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学生的阅读状态急需彻底的加以调整与改变。如何构建学生与文本、与教材之间的直接对话,从而搭建起基于“自已的阅读鉴赏心得”的交流平台并完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呢?我认为将“圈点批注法”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所谓圈画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感受、情感体验、知识储备,与文本展开独立、独立的对话,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以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协助学生确立问题,再组织学生以交流讨论为形式来推进阅读的深入,实现各对话主体间的不断超越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
圈点、批注不是在文章中任意涂写,而是要求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同时要简单、明了,表示的意义也要固定。尤其给文章作批注时要在反复阅读、认真思考、比较分析、揣摩体味后才能进行。
首先,圈画批注,要注意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读过某一个章节,先要经过思考,找出重点难点,决定哪些地方应该圈点,哪些地方应该勾划,哪些地方要加注,哪些地方要加批,然后再动笔墨。如果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乱划一气,胡批一通,反而会影响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其次,圈点使用的符号应该是固定的,不要随意改换,符号的种类也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点过的书就能看明白。还要注意圈点和勾划的地方不可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看不出哪里是重点了。
阅读时在哪些地方圈画呢?1、揭示全文中心的语句。2、揭示段落中心的语句。3、集中表明作者态度或议论抒情抒发作者感受的语句。4、揭示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逻辑联系的语句或词。(如过渡句、设问句、统领下文的句子等等)5、体现语言信息含量高的句、短语或词。圈画批注法因课文的不同而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划线的使用,记叙文可划总起句或议论性句子,写景的句子可划使用修辞的句子,说明文可划文段的中心句,议论文可划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等内容。形式上的适当统一有利于讨论与交流。
另外,批注应该作到既言之有物又简明扼要。批语要有分析,不管是褒是贬,都应该说出点根据来。随便加上一些“好”、“绝妙”或“废话”“胡说”之类的话是没有用处的。批语不应过长,啰哩啰唆地说不到点子上也不好。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圈画批注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由感悟、自觉积累的意识,发展健康的阅读个性,建构丰富的情感世界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今天中学生功课繁重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强调方法,强化效率,寻找符合中学生阅读规律的有效途径。
所谓圈画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感受、情感体验、知识储备,与文本展开独立、独立的对话,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以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协助学生确立问题,再组织学生以交流讨论为形式来推进阅读的深入,实现各对话主体间的不断超越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
圈点、批注不是在文章中任意涂写,而是要求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同时要简单、明了,表示的意义也要固定。尤其给文章作批注时要在反复阅读、认真思考、比较分析、揣摩体味后才能进行。
首先,圈画批注,要注意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读过某一个章节,先要经过思考,找出重点难点,决定哪些地方应该圈点,哪些地方应该勾划,哪些地方要加注,哪些地方要加批,然后再动笔墨。如果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乱划一气,胡批一通,反而会影响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其次,圈点使用的符号应该是固定的,不要随意改换,符号的种类也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点过的书就能看明白。还要注意圈点和勾划的地方不可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看不出哪里是重点了。
阅读时在哪些地方圈画呢?1、揭示全文中心的语句。2、揭示段落中心的语句。3、集中表明作者态度或议论抒情抒发作者感受的语句。4、揭示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逻辑联系的语句或词。(如过渡句、设问句、统领下文的句子等等)5、体现语言信息含量高的句、短语或词。圈画批注法因课文的不同而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划线的使用,记叙文可划总起句或议论性句子,写景的句子可划使用修辞的句子,说明文可划文段的中心句,议论文可划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等内容。形式上的适当统一有利于讨论与交流。
另外,批注应该作到既言之有物又简明扼要。批语要有分析,不管是褒是贬,都应该说出点根据来。随便加上一些“好”、“绝妙”或“废话”“胡说”之类的话是没有用处的。批语不应过长,啰哩啰唆地说不到点子上也不好。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圈画批注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由感悟、自觉积累的意识,发展健康的阅读个性,建构丰富的情感世界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今天中学生功课繁重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强调方法,强化效率,寻找符合中学生阅读规律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