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牛 哪里就有我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sta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家庭里,丈夫驾驶拖拉机在田间耕作,妻子在家里养牛,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美好田园生活啊!”
  
  “我是一个农民,我要做的,就是要农民跟我一起学会养牛。”当笔者采访200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法国农业科学院院士路易·德·纳维勒(Louis de Neuville)时,他开门见山地说。纳维勒是国际肉牛界大师,世界各国的同行尊称他为“利木赞牛之父”;他不仅为培育国际著名牛种——利木赞牛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把这个牛种推广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64个国家。他谈吐幽默、学识渊博,思维严谨,但又和蔼可亲。也许你想不到,如此容智的一位学者,竟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
  纳维勒于1930年出生于法国中部利木日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5岁就已高中毕业,随后进入法国E.N.S.A蒙彼利埃大学学习,获得动物科学硕士和畜牧学博士学位。从1963年开始,纳维勒致力于法国肉牛的品种改良工作,培育成了法国利木赞肉牛品种。这个牛种在肉质方面具有肌纤维细、肉质细嫩、口感好的优秀品质。为了这一品种的推广和发展,1973年,纳维勒创立国际利木赞牛联合会并连续25年担任国际利木赞肉牛协会主席,为国际利木赞肉牛事业的推广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自1970年以来,在纳维勒及其领导的国际利木赞肉牛联合会的努力下,利木赞肉牛品种已成功推广到中国、英国、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全球64个国家,并且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当家肉牛品种。
  
  用法兰西的浪漫养有文化内涵的牛
  
  就是这样一位来自法国的“农民”,用骨子里的法兰西浪漫情怀精心养牛。在推广利木赞肉牛产业的过程中,纳维勒意识到肉牛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传播密不可分。1990年,他特意邀请世界一流的法国建筑大师让·努维尔先生在利木日附近建造了拉诺研究所,其建筑设计将法国建筑的浪漫风格与利木赞肉牛的威武雄风融为一体。为了进一步推动利木赞牛事业的发展,他于1996年又创办了“利木赞牛人(企业家)俱乐部”,并担任俱乐部首任主席,不但在经济方面对俱乐部给予支持,在养牛的思路上也不断拓展,给利木赞牛赋予了文化的内涵。
  
  35年不解中国情缘
  
  纳维勒十分热爱中国,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还要从35年前说起。1974年正值中法两国建交10周年之际,法国总统蓬皮杜将50头利木赞种牛(公母各半)送给我国总理周恩来。为了完成这一特殊礼品的赠送任务,法国总统府派时任国际利木赞牛联合会主席的纳维勒完成这项使命。他亲自挑选50头法国当时最好的利木赞种牛,并以法国总统府特使身份护送这批种牛来到中国。到达中国后,他来到内蒙古黑城子牧场、辽宁大连和山东的种牛饲养场,亲自指导饲养场进行系谱登记、采精、人工授精、饲养等技术,开始了利木赞肉牛在中国的技术传播。
  今天,纳维勒依然对他初到中国之时的艰辛记忆犹新。当时的中国没有像现在这样开放,由于找不到对口合作单位,甚至没有合适的翻译,与农民的交流都成了困难。面对困难为什么还坚持留在中国?纳维勒微笑道:“哪里有牛,哪里就有我。”
  皇天不负苦心人,后来纳维勒结识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孟庆翔教授以及北京金维福仁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的赵金维董事长,3人志同道合,一拍即合。于是3人组成了核心团队,从科技创新、企业管理、国际视野等三个不同的视角共同推动中国肉牛业的发展。2006年,纳维勒先生受聘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和讲座教授,在他和中国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法肉牛研究与发展中心于2005年底在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他亲自出任该中心的法方主任。这一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法肉牛合作进人实质性发展的轨道,为中法肉牛合作提供了技术平台。2006年4月,中法肉牛合作项目列入《中法农业合作联合声明》,由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与法国农业部长亲自签署。纳维勒表示,以中法肉牛研究与发展中心为标志的中法肉牛合作堪称中法农业合作的典范。
  
  用农民的语言传授复杂的知识
  
  作为一个农业专家,纳维勒诚恳地说,目前中国农业尚不发达,农民肩负着供给世界粮仓的重要使命,需要给农民培训。为此,他先后来中国20多次,扎根农村,为农民提供帮助。为了推动中国肉牛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他积极倡导农民培训、技术研发和建立技术示范基地,让农民从养牛中获得实惠。他坚信,养牛业是把青年农民留在土地上的事业。
  纳维勒认为,要想发展中国肉牛业,必须解决第一线养殖农民的技术和管理培训问题。在他的建议下,全国肉牛身份识别技术培训班于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邀请法方肉牛专家2人和中方专家3人,为40多名学员培训了肉牛身份识别与追溯管理的技术细节和软件应用,解决了肉牛饲养中目标脱落、信息断档和上传等实际问题,深受农民和企业的欢迎。
  除此之外,纳维勒院士还倡导并建立了两年一度举行“中法肉牛业发展国际论坛”的机制,首届“中法肉牛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09年3月20日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中法两国的专家、中国肉牛企业、科研教学和养殖农民等100多人出席了论坛。这一论坛的成功开办为中法肉牛企业、科研单位和养殖农民提供了技术交流的平台。
  
  拖拉机无法传承的牛文化
  
  20多次访华,40余年的研究经验,纳维勒亲历着中国农业的变迁。纳维勒指出,除了粮食生产外,中国农民还肩负更多的责任。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拖拉机的出现却消退了农民养牛的热情。一些农民错误地认为,现在拖拉机替代了畜力耕作,牛就失去了价值,也许几十年后我们只能到动物园去看牛了。对此,纳维勒认为,拖拉机的高效率的确很吸引人,但拖拉机的应用不应成为农民放弃养牛的理由。因为牛与拖拉机有着不同的功效,它除了可以耕作外还可以产肉产奶。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纯天然肉类食品,牛是食草动物,牛肉是天然的生态的肉食品。此外,种植牧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也大有裨益。纳维勒风趣而形象地向我们描绘着这样的场景:“一个家庭里,丈夫驾驶拖拉机在田间耕作,妻子在家里养牛,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美好田园生活啊!”“大力发展肉牛业,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特别是可以把年轻人留在土地上,这是法国人几十年积累的经验。”纳维勒如是说。
  
  “饲料与牛”的关系如同“路与车”
  
  当笔者问及如何看待并解决中国现有的肉牛饲料质量问题时,纳维勒形象地用“路与车”的关系作比喻。他指出,有好的车而没有好的路,车是跑不快的。一辆法拉利跑车在山野小路上狂奔或者一辆拖拉机在高速公路上飞驰,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所以,只有车与路的双管齐下才能发挥各自的最大潜能。同样,在养牛上,只追求好的肉牛品种而不重视饲养饲料条件,肉牛业也发展不起来。至于如何解决饲料质量差、饲料价高等问题,他认为需要政府、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他听说我国领导人曾有一个梦想,就是每个中国人早晨起来都能喝上一杯牛奶,这对奶牛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现在,肉牛业也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科技人才需要将肉牛饲养、牛肉加工、销售整合成产业链,才能促进肉牛业的可持续发展。了解肉牛产业源头——农民的想法与需求,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与推广,最终才能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牛肉。同时,中国人做事的执著精神和具有的巨大农副产品资源,也使他看到了发展肉牛养殖的潜力。中国的秸秆、酒糟、豆腐渣、果渣资源丰富,山区还有许多牧草、灌木,可以开发作为肉牛饲料,纳维勒坚信现代科技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储备中国养牛人才
  
  对于中国从事畜牧业研究的年轻人,纳维勒寄予了厚望:“做一名优秀的畜牧科专业学生很难,因为这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但请同学们激流勇进,因为畜牧业确实给年轻学者提供了施展才华和实现抱负的平台。”对于动科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热爱肉牛事业的学生来说,在学校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来迎接未来的挑战,纳维勒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努力学习饲料营养与饲养管理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学好专业知识和经常参与实践,做好适应社会的各种准备。第二,学习健康和卫生方面的知识。保障肉牛饲养环节的健康和卫生极其关键,而牛肉的安全品质更值得重视。第三,学习动物遗传改良知识,培育优质高效的肉牛品种。第四,学习经济学、会计学知识,以最大效率进行生产和营销,并获得最高回报率。第五,当代大学生还必须学会与人沟通,有了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了解农民的具体情况,才能向农民推广技术,同时良好的沟通也能了解消费者的畜产品需求。
其他文献
通过多种渠道参与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分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高校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人才,为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中输送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专门人才,是我们高校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多种渠道参与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分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高校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
期刊
稻森悠平在中国的多个场合不止一次大声疾呼:“一个湖泊受到严重污染之后,其治理修复的周期需要数十年:所付出的代价是从(污染)这个湖泊所得到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几百倍。”    稻森悠平博士,日本水污染治理研究领域国际著名的环境专家。他以其在湖泊水质净化技术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和显著贡献,先后在日本、中国、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巴拉圭、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多边、双边合作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既然你在中国待了这么多年,你很可以做些事情来促进尼中两国关系的发展,比如说,做一个两国交流的中间人。”总统说。    1米7的身高,皮肤略黑,风衣笔挺。一丝不苟的装束似乎告诉我,这是一位外交官。  中午时分,他走下飞机,匆匆赶到友谊宾馆5号楼。记者在这里已经等候多时。  他来自佛陀释迦牟尼的故乡——尼泊尔。他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博士后。  他在中国14年,生命的轨迹如同裁缝手底的线,往返穿梭于中
期刊
2010年8月18日至12月30日,我受中组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派遣,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4个多月。期间,选修了两门课程,与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民间机构以及国际组织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参与多个研讨会,实地考察美国社区、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国际发展援助    我在商务部主要分管对外援助工作,这次学习的选题是国际发展援助。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全面深入了解目前国
期刊
中国有很多独具魅力的城市,但是我最爱的城市还是北京。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融汇着各种艺术与文化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是一名来自美国的表演艺术家,提起美国的艺术中心,美国人就会想到加州和纽约,而提起中国的文化之城,中国人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北京。  北京的独特性在于这里充满着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因为这里在保留着传统风情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北京是中国所有城市的缩影。我在北京遇见了来自各个
期刊
2011年4月10日上午,在第八届中国脑血管病论坛上,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向来自法国的介入神经放射学权威、2010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吕克·皮卡尔(LucPICARD)教授补颁了“友谊奖”奖章和证书。  这位被称为“法兰西白求恩”的老翁年逾七上,穿着一身笔挺西装,打着一个黑色领结,举手投足间颇有绅士风度。戴上一枚刻有万里长城图案的“友谊奖”奖章,他容光焕发,精神矍铄。  30余年来,这位
期刊
“长城友谊奖”是北京市政府授予在京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称号。1999年开始设立,每年评选一次,以对那些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进行表彰。目前,已有160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以F为2010年度“长城友谊奖”获奖专家。    康本德(Bernhard J0sef Kalkert),德国专家。2004年7月至今担任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厂厂长。他自来到北京上任那天起,就积极促成
期刊
企业是去挖人才还是培养人才?如何为员工搭建平台?人力资源部门又如何实现培训目标,其核心又是什么?    在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上,中外企业界高管就企业培训、用人机制等人力资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理论能力和实操能力    柯必杰(Kirby Jefferson,英特尔中国大连总经理):中国和西方的教育体制是不同的,西方更注重体验式教育,一个做法就是让学生实地进行工作以及
期刊
从外交官到文化交流使者    孟海东外表儒雅,颇具学者风度,但是做起事来“拼劲”十足,无论是在大学教书还是做外交官,总是要求自己做得最好。由于文化发展的需要,5年前他又开始做起了文化推广工作。几年过去了'回头看看,他仍然是同行中做得最棒的。  问他怎么想到做文化的,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说:“还得从头说起。”  1999年,孟海东参与北京市委宣传部的一个课题:“加入世贸组织后北京文化产业的应对策略”。
期刊
4年来,他带领研发团队共为公司研发新产品40多个,为公司培训技术人员3万人次,50多个建议被采用生效。    堀井恭之说他能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参加中国的国庆活动、与中国领导人共赴国宴满心喜悦。但笔者发现,他对能为山东福田雷沃重工大马力拖拉机的研发成功感到更加的高兴。    66岁老骥,受聘来潍    腰板笔挺、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平易和蔼,这是堀井恭之先生给笔者的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