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堂,既是科学知识、科学实验教学的场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实验精神提升的主陣地,而德育意识的渗透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科学是一门与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课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讲解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更多的是要帮助学生开阔心胸、拓宽视野,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及其蕴含的人生哲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强调理性与实证,科学教学亦追求事实、公正,德育意识渗透下的小学科学课堂,将科学与道德合二为一,既增添了几分感性,又蕴含着人们的生活精神与人生哲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优秀的道德品质。小学科学教师将德育内容和科学教育内容完美融合,能使学生在探寻科学的路途上,获得精神与思想层面的感悟与体会,形成科学素养与优良道德品质。
一、新模式之一:德科并重,富含生活气息
以往,小学科学课堂上知识讲解、实验探究等,都强调理性,理性地让学生理解知识、分析科学现象。德育意识渗透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则是理性与感性并重——在理性理解知识的同时,感性体会德育内容,实现精神与思想的升华。德育意识渗透下的科学课堂,每一课内容都具有部分德育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发现这些内容,并加以利用,以合适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立足于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从教材入手挖掘适合学生在科学学习时易接受的德育素材,掌握课本资源结构,提炼出所要渗透的德育内容,并通过预设,思考如何将科学知识与德育观念整合起来,促进科学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共赢发展,实现德育与智育相互融合,让学生理性理解知识、获得感性体验。
例如,在“照相机和眼睛”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小学生外出旅游拍旅游纪念照,让学生先说一说对照相机的认识,充分挖掘照相机与眼睛背后的工作原理,同时渗透一定的德育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照相机,如相机的保养、按键的功能及使用等;然后,让佩戴眼镜的学生或是了解近视等眼病的学生,讲一讲自己近视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对眼病的认识。结合学生所讲的内容,教会学生健康用眼,深化学生对近视等眼病原因的了解,提倡适度用眼、注意休息以及经常做眼保健操等。这样,就在科学课堂中渗透了关于健康生活的德育内容,指导学生爱护眼睛,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
二、新模式之二:德育渗透,培育科学素养
德育意识渗透下的科学课堂,教学从细节入手,德育内容的渗透尤为巧妙,教学组织安排也更为合理。以往小学科学课堂中德育教育,要么是大部分时间讲解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与科学原理,只留下最后一小部分时间来单独进行德育教育;要么是将整个课堂变成道德说教的场所,小学科学课堂变成了一堂死气沉沉的训导课。在德育意识渗透下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与线索,德育则是辅助教学成分,将德育内容恰到好处地融入相关科学知识,整个课堂不再以灌输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教师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绪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在科学学科学习中取得突破,教师可活用科学历史故事,通过与学生的耐心沟通与互动,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究真理的科学故事以及科学发展史等。
例如,在“声音”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声音的特点,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引领学生探究声音如何产生的、声音的变化等。但一些学生刚到教室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实验用具开始敲击,导致整个课堂杂乱无章、声音刺耳。此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诺贝尔的相关事迹,着重讲解诺贝尔研究炸药过程中,实验操作不当引发的几次爆炸,因而导致失聪,让学生明白实验操作中的危险因素,懂得在实验中不要轻易触碰实验工具以及实验仪器的道理,自觉维护实验室的优良环境。
三、新模式之三:立德树人,增添人文气息
德育意识渗透下的科学课堂,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生的成长,与教师个人形象、言行举止密切相关。也许一天、两天内,教师的言行不会对学生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但教师是除了家长以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了,教师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修养与道德品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学课堂上,做到举止端庄得体、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行为修养和人格品质。
科学学科以实践为依托,多数内容都与实践密切关联,德育意识渗透下的小学科学课堂,讲究从实践中学习,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与认识教学内容,丰富精神与思想的体验。如,在《桥的形状与结构》一课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的宝带桥、石拱桥,以及世界上著名的桥梁建筑、失败的桥梁建筑案例,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桥的接触,让学生对桥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指导学生用积木等学具,搭建桥梁并测试桥梁的抗压、抗冲击性能,了解不同模型桥梁的抗压、抗冲击特点;基于不同的桥梁结构,指导学生了解桥梁结构与形状、功能之间的相适应性,明白建设桥梁就与做人一样,外观不代表一切,最看重的是内在,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基础打得扎实,人生道路才会越来越宽。
育人先育德,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时,应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以此为依据活用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增添科学课堂的人文气息,实现科学知识、科学实验理性教学的同时,遵循“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原则,将德育内容融入科学探究环节和知识学习中,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科学乐趣的同时,接受心灵滋润与情感熏陶,构建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新模式之一:德科并重,富含生活气息
以往,小学科学课堂上知识讲解、实验探究等,都强调理性,理性地让学生理解知识、分析科学现象。德育意识渗透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则是理性与感性并重——在理性理解知识的同时,感性体会德育内容,实现精神与思想的升华。德育意识渗透下的科学课堂,每一课内容都具有部分德育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发现这些内容,并加以利用,以合适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立足于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从教材入手挖掘适合学生在科学学习时易接受的德育素材,掌握课本资源结构,提炼出所要渗透的德育内容,并通过预设,思考如何将科学知识与德育观念整合起来,促进科学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共赢发展,实现德育与智育相互融合,让学生理性理解知识、获得感性体验。
例如,在“照相机和眼睛”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小学生外出旅游拍旅游纪念照,让学生先说一说对照相机的认识,充分挖掘照相机与眼睛背后的工作原理,同时渗透一定的德育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照相机,如相机的保养、按键的功能及使用等;然后,让佩戴眼镜的学生或是了解近视等眼病的学生,讲一讲自己近视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对眼病的认识。结合学生所讲的内容,教会学生健康用眼,深化学生对近视等眼病原因的了解,提倡适度用眼、注意休息以及经常做眼保健操等。这样,就在科学课堂中渗透了关于健康生活的德育内容,指导学生爱护眼睛,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
二、新模式之二:德育渗透,培育科学素养
德育意识渗透下的科学课堂,教学从细节入手,德育内容的渗透尤为巧妙,教学组织安排也更为合理。以往小学科学课堂中德育教育,要么是大部分时间讲解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与科学原理,只留下最后一小部分时间来单独进行德育教育;要么是将整个课堂变成道德说教的场所,小学科学课堂变成了一堂死气沉沉的训导课。在德育意识渗透下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与线索,德育则是辅助教学成分,将德育内容恰到好处地融入相关科学知识,整个课堂不再以灌输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教师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绪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在科学学科学习中取得突破,教师可活用科学历史故事,通过与学生的耐心沟通与互动,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究真理的科学故事以及科学发展史等。
例如,在“声音”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声音的特点,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引领学生探究声音如何产生的、声音的变化等。但一些学生刚到教室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实验用具开始敲击,导致整个课堂杂乱无章、声音刺耳。此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诺贝尔的相关事迹,着重讲解诺贝尔研究炸药过程中,实验操作不当引发的几次爆炸,因而导致失聪,让学生明白实验操作中的危险因素,懂得在实验中不要轻易触碰实验工具以及实验仪器的道理,自觉维护实验室的优良环境。
三、新模式之三:立德树人,增添人文气息
德育意识渗透下的科学课堂,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生的成长,与教师个人形象、言行举止密切相关。也许一天、两天内,教师的言行不会对学生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但教师是除了家长以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了,教师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修养与道德品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学课堂上,做到举止端庄得体、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行为修养和人格品质。
科学学科以实践为依托,多数内容都与实践密切关联,德育意识渗透下的小学科学课堂,讲究从实践中学习,通过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与认识教学内容,丰富精神与思想的体验。如,在《桥的形状与结构》一课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的宝带桥、石拱桥,以及世界上著名的桥梁建筑、失败的桥梁建筑案例,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桥的接触,让学生对桥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指导学生用积木等学具,搭建桥梁并测试桥梁的抗压、抗冲击性能,了解不同模型桥梁的抗压、抗冲击特点;基于不同的桥梁结构,指导学生了解桥梁结构与形状、功能之间的相适应性,明白建设桥梁就与做人一样,外观不代表一切,最看重的是内在,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基础打得扎实,人生道路才会越来越宽。
育人先育德,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时,应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以此为依据活用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增添科学课堂的人文气息,实现科学知识、科学实验理性教学的同时,遵循“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原则,将德育内容融入科学探究环节和知识学习中,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科学乐趣的同时,接受心灵滋润与情感熏陶,构建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