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关系为什么容易打死结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杭州张姓女子与父母、亲戚携带外婆的骨灰,从殡仪馆打车,被司机拒载。新闻一出,引发热议。我注意到网上的评论,直肠子的人说:司机自己家就不死人?司机自己就永远不死?将心比心者说:反过来想,张姓女子如果自己是司机的话,会不会拒载?
  这两者都是好人好心说的好话。可是,这仍然是一个死结:遇到这种事,双方怎么办?到底该不该拒载或被拒载?
  其实这种事在敝乡非常好解决,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在敝乡,人或老或病,有急送医院治疗,中途死亡者有之、到医院死亡者有之,都是用自家的车或亲友的车,有的也是用出租车运回死者家中办丧事,至今我从未听说过发生拒载的事。现在我根据老家的人情语境去想象,如果有人拒载,他会遭受非常大的舆论压力,甚至给自己惹麻烦——他家今后若有老人去世,很可能遭到乡亲们拒绝帮助办丧事的制裁。这就是风俗的力量。这个风俗,是良风美俗,不是吗?
  日前,见杭州这个拒载新闻,我与亲友谈论,如果司机年轻见识少,心理真有顾忌,怎么办?有人随口就说:很简单嘛,要是发生在咱老家,张小姐应该早早准备好一块红(红布),见司机就先让她父母给人家搭上红,再给个红包,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嘛。举座无不粲然称是。
  红,就是数尺长一块红绸子或红布,有的直接用一块红被面,男左女右从肩头斜下到另一边腋下拴上,谓之搭红;红包则无论钱数多少,用意在红不在钱,钱花得不多,敝乡俭者不低于十元,丰者亦不过百元,事主还不能过分夸张地多给司机,以免破坏风气。如此,双方在一种礼仪的默契中,完成各种信息的对接。既庄敬又客气,所有所谓臆想中的晦气和迷信,统统没有了。这就是仪式的力量,这个仪式,是非常得体完美的仪式,不是吗?
  敝乡风俗,非常乐于帮他人办丧事,非但不以为晦气,反而认为很吉利。本村在外地工作的人,会叮嘱留守在家的亲友,一定要及时告知本村老人去世的消息,百里乃至数百里之内,必然返乡帮助办丧事,实在走不开的,也会打电话、捎信回去向丧家吊慰、打招呼、解释,当然都会获得谅解。村民平日邻居之间有矛盾者,遇到邻居家有丧事,也会率先主动上门吊慰并帮助办丧事,丧主见面,分外感激,往日无法消弭的矛盾,于此得解。周围其他人也都在看,看某家有丧事,与其有矛盾的一家人若不去帮助办丧事,必暗地谴责,他也会遭到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
  中国古人从来不忌讳给别人办丧事:父母丧,儿孙葬之以礼;师傅逝,学生葬而服心丧;朋友死,义葬而祭之如仪;有的与死者有特殊关系,三年之服既除,也有为死者追服即继续穿孝者;至于见荒野无名骸骨暴露,瘗之祭之,使亡魂安息者,观诸古籍,在在有之……这些中华祖先留下的文化礼仪和文明风俗,温暖着漫长的历史,抚慰着坚硬的现实,也应该照亮遥远的未来。
  再说张小姐,凡事预则立,外婆去世那么大的事,可以事先向懂风俗的人打听清楚,在从简办事的基础上,准备充分,以当地风俗化解,或许问题迎刃而解;不事先预备,仓促叫车,碰到有所顾忌的司机,也是人之常情;而出租车司机,即使有顾忌,如果好好说话,而不是恶言恶语也不会矛盾激化。
  其实,司机与张小姐所在地区,估计也早已丧失旧礼俗,新礼俗还没有形成,人与人相处,没有了礼俗的谱,或有谱但残缺不全,于此处漫漶损失,双方进退无据,必然形成死结,最终要公之于媒体,甚至诉诸法律。
  礼俗消失了,人与人的关系很容易打死结,且无解。“民免且无耻”,于此可知。
  由此想到现今民间婚喪之事出现的种种奢靡浪费、荒诞迷信等等怪相,困扰着民众以及地方政府和官员。愚以为正是由于正常的礼俗被荒废、破坏,这些奢靡浪费、违背礼仪的怪事才层出不穷,无法节制。其实我们当下所看到的种种怪现象并不是真正的传统礼俗,是不伦不类的病态异化,那些曾经温暖着漫长的历史、抚慰着坚硬的现实,也应该照亮遥远的未来的传统文化习俗,也不能受此诬枉。
其他文献
我喜欢独处。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秋风沉醉的晚上倾听窗外风飘叶落的声音,感受一份幽怨一份安然;我喜欢独自漫步于朦胧的月色里,静静地回忆往昔岁月,有一种甜蜜一种温馨;我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静静地聆听大雁北归的鸣叫,高一声低一声,悠远深长;我喜欢赏草长莺飞,粉蝶双栖,大漠孤烟,高山飞瀑,小桥流水……  岁月如歌,自遥远而来又向遥远而去。短暂的生命更值得我们去珍惜,错过了,上天不会给予。留一块绿地给自
期刊
说起十五年前去过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就有朋友问:“那诺奖得主致辞的地儿,你摆pose留影了吗?”我照例摇头。却也无甚遗憾,实因那地儿(都认定为通往二楼的台阶拐角)拍照人挤人,没耐心等;更因有想法:“与其模仿大师的结果,何如模仿人家的缘由。”  这,算迂腐吗,但在我,却是一贯的。所以,读到东航空勤人员观看反映美航故障班机安全迫降哈德逊河的影片《萨利机长》,那感想文字俱非随俗的翘拇指,而是盯住他常年不懈
期刊
艰深难懂的书,于读者就是高山,如果不甘于仰止,尝试攀登,虽明知无法凌绝顶,较之浅阅读,倒也不失为一种“深潜”的阅读体验。  2010年,在我外甥的书橱里看到一本《时间简史》(以下简称《时》),作者史蒂芬·霍金是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终身教授,此教席曾由牛顿担任。我对书名和作者好奇,便借来读,却读不懂。因为读不懂,心里老是惦记着它。今年元旦期间再向外甥借,他给我的是
期刊
每当华灯初上,我总是静坐书案前,清茶一盏,诗书一卷,沉入美的意境,尽可解乏松骨。  清代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曾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  万里江山,百年人生,以有涯的人生面对无穷不尽的宇宙,寻寻觅觅,欲说还休,欲罢不能,这就是诗人之万不得已。  读古人的诗词,常常亦有万不得已之感。遥隔千百年,总有一些东西
期刊
很早以前,我就听过“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的域外谚语。多次查阅资料,得知它源于十五世纪欧洲的一个真实战例。  一个国家真能让铁钉这细小之物毁掉吗?好长时间,我都是半信半疑。近日读到的一篇文章,让我印证了这则谚语。  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水兵T级潜艇“西提斯”号进行最后的潜航试验。驶
期刊
最近,新华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人民日报》三大主流媒体先后刊文批评无休止地加班现象。新华社文章的题目是《“5+2、白加黑”不值得宣扬》,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文章的题目是《加班是一种坏的工作方式》,《人民日报》文章的题目是《领导要带头休假,合理安排员工假期》。之所以引起三大主流媒体关注,是因为在有的地方有的单位,不仅要求职员和职工“5+2、白加黑”,甚至到了“3516”,即每天3小时吃饭、5小时睡觉、
期刊
人世间,不爱竹的人,恐怕不多。  早年,去南方游玩,见得竹树林林,无处不竹,就很是对南方人生出几多羡慕。觉得南方人有福分,能够举目望竹,日日观竹,满目秀碧中,端的是水润翠雅,赋得几分人生的精致和清韵。  不几年后,北方,植竹之风勃然兴起。不仅公园大兴植竹,连机关单位,也附庸风雅,每每在水池边,假山旁,栽植几棵竹。那年单位植竹,我捡其弃而不用之小竹数株,植于自家庭院窗前。没想到就活了,更没想到的是,
期刊
怀着对乡情、亲情的无比眷恋,对流年岁月的抚今追昔,当代著名作家刘庆邦的散文集《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2017年5月出版)如一缕淡淡的乡愁,飘荡在芳香的书卷里,温馨而袭怀。其对故园风情风俗的描画,对家乡亲人饱含真情的回忆,又恰似一曲温暖质朴的故园之歌,时时牵引着我们一次次向着故乡的方向深情凝望。  这是一本对故园情怀和家乡物事的真情书写,也是一次穿越生活河流,追溯故乡原色的精神探求。刘庆邦以质朴的笔
期刊
记得多年前,北京有个著名作家曾出惊人之语“我是流氓我怕谁?”很是风靡一时;如今网上一句“我是喷子我怕谁?”也颇响亮流传。流氓与“喷子”相比,不同之处是,一个以动手为主,打打杀杀,一个以动口擅长,满嘴胡话;相同之处是,皆为戾气与痞气相结合,都是满满的负能量。  “喷子”,主要出现在微博、微信、新闻评论、百度贴吧、网络游戏、qq群等网络平台中,他们常用恶毒语言攻击他人,喜欢成群结队起哄造势,善于暗箭伤
期刊
方文山诗意地说:“海鸥和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这样的意外,是一种纯粹的前缘,是两条平行线莫可名状的美好交汇。  生活当然没有如此这般的奇崛,但还是有很多类似的美好意外发生。比如买彩票中了大奖,买了支一个劲往上涨的牛股,某白富美不离不弃地爱上了相貌平平、家境平平的某男……这些都是教人为之一振、眼前一亮的美好意外。  当然也有意料之外的劫难,比如地震、火灾、水灾、车祸、飞机失事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