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抢走了孩子的睡眠时间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日清晨6点15分,13岁的惠聪床头的闹铃声第二次响起,长达一分钟的铃声并没有把惠聪唤醒。
  这一天是元旦小长假后上学第一天,但惠聪依然疲惫不堪。
  “假期作业一点儿不少,现在临近期末了几乎每科老师都发了好几份卷子,孩子每天晚上都睡得挺晚,昨晚也是差不多11点才睡觉。”惠聪的爸爸赵先生说。
  惠聪是北方某座大城市一所名校的初一学生。自从上了初中,惠聪几乎没在晚上十一点之前睡过觉。“每天都有很多作业要完成。”赵先生说,有几次甚至熬到了将近凌晨一点。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是近些年来教育领域内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了能保证孩子们的睡眠,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上到教育部下到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反复出台了有关减负和保证孩子睡眠的相关政策。就在前几天,教育部还联合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等九部門下发了与中小学生减负相关的通知,俗称“减负三十条”,再一次明确了“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
  其实,早在10年前,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已经指出,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9个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而与“减负”相关的政策更是几乎年年都在出台,但是,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我们每5年做一次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可以用‘每况愈下’这个词来形容现在的情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同样的问卷、同样的省份,同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三的学生,通过纵向的比较发现,他们的睡眠问题没有改善。
  国家要给中小学生减负,家长也在抱怨孩子越睡越少。这样一个从上到下都重视的问题,为什么成了难题?为什么中小学生房间的灯总要亮到深夜?到底谁拿走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
  一个学期的卷子有半尺多高 作业在挤占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
  那些深夜11点还没有睡觉的孩子在做什么?
  “写作业。”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回答。
  那么,一个中小学生的作业到底有多少?
  教育管理部门对中小学生的书面作业量有严格的控制。刚刚公布的“减负三十条”中也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一位初中学生的家长介绍,只要语数外三科每门都留了作业,孩子就很难在90分钟之内完成。而其实,这个时间也是很难计算的,同样的作业对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来说,写作业的时间就可能有很大差别,而且孩子写作业的认真程度也极大地影响着完成作业的时间。
  “只要语文老师留了阅读作业,我家孩子那天的睡觉时间就会很晚。”初一学生家长刘女士说,现在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每周留一到两次阅读作业,通常是阅读经典篇目两章,然后完成读书笔记,“这个作业有的孩子半个小时就读完写完了,我们家孩子只会精读,读一章就得半个小时,读完两章再写读书笔记,仅这一项作业就得花一个半到两个小时。”
  而且,现在不少老师留作业也很有技巧,很多“作业”并不明确为“作业”。
  惠聪抱着一摞半尺多厚的卷子告诉记者:“这是这学期我已经做完的卷子。”然后指着桌上一小沓卷子说,这些是还没有做完的期末复习卷子。惠聪说这个元旦假期仅副科生物、历史、地理每门就各发了5套卷子,“老师没说这些是作业,只说是复习资料,但我哪敢不写呀!”
  现在老师的不少作业是弹性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到底写不写,“但是往往头一天留的弹性作业就是第二天测试的内容。”惠聪的爸爸赵先生说,“时间长了孩子也都明白了:作业就是作业,都是刚性的。”
  我们说的还只是课内作业。而现在的孩子尤其是身处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又有几个不上课外班呢?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近年进入了疯狂增长阶段。2018年年初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7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对在中小学课外培训界“众所周知”的机构“好未来”进行了数据分析,“好未来”的培训人次从2013年的82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393万人次,增长了近4倍,而2014年到2017年每年的增长分别是25万人次、43万人次、80万人次、163万人次,从中能看出其极为明显的增长势头。
  这样的数据转换到中小学生身上便成了生活只剩下学习的“白+黑”“5+2”的连轴转了。
  “我现在的课外班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另外还有机器人,这些课不可能都在周末上。”初二男孩王政说,所以,每周周一和周四放学后他还要赶到课外班去上课。
  由此,很多学生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下午四五点走出校门后就奔赴各个校外培训机构中,很多孩子真正开始写作业的时间通常是晚上七八点之后。
  学校作业+课外班作业,两种作业叠加,让中小学生的作业量变成了一个无法预知的变量,而学校+课外辅导的生活,让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向后拖了又拖。
  “我们班的同学群里每天最安静的时间是晚上7点到10点多,大部分同学都在‘潜水’,专心地完成各种作业,偶尔有同学冒个头,一般都是问作业的。”惠聪说,到了晚上10点半之后,才慢慢有人“浮出水面”,或者聊一会儿班里的“八卦”,或者“斗斗图”,“11点没睡觉的大有人在,即使你12点在群里问点儿事也不用担心没有人回答你。”
  校与校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过 都陷入了“剧场效应”
  不少专家指出,中小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睡眠时间减少的核心在于追求升学率的导向,这个问题不解决,难以走出困境。即使现在还在出台各种减负政策,但是家长已经“不相信”了。
  很多人在批评家长们给孩子盲目报课外班时,会说这是“剧场效应”在作怪:大家都在剧场里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台上演员的表演。忽然,有一个观众站了起来,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越来越多的观众都不得不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其实,这种“剧场效应”不仅出现在家长中,在学校和学校之间也存在。“有一所学校通过违规办学来提高成绩,其他学校就会效仿。”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记者说。
  网上流传着“毛坦厂”等高考名校的作息时间表,5∶30~6∶00起床、23∶00之后睡觉是这些超级学校的标配。一些在升学这条路上苦苦奋斗的“县中”则纷纷相仿,使得“超级中学”模式成了一种顽强的存在。
  而在大中城市,这種“剧场效应”则表现得更为复杂。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虽然教育管理部门三令五申地不许搞中高考的排行榜,但是这种以高考成绩或中考成绩为依据的学校排行榜,在各种家长群中仍然广为流传,而且“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也会提到”。
  在大中城市,学校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暗中使劲儿”。
  “整整一个学期我很少看到孩子拿学校的课本学习英语,学的基本都是老师推荐的资料,比课本难很多。”惠聪的父亲赵先生说。
  为了应对学校之间的战斗,课外培训机构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专门针对不同学校的进度和使用的教学资料“攒”出不同类型的班级。
  当学校之间启动这种以升学率为目标的竞争时,本来就有些急功近利的家长也被裹挟其中,这时,孩子的睡眠时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社交软件+游戏 孩子们在主动牺牲睡眠时间
  就在学校拼升学率,家长们拼孩子的时候,一种新的因素也来抢占孩子们的睡眠时间了。
  “如果说以前孩子们睡眠时间不足更多是被动的,那么从2015年的调查看,现在又多了主动的因素。”孙宏艳说。
  孙宏艳介绍,他们所做的每5年一次的研究,都会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原因分析,前面几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90后,分析发现造成他们睡眠时间少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大”“作业多”,而到了2015年再对00后进行调查时发现,“学习压力大”“作业多”仍然是造成他们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一个孩子们自己主观上拖延睡觉时间的因素变得更为明显了:“不少孩子会为了玩游戏、玩手机而主动减少睡眠时间。”孙宏艳说。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影响他们睡眠时间的因素也变得更为复杂了。
  “孩子现在的学习已经非常紧张了,但是仍然手机不离手,晚上我会把手机杂志拿出她的房间。”山东烟台高二女生家长汪女士说,但是,汪女士发现女儿会在家里人都睡下后拿出手机跟同学聊天或者打游戏。不少孩子自己也意识到了他们根本无法抵抗手机的诱惑。
  就这样,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或被动或主动的在减少,而由此牺牲的是十几岁孩子们的健康。赵先生发现,自从上了初中后惠聪掉头发的现象正在明显增多。
  “我们发现学龄前孩子的家长最重视孩子的健康。”孙宏艳说,往往一上学,家长们转为重视学习成绩。都说健康是第一位的,但是这个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这里还要包括评价方式的改变,怎么评价学生、怎么评价学校、怎么评价老师,都要把身体健康放入其中。”孙宏艳说。(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 樊未晨 徐司羿/文)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学生安全,有效预防性侵害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高检建〔2018〕1号)的有关建议,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入开展预防性侵安全教育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学校要从性侵害学生案件中吸取教训,把预防性侵害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班会、主题活动
期刊
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是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201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并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情况进行治理作出部署。为落实相关要求,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开展治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期刊
南斋公房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意象的符号,它不再仅仅是高黎贡山上一座丫口,而是代表着一条古道的苍茫岁月,一场血与火的战争。
期刊
1月13日,农历腊八节,温暖如春的海南省陵水縣清水湾星光熠熠。  这些星光,来自全国各地,来自高原的角落、大山的深处、荒漠的边缘……他们是2018“马云乡村教师奖”和“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获奖者。与往年一样,他们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了不起的乡村教师  按照惯例,马云乡村教师奖每一届获奖人数是100人,今年却打破惯例,成了101人。  颁奖典礼上,杨昌强、罗荷珍夫妻的故事,令现场嘉宾动容,
期刊
这些年的“减负令”并不少,但大多被诟病“越减越重”,减负30条能见效吗?校长们接受采访时表示,转变评价机制、建立有效投诉机制、政府接受社会广泛监督,是真正减负的关键。  如何减少作业?不超标、超纲,作业自然少  学生负担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作业。30条中的第四条规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
期刊
第三方教育评价的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并开展学理探讨,至今已20多年。20多年来,我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改进中国的教育,经过反复分析、筛选、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要想优化中国的教育生态,办出更高品质的教育,建立第三方教育评价机制是当下改进中国教育可供选择的有效途径。  一、第三方教育评价发展的机遇  1.政策连续且日益明确  最近10年来,政府对于推进第三方教育评价的政策是积极而又连续的,《国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长期以来,云南省始终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要素,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不断提高,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与分化,乡村教师的境况遭遇诸多困境与挑战,需要综合多方要素才能得以解决。  乡村教师在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
期刊
今年元旦前夕,中小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大礼包——201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向省级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通知》共三十条,因此又被称作“减负三十条”,文件一出,便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被解读为“史上最严减负令”。  此次的“减负三十条”,制定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诸如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规范,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
期刊
一、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3.均衡编班配置师
期刊
教育的短板在农村,推进教育公平、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在农村教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招招有力,直指农村教育的全面振兴。  连续多年的系列组合拳,为教育乡村弱的现实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成就和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现存的问题还有哪些?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