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来到了位于崇明仙桥村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学农活动,在认识作物、体验劳作的同时,我们对基地附近的仙桥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志在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的崇明,经过十多年努力,生态体系建设特色凸显。仙桥村的生态环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崇明是如何在一亩三分地中维护绿色和谐的农业生态关系。
其一,“稻虾鳖蟹”共生体系。这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亩地里,七成用来种植水稻,另在周围开辟出一条3至5米宽,深60厘米的水沟,用来养殖甲鱼、大闸蟹、小龙虾等水生生物。当地农民戏称水沟是甲鱼的“别墅”,虾蟹可以清除杂草、害虫,防止水稻病变,同时水稻也为虾、蟹、鳖等水生生物提供了避难所。在不算大的一亩三分地里,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
如今,“稻虾蟹鳖”共生体系已在1000多亩稻田中推广使用,虽然水稻产值减少了1/3,但却带来了每亩1000多元经济养殖的收入以及崇明优质适宜的生态环境。在这种体系的帮助下,农民亩均农药使用量减少,除草等大型工程工作量減少,“干的少,拿的多,还保护了绿水青山”,农民的幸福指数同时提高。
其二,秸秆还田“三化”体系。秸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在工业化之前,秸秆曾是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秸秆可用于充当柴火,编制坐垫、床垫、扫帚等,又可用于喂养牲畜,甚至用于修建房屋。近二十年中国的煤气、电、天然气的普及使用代替了以往秸秆的作用,每年生产的大量秸秆只能就地烧毁,虽然法律明令禁止,但依然有人直接在田中烧毁,引起空气污染、火灾,飞机无法正常起降等结果,引起民怨。
崇明早在2012年前就推动了“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和肥料化”的综合利用,主要农作物的秸秆利用率高达88%,同时开展不规范生猪养殖场的整治,是秸秆通过不同方面回归大自然。2012年起实施“减麦增绿”计划,每年增绿18万亩左右,在防止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同时积极主动改善环境,保住了绿水青山。
两大体系的存在,让崇明更生态,更环保,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在基地学农和仙桥村考察活动中,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我们对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相信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进程中,必将赋予百姓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其一,“稻虾鳖蟹”共生体系。这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亩地里,七成用来种植水稻,另在周围开辟出一条3至5米宽,深60厘米的水沟,用来养殖甲鱼、大闸蟹、小龙虾等水生生物。当地农民戏称水沟是甲鱼的“别墅”,虾蟹可以清除杂草、害虫,防止水稻病变,同时水稻也为虾、蟹、鳖等水生生物提供了避难所。在不算大的一亩三分地里,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
如今,“稻虾蟹鳖”共生体系已在1000多亩稻田中推广使用,虽然水稻产值减少了1/3,但却带来了每亩1000多元经济养殖的收入以及崇明优质适宜的生态环境。在这种体系的帮助下,农民亩均农药使用量减少,除草等大型工程工作量減少,“干的少,拿的多,还保护了绿水青山”,农民的幸福指数同时提高。
其二,秸秆还田“三化”体系。秸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在工业化之前,秸秆曾是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秸秆可用于充当柴火,编制坐垫、床垫、扫帚等,又可用于喂养牲畜,甚至用于修建房屋。近二十年中国的煤气、电、天然气的普及使用代替了以往秸秆的作用,每年生产的大量秸秆只能就地烧毁,虽然法律明令禁止,但依然有人直接在田中烧毁,引起空气污染、火灾,飞机无法正常起降等结果,引起民怨。
崇明早在2012年前就推动了“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和肥料化”的综合利用,主要农作物的秸秆利用率高达88%,同时开展不规范生猪养殖场的整治,是秸秆通过不同方面回归大自然。2012年起实施“减麦增绿”计划,每年增绿18万亩左右,在防止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同时积极主动改善环境,保住了绿水青山。
两大体系的存在,让崇明更生态,更环保,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在基地学农和仙桥村考察活动中,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我们对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相信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进程中,必将赋予百姓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