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菲的世界》的故事
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简简单单的两个问题,却有着一股无法看透、吸引人去探索世界的魔力。在红色房子的信箱前,14岁的苏菲正是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开始了她关于哲学的探险之旅。
那一天,她连续收到了三封信,前两封的内容正是这两个著名的哲学问题;最后一封却让人摸不着头脑——“请把生日卡片转交给席德”,而苏菲压根儿就并不认识席德。经过一番探索,她发现,前两封的寄信人,是一位哲学老师艾伯特,他告诉苏菲,成为哲学家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要有好奇心。于是,苏菲开始了自己的哲学课程,每一节课都是从提问开始的,艾伯特则写信回复她的疑问。一问一答间,读者跟着历史的脚步,一同重温了许多哲学家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从古希腊泰利斯开始,到德谟克利特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再到笛卡尔……老师给苏菲讲伯克利的“存在即被感知”,由此引发了她对世界的思考:拍打桌子而感受到桌子的坚硬,但是在梦中我们拍打桌子也能感受到桌子的坚硬,而实际上梦中的桌子是不存在的,那么,人是真的存在的吗?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最后,苏菲和老师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自己和老师很可能是虚拟人物,他们只存在于席德父亲的意识中,被写进了书里,送給席德。意识到这一点的苏菲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自我意识,逃离了虚拟的世界。
作者像写侦探小说和童话一样写哲学书,用浅近通俗的语言串起了整个欧洲的哲学史。利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苏菲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利用康德对理性和自由的观点,哲学老师看破了席德父亲创造的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他们还利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去影响席德的父亲,实现自己的逃亡计划。每到关键时刻,哲学家充满智慧的话语就像闪亮的丝线一般,苏菲拽着它们,走出了黑暗的洞穴,这些理性的思想如同星辰一般珍贵和闪亮,比如达尔文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活一次”、祁克果的“究竟谁是谁非,历史会决定”……
作者乔斯坦·贾德想要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更多是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和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他希望人们带着好奇心去不断探索世界。
他在书中很诗意地写道:生如星尘,我们生命来自于星尘的各种相互作用,而我们死亡时又重新归于星尘。每一个人都是几十亿年前熊熊燃烧的那场大火飞溅出来的一点火花,当在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我们实际上在回望故乡。从宇宙创始之初的无机物、单细胞生物,最终演化为地球上精巧繁杂美丽的生物系统,造化之手是何等的神奇呀。
世界太大,而我们太小,在作者看来,始终坚持怀疑、反对传统、保持好奇才是看待世界的方法。而这正是我们研究哲学的意义所在。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关于世界、关于宇宙都有许多追问,幸好,每个时代,都有一批能大胆提出各种假说的哲学家,他们敢于打破传统,不断推开一扇扇认知的窗户,让人类感受着更多的未知。哲学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学会思考事物的本质,为什么会是这样或那样呢?
每个哲学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各不相同,他们的很多的想法都会让人豁然开朗,给这一成不变的宇宙添上了新的色彩,如同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的星尘一样。书中还写道,“我们的宇宙就像一只小白兔,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世界看个清楚。”那些愿意在兔毛顶端仰望星空的人,总能让人生出无限的感叹和欢喜。
我们的生命是星尘一刹那的奇迹,而我们的思考,将让这个奇迹更加精彩!
●写作缘起
乔斯坦·贾德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以后,便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他是一个执着于对人的本质和人生终极意义进行探索、思考的人,最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中。那一天,他正好要给学生上哲学课,需要备课,就把这个故事写了出来,并将它扩展成书。“苏菲”这个名字来自希腊语的索菲亚,意为“智慧”。他希望用这本书去鼓励人们永不停止地去追问,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销量达到三百万册,还获得了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现今已有三十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
●精彩书摘
◆许多人对于这世界的种种有不可置信的感觉,就像我们看到魔术师突然从一顶原本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一样。
◆以前,世界的中心是地球。但天文学家告诉人们,宇宙根本没有绝对的中心,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人类只是刚开始了解宇宙而已。我们的太阳只是银河里四千亿个星球当中的一个,这个银河有点像是一个很大的铁饼,我们的太阳刚好位于其中一个螺旋臂上。当我们在晴朗的冬日夜晚仰望星星时,会看见一条由星星构成的宽带子,那是因为我们正好看到银河的中心。在银河系中,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距地球有四光年,也许它正在我们这个岛的上方。此时此刻,如果那颗星球上有一个人正用一架强力的天文望远镜对着柏客来山庄看的话,他看到的将是四年前的柏客来山庄。他也许会看到一个十一岁的女孩正坐在秋千上晃动她的双腿。”
◆达尔文的理论正好让我们体认到我们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细微的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当我们安全地把船上的货品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
◆所有真正的哲学家都应该睁大眼睛,即使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白色的乌鸦,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寻找它。如果我不承认有这种可能性,那我就是一个武断的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
◆在晴天的夜晚,我们可以看见几百万、甚至几十亿年前宇宙的面貌。宇宙所有的物质都来自宇宙最初的大爆炸。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其实是在试图找寻回到自己的路。
●名家书评
执着如苏菲,其实不也正是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我们么?也许某一天回家,你也会在邮箱里看到一个信封,带你踏上一段充满思考的旅程。宇宙之大,造物主难道独独偏爱这颗蓝色的星球?在这茫茫宇宙,谁与我们同行?在时间的尽头,在空间的另一端,是否还有另外一些智慧之灵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哲学的光辉将引领人类在黑暗中蹒跚前行,走向那未知的前方。
《苏菲的世界》在不断地发问:“你是谁?”“生命从何而来?”能够从一本书里找到问题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有疑问,我们才会打破沉默,因为我们不再沉默,生命才终于回荡起轰然一响——那清亮的响声,将一直贯穿星河,让每一个生活在星星上的孩子,都感觉到自己是整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漪然(儿童文学家、翻译)
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简简单单的两个问题,却有着一股无法看透、吸引人去探索世界的魔力。在红色房子的信箱前,14岁的苏菲正是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开始了她关于哲学的探险之旅。
那一天,她连续收到了三封信,前两封的内容正是这两个著名的哲学问题;最后一封却让人摸不着头脑——“请把生日卡片转交给席德”,而苏菲压根儿就并不认识席德。经过一番探索,她发现,前两封的寄信人,是一位哲学老师艾伯特,他告诉苏菲,成为哲学家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要有好奇心。于是,苏菲开始了自己的哲学课程,每一节课都是从提问开始的,艾伯特则写信回复她的疑问。一问一答间,读者跟着历史的脚步,一同重温了许多哲学家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从古希腊泰利斯开始,到德谟克利特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再到笛卡尔……老师给苏菲讲伯克利的“存在即被感知”,由此引发了她对世界的思考:拍打桌子而感受到桌子的坚硬,但是在梦中我们拍打桌子也能感受到桌子的坚硬,而实际上梦中的桌子是不存在的,那么,人是真的存在的吗?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最后,苏菲和老师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自己和老师很可能是虚拟人物,他们只存在于席德父亲的意识中,被写进了书里,送給席德。意识到这一点的苏菲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自我意识,逃离了虚拟的世界。
作者像写侦探小说和童话一样写哲学书,用浅近通俗的语言串起了整个欧洲的哲学史。利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苏菲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利用康德对理性和自由的观点,哲学老师看破了席德父亲创造的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他们还利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去影响席德的父亲,实现自己的逃亡计划。每到关键时刻,哲学家充满智慧的话语就像闪亮的丝线一般,苏菲拽着它们,走出了黑暗的洞穴,这些理性的思想如同星辰一般珍贵和闪亮,比如达尔文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活一次”、祁克果的“究竟谁是谁非,历史会决定”……
作者乔斯坦·贾德想要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更多是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和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他希望人们带着好奇心去不断探索世界。
他在书中很诗意地写道:生如星尘,我们生命来自于星尘的各种相互作用,而我们死亡时又重新归于星尘。每一个人都是几十亿年前熊熊燃烧的那场大火飞溅出来的一点火花,当在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我们实际上在回望故乡。从宇宙创始之初的无机物、单细胞生物,最终演化为地球上精巧繁杂美丽的生物系统,造化之手是何等的神奇呀。
世界太大,而我们太小,在作者看来,始终坚持怀疑、反对传统、保持好奇才是看待世界的方法。而这正是我们研究哲学的意义所在。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关于世界、关于宇宙都有许多追问,幸好,每个时代,都有一批能大胆提出各种假说的哲学家,他们敢于打破传统,不断推开一扇扇认知的窗户,让人类感受着更多的未知。哲学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学会思考事物的本质,为什么会是这样或那样呢?
每个哲学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各不相同,他们的很多的想法都会让人豁然开朗,给这一成不变的宇宙添上了新的色彩,如同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的星尘一样。书中还写道,“我们的宇宙就像一只小白兔,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世界看个清楚。”那些愿意在兔毛顶端仰望星空的人,总能让人生出无限的感叹和欢喜。
我们的生命是星尘一刹那的奇迹,而我们的思考,将让这个奇迹更加精彩!
●写作缘起
乔斯坦·贾德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以后,便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他是一个执着于对人的本质和人生终极意义进行探索、思考的人,最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中。那一天,他正好要给学生上哲学课,需要备课,就把这个故事写了出来,并将它扩展成书。“苏菲”这个名字来自希腊语的索菲亚,意为“智慧”。他希望用这本书去鼓励人们永不停止地去追问,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销量达到三百万册,还获得了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现今已有三十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
●精彩书摘
◆许多人对于这世界的种种有不可置信的感觉,就像我们看到魔术师突然从一顶原本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一样。
◆以前,世界的中心是地球。但天文学家告诉人们,宇宙根本没有绝对的中心,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人类只是刚开始了解宇宙而已。我们的太阳只是银河里四千亿个星球当中的一个,这个银河有点像是一个很大的铁饼,我们的太阳刚好位于其中一个螺旋臂上。当我们在晴朗的冬日夜晚仰望星星时,会看见一条由星星构成的宽带子,那是因为我们正好看到银河的中心。在银河系中,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距地球有四光年,也许它正在我们这个岛的上方。此时此刻,如果那颗星球上有一个人正用一架强力的天文望远镜对着柏客来山庄看的话,他看到的将是四年前的柏客来山庄。他也许会看到一个十一岁的女孩正坐在秋千上晃动她的双腿。”
◆达尔文的理论正好让我们体认到我们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细微的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当我们安全地把船上的货品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
◆所有真正的哲学家都应该睁大眼睛,即使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白色的乌鸦,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寻找它。如果我不承认有这种可能性,那我就是一个武断的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
◆在晴天的夜晚,我们可以看见几百万、甚至几十亿年前宇宙的面貌。宇宙所有的物质都来自宇宙最初的大爆炸。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其实是在试图找寻回到自己的路。
●名家书评
执着如苏菲,其实不也正是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我们么?也许某一天回家,你也会在邮箱里看到一个信封,带你踏上一段充满思考的旅程。宇宙之大,造物主难道独独偏爱这颗蓝色的星球?在这茫茫宇宙,谁与我们同行?在时间的尽头,在空间的另一端,是否还有另外一些智慧之灵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哲学的光辉将引领人类在黑暗中蹒跚前行,走向那未知的前方。
《苏菲的世界》在不断地发问:“你是谁?”“生命从何而来?”能够从一本书里找到问题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有疑问,我们才会打破沉默,因为我们不再沉默,生命才终于回荡起轰然一响——那清亮的响声,将一直贯穿星河,让每一个生活在星星上的孩子,都感觉到自己是整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漪然(儿童文学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