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ux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位烈士母亲亲笔信,一百多封洋溢着亲情的家书,被珍藏在对应的每一个母亲的资料文件盒内,整整齐齐摆放进银座集团拥军办公室的展示柜里。
  王贵武,一个空军退伍老兵,一个白手起家开创银座集团亿万资产的“爱国拥军模范”,20年前,怀着对1998年抗洪烈士无限的崇敬和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认下10位抗洪烈士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立誓——替烈士母亲尽孝,用一个退役军人独有的气魄和担当,为烈士母亲的家庭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
  也许他是世界上母亲最多的人。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斗争中,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和“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再次驱车数千里来到烈士家中看望,并增认6位老人为母亲。加上自己的亲生母亲,如今他有17位妈妈。
  好男儿一诺千金。转瞬间,20年前还是壮年的他如今已生出银发,满面斑驳,不变的却是超越了血缘,延续了20年的承诺,以及他在实业拥军路上坚定前行的脚步。

致富不忘报国,践行毕生承诺


  王贵武两次特殊的认养烈士母亲之举,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20年来像赡养亲生母亲一样照顾着烈士妈妈,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烈士为国家尽忠,我来替你尽孝”的承诺,究竟是什么,让这个老兵如此执着?
  说起此中情由,还得回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时候。
  当时天津同样受灾严重,王贵武家房倒屋塌,为贴补家用,他抡着大锤,要凿出水泥板里的钢筋变卖。正在此时,救灾部队赶到,战士们二话不说便开着推土机,为他压碎水泥板,把抽出的300斤钢筋捆得整整齐齐。

  王贵武就在一旁看着,同样18岁的年纪,这群解放军战士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他毅然伸出援手。王贵武把钢筋全部卖出,所得70元却仅能换来2斤烧饼,“给战士们分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分到一个完整的烧饼,这事儿一直堵在心里,他们是无私的,但我依然感觉对不住他们,一定要回报他们。”
  王贵武能掘到“第一桶金”,凭的就是他在部队学到的技术。
  1978年,王贵武参军入伍成为空军的一名工程兵,凭着掌握一门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的信念,王贵武学会了一手过硬的施工制图技术。退伍后的1983年,他下海成立了村镇制图社,第一年即创收缴税1万元。1994年,王贵武成立银座房地产开发公司,1997年创办了以房地产为主干的由13家子公司组成的天津银座集团有限公司,打拼出现在的亿万资产。
  “所以说是部队给了我一切,没有部队就没有我的今天。”王贵武为自己定下了目标,这辈子要做的事儿就是——致富报国,实业拥军。
  1983年,创业第一年的“八一”座谈会上,王贵武为某人武部捐赠了3000元钱用以支持民兵训练,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自己的实业拥军之路。
  1998年8月1日,在抗洪抢险斗争中,空军某高炮团10位战士在湖北洲湾英勇牺牲。曾经也是一名空军战士的王贵武深为战友的英雄事迹感动,他对母亲说:“我曾经也是一名空军战士,如果我还没退伍,那可能今天牺牲的就是我!我要替烈士为他们的母亲尽一份儿子的孝心,把烈士母亲认作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看待。” 王贵武的父母被儿子的诚心感动,十分支持他的想法。他走遍4个省,千里寻亲来到烈士们的家乡,认养了10位母亲,并为10位母亲分别购买了终身养老保险,承诺要替烈士母亲尽孝。
  一句“儿子为国尽忠,我为烈士尽孝”,写在了王贵武给十几位烈士父母亲的书信里,这是一个老兵对烈士和亲属们的毕生承诺。多年来,王貴武倾心研究如何配合部队搞好后勤保障社会化,现正在筹划建设“贵武爱心护理院”,将认养的烈士母亲接到院里长期生活,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提供养老服务。

儿子为国尽忠,我为烈士尽孝


  8月28日晚上,在天津市西青区隐贤村一座环境优美的大院落里,相聚在一起的烈士父母们打着拍子唱起了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一个点缀着寿桃的生日蛋糕,被王贵武缓缓地推到了98抗洪牺牲烈士易志勇的母亲易解秀的面前。
  “没有什么能比儿子为自己过生日更开心的了!”易妈妈顾不上抹去眼角的莹光,匆匆许愿吹灭蜡烛,就赶忙为大家切分蛋糕,分享自己的快乐。
  这座大院原本是银座集团的一个分部,前不久刚刚被王贵武改建成不亚于五星级宾馆的“英雄母亲之家”,暂时作为烈士母亲们在天津的养老居所。
银座集团建造的“英雄母亲之家”养老院

  “走了一个英雄儿子,来了一个孝顺儿子。”晚宴上,8位烈士的父母亲你一言我一语地和笔者聊着。“那时梁力的爷爷奶奶还健在,我们憋红了眼也不敢在家里哭。”失去独子的梁承伯当时家里已是灰暗一片。“1998年10月,接到贵武的来信,要认我们为父母时,我都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想,临近春节时贵武真的来了。”
  “给我们买了保险”“为我们盖了新房”“接我们到天津体检、到北京旅游” “给我购买了运货汽车”“为我们添置了电视等家电”“听说生活遇到了困难,当即汇来3万元钱”……梁爸爸讲起王贵武时格外激动,“2014年,我老伴儿突发脑溢血,妈妈断气的时候,贵武就在身边,妈妈走的时候,他披麻戴孝,他下跪作揖,他捧灵,他安葬,儿子能做的他都做到了。”梁爸爸回想当时的情景一阵唏嘘。
  “我现在也算是儿女双全了。”晚宴过后,梁爸爸拉着笔者的手来到卧室,翻出一张梁妈妈墓碑的照片,子女一栏赫然刻着3个名字——梁力、王贵武、王琳。   原来,梁妈妈曾被评为衡阳市“十佳杰出母亲”。王贵武应邀到衡阳作报告,就是在王贵武孝心的感召下,从事个体经营的王琳主动找到梁妈妈和梁爸爸,认他们为父母亲,“老天待我不薄,在衡阳我有女儿照顾,在天津我有儿子孝顺。”梁爸爸对这双儿女非常满意。
  8月,“英雄母亲之家”刚刚落成,天津市西青区的社区卫生院立即赶来义诊,为所有烈士父母开通绿色通道,签定协议,不论大病小病一律免费。不仅如此,天津一位高级营养师高贡,主动来为烈士父母们做营养科普,制订专门配菜方案。一位来自长沙的出租车司机胡干山,连续6年接送王贵武去烈士母亲家拜年,受其影响,胡干山凡是遇到退伍军人和烈士亲属乘车,全部免费,直至退休。
  “这都是社会关心爱护烈士亲属的实际举动。”王贵武为此深表感激。
  “自从装上了电话,信虽然不写了,但是电话铃却时常响起。”8位烈士父母饭后闲谈,说起他们的生日表就在王贵武的办公桌上,“有人惦记着就是一种幸福。”
  20年来,王贵武年年春节都要前往各位母亲家拜年,看望时为母亲们带去数千元的生活费,不论距离多远,山路多难走,从未停歇,每年驱车数千公里,直到正月十五才返回天津。有一个春节,王贵武在湖南看望完母亲,从长沙乘火车回天津,没有座票,一站就是20多个小时,到站时两条腿都肿了。
王貴武投资建造的“英雄母亲之家”笑声不断

  为了和烈士父母亲沟通顺畅,王贵武学会了八省方言,餐桌上转换方言毫无障碍。这样充满亲情的生日晚宴,每个月都会在“英雄母亲之家”出现,这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记者为能参加这样一个特殊的晚宴备受感动。

心怀反哺之情,拥军永不止步


  勿忘跪乳之恩,心怀反哺之义。
  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从一名普通的退伍战士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亿元资产的企业家,靠的是什么?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曾穿过军装的军人。他从来没学过企业经营管理,却能有如此成就。他谦虚地说,“用的就是在部队所学。作为企业领头人和当班长一样,以前怎么当班长的,回来就怎么干。”
  “银座集团成立当天,便设立拥军办公室,负责办理企业拥军事项,每年都制订拥军计划,把拥军工作落到实处,并拿出100万元作为拥军基金。”说起王贵武拥军的事迹,天津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史秀平会长如数家珍。
  王贵武先后为驻津部队设立了“训练尖子奖励基金”,为部队送去电脑、电视和摄像机,丰富了官兵文化生活。为了方便驻津部队基层官兵巡逻、短途出行,银座集团购置了数百辆自行车赠送部队。每年的“八一”建军节,王贵武都要组织拥军艺术团深入基层部队慰问演出,与官兵进行联欢座谈,帮助部队解决实际困难。数十年来,银座集团的拥军支出和其他社会公益捐款合计高达2000多万元。
  位卑未敢忘忧国。因此,无论自己的财富如何增值,他孜孜以求的仍然是如何用不断增值的财富,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更好地报效国家,为军队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在一次旅途中,王贵武和一起坐车的几名年轻大学生谈论起国家与奋斗目标的关系,大学生们言谈之中流露出在经济社会只要能挣到钱就行,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在他们心中都很弱。听到这样的言论,联想起社会上出现的“征兵难”现象,部分人的国防观念也正在渐渐淡薄。这让王贵武感到很是心痛。回来后,王贵武就决定在天津投巨资兴建一所功能齐全、综合性的现代化国防教育基地。当年年底,他就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建设了“兴武国防教育基地”,基地可同时展开军训、参观国防教育展和举办学生夏令营活动,每年军训学生都有万余名。同时,他应邀亲自去为学生讲课,还经常到驻津部队为官兵作《社会天地广阔,退伍军人大有作为》的励志报告,与战士们座谈交流。
  从经济上看,这样拥军是一笔永远收不回来的投资,因为它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但是为广大学生和群众普及了国防知识,增强了全民的国防意识,培养了人们热爱国家、热爱军队的信念,赢得的是政治效益。王贵武认为,这个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虽然近些年企业经营面临一些困境,但王贵武拥军的脚步片刻也不曾停歇。“我们集团就是由军人撑起来的。”王贵武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接收不少复退军人,员工最多的时候500人里面复转军人就有300多人,加上军属,占了80%以上。
  驻津某舟桥部队的水上训练场地就在银座集团附近,每逢部队驻训,王贵武都会专门安排拥军办公室与部队联系对接,无偿为他们提供训练场地,免费保障水电。王贵武还会带着当时在天津闲住的烈士母亲们前去慰问,和战士们一起过生日,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们为“拥军奶奶”。
  王贵武认为,回报社会、回报军营,仅仅在经济上是远远不够的,人活着不仅为生命生存而活,还要为灵魂和情感而活。
其他文献
正在营业的襄城免费爱心粥屋  清晨六点,位于河南省襄城县凤凰路的免费爱心粥屋的门前已是人头攒动,只见刚刚忙完城区街道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们“风尘仆仆”从四面八方赶来了,附近柱着拐杖、推着三轮车的老人也“姗姗来吃”,一群穿着“学雷锋志愿者”红马甲的服务人员正忙碌地打饭、打菜、发馒头、刷碗筷……  “这饭吃着真得劲!再给我来一碗!”  “好!祝你们越吃越健康!”  这间粥屋的发起人叫焦绍华,是河南南阳人
期刊
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10月12日,《雷锋》杂志顾问、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书画院院长朱剑平,“身边的活雷锋”杨宗华,《雷锋》杂志品牌主管、厦门雷锋文化艺术馆馆长袁雪雪,厦门雷锋文化艺术馆副馆长陈飞燕,厦门丙洲学雷锋基地主任吕进昌等组成的“雷锋学校”考察团,莅临民族英雄陈化成的故乡——厦门市同安区西柯中心小学,就首批全国“雷锋学校”的评选工作开展考
期刊
在长沙雷锋学校,不管是雾色朦胧的清晨还是漆黑寂静的深夜,你每天都会看到一个行色匆匆、奔波于葱茏校道上的身影;在办公室忙里忙外、废寝忘食的身影;在教室里、课堂上激情澎湃的身影;在尚善楼巡视着每一间教室的身影,5个楼层,120级阶梯,每一阶梯都深深烙着他的脚印。他,就是高二年级组长龚高标老师。每一个班级的“问题学生”都与他有过“亲密交流”,每一位同学都熟悉他那不甚标准,却透露着殷切期望的普通话。龚高标
期刊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文物,还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抚顺雷锋纪念馆的馆藏文物,就具备这样的闪光特质。这些文物也许初看上去并不惹人注目,如雷锋穿过的打满补丁的袜子、雷锋穿过的洗得发白的工作服、雷锋用过的存折、雷锋用过的修车工具、雷锋用过的肥皂盒等等,但是,这一件件雷锋生前用过的物品,其本身具有着直观和强大的感染力。细细感受
期刊
用几千块钱的救助金引诱患者就医,使之付出高达5万至7万元的治疗费用。近期,来自湖南、广西多地的众多脑瘫患儿家庭遭遇了这一“变味儿”的爱心基金和医院营销手段。这种欺骗行为对于众多脑瘫患儿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爱心救助作为一种慈善行为,其初衷是为了减轻患儿家庭的负担。然而从2015年至今,报道中的医院为了盈利,打着“爱心基金”的旗号引诱患者就医,导致无数不明情况的脑瘫患儿家庭上当受骗。很显然,“爱
期刊
这是一支有着37年历史传承的学雷锋分队,他们引领发起的南京路为民服务活动成为黄浦江畔的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这是一群“90后”为主体的“暖男”,他们擦亮前辈们创造的闪亮文明“名片”,在新时代学雷锋的征程上不断开拓创新。  在第56个学雷锋日到来之际,笔者走近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民兵连为民服务队,聆听新时代民兵雷锋的动人故事,感悟他们带给这座城市的温暖。帐篷“快闪”,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  2019年
期刊
当今世界,关注中华民族发展命运的人们都不能不注意到,当今中国,有一种充满“德圣”魅力的神奇设施——雷锋纪念馆已经星罗棋布遍布神州大地,从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到风姿绰约的南国热土,从浪花飞溅的沿海都市到大漠戈壁的西部新城,处处可见矗立着雷锋雕像的纪念场馆,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英雄人物中拥有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纪念设施,已经成为闪烁着时代光芒的道德圣殿。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心怀敬仰与虔诚纷纷来到雷锋纪
期刊
上甘嶺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对抗最为惨烈、军力最为集中的一次,双方军队动用兵力将近11万人,双方反复争夺43天,联合国军的空军和炮兵,对两个山头进行炮轰,发射炮弹190万余发,投下炸弹5000余枚,使得土地松软的阵地被炸矮两米。志愿军始终贯彻防守阵地的策略,依靠工事坑道抵抗联合国军的炮轰攻势,上甘岭战役也成为美军的“伤心岭”。  那一战使得美军把战略预备部队提前投入战争一线,进一步加剧了后备兵
期刊
年逾花甲矢志不渝,四十余载献身边防。  近日,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七连巡逻誓师大会现场,一对藏族父子的到来,格外引人注目。  老人名叫扎西达杰,驻地布宗村村民,1974年至1978年在该边防团某连服役。退役后,他主动申请加入驻地民兵排,同边防官兵一起执行巡邏任务。40年来,老人数十次踏上这条巡逻路,经历生死考验10余次。  对于多年前的一次巡逻时救人的经历,扎西达杰至今记忆犹新——将儿子车成从点上带回
期刊
“三沙雷锋班”战士杜小亮为学生讲解雷锋精神  在祖国最南端、最年轻、最美丽的城市三沙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逢年过节进渔村送服务,他们自学修补焊接学雷锋。大到舰船坦克火炮,小到电视风扇高压锅,样样精通。身着海岛迷彩服、心怀三沙军警民,他们就是海军驻西沙某水警区“三沙雷锋班”。群众需要时总有“雷锋”忙碌的身影  说起“雷锋班”的来历,就不得不讲讲美丽的西沙群岛。作为祖国南海的边陲,全年高温高盐高湿的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