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内外阅读,打造成长的温床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我们鼓励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希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开阔视野、获取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但是,课内阅读如何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也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三打白骨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过程】
  片段一
  .......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支笔,一边默读课文第一段,一边圈画重要词句,然后同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生:(默读圈画交流)
  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
  生:第一自然段里的“一天”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哪一天?
  生:老师,这是神话故事没有具体时间。
  师:不错。还有补充的吗?
  生:唐僧师徒们到了“一座高山前”告诉我们来的地方。
  师:这山高吗?
  生:高
  师:从哪里知道这山高?
  生:我关注到“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这个词语让我感受到,山很高,而且很险。
  师:会读书。还有补充吗?
  生:老师,我关注到“孙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望,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就要摘些来给师傅充饥。”看出来,山很高。
  师:为什么呢?
  生:大家知道,孙悟空的法力高强,他需要跳上云端才能看到远处。说明山高。
  师:非常好。同学们。这一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山高,你还能读出什么?
  生:孙悟空法力高强。
  生:这里山上什么都没有,而且附近也没有人。因为,孙悟空跳到云上才看到南山有吃的。
  生:老师,从“走了一天的路”也能看出,这里是多么的荒凉啊。
  师:同学们,大家很会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细细评读,虽然简短的几句话,却感受到师徒们所到之处,荒凉、山高、路险。可是同学们,在原文中,这里的环境描写又是怎样的呢?读一读大屏幕上出示的内容。
  【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师:课前大家都读过了吧?
  生:读了!
  师: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
  生:上下对仗。每一句都很简洁。
  生:句式一样。
  师:很好,其实在《西游记》有许多这样的内容,都是对环境、心情、故事等的补充。读过什么感受?
  生:老师,“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看出这里野兽多。危险!
  生:老师,这里的大蟒和长蛇太恐怖了,又大又长。
  生:不对,这是夸张。哪有这么长的呢?
  师:同学们,注意,这是“***”?
  生:神话
  师:还有吗?
  生:老师,这些大蟒和长蛇太大了,可以喷雾,吐怪风了。
  生:老师,虽然这里野兽多,但是并不是很荒芜。
  师:你怎么知道呢?
  生:这里有“松楠秀丽”而且“芳草连天”。
  师:景色还不错,可惜没有什么吃的。
  生:是的,不然孙悟空不可能要跑那么远去找吃的东西。
  师:同学们,这段描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唐僧师徒所到之地,野兽四处出没。这里可能有人吗?
  生:不可能。
  师:可是,恰恰这里出现了三个人。而且都是一家人。不过他们都是妖怪所幻化的。
  ......
  片段二:
  .....
  师:同学们,孙悟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你能用成语概括出他的形象吗?
  生:七十二变
  生:降妖除魔
  生:火眼金睛
  ......
  师:同学们,其实练习三中十二个成语都是描写孙悟空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联系课文,说说孙悟空让你深刻认识到哪些词语?
  生:腾云驾雾。孙悟空一开始帮唐僧去找吃的就是腾云驾雾,非常了不起。
  生:火眼金睛。他能看清妖怪,白骨精就是他能认出来。在《西游记》中很多妖怪都是他用火眼金睛发现的。
  生:我还知道孙悟空火眼金睛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出来的!
  师:很好,你爱读书!
  生:除恶务尽。这个词语是消除坏人坏事或邪恶势力必须彻底。孙悟空就是这样的,虽然师傅一再阻挠,但是面对白骨精,必须要将他打死。
  师: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对一些词语的研究,我们所能认识的孙悟空还是肤浅的。同时,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他们在《西游记》中的形象,需要我们认真研读原文才能认识。大家用“采蜜本”摘抄一段你所读篇章中你认为精彩的描写,可以是针对人、事、物的描写,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体会,一直到阅读完《西游记》。
  【教学反思】
  一、对比阅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好读书”必须有兴趣,学生阅读兴趣催化行为变化,发自内心驱动行为,最终养成阅读习惯。
  片段一教学中,笔者引入《西游记》中的原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因在备课过程中,立于学生、文本、原文发现一个“阅读兴趣的激发点”:原文,语言简练,描写丰富。文本,言简,但言外之意丰富。学生读原文感受《西游记》语言风格,丰富自己的想象。对话文本可以锻炼自己解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先与文本深入对话,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知此处“荒凉”“山高”“路险”“孙悟空法力高”,然而,山高路险和荒无人烟的感知是苍白的,学生的脑海中难以勾画出景象。此时,引入“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引导学生品读,学生自然会抓住“虎狼”“长蛇”“巨蟒”等形象事物,在脑海中勾画出此处的险恶环境。   笔者在这里引导学生品读原文中的环境描写,是对原文的补充。重在“感知”“联想”学生不需要逐字逐句的理解,纯粹的“无负担”的读。同时,在后续的教学中,尸魔三次出现时的形象,我也及时引入原文,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感知原文的精彩,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二、顺势而导,延伸拓展
  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既然课文是例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好例子、利用好课文,教者需要与编者对话。六下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诗文精粹”在《练习三》中安排了12个词语。这12个词语都是描写孙悟空的形象。如果,在教学中教者坚持是课文就是课文,编者编入什么顺序我们就按照什么教,不可破坏顺序。可以说我们既误读编者的意图,甚至错失了“顺势而导,延伸拓展”的最佳时机。
  片段二教学中,在学生研读过《三打白骨精》后,学生心中的孙悟空形象是立体的而却又是片面的。立体是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就认识的孙悟空,是听说来的,书上看来的,甚至是通过影视作品得来的。但是,这个孙悟空又是片面的。因为,学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评价这一形象,这一形象是无体系的。那么,笔者利用好教材,顺势而导,引导学生关注《练习三》中12个描写孙悟空的词语,引导学生对心中的孙悟空进行回放。在回放的过程中深刻认识这一人物形象,对文本进行进一步延伸拓展。
  笔者这一做法在深入解读文本,对话编者的意图之上整合教材,虽然做法简单,但是收效却大。在学生收获系统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同时是带着系统评价进一步去认知人物。在课外阅读的同时,不会是盲目的,也是带着思考和评价去阅读。
  三、以写促读,落地生根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有助于对读物的深入理解、有助于积累资料、有助于产生新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从教学层面来说,课外阅读笔记是学生课外阅读体验过程、思考过程的最好反馈方式,利于教者及时把握学生课外阅读量和阅读进度。同时,课外阅读笔记是课内阅读所获得方法的延续,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让学生自备“采蜜本”用于每天写阅读笔记,每天进行批阅。
  当然,写课外阅读笔记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同年段,不同阅读要求,读书笔记的要求也不同。对于高年级学生,笔者指导他们从所读内容中抓住一两个主要片段,可以是对片段精彩描写上的认识,比如关键的词句,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也可以是片段阅读后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体会等。能做到一日一得,不求长篇大论,但求真实。对写得好的,及时在班级反馈,树立榜样。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是带目标,带着“轻任务”阅读。这种阅读不是盲目无目的阅读,不缺少主观能动性。虽然,在阅读量上会少一些,但在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上,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能够整合在一起,形成体系,最终成为孩子成长的温床。在课前,结合文本特点等选择好阅读材料,在课堂上结合文本特点运用好课外阅读材料,在课后利用好“写”促进课内外阅读有机整合。坚持下去,相信每一个每一个孩子爱阅读,会阅读,享受阅读。
  (编辑:李艳松)
其他文献
【摘要】多元解读,让学生领略秋天里的人生理想,让学生的诗词学习有更大的格局和空间,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便能走出我们母语的阅读困境。  【关键词】多元解读;《天净沙·秋》;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诗词,缘情言志,是集中体现古代经典之所在。“秋”,一个在古代文人笔下充满灵性的季节;它和“愁”是谐音,又是一个映射寄托着历代游子羁旅
【摘要】近些年来,语文阅读教学受到各方面的批判,原因是阅读教学的道路不知道是什么,新范式也不知道是什么,这就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成了一个“四不像”。而现在教育工作者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就是将语文阅读教学前行的道路展开,走出一条鲜明的道路来,本文将从秩序这一哲学概念入手,探索当今高中阅读教学新范式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阅读;秩序;规则;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秩序所包含的
【摘要】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自开始使用以来,广受好评,该教材有很多优点和亮点,主要表现为“四美”,即教材的人性之美、传统文化之美、语言之美和儿童化之美。在教学中,应尽量把这些美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本;教材 ;传统文化;儿童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统编本一年级教材自从2016年九月开始使用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有很多的优点和亮点,归结起来,笔
【摘要】阅读学习是语文教与学的核心构成,提高高中生阅读能力,形成阅读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本文就苏教版高中语文两篇主题相近文章比较,探讨阅读教学的创新生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师陀《说书人》中的这句嘲弄可以代表小城居民对说书人的看法。我想这句嘲弄如果用在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上也是
【摘要】对一名初中生来说,由于时间与精力所限,最好选“一本”适宜自己的特别喜欢的经典名著来读。选好书籍之后,在通读的基础上精读,圈点勾画,摘抄,写批语,并进行大量的有目的的仿写。扎扎实实走好这几步,写作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关键词】初中生;经典名著;读破;仿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有万卷书者,下笔自然如有神助;胸无点墨者,如老虎吃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凭借其快、精、准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内涵丰富,形象生动,学生的接受度普遍较高。识字课程是学生们小学语文基础课程之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打破陈规,把先进的互联网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本文就将结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阐释互联网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试对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育;
【摘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具体内容。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以活动为载体,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实施养成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视度不断加强,学校希望能够建立起理想的课堂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获得务实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四有”的角度来对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务实追求进行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四有”;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务实追求  【中图分类号】G62
“共能”“异能”是福建师大文学院潘苇杭与潘新和二位先生在《写作“共能”“异能”论——“议论”体式写作应成为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语文建设》2011年第10期。以下简称“潘文”)一文中使用的两个重要术语。潘文说:“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分为‘共能’‘异能’两种。‘共能’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具备的写作能力;‘异能’是指学生个人特殊的写作才能,不是人人都要具备的。”潘文同时指出:“教师应因材施
【摘要】离异家庭学生的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群、一个特殊的不可忽视的教育对象。本文在探讨了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三项心理维护的措施。  【关键词】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维护;真诚;书面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离婚率的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离异家庭的孩子是与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