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深浅入时无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ang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诗词教学中,常常会以旧带新学习新课,却发现学生对旧知识遗忘很快。比如,教学生背《芙蓉楼送辛渐》,会联系四年级学过的送别诗《赠汪伦》;学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会引出他写的《小池》。可惜,记得牢的学生不多,大部分的学生记不全,有的甚至完全忘记了。这些学生背诵默写过的古诗词,被遗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是用传统的“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齐背诵”方式学习古诗词,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不够深刻,往往时间一长,学生就忘记了。到了高年级,学生开始从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如果还单让學生机械地背诵和默写,学生识记古诗词就耗时长,效果差。因此,在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多样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产生更长久的记忆。那么,如何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产生“我”即诗人、诗人即“我”的感觉?
  策略一:建立对话窗口,在交流中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应以逐渐发展学生的意义记忆为主。古诗词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如果只是让学生即逐字逐句的把古诗词“译成”白话文,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破坏了诗的意境,还促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建立对话窗口,引导学生与诗人进行对话,学生就会以自己的全部生命情感体验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就是实现学生记忆提升的过程。古诗词中大部分诗篇都可以建立对话窗口的。
  策略二:激发想象,在补充描绘中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想象体现在诗歌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高度的概括性和语言的省略。利用想象,激发学生将作者高度概括或省略了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诗歌的未尽之意,加以补充,使画面完整、充实起来,加上学生自己平日对生活的感性的体验,那么学生眼前的诗句就不单是视觉的画面,而且也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他的脑海中就会增加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一旦进入意境,那么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则不言而喻,学生也就掌握了诗词的精髓。
  策略三:编演课本剧,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诗词的情感深。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活泼好动而又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表现欲望的普遍特点,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诗词课本剧的编演,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助学生更深刻体验诗中人物内心情感,提高记忆效率。小学阶段要积累的古诗词中也有很多故事都适合编写课本剧的,《游子吟》《赠汪伦》等诗都适合编排成课本剧。学生不仅自己做演员,还要做编导,这样的诗歌课本剧编演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加深了他们对古诗词情感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策略四:坚持吟诵,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反复诵读古诗词,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欣赏其中的意境,内化其中的思想,升华并表现为对待人和事的态度。诵读的形式多样,吟诵是诗歌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体会人文情感行之有效的方法。陈琴老师的吟诵就把古诗教学引入另一重境界教学,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教师也可根据“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基本规则带着学生吟诵,并播放视屏让学生模仿吟诵,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利用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反复吟诵古诗词,每周一首新诗,持之以恒。在这样声情并茂的佳境中,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策略五:学以致用,在运用享受诗词运用的乐趣。
  在古诗词教学中,“只学不用”也是学生记不牢的原因。因此,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着运用经典,将背诵与运用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体现古诗词“古为今用”的价值。古诗教学,我不仅仅局限于课内古诗的情境再现,我还会随时随地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给自己拍摄的照片配上古诗词,为自己画的画提上诗词。我们还可以根据每天诵读的古诗词,设计一些诗句情境运用。例如,看到增城莲塘公园百亩荷塘中满是挨挨挤挤的荷叶和盛开的荷花,你不禁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鱼儿在荷叶间游来游去,你惊叹道:“鱼戏莲叶间。”当你的朋友虚度时光,浪费时间时,可以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劝告他珍惜时间……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让他们的心灵与诗词的思想内容达到相通和共鸣,才能达到用诗词潜移默化、感染教育学生的目的,这也是我们进行诗词教学终极目标。
  策略六:诗书结合,在书写中表现诗词的形式美。
  很多书法爱好者都喜欢将诗词作品作为书写内容,不仅语言文字美,诗词意境美,而且印有水墨画的扇形、圆形的各种书写纸,也增添了诗词的形式美。在古诗词教学中,把书写与诗词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的教学策略是灵活多样的,但寻求诗意美的栖居,鉴赏古诗词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始终是我们古诗词课堂教学的不懈的追求。在“想象、扮演、运用,书写”等教学策略中,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体验空间,激发学生与诗人,与诗词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那么这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这种大环境下,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  第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形象、新颖的优势,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好的导入方法,是一堂课
期刊
一个优秀的集体,制度和做法上可能千差万别,可是背后必然都有一种凝聚力作支撑。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和。我们年级所有老师们都特别坦诚,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做法总是毫无保留地彼此分享,在交流和碰撞中互相启发,生成很多管理智慧。  和则启智  我就先从李老师分享给大家的班级日志管理说起,初一的时候,李老师当班主任时一直利用表格管理班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李老师心思细腻,班级管理工作细致
期刊
“文成于改”,一篇成功的作文批改,能帮助教师积累、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给教师提供实际例证。然而,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教师的辛勤劳动是无用功。因此,采取怎样批改方式和如何有效提高批改质量,让教师和学生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状态是我们探究有效作文教学的重要前提。  一、作文批改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授之以渔”的原则:看文章中心思想是否正确鲜明;选材是否恰当;段落层次是否清晰;详略比重是否得当;文章题目是否
期刊
美国的一位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中国的一位教育先辈也曾多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教学新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力,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才能更有效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
期刊
在短短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上好一节课,备好课是关键。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时,让他们有话可讲,也喜欢讲,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3-6岁幼儿身体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非常重要,不仅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平衡能力以及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能在各项活动中促进幼儿本能的进行自我保护,减少各种意外伤害。因此,我们将体育活动中幼儿平衡能力发展作为研究目标,探讨3-6岁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园14个班幼儿,分别为大、中、小班幼儿。  (二)研究时
期刊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幼儿正处在学习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然而由于心理很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低,所以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值得模仿。模仿得好,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会带来很大益处,模仿不当,则会给他们带来坏处,甚至带来危害。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往往是由于好奇模仿而引起的。这几年我都注意观察和了解,不少幼儿模仿电影、
期刊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理,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鑒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也就是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当今世界发展变化非常快,地理科学日新月异的,各种流派纷呈,新的知识应接不暇。地理课程
期刊
任何一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教学效果显现缓慢——这是语文学科特点决定的。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语文教学的劣势,又何尝不可转化为语文教学的优势呢?根据我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以及多年高考复习经验,对于快速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考试能力及语文素养,我有如下思考。  一、尽早着手进入高考复习  语文知识不具备单元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不存在复习时知识链接不上的问题,提前
期刊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有效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提问是质疑之始,是思维之源,在多年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有效提问可以把握学生对于课程理解的深度、广度。能否有效的设置问题、合理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高低和探究问题的兴趣的多少。如何做到有效提问,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见解。  一、 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实效性  一是设置科学有实效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