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启智 因势利导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a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历来相对弱势,尤其在理科班。一方面,相对于其他高考科目,语文学习见效慢;另一方面,不少“学困生”在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或者是由于种种原因泯灭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故,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容易出现随意接茬,思维浅薄等现象。笔者认为,在这样“突发”状况下,应该理性分析,因势利导,用语文的方式来应对。
  一、因势利导,用书香应对“搭茬”学生的肤浅
  课堂上经常有这样搭茬的学生,让课堂节外生枝。从搭茬的类型来看,有的孩子是因为知识都懂,随口而出,有的因为调皮的天性,有的是因为卖弄,还有的是故意捣乱。所以,他们多数是为了表现自己,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也有少数是明显的挑衅,挑战老师的权威。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要迅速分清楚情况,多数情况可以置之不理,让他觉得没有趣味,没有了兴头。但是,如果整个班级都被挑动,丧失了学习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老师用一定的方法来引导。
  【情景回顾】
  高三复习课。带领学生赏析2010年重庆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品味“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的含义。我循循善诱:同学们,当你“整个春天里,都在向着两只鸟儿仰着脸”,你可能在想着什么呢?“把它给煮了!!”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角落里发出,“轰……”本来安静的甚至有点沉闷的高三课堂突然炸锅了,尤其几个男孩子边笑边看着我,仿佛在等我怎么搭话。
  【应变过程】
  这样的接茬已经影响了课堂的秩序,是有必要管一管的了。我放下手中的试卷,看这声音的来源,原来是这个班的混世魔王,借着“体育生”的身份,文化课从来不好好学,我也找他聊过不少次,收效甚微,看来,今天这小子是要把语文课堂用来娱乐,博取众人的关注。我可不能让他的“奸计”得逞。想到这,我清一清嗓子:“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人心目中最煞风景的事有哪些吗?”孩子们立刻不吭声了,“唐代李商隐在《杂纂》中列出几大煞风景的事情,如‘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对花啜茶,松下喝道,烧琴煮鹤’。这些都是当时让人扫兴的事情!”我一一在黑板上写下这些话,一边给孩子们解释,为何这些行为煞风景,学生们不再起哄了,有几个甚至在做摘抄。当我解释到“焚琴煮鹤”的时候,周边发出了几声善意的笑声,那个孩子刚才还骄傲的小脑袋开始低了下去。我没有管他,接着说,保护大自然的精灵,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再说了,这么可爱的鸟儿,怎么能煮呢?就算煮了也没人陪你分享呀,就算有人陪你分享,那最起码也是犯法的。班级同学再一次发出笑声,我看见那个同学也笑了,这回是羞赧的,歉意的微笑。
  【技巧分析】
  在本案例中,该生一方面是因为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感。所以,执教者“因势利导”,采取了语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古人“几大煞风景”典故的解说,能够把學生从他戏谑肤浅的言论中拉出,拉到曼妙的书香之中,用文学的美妙来给孩子粗糙的心灵以美的熏陶,让整个班级从喧哗浮躁回归到书香诗意。
  二、因势利导,用书香弥补“不敬”学生的认知
  高中语文课堂,由于学生年龄相对较大,开始慢慢缺少了对老师的敬畏之心,尤其是对一些刚刚毕业的年轻语文老师,好随意开玩笑,甚至直呼其名。这种情况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是因为师生之间有矛盾,学生用“呼名”的方式表示“报复”,有的是因为对该老师上课、教育方式或者是教学水平不满,用“呼名”的方式表示“轻视”,有的仅仅是因为师生关系好,用“呼名”的方式表示亲近。前两种要分清情况,有针对性的去解决,而后一种情况,用语文的方式就可以应对。
  【情景回顾】
  下课了,我刚走到走廊上,只听到后面喊:“×××,站住,你的茶杯丢啦!”,回头一看,班级那个有名的调皮鬼拿着我的茶杯朝我冲来。坐在窗户边的几个同学咧着嘴在笑,我知道,不仅在笑他的“热情”,也是在笑他的“直呼其名”。我微笑着接过茶杯,默默在心底谋划。
  【应变过程】
  下一节课,把本来要讲的内容先放一边,说,同学们,我们来谈谈古代文化常识中的“名与字”: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才取字,女子15岁出嫁时举行笄礼才取字,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你们能不能举个例子呢?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释的作用,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再如毛泽东,字润之,“泽”与“润”含义也相近。有的说名与字所取文字的含义正好相反相对。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字退之……
  看着孩子们讨论热烈,我趁机追问,名和字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孩子们略有迟疑,我补充: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一般来说,自称名的场合,常是下级面对上级,臣子面对君王,晚辈面对长辈。同样地,称谓对方时,便以称字而为礼貌。尤其是下级谈及上级、臣子谈及君王、晚辈谈及长辈,绝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至于平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以称字的多。紧接着,我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可见当时称谓要求之严格啊!
  “孩子们,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可以在公众场合直呼我的大名吗?”这个知识点告一段落的时候,我轻轻一问,然后转入课堂学习。自此,这个孩子包括这个班的孩子再也没有当众喊过我的名字。
  【技巧分析】
  在本案例中,该生只是自认为和老师关系好,所以当众对老师直呼其名。这样的“呼名”无伤大雅,但和我们“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不符,也和我们语文课堂的氛围不符,同时,过于亲近的没有分界的师生关系,对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也是不利的。所以,执教者“因势利导”,同样采取了语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古人“名、字”知识点的补充,让学生明白“名”与“字”的由来,让他们懂得这两个称谓在使用场合上的不同,在学习中懂得文化。在文化中明白规矩。   三、因势利导,用书香拓展“麻木”学生的思维
  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除了有动态的意外,更多的时候也有静态的尴尬: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不感兴趣,没有回应,不去思考。这时,要冷静分析:是讲的东西太难,还是太易?是讲述的方式枯燥还是语言表达沉闷?明确原因后要相应的给出措施,扭转沉闷的课堂局面。而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引导中如有了文化的濡染,则温度可增,深度可期,技艺可提。教师用自己的底蕴与智慧帮助学生到达思想的深处,完成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善莫大焉。
  【情景回顾】
  一节公开课,我讲《孔乙己》。我讲得津津有味,却发现学生表情麻木,一个个仿佛游离在文本和课堂之外。略沉思,我即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个班的学生程度好,学习认真,我要上这一课之前已经带他们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而现在他们是对内容熟悉,对知识了然于心,失去了求知的好奇心和乐趣了!
  【应变过程】
  明白症结,迅速想到应对之策:因势利导,深度挖掘,将《孔乙己》放在《呐喊》中理解时代背景,并引用《狂人日记》中部分文字,深刻地揭示当时社会“吃人”的本质。有了这些铺垫,学生迅速地融入文本之中,很快地把握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和他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我继续向深处探寻:“孔乙己的悲剧仅仅是社会造成的吗?有没有文化的因素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想到“君子固窮”,想到“窃书”,于是学生顿悟孔乙己的悲剧也是封建文化因袭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我继续追问:“文化的影响可谓深矣。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有没有孔乙己呢?”学生们掀起了新的思维高潮,畅所欲言。“有孔乙己,那些囿于糟粕文化的人固守着精神的牢笼,永远也无法走出思想的窘境。”我惊异于学生的见地,欣慰于学生个性化的发现,他们的思想激活了我的灵感,于是,我充满激情地小结:“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被封建文化荼毒得毫无还手之力,他心安理得地固守,并找来无数‘美丽’的借口使自己画地为牢;现代的‘孔乙己’无法对文化进行智慧地取舍,他们活在虚无的自我幻想中,最终将走向精神的覆灭。而鲁迅的新文化运动就是让文化的力量帮助人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写的人。”学生的脸上写满了深沉的思索。
  【技巧分析】
  每一个课堂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在课堂上“沉默”也是一种状况,在这个时候,教师应有深厚的底蕴。高中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思想的迅速生长期,情感的不稳定期,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学养方能自如地面对学生,将学生引向文化的深处,在潜移默化中育人。教师同时也应有灵活的思维。有些作品,当学生无法从文本入手解读明白时,教师可进行适当补充,用文化的大视野观照文本,在探究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享受探索的乐趣。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之场;书香,是语文教学的最佳手段。其实,语文课堂的旁逸斜出并不可怕,如果语文老师有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储备,再加上临阵不乱的智慧,因势利导,让书香赋予我们课堂上更多的摇曳的风景、更美的理性的光辉和更高的生命的境界。
其他文献
悠悠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按题材内容分,古典诗歌可分为登高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分类鉴赏古诗,有意识地积累不同题材的诗歌,明确它们的鉴赏侧重点,学会不同题材的诗歌的鉴赏方法,相信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以登高诗为例,谈谈同类诗歌的鉴赏。  在中国,“登高”既是九九重阳的既定风俗、也是亲友郊游行乐的方式
一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兄弟俩,兄名刘忆苦,弟叫刘思甜。这既合乎逻辑,又符合国情。“忆苦”和“思甜”一奶同胞,但一定要苦在前,甜在后。这个前后又有一个铁打的规矩——以1949年为界,如果把这个规矩颠倒过来,就要吃苦头。某老工人老贫农上台忆苦思甜,诉了半天苦,竟说的是那界线之后的事。会议的主持者恼羞成怒,诉苦者即成现行。这种故事在今日是饭后茶余的笑谈,在当年可一点也不好玩。人们以为1952年
雷天: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1999年初版时,李慎之先生根据该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大传统(士大夫、知识精英们的文化传统)和以关王爷为代表的小传统(游民文化传统),究竟哪个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多一些?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孔夫子和关王爷是两种完全不同、并且正相对立的文化还是彼此有很深的交织?中国历史上的游民文化和生活准则对理解如今的中国社会是否仍有帮助?今天
我的爸爸邵洵美,走了四十年了。我和他最后的一面是在病室里,陪伴他和死神搏斗通宵之后的第二天黄昏,我来向他告别。他急促的呼吸趋平和了些,脸瘦得变陌生了,眼梢挤出一丝熟悉的笑,勉强欠起身来伸出手,与我轻轻地一握,轻得只有我听得见地说了声:“谢谢你。”  手是冰凉的,但他的手心里有股暖流涌入我的心间。他那瘦得只剩下皮遮着筋和骨的手背,前一夜我曾轻轻抚摸,想以此缓解他喘不过气来的苦痛。1956年,玉姊突然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版,34.80元    哈罗德·布鲁姆(1930~)是当代美国极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在浪漫主义诗学、“误读诗学”、宗教批评、文学经典批评等诸多领域均有独特建树,令学术界持续瞩目。依据他确定的尺度,在西方文学经典中,圣经占据了仅次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显要位置,他说:“如果我能有一种书,它必定会是莎士
自小,我们用普通话背诵唐诗宋词,借着现代汉语的注释,去触摸隔阂的文言,试图理解那美妙而陌生的文字组合中所蕴藏的诗心。年轻的老师们微笑地告诉我们,这位诗人的名号成就,这个字的读音意思,告诉我们诗词要押韵,诵读有节奏……面对什么是诗,押的是什么韵,到底有什么规律的问题,却紧锁眉头,含糊其辞。因为,在他们读书的时候,也并没有亲密接触过古典诗词。于是一群爱诗的孩子,他们模仿着古人的句子写诗,偶尔有夹生的文
图尔尼埃和埃科(以及博尔赫斯影响恶劣的那一部分),使艺术中的“智性”在中国被可悲地等同于卖弄学问和调戏知识,我们对此耳熟能详:中世纪史,腔调浮夸但内容浮浅的援引,以及絮絮叨叨的法国哲学……另一种“智性”与用对仗句或三段论谈论社会心理学(或者说,碎嘴子)有关,好一些的例子是王尔德(因为他不只会这个),比较糟糕的是钱钟书和韩寒(因为他们只),用博尔赫斯自己的话说:“我觉得那些想法是如此愚蠢,表达的方式
人们常说,《赤壁赋》的情感脉络可以概括为:先是“乐”,然后“乐”极而生“悲”,最后又转“悲”为“喜”。下面这段文字被视为由“乐”转“悲”的枢纽。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这两句紧承水月美景的
人们常常由近现代的“虚君制”,联想到中国古代的“无为”论。显然这是因为它有相通之处,但是这两者的差别不小,一个是政体,一个是道德说教。尽管根源都在君主世袭制与君主专制上,但因时代、地域、政治文化传统的不同,使西方智慧产生了虚君制,它看起来似无花之果,因为它的花期太长;而“无为”论则是东方智慧的杰作,它繁花似锦,却少果、无果。前者是晚熟,后者是早产。把两者作点比较,当不无意义。    大权旁落之“虚
《闲寂日记》《昭苏日记》,施蛰存著,文出版社2002年1月版,28.00元。    施蛰存先生的《闲寂日记》并《昭苏日记》已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施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被誉为“海派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日记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工作、生活、思想和感情,而且有助于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研究。施先生日记的内容博综古今中外,信笔所书,有些墨迹略近行草,辨认确有难度,整理亦殊非易事。笔者展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