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hu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格拉是有名的地方,有名就在于泰姬陵。世界舆论说;泰姬陵是不朽的,它是世界上多少多少奇之一。而印度朋友则说:淮要是来到印度而不去看泰姬陵.那么就等于没有来。我前两次访问印度,都到泰姬陵来过,而且两次都在这里过了夜。我普在朦胧的月色中来探望过泰姬陵。整个陵寝在月光下幻成了一个白色的奇迹。我也曾在朝暾的微光中来探望过泰姬陵.白色大理石的墙壁上成千上万块的红绿宝石闪出万点金光,幻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奇迹。总之,我两次都是名副其实地来到了印度。这一次我也决心再来,否则,我的三访印度,在印度朋友心目中就成了两访印度了。
  同前两次一样,这一次也是乘汽车来的。车子下年从德里出发.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到了阿格拉。寮姬陵的白色的圆顶已经混入暮色苍茫之中。我们也就在苍茫的暮色中找到了我们的旅馆。从外面看上去,这旅馆砖墙剥落,宛如年久失修的莫卧儿王朝的废宫,但是里面却是灯光明亮,金碧辉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房间都用与莫卧儿王朝有关的一些名字标出,使人一进去,就仿佛到了莫卧儿王朝;使人一睡下,就能够做起莫卧儿的梦来。
  我真的做了一夜莫卧儿的梦。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到泰姬陵门外。门还没有开。院子里.大树下,弥漫着一团雾气,掺杂着淡淡的花香。夜里下过雨,现在还没有晴开。我心里稍有懊恼之意:泰姬陵的真面目这一次恐怕看不到了。
  但是,突然间,雨过天晴云破处,流出来了一缕金色的阳光,照在泰姬陵的圆顶上,只照亮一小块,其余的地方都暗淡无光,独有这一小块却亮得耀眼。我们的眼睛立刻明亮起来:难道这不就是泰姬陵的真面目吗?
  我们走了进去,从映着泰姬陵倒影的小水池旁走向泰姬陵,登上了一层楼高的平台,绕着泰姬陵走了一周,到处嘹望了一番。平台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高塔,尖尖地刺入灰暗的天空。四个尖尖的东西,衬托着中间泰姬陵的圆顶那个圆圆的东西,两相对比,给人一种奇特的美。我想不出一个适当的名词来表达这种美,就叫它几何的美吧。后面下临阎牟那河。河里水流平缓,有一个不知什么东西漂在水里面,一群秃鹫和乌鸦趴在上面啄食碎肉。秃鹫们吃饱了就飞上栏杆,成排地蹲在那里休息,傲然四顾,旁若无人。
  我们就带着这些斑驳陆离的印象,回头来看泰姬陵本身。我怎样来描述这个白色的奇迹呢?我脑筋里所储存的一切词汇都毫无用处。我从小念的所有的描绘雄伟的陵墓的诗文,也都毫无用处。“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目月近雕梁。”多么雄伟的诗句呀!然而,到了这里却丝毫也用不上。这里既无绣户,也无雕梁。这陵墓是用一块块白色大理石堆砌起来的。但是,无论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看,却丝毫也看不出堆砌的痕迹,它浑然一体,好像是一块完整的大理石。多少年来,我看过无数的泰姬陵的照片和绘画,但是却没有看到有任何一幅真正的照出、画出泰姬陵的气势来的。只有你到了泰姬陵跟前,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翘首仰望,纯白的大理石墙壁有几十米高,仿佛上达苍穹。在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我想到了苏东坡的词: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自己仿佛已经离开了人间,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有人主张,世界上只有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把二者融合起来成为浑然一体的那种美,只应天上有。我眼前看到的就是这种天上的美。我完全沉浸在这种美的享受中,忘记了时间的推移。等到我从这琼楼玉宇中回转来时,已经是我们应该离开的时候了。
  从泰姬陵到红堡是一条必由之路,我们也不例外。到了红堡,限于时间我们只匆匆地走了一转。莫卧儿王朝的这一座故宫,完全是用红砂岩筑成的。如果说泰姬陵是白色的奇迹的话,那么这里就是红色的奇迹。但是,我到了这里,最关心的却是一块小小的水晶。据说,下令修建泰姬陵的沙扎汗,晚年被儿子囚了起来。他本来还准备在阎牟那河这一边同河对岸泰姬陵遥遥相对的地方,修建一座完全用黑色大理石砌成的陵墓,如果建成的话,那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色的奇迹。然而在这黑色的奇迹出现以前,他就失去了自由,成为自己儿子的阶下因。他天天坐在红堡的一个走廊上,背对着泰姬陵,凝神潜思,忍忧含悲,目不转晴地注视着镶嵌在一个柱子上的那一块水晶,里面反映出整个泰姬陵的影像。月月如此,天天如此,这位孤独的老皇帝就这样度过了他的残生。
  这个故事很有些浪漫气息。几百年来,也打动了千千万万好心人的心弦,滴下了无数的同情之泪。但是,我却是无泪可滴。我上一次来的时候;印度朋友曾告诉过我,就在这走廊下面那一片空地上,莫卧儿皇帝把囚犯弄了来,然后放出老虎,让老虎把人活活地吃掉。他们坐在走廊上怡然欣赏这一亲奇景。这样的人,即使被儿子因了起来,我难道还能为他流下什么同情之泪吗?
  我走下了天堂,回到了现实。人间和现卖是充满了矛盾的,但是它们又确实是美的。就是在阿格拉也并非例外。
  我们在旅馆里看一个贫苦的印度艺人让小黄鸟表演识字的本领。
  他告诉我,他是一个学徒工,最热爱新中国,但却从来没有机会接触一个中国人。听说我们来了,他便带了大米来看我们。从早晨等到现在,中午早已过了,但是几次被人撵走。现在终于见到中国朋友了,他是多么兴奋啊!我接过了小盒,深深地被这个淳朴的青年感动了。我握住了他的手,心里面思绪万千,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我一直目送这个青年的背影消失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才转回身来。
  泰姬陵是美的,是不朽的。然而,人们心里的真挚感情不是比泰姬陵更美,更不朽吗?上面说的这件小事,到现在,已经过了27年,在人的一生中,27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可是,不管我什么时候想起这件小事,那个学徒工的影像就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的眼前。现在他大概都有四五十岁了吧。中间沧海桑田,世间多变。但是我却不相信,他会忘掉我,会忘掉中国,正如我不会忘掉他样。据我看,这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不朽。是美的、不朽的泰姬陵无法比拟的美,无法比拟的不朽。
其他文献
温莎城堡、古格王朝遗址,都是古代的军事要塞。当年征服者的成功,往往由杀戮和血腥铸就;而英雄们辉煌的累累功勋,也记载着荣和辱。  春去冬来,一代又一代,这些贵族,这些帝王,他们和她们今天仍执着地捍卫着王室的血脉,追求着一种生命的形式美。贵族传统,无论是绅士风度还是骑士风度在现代的欧洲,作为一种行为气质而泛化存在,已深深地渗透在骨子里,表现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    微笑无质,却增固了温莎城堡
期刊
有部老电影叫《战斗里成长》,回顾我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是在“肉麻里成长”的,尤其是那个“早请示晚汇报”外加唱颂歌跳“忠字舞”的年代,肉麻是每天的功课。历练久之, “麻阈”渐宽,常规语言的肉麻渐能忍受,最难忍的是“诗性语言”的肉麻,例如读某大文豪的颂诗时,那麻感从头皮开始,由表及里,麻遍全身,透入骨髓……  告别“文革”快32年了,我已很少肉麻,也许是有了一点年纪,变得麻木了。今年地震以来,哀毁过
期刊
四百年前,当证券交易所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现时,他预示着一个资本时代的崛起;二十年前,当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在上海深圳破土而出的时候,它启动了市场经济的引擎;那么今天,文化产权交易所又能给文化产业带来怎样的一片天地呢?  在深圳第七届文博会位于园博园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分会场上,由天海它山文化公司所展出的“百业呈财”翡翠大白菜和位于2011年湖润艺术排行榜榜眼的当代国画大师崔如琢系列作品无疑是整个文博会期
期刊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我一直居住在距广州美术学院约200米有田园环绕、绿荫其中的“世外桃源”——细岗。这里,是我昔日涉书习艺至今仍时常眷恋的故园。那时,我们的家居是两层高之红瓦青砖苏式楼房,楼与楼之距约20米。  这里绿树婆娑,有虚心待人之君子竹、放逸不羁之马尾松、风摇如蝶之羊蹄甲、蕴藉温婉之台湾相思、博灼婀娜之火凤凰、沉雄挺拔之大叶桉……  这里果树飘香,有芭蕉、木瓜、番石榴、葡萄、黄皮
期刊
大师索振海,号一丁,1943年出生于河北,自幼左下肢极度残疾,儿时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跑跑跳跳地玩,只能趴在地上胡涂乱画,后来上了小学、中学,喜欢上了画画。15岁时开始给报社投稿,虽然稿件一次次地被退了回来,但是他并不灰心。17岁时开始在《衡水地区日报》、《河北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一些地方及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美术作品。后来县里、地区、省里哪里有美术活动,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美术展览,哪里就有
期刊
到南方的风中流浪,  是我的向往。  养育我的北方,  便成了思恋的地方。  我以南方的荔枝,  思恋北方的高梁。  我以南方的热烈,  思恋北方的苍凉。  学会了南方人说话。  像鸟一样地歌唱,  便想听听父老乡亲  马鞭甩出的粗犷。  在没有季节  没有寒冷的城市奔走,  更想在下雪的时候,  回一趟故乡。  阅过莺飞草长的江南,  再读北国的风光。  缺少色彩的故乡啊,  让我喜悦也让我忧伤
期刊
30年走过.一条岁月长河:  30年奋斗,鹏城唱响凯歌。  东方风来.簕杜鹃火热绽放:  改革窗口.与大鹏同风而起。  看.明朝扶摇九万里!  今天,我们因为梦想走到一起.  明天,我们的梦想将在这里延伸。
期刊
到杭州一个养生馆呆了几天,我依然苗条且轻盈。今天试了罐检和罐疗,馆里的姑娘和小伙子技术不错,令我满意。他们的言语举止作风轻柔,分开来看,没有巧言善辩者,但聚在一起,却能做成大事。像水一样的,积累、凝聚、满溢,然后弥漫,这是水的势——近乎理想的团队状态。  此行又偶遇了不少人。有人多次与我讨论“相信”这个字眼,问我相信什么、相信谁?我的答案只有一个——相信我自己。我说我信任我的心灵和思想,并相信我的
期刊
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深圳市政府以及各社会团体组织纷纷举办了各种纪念庆祝活动。8月25日夜,著名诗人余光中观身深圳音乐厅大型诗乐晚会《深圳梦典》现场,用诗歌将这个属于鹏城而立之年的夜晚变得意味深长而不同凡响。多年前他的《乡愁》已经传遍海峡两岸,成为思乡怀国经典,他的《独白》也曾深深触动着万千深港人的心。这次这个“乡愁诗人”的深圳之旅,又将留下怎样的诗印?  8月25日夜,深圳音乐厅座无虚
期刊
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深圳美术馆、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2010年8月26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该展以绘画的形式再现深圳特区30年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风云人物和感人故事。  据本次展览策展人董小明介绍,这次作品展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发动最广泛、美术家投入热情最高、作品也最为丰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