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晚上,我正陪老总接待一位重要客户,妻子的电话打了进来。两个老总,因为打拼的经历相似,所以格外惺惺相惜。看他们两个谈得眉飞色舞,我就没接这个电话。晚饭时分,料想家里也没有什么大事。可邪门了,平素善解人意的妻子开始没完没了地拨号,嗡嗡的震动声把对方老总都惊动了。没办法,我只好跑到外面,刚接起,她的抱怨如同连珠炮一般扑面而来,轰了我个措手不及:“你说你还像不像话,是不是当了个什么破副总就连家都不要了?老人和孩子的事,你到底管不管?我胃都被你气疼了,你知不知道,人家对门两口子,恩恩爱爱的,你可倒好,要了单位就不要家了……”如潮而来的抱怨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怕她做傻事,只能硬着头皮听她数落。
以前,妻子不是这样的。那时,我还在行政部门做事,妻子在一家幼儿园上班,日子过得平淡而安逸。家在四楼,每天下班,爬上楼梯,敲敲门,都能见到妻子站在门后,笑脸相迎。我这里换拖鞋,洗手,她那边忙活着摆出各种各样的菜肴,一家人在灯下边吃边聊。
后来工作调整,我开始负责一家国企的技术研发工作。商场如战场,企业人是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的,尤其是当我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在省部获奖之后,荣誉和鲜花的背后,我走上的是一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探索之路。当我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工作上后,妻子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那晚,送对方老总回酒店后,我开车飞驰回家。打开门,她一脸铁青地坐在沙发上,大灯也没开。电视开着,播放着一部拖沓的电视剧。屏幕的光一亮一暗,映得她的脸像挂了一层霜。我气喘吁吁地问:“老婆,出啥事了?”她不理会,脸上继续保持着一种不向反动派低头的大义凛然。我再问:“老婆,除了我,还有谁惹你生气了?”她斜我一眼,怀里的枕头带着风声向我飞来。我本能地一躲,枕头砸在墙上的挂饰上。金属的挂饰摔到地上,发出清脆的破裂声。
我飞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结婚快二十年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可以攒够一个储藏室。对阵的双方太熟悉,熟悉得就像多年的毛衣起了球,摩擦的结果,不但不能减少烦恼的数量,反而会越聚越多。大丈夫行走江湖,靠的就是一颗宽容之心,何况在家里,何况面对的是和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呢!心头的无名之火慢慢被压下去,收拾完地上的碎片,我坐到妻子身边揽住她的肩膀,问:“今天怎么了,发这么大火?我老婆以前可不是这样啊!”刚问完,妻子的眼圈就红了,边哭边数落:“自从你当了个什么破副职,忙了工作就忘了家。从早到晚,咱这一百多平方米的家,空空荡荡的,连个瞎鬼儿都见不到,我心里的事跟谁说去!我爸今天查出心律不齐,妈一听,急得血压又升上去了。我一个人跑前跑后忙了半天,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你总说你累,你苦,怎么不想想,我心里的累和苦呢!”
我暗暗捏把汗,幸亏刚才没有发火。如果不是遇到老丈人生病这样的大事,妻子平时还是很坚强、很善解人意的。看看她,心头忽然一阵柔软,我拍了拍她的肩,商量着下一步如何照顾老人。渐渐地,妻子的情绪稳定了,她擦了擦发红的眼睛,站起来,说:“今晚的饭没吃好吧?我去给你煮碗汤喝。”唉,说来说去,还是老婆最疼自己。我说:“你别动,今晚的饭我来做,劳苦功高的老婆大人继续看电视。”她打了一下我的手:“算了,饶了你,我把攒了这么久的话说出来,心里舒坦多了。你歇着,饭还是我来做……”
单位脱不开身,我托付朋友给岳父联系了最好的医院和大夫,怕累着妻子,我给岳父申请了特护。因为治疗及时,岳父的病情很快稳定下来,不几天就回家休养了。但从那时起,我开始留心起妻子的情绪变化来。
偶然翻杂志,看到一份资料:据著名心理学家对五千七百余名24岁以上的女性调查后发现,半数以上的年轻妇女喜欢跟他们的丈夫或好友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女性通过唠叨,满腹的忧愁苦闷就可以从体内发泄出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得以缓冲消除。所以说,唠叨属于女性生理上调节情绪平衡的一种有益的“渲泄法”,是女性的一种特殊的健身之道。这则报道给了我许多启示。两口子过日子,总会遇到一些顺心或者不顺心的事,既然“唠叨”这事躲不开,绕不掉,咱就姑且享受它。
打那以后,无论回家多晚,我都会陪妻子在沙发上坐一坐,然后再到书房处理工作事务。在客厅里,听她把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唠叨一遍,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说实话,那滋味刚开始是挺难受的,感觉是在浪费时间。但时间长了后,我发现妻子在意的,并不是我对某个事件的看法,她需要的大概就是那个有人倾听、有人陪伴的氛围。时常是她唠唠叨叨说着,我这边沉沉地打起了呼噜。我常常在她把我摇醒之后,揉揉眼,听她说:“先生!您该回宾馆休息了!”我知道她怪怨我没认真听她唠叨,只能装傻地笑笑。可就是这每天大半个小时的半听半睡,居然能让妻子心满意足,从此家里太平无事。看来夫妻相处,确实得讲究点策略。
那天下班回来,正好听见她给闺蜜打电话,只听她亮着嗓门使厉害:“呵,不听咋行,唠叨也是为他好嘛!我们家那口子,有空就陪我说话……咳,啥浪漫啊,尽尽义务,顶多算一种关心。不然,哼,可有他好看!”
编辑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
以前,妻子不是这样的。那时,我还在行政部门做事,妻子在一家幼儿园上班,日子过得平淡而安逸。家在四楼,每天下班,爬上楼梯,敲敲门,都能见到妻子站在门后,笑脸相迎。我这里换拖鞋,洗手,她那边忙活着摆出各种各样的菜肴,一家人在灯下边吃边聊。
后来工作调整,我开始负责一家国企的技术研发工作。商场如战场,企业人是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的,尤其是当我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在省部获奖之后,荣誉和鲜花的背后,我走上的是一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探索之路。当我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工作上后,妻子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那晚,送对方老总回酒店后,我开车飞驰回家。打开门,她一脸铁青地坐在沙发上,大灯也没开。电视开着,播放着一部拖沓的电视剧。屏幕的光一亮一暗,映得她的脸像挂了一层霜。我气喘吁吁地问:“老婆,出啥事了?”她不理会,脸上继续保持着一种不向反动派低头的大义凛然。我再问:“老婆,除了我,还有谁惹你生气了?”她斜我一眼,怀里的枕头带着风声向我飞来。我本能地一躲,枕头砸在墙上的挂饰上。金属的挂饰摔到地上,发出清脆的破裂声。
我飞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结婚快二十年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可以攒够一个储藏室。对阵的双方太熟悉,熟悉得就像多年的毛衣起了球,摩擦的结果,不但不能减少烦恼的数量,反而会越聚越多。大丈夫行走江湖,靠的就是一颗宽容之心,何况在家里,何况面对的是和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呢!心头的无名之火慢慢被压下去,收拾完地上的碎片,我坐到妻子身边揽住她的肩膀,问:“今天怎么了,发这么大火?我老婆以前可不是这样啊!”刚问完,妻子的眼圈就红了,边哭边数落:“自从你当了个什么破副职,忙了工作就忘了家。从早到晚,咱这一百多平方米的家,空空荡荡的,连个瞎鬼儿都见不到,我心里的事跟谁说去!我爸今天查出心律不齐,妈一听,急得血压又升上去了。我一个人跑前跑后忙了半天,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你总说你累,你苦,怎么不想想,我心里的累和苦呢!”
我暗暗捏把汗,幸亏刚才没有发火。如果不是遇到老丈人生病这样的大事,妻子平时还是很坚强、很善解人意的。看看她,心头忽然一阵柔软,我拍了拍她的肩,商量着下一步如何照顾老人。渐渐地,妻子的情绪稳定了,她擦了擦发红的眼睛,站起来,说:“今晚的饭没吃好吧?我去给你煮碗汤喝。”唉,说来说去,还是老婆最疼自己。我说:“你别动,今晚的饭我来做,劳苦功高的老婆大人继续看电视。”她打了一下我的手:“算了,饶了你,我把攒了这么久的话说出来,心里舒坦多了。你歇着,饭还是我来做……”
单位脱不开身,我托付朋友给岳父联系了最好的医院和大夫,怕累着妻子,我给岳父申请了特护。因为治疗及时,岳父的病情很快稳定下来,不几天就回家休养了。但从那时起,我开始留心起妻子的情绪变化来。
偶然翻杂志,看到一份资料:据著名心理学家对五千七百余名24岁以上的女性调查后发现,半数以上的年轻妇女喜欢跟他们的丈夫或好友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女性通过唠叨,满腹的忧愁苦闷就可以从体内发泄出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得以缓冲消除。所以说,唠叨属于女性生理上调节情绪平衡的一种有益的“渲泄法”,是女性的一种特殊的健身之道。这则报道给了我许多启示。两口子过日子,总会遇到一些顺心或者不顺心的事,既然“唠叨”这事躲不开,绕不掉,咱就姑且享受它。
打那以后,无论回家多晚,我都会陪妻子在沙发上坐一坐,然后再到书房处理工作事务。在客厅里,听她把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唠叨一遍,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说实话,那滋味刚开始是挺难受的,感觉是在浪费时间。但时间长了后,我发现妻子在意的,并不是我对某个事件的看法,她需要的大概就是那个有人倾听、有人陪伴的氛围。时常是她唠唠叨叨说着,我这边沉沉地打起了呼噜。我常常在她把我摇醒之后,揉揉眼,听她说:“先生!您该回宾馆休息了!”我知道她怪怨我没认真听她唠叨,只能装傻地笑笑。可就是这每天大半个小时的半听半睡,居然能让妻子心满意足,从此家里太平无事。看来夫妻相处,确实得讲究点策略。
那天下班回来,正好听见她给闺蜜打电话,只听她亮着嗓门使厉害:“呵,不听咋行,唠叨也是为他好嘛!我们家那口子,有空就陪我说话……咳,啥浪漫啊,尽尽义务,顶多算一种关心。不然,哼,可有他好看!”
编辑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