘记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宏大愿望。他开始对附近一些古代建筑进行调查测绘,特别是对位于沈阳北郊5公里处的清朝皇家陵寝北陵展开考察研究。这为他日后漫长的古建筑调查奠定了基础。
  1932年7月,东北大学建筑系学生迎来了毕业典礼。这是中国人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建筑学专业人才,也是梁思成等人倾注满腔心血的结晶。

  建系之初,梁思成奔赴美国考察,学习并将“体形环境”的教育理念引入国内。他认为,建筑教育不单是要培养设计单体建筑的设计师,还要造就广义的城市规划人才。

  “建筑这东西,并不如其他艺术,可以空谈玄理解决的。它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处处与实用并行,不能相脱离。”梁思成在贺信中如是说。
  的确,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所有研究,绝不是埋首于故纸堆中,全都进行实地调查测绘,以达治学之道,这为日后无数建筑学者开展古建筑调查树立了良好榜样。

开启中国建筑历史调查之路


  从1932年到1940年的8年时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迹踏遍了全中国200多个县,调查古建筑2700余处,为后人留下了数千古建筑肖像。之后,梁思成更是创作出《中国建筑史》这样的皇皇巨著。
  考察途中,他积极致函时任清华大学校长、主持西南联合大学校务的梅贻琦,希望清华大学尽快增设建筑学院。“在组织方面,哈佛、麻工、哥伦比亚等均有独立之建筑学院,内分建筑、建筑工程、都市计划、庭院、户内装饰等系。为适应将来广大之需求,建筑学院之设立固有其必要。”梁思成在信中写道。
  这一建议颇受梅贻琦的赞赏,他邀请梁思成主持筹建。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梁思成任系主任,林徽因也为该系的工作开展付出了诸多心血。   建系之初,梁思成奔赴美国考察,学习并将“体形环境”的教育理念引入国内。他认为,建筑教育不单是要培养设计单体建筑的设计师,还要造就广义的城市规划人才。此后,梁思成又将建筑系更名为“营建系”,其下设立“建筑學”专业和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市镇规划”专业。
  作为营建系1951级学生,傅熹年一直记得,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到北京大学红楼,梁思成无不耐心指导他进行实地观摩、体悟建筑风格的情景。
  他对老师梁思成印象深刻:“梁先生风度翩翩,带着一股温文尔雅的学者气息。每次我去他家汇报工作,叫他梁工不给开门,非要叫梁先生才行。”他向记者补充道,“林徽因和梁思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林徽因说话做事非常硬气刚烈。”

完成建筑师的业与使命


  “很多重要地点梁先生都会打好招呼,让我们进去考察。记得有一座英国人在清朝末年盖的最高法院,他帮我们拿到了测绘图,让我们学习。”1956年,王其明考上梁思成“建筑理论及历史”副博士研究生,回忆起60多年前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没有谁能够比我更加了解梁先生的建筑理念了,他的想法是非常先进的。”梁思成门下唯一的研究生、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王其明告诉记者,“他在美国参与联合国大厦的设计方案,就是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设。梁先生想学习建筑空间设计理论,大师告诉他‘最好的空间理论其实在中国’。梁先生瞬间顿悟,高兴得都说不出话来。”
  那么,建筑空间设计的精髓究竟是什么?王其明引用老子的一句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众多建筑领域的开创让梁思成声名鹊起,参与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更是让他荣誉加身。
  一直以来,民本思想是梁思成的心中之重,他非常关注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规划问题。为此,他和陈占祥合作完成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的文稿,也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完整地保留北京古城原来的格局,是“梁陈方案”的基本思想之一。面对彼时改造旧城的强烈态势,梁思成频频上书、奋力抗争,直至无力回天。
  伴随着古建筑的轰然坠地,梁思成的生命也逐渐走到了尽头。追悼会上,在场嘉宾无不哀痛。“当时我得知这个消息还是在报纸上,心里特别难过。”王其明说。
  “建筑师的业是什么?间接地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这是梁思成常告诫世人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诚然,如今这个名字已变成了人世间永恒的回忆。留给人们的除了那万古不朽的学术造诣和成就,还有那在任何时候都坚决捍卫古建筑的信仰与至诚。
  ◎ 来源|中国科学报
  梁思成

  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语录: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
  “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
其他文献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9879  摘 要:制药企业的数据完整性要求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结合目前官方检查发出的缺陷情况来说,仍有一部分制药企业在数据完整性方面存在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制药企业的数据完整性问题,本文通过对常见的数据完整性缺陷的研究,做了一些分析和总结,同时通过实际工作中数据完整性的常见问题及导致数据不完整的原因,来探讨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6489  摘 要:融媒体发展背景下,对短视频平台产生很大影响。短视频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想要实现自身更好发展,要对短视频内容进行创新、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对视频创作者的价值观教育等。营造良好短视频网络环境,促使短视频内容,能够为人们起到正确引导,发挥正能量,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为社会更好地发展打下良好基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3-5640-7053  摘 要:近年来,我国风电等新能源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缺口随之迅速扩大。近期,关于新能源按照合理利用小时进行补贴的文件引发行业对于政策延续性及项目经济效益的担忧。本文通过对风电项目不同边界条件下合理利用小时政策前后经济效益定量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合理利用小时补贴条件下对风电项目经济效益影响较小,仍能够保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7573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西安市市中心位置处未央区、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灞桥区、雁塔区和长安区共7个行政区2020年全年的百度地图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对原始POI数据进行梳理与分类,根据旅客出行目的的不同聚类成4大类POI数据:娱乐出行、医疗出行、教育出行、办事出行。然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1454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飞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日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教育行业作为一项国家社会性的事业,当然也不例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段、多媒体技术走进传统课堂,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进行科技改革,致力于打造出一个现代化、智能
游戏可以承担传播科学的社会使命,并且是一种长期受到忽略的生态媒介.本文将现有的科普游戏归类,提出了一种新的科普游戏创作模式——众创开发模式,即通过参与式设计引导公众
我国研制原子弹关键的一步是在1957年夏天迈出的:在二机部下面成立了一个核武器局,对外称九局,后来又改称九院。出任局长的是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觉少将。李觉说没有想到中央竟让自己参与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用李觉将军的话讲,当时他是一无所有、一无所知。以下是李觉将军的回忆——55岁的王淦昌要离开17号工地时,竟拔下几根白发,留在了这个研制原子弹起步的地方  随着九局的组建,大
期刊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应用数学家和力学家。  钱伟长,“三钱”中的最后一位,于2010年7月30日在上海走完了98岁的一生。  像很多同辈的中国科学家一样,钱伟长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国家的需要,永远是他事业的指南针。战争的苦难,或者政治厄运,始终没有压倒他。  晚年,他成为大学校长和热心的教育者。培养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民族开拓未来,是他最后岁月里牵挂的主题。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
期刊
《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年科技规划》)是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下简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于1963年制定的第二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聂荣臻在回顾该规划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时说:“当时制定新的《十年科技规划》,总的目标就是要赶上60年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  虽然《十年科技规划》的实施被“文化大革
期刊
李四光在工作。图片|新华社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956年4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到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报告,主题是《地壳运动问题》。  其间,李四光将一个金属球套在自行车车轮的辐条上,当车轮旋转加速时,金属球从中心向边缘滑动,当转速变慢,金属球则从边缘滑向中心。用这个例子,李四光想说明一个道理:地壳垂直运动也受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影响。  “那时整个屋子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