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的生活里发现诗意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海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1届高研班学员。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儿童文学》《中华文学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诗选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出版诗集《超现实的雪》《水时光》《恍然隔世》《眷恋》,散文集《琉璃的锋芒》《秋之约》等。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齐鲁散文奖等奖项。
  生活不是诗歌,但是人的生命中从来离不开诗。
  在我写下这篇文章开头的时候,中华大地上正在经历着一场从未有过的艰难历程:一座千万人的现代化城市武汉被封城,全国乃至全世界已经有数万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死亡者数以千计;非洲的蝗灾正在逼近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大火已经燃烧了半年之久;甚至就在此刻,我的脚下刚刚发生了一次4.1级地震。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我们生存的地球从来没有消停过。
  以柔软的生命应对坚硬的现实,以诗意的生活面对沉重的日常,这是诗歌存在的基础。
  著名儿童诗人王宜振先生说过:“外部世界的一粒米,经过内心世界的酿造,就不再是米,而是变成了酒……诗人写诗的过程就是把米变成酒的过程。”
  夏圣修8岁开始创作,9岁时处女作就发表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上,细读这两首诗,感觉与他童稚的时候相比有了新的特点。《弯月》这首诗歌就具有惊人的想象力。月亮这个意象,是中国传统诗歌使用最多的一个,要写好弯月,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作者独辟蹊径,从一个惯常的生活场景切入,写主人钓鱼,然后鱼线断掉了,大鱼带着鱼钩逃亡。在这里作者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大鱼不是向着低处的水面逃离,而是直起身子,像那个跳出龙门的(鲤)鱼一样,飞向了广阔无垠的天空:
  大鱼身上亮晶晶的鳞片成了银河
  黄金鱼钩则变成了一钩弯月
  鱼钩变成弯月,大鱼化成了浩瀚无垠的银河。这是多么壮丽的瞬间,多么充满想象力的嬗变啊?凭借奇诡的想象,我们终于能够超脱现实的羁绊,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剪纸》这首诗里,我们也遭遇了这样的想象力游戏。剪刀本身就是一个常见的工具,铅笔盒里总有它们的身影。试卷大概是每一个学生都深恶痛绝的东西,然而剪刀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破坏“试卷”,而是“自顾自地捡起了一张纸,做出了它的灵魂——窗花”。
  窗花是纸的灵魂。我们知道,窗花是艺术品,是美的象征,是灵动的自由精神。在小诗人笔下,窗花从一个具体的物品,变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这首小诗,也从日常的一粒米,被酿成了一盅带着扑鼻清香的美酒。
  夏圣修的诗歌语言鲜活、纯净,有自己的鲜明特點,没有受到当下媒体中的公共语言的影响。写月亮,并不写“悠悠的月光”之类,而是写成“金黄的鱼钩”;写剪刀,不写如何锋利,而是写它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这样的词语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又新鲜别致,富有感染力。同时,他的诗歌里有着一种难得的理性,总让人隐约感觉到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意境。这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少年作者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其他文献
《百年孤独》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一本难啃的殿堂级经典  如果中国有哪家书店里没有《百年孤独》,大概类似于超市不卖矿泉水。  但读过《百年孤独》的人,有大半会直呼“晦涩难懂”,坚持10页就缴械投降。只有那些作家、学者、文艺青年,一个劲儿地褒扬。这让普通人不得不怀疑:我们读的是同一本《百年孤独》吗?  《纽约时报》曾赞誉“《
相较于其他家禽,鹅不宜亲近,但我打小就偏爱它,及至中年,爱得格外深切。  第一次读到骆宾王的《咏鹅》,我就认定这位早慧的才子一定特别喜欢鹅,要不然,七岁的孩子怎么能吟出那首流传千古的名作来。雏鹅甚是可爱,通体黄毛,间或杂以灰黑几种颜色,摸起来毛茸茸的。成鹅依然逗人喜爱,块头肥硕,白衣胜雪,尤其走起路来,一跩一跩,派头十足。鹅嗓门高爽,声大音隆,就连扇扇翅膀,也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到哪儿都动静不小
化学悠久的历史,千百万次实验  总结定律公式,是世界的诠释  化学神奇的历史,每颗原子都是故事  呜喔……  磷在夜空化作一道光,门捷列夫见微知彰  七横十八纵族列周行,氢锂钠钾铷铯钫  喔……  质子中子  喔……  核外电子  喔……  结构决定性质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钪 钛 钒 铬  锰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  砷 硒
有一把刀,虽然刀身没有生锈,也没有卷刃,但相形之下,刀鞘却很脏。  要说为什么脏,只因为它被毫不介意地扔在路旁的草丛里了。这把刀被扔在这样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它是一把不幸的刀。  一名远游装束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一位擦肩而过的老人打招呼道:“你到哪里去?”  “待在这样偏僻的乡村里,势必平平淡淡地了此一生。我要到京城去,大干一场,一定要捞到地位、声誉和富贵给大家瞧瞧。”  “能那么顺利吗?”  “当
将经典放于手边,常读常新。  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最容易遗忘,一二百年过去就感到遥不可及了,认为那时的书也十分老旧。追逐国内外最新的流行物,以新为好。  艺术恰恰相反,它们并不是越新越好,而要依赖时间的检验和甄别。时下的艺术经过时间之水的冲刷,至少过去一个世纪才会凸显出来。  精神和艺术的历史,一二百年真的不算長,也不过历经两三代人。我们遗忘了十九世纪前后的那些经典,更不要说再早一些的,多么可悲。
本刊今年8期《星星诗》栏目中,发表了晓角的诗歌《三天过完十六岁》和诗人竹无心关于这首诗的评论。2020年9月,在晓角17岁生日来临之际,她终于拥有了校园里属于自己的书桌。  我今年十七岁,个子很高,脸上青春痘长得厉害,所以我很早就不再照镜子了。现在我住在政府的扶贫砖瓦房里,每天和父母下地干活,也干家务。读书、听歌、养狗,有时发表文章,现在的我平静而充实。  按我们这儿的说法论,我今年其实是十八岁。
我打小对母语的敏感和兴趣全来自语文课之外。我喜欢听书,听村里的老宁头说故事。他说书杂,也野,表情丰富,唾沫横飞,带骂人的口头语。《薛仁贵征西》《罗通扫北》《呼延庆打擂》都是从他满嘴的脏话里听来的。他模仿那些说书艺人的腔调,喜欢把嗓音弄成破锣声:“话说小将罗成……”遇到节骨眼上他就打住,让我们给他割牛草。在苏北黄海的漫滩里,天高地远,白云悠悠,耕牛甩尾,中秋时节的泥土味让人鼻头发凉。一群少年呈扇形围
写小说就是要把一件平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要把一件事说得有滋有味,得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入入胜。  ——汪曾祺  语言  在西单听见交通安全宣传车广播:“横穿马路不要低头猛跑。”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语言。在校尉营一派出所外宣传夏令卫生的墙报上看到一句话:“残菜剩饭必须回锅,见开再吃。”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语言。这样的语言真是可以悬之国门,不能增减一字。
时隔23年,经典电影《美丽人生》在2020年年初重映了。很多人说,这是2020年必须要看的第一部电影。以前看《美丽人生》,以为讲的是战争;再后来,觉得是爱情。如今到了一定年纪,我看到的全是关于亲情的真相。在影院重温,笑着笑着不觉眼眶发酸。曾经不懂影中意,如今才明白,我们都是电影中的那个小孩。  1圭多是一个犹太青年,在意大利小镇上经营着一家书店,和妻子多拉、儿子约书亚过着让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但在约
张晓乐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学生,擅长绘画,热爱读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座右铭“即使是万般光耀的恒星,也有点点的星云。”  “小小少年,不知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我已不再是这样无忧无虑的小小少年了。  在懵懂无知的小学时代,天真幼稚的我还不知愁为何物,似乎永远也不会有大人的无奈与愁眉苦脸。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城堡中,做自己的王子与公主。也许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我也是。  可是,升入初中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