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83-01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知识体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让学生品德的培养回归生活,寓枯燥的思想教育于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加强社会生活渗透,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圣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构建"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可以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返朴归真",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课趣味盎然,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进而学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探索。
1 教学环境的创设: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权威,既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这种"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的理念下,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是成为在有限的时间记住有限的课本知识点的工具,至于主动探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必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绝对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倾听学生的声音,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大胆提问,大胆表达不同意见,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才有可能,才能达到学教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只有"以生为本",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才会有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以及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实施新课程后,课堂较多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老师多是鼓励性的话语,和蔼可亲,倾听学生的声音,共同探究,民主平等。教师们也认为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2 教学目标的设定:知识、过程、情感三位一体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将考试分数做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以知识为本位,过分强调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做可有可无的东西。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本是天经地义的,但忽视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失偏颇。其实,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自主建构,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最后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人格。可见,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由偏重认知向认知、过程、情感和价值观三位一体转变,将极大促进与生活的联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设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就是为了理论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本课程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设计每一课探究内容时都具体量化了这三维目标,我们师生在探究时,一定要平衡兼顾,不可偏废其中某一方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生活中锤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 教学内容的选定: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应试教育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于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检验学习质量也就是看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成了教材的忠实奴隶,与现实生活愈来愈生疏,仿佛学生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最后的结果是,许多学生讲起课本头头是道,解决现实问题束手无策,"高分低能"在所难免。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有些例子学生并不熟悉,因此很难产生共鸣。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新课程一改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教材中所选的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活生生的内容,如"欢快的青春节拍"、"品味生活"等,这些内容紧跟时代的节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喜闻乐见,能引起共鸣。师生从这些生活中的素材着手,习得出现象的本质,再用掌握的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提伸情感价值,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4 教学策略的运用:多元手段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使用延续了千年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了。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一旦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内容时,如果仅是通过言语向学生灌输应该怎么做,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但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把社会生活中人们缺乏社会公德、不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反面材料以图片或录像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让学生看看电视中的公益广告,这样不用教师再灌输,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接受洗礼,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静练来接受现有知识的过程。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去重演、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去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思想方法,去发展思想品德学科的思维素质。
总之,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克隆,也不仅仅是能力的强化,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让学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进而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因此,让教师更正确定位,让教学策略更具生活的真实,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不就是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的目标所在吗?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知识体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让学生品德的培养回归生活,寓枯燥的思想教育于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加强社会生活渗透,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圣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构建"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可以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返朴归真",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课趣味盎然,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进而学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探索。
1 教学环境的创设: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权威,既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这种"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的理念下,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是成为在有限的时间记住有限的课本知识点的工具,至于主动探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必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绝对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倾听学生的声音,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大胆提问,大胆表达不同意见,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才有可能,才能达到学教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只有"以生为本",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才会有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以及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实施新课程后,课堂较多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老师多是鼓励性的话语,和蔼可亲,倾听学生的声音,共同探究,民主平等。教师们也认为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2 教学目标的设定:知识、过程、情感三位一体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将考试分数做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以知识为本位,过分强调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做可有可无的东西。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本是天经地义的,但忽视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失偏颇。其实,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自主建构,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最后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人格。可见,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由偏重认知向认知、过程、情感和价值观三位一体转变,将极大促进与生活的联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设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就是为了理论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本课程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设计每一课探究内容时都具体量化了这三维目标,我们师生在探究时,一定要平衡兼顾,不可偏废其中某一方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生活中锤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 教学内容的选定: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应试教育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于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检验学习质量也就是看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成了教材的忠实奴隶,与现实生活愈来愈生疏,仿佛学生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最后的结果是,许多学生讲起课本头头是道,解决现实问题束手无策,"高分低能"在所难免。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有些例子学生并不熟悉,因此很难产生共鸣。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新课程一改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教材中所选的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活生生的内容,如"欢快的青春节拍"、"品味生活"等,这些内容紧跟时代的节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喜闻乐见,能引起共鸣。师生从这些生活中的素材着手,习得出现象的本质,再用掌握的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提伸情感价值,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4 教学策略的运用:多元手段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使用延续了千年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了。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一旦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内容时,如果仅是通过言语向学生灌输应该怎么做,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但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把社会生活中人们缺乏社会公德、不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反面材料以图片或录像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让学生看看电视中的公益广告,这样不用教师再灌输,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接受洗礼,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静练来接受现有知识的过程。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去重演、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去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思想方法,去发展思想品德学科的思维素质。
总之,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克隆,也不仅仅是能力的强化,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让学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进而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因此,让教师更正确定位,让教学策略更具生活的真实,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不就是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的目标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