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湖畔访猴魁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未春,我去泾县查济,住艺术家汤国明代老屋澹园。汤国喜茶,知我有同好,特地安排一天去太平湖畔访猴魁。
  太平今属黄山市,毗邻泾县。汤国开车至龙门乡,想过桥去梅村,一辆大吊车占据整个桥面,怎么也过不去。有人指挥要把三艘船艇吊放下湖,没半天时间结束不了。“什么叫霸道?我今天算是见识了。”我不免有点火。汤国劝我别说了,他把车往路旁一停,打了个电话,说:“我让他们到桥那头来接。”梅村那户做茶的姓朱,汤国每年在他家买猴魁,自己喝,又送朋友。
  汤国喝茶讲究。刚进泾县那天,他请我们吃当地很有名的焖肉面。饭店服务员与他熟,叫一声“汤老师”就端来一杯明前汀溪兰香,特别强调来自桃岭。当地妹子说:“桃岭的茶,桃岭的水,出了桃岭就变成了鬼。”喝汀溪兰香,汤国非桃岭不可,喝太平猴魁一定选老朱家的,想必也有缘由。
  我写过《喝一杯太平猴魁》,对猴魁的喜欢尽在文字中。前不久,台湾茶人何作如来嘉定,说到绿茶,他也推崇猴魁,认为出在高山,无污染。
  十分钟后,老朱家的小朱果然开了辆面包车接我们来了。
  猴魁产于太平湖周边新明、龙门、三口一带。太平湖水碧清,山风吹来稍有凉意,浑身爽快。到了梅村老朱家,老朱正抱着孙子笑嘻嘻地在门口迎候,其妻得知汤老师来,忙着杀鸡洗菜。鸡是自家养的,菜是自家种的,绝对环保、新鲜,就像他们家的茶叶,无丝毫污染。
  老朱正要去太平湖一个小岛接几位采茶工,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同去,我自然求之不得,汤国也赶紧说好啊好啊,很开心的样子。他接过老朱怀抱里的小孙子,让老朱腾出身来张罗船只,老朱的儿媳晓娟为我们准备了竹椅,一行六人坐着小船去茶山。
  梅村旁边就是猴坑。老朱指着对岸那个高高的、在阳光下发亮的山头告诉我们,那就是猴岗。我们去的那个小岛,无主,岛上的茶树也成了“野茶”。老朱家的采茶工,辛苦了一个采茶季,明天将回老家。老朱说:“我让她们带点茶回去,今天采的,全归她们。下午我还要帮她们杀青、整形、烘干,让她们把成品茶带回家。”我听着,心想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老朱,难怪汤国一次次地说他人好。
  汤国坐在船头,很有风度地咬着烟斗,欣赏着湖光山色,沉醉一般。汤国不知多少次坐着老朱的船在太平湖赏景访茶,也带来过好几拨中外艺术家泛舟湖中。有一回,艺术家们在船上喝酒唱歌,手舞足蹈,乐疯了,差点翻船,“不信你问老朱。”老朱笑着点了点头。
  湖面上就我们一艘小船,空气中弥漫的春茶气息尤让我醉。这山这水这风这云,干净得可以洗心洗肺洗却尘世一切烦恼。那真是一种忘忧的境界。
  约二十来分钟,长满绿树的小岛出现在面前,远望一丛丛茶树,虽不规则,长势却喜人。老朱说:“好的猴魁茶长在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山。这荒岛就是高山中的阴山。”我见面前果然大树蔽天,云雾缭绕。汤国颇为得意地说:“这样环境中的茶能差吗?因此我每年都来找老朱。”
  小岛茶树丛中有四五个人影晃动,她们就是老朱请来的采茶工。老朱顺势把船靠岸,一个箭步跨上岛去:“我接她们去。岛上有淤泥,不好走,你们得小心。”
  采茶工每人提着一竹篓刚采摘的猴魁鲜叶,喜滋滋地上了船。我捧一把,那叶片比黄山毛峰长一倍,芽叶肥壮,匀齐整枝,细细闻之,茶香中含着幽幽兰草香,称其“茶中之魁”,并不为过。采茶的几位妇女也被太平湖美景所迷恋,叽叽呱呱地议论一番后,掏出手机相互以湖光山色为背景拍起照来。老朱撑篙行船,见竹篓中鲜叶有的还没装满,说:“上岸后到茶园再去采一些,多带一点回去。”采茶工“嗯”了一声,显然很乐意。
  老朱家的茶园就在梅村的半岛上,高坡,临湖,周围也是树荫遮天。这环境很适合猴魁的生长。谷雨刚过一二天,正是采摘好时机。茶园里的茶树到底有老朱一家精心护理,长得更齐整,茶枝粗壮却嫩,茶芽冒尖,呈现一种含鹅黄色的嫩绿,很诱人。忍不住,我也当了一回采茶工。
  在回老朱家的途中,有一茶坊正在制作猴魁。一位四十开外的汉子在铁锅里翻炒鲜叶,那锅温足有100℃以上,翻炒的手势很熟稔,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两三分钟后,杀青后的叶片再由几个妇女细心理条。经过理条的茶片毫尖完整、梗叶相连、自然挺直、叶面舒展。一枚枚排在笼格上,像操场上排列齐整的士兵。排满一格后,再由那汉子放入烘箱烘焙,全由手工完成。我是初次见识,感叹之余说了句外行话:“不可以省略理条这个程序吗?无非外观不那么好看而已。”后来我才知道,这理条的过程实际上是适度揉捻的过程,还真不好省略。据说现在有机器理条,但老茶客却仍喜喝纯手工制作的猴魁。老朱家也这么做,全手工。
  老朱下午给采茶工做茶,而我们按计划将去桃花潭。午饭后,汤国买了老朱家二十来斤猴魁,一部分装车带走,一部分留下地址、收件人姓名,请老朱家代寄。结账的时候,汤国问:“钱怎么划到你们账上?”老朱的儿媳妇晓娟说:“这方便,微信上可付账。”说着她把自己的微信号给汤国,汤国在手机上比划几下,双方银货两讫。我抓了抓头皮,未免吃惊,现代科技居然在这小山村里显灵了。
  还是小朱开车把我们送出村子。过太平湖那座桥时,路桥已贯通。小朱说:“你们来时,那辆大吊车吊放的船只是专门在太平湖打捞湖面垃圾的。”
  我听着,倒觉得上午有点错怪那些吊放船只的工作人员了,人家为的是不让湖水污染。
其他文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在吟诵荔枝的诸多诗句里,独爱欧公此言。  始建于唐朝的西禅寺,比这古诗来的更早。在建寺之初寺院就遍植荔枝,《西禅小记》中记载“最多时有荔枝树四五百株”,“宋荔”将“怡山啖荔”的风俗延续了千年,发起于明朝的西禅寺荔枝也延续至今。  “怡山啖荔”已为雅事,若于满院的荔枝树下吃茶,雅趣定然倍增。这样的想法,在去年第一次尝到那株千年荔枝树上的荔枝时就已萌生。是俗事缠身,也是机缘未
期刊
第一次到空山家拜访,不是为茶而去,却因茶相谈甚欢。  空山早早就在房子外等候我们,寒喧几句之后,他径直带我们沿着楼梯往下走。空山在高校任教,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室内设计师,整个负一层是他亲手设计的,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空山对古代的东西情有独钟。在这个偌大的空间里,大到明清家具、木雕摆件,小至书法绘画、文房四宝,随处可见,甚至昔日司空见惯的烛台都在他的收藏之列。在这里,茶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期刊
夏日聒噪的蝉鸣惊醒手边早已放凉的残茶,将近四十年陈期的南港包种,少了开汤时的温热,冷茶在口腔内依然绽放饱和度十足的蓼香,并留下幽雅内敛的杯底香。能保有如此长时间的茶韵,显然不是一般茶器可以达到的境界。初试陶艺名家叶桦洋的台湾岩矿茶器新作,包括大器饱满的瀹茶壶、茶海以及坚致如金的小茶杯等,将悠悠岁月铺陈的底蕴诠释得如此爱憎分明,让我大感惊喜。  举起铁瓶再度注入沸水,像抛落一桩心事一样,轻松注满陶壶
期刊
《天官书》是汉代大学者司马迁巨擘《史记》八篇书的第五篇,专门记载天文学知识、天象、天文事件与星占等。古代中国将浩瀚星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中国称为星官,西方则称为星座,《天官书》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文字记录与星座体系了。  由蔡永宜、蔡永志兄弟于1973年创立的“天官窑”,尽管与星象全然无关,但所烧出的炫丽釉色,却都能与璀璨的星空或不断变幻的天象相媲美,而两人创作对釉色的顿悟,灵感也全都来自
期刊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县里始终把质量安全作为茶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围绕“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的工作主线,明确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致力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全程保障体系。  安溪出口茶叶连续6年全部通过输入国官方检测,出口茶企得到日本三井株式会社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认可并建立了长期
期刊
去年八月,选取了同一山场不同焙火阶段的肉桂,作小文一篇记述焙火对岩茶滋味的影响。在九月聊岩茶焙火的问题,比去年晚一些。今年的关注点和去年类似,却多了一些思考。  九月,已是秋的节气。在福建,秋季是茶叶上市品类最多的一季,其意义超过春季。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时正是岩茶下焙面市的节点。中秋将近的日子,各家茶馆都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这一季的茶礼。  南方的九月,夏的暑气依旧热烈。于是,顶着暑气将火
期刊
Sylvia Vetta是我在牛津认识的一位自由作家。她是牛津城里文艺圈里一位活跃分子,时常组织和参加一切有关文学与艺术的聚会。参加过几次她组织的活动之后,我们逐渐熟悉起来。她知道我是做有关“茶史”研究的,于是我们从茶聊到了与茶密不可分的茶具。我先是惊叹于她丰富的关于古董瓷器的知识,后来才了解到原来她曾经营过一家古董店。对茶和瓷器的共同爱好使得我们的交情日益深厚,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Sy
期刊
1841年7月14日,一代名臣、民族英雄林则徐遭投降派诬陷,道光帝下旨“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虽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虎门硝烟、英勇抗英,但林则徐最终还是成了“替罪羊”,踏上了充满未知的新疆戍途。  在长途跋涉四个月零三天后,林则徐终于到了伊犁。玉门关外风物凄凉、人情不再,但林则徐并没有消沉。他心系百姓疾苦,为改变“穷边鸿雁倍堪怜”的状况鞠躬尽瘁,故而哈密群众留有“林公活我”的颂词。革职流放的三
期刊
进入中伏,暑气愈发逼人,闷热得仿佛一切都凝滞了。  午睡起,想翻几页闲书,却静不下心来。窗外时起时伏的蝉鸣,聒噪着给炎暑呐喊助威。  日高人渴漫思茶。苏东坡的那份洒脱超拔,毕竟是学不来更做不到,虽“思茶”,却不“漫”,而是“乱找茶”。  五颜六色、高矮胖瘦的瓶瓶罐罐中,瞥见了一只墨绿的马口铁罐,潜在冰柜的暗角,冰霜寒气遮蔽下,竟有点萧然出尘的味道。  平淡无奇的生活,往往就是因为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
期刊
假期回老家,陪伴父母和太婆。太婆80出头,不喜居住在城市,在太爷去世后就独自回到山中老屋生活。这一住,已过去15年。为了照顾年长的太婆,妈妈经常上山看望,住个10天半月的。倘若我们想要回家,就得直接去山上。家里的小辈们经常寒暑假就回山上度假,所以也很热闹。山上生活简单,自种蔬菜,溪水养鱼,少肉,有时无菜直接拿茶水泡饭。整日在山间攀爬游戏的孩子们,也不觉得简陋,反而吃得新鲜。  用茶水泡饭,算不上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