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家书爱国情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过去中国知识分子中有识之士的豪言壮语。然而,它多次出现在农民出身的红军连长王志发先生的家信中,意义就非同一般的了。——1998年香港大学教授梁勇在参观兴国革命烈士馆时感慨地如是说。梁先生还特地复印了王志发烈士的家信,说要据此写文章,纠正海外某些学者对工农红军和八路军持有偏见、信口雌黄的瞎说,以正视听。
  王志发,又名廷凰,兴国兴莲乡长塘村锅钜组人。贫苦农家出身,少时曾学裁缝,16岁参加当地农协。1930年8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入团、入党,参加过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1933年10月,被选调到瑞金彭杨红军学校军事营学习。1934年,任中央红军干部团排长,此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35年在陕北,任红军保安游击队总政委。1936年西安事交后,任八路军华北三分区团参谋长。1940年任平原省豫西三分区司令部参谋长。他一生屡建战功,1942年7月在平原省单县(今属山东省)张棠区西玉楼与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
  关于王志发的事迹,除了这份简历外,几乎无任何可资参考的文字记载。唯一可供研究的,是其家属保存并上交的两封家信。尽管书信中个别地方语句不甚通畅,但它所蕴涵的炽热爱国情怀,力透纸背。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窥察他人生经历的一个侧面。
  两封家信均写于1937年。信封上署有:“邮至江西兴国县莲塘嶂背村交王廷凤先生收,中国人民抗日红军一军团二师五团两连起邮甘肃宁县早胜镇南街太平书店”字样。第一封家信,他是这样写的:
  父母亲大人膝下:
  启禀者,男,离家五六年,不能在(你们)面前亲自侍候奉伺,不孝之罪甚大!望大人海涵、原谅。
  现在家里情形是一概不知。一切操作不要劳动过度,一举一动要小心,如今家里的景况生活问题,我是一点不明了。并且重山远隔,遥远千里,不能通言音。现在西安事变以后,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并且联合各党各派一致抗日。男在红一方面军二师五团二连当连长,每日工作很忙,而且我的身体很好。男是很快乐的,不要挂念。现在我是解决抗日大事。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男所经过的历史,在1934年经过地址云南、贵州、两广、两湖、四川、陕西、甘肃各地方。現驻一方面军二师五团二连在甘肃省宁县早胜镇南街太平书店通信地址。男所盼望的把家庭情形、生活问题详细给我一回音,千万千万。
  纸笔有限,不能尽言,并问家中老幼均安!
  男 王志发 叩上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十六号
  这封家信是民国二十六年农历五月初五日端阳节那天收到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他的胞兄王廷凤百感交集,喜极而泣。他十分体谅远在他乡异地的弟弟王志发,思亲念祖,其意殷殷,其情切切,于是委托通晓文墨的堂兄弟代笔,当即给远隔千山万水的王志发回信,报告了家中发生的不幸。不久,又收到弟弟王志发的回信。回信中,王志发对家中迭遭变故,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信虽不长,但一个热血儿男投身革命、报效祖国、怀念亲人、忠孝难以两全的情怀跃然纸上,对家事国事所表现出来的胸襟和气魄,足以感天动地。他的第二封家信是这样写的:
  远知,廷凤胞兄台鉴:
  自从离家迄今五六年。这几年为救国救民的事业而奋斗;从南至北转战千里。我们红军这种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为全中国同胞钦仰和赞叹。
  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为达到一致抗日,中央提出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号召,全国一致抗日。自从“双十二”(编者注:即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实行停止内战的主张。国内和平局面已经实现。红军是抗日中坚力量,是全国人民的模范。我觉得很光荣,也是你们的光荣。弟弟在红军中的工作,现在为着准备抗战正积极训练。除给战士进行教育外,生活很快活,学习也很进步,身体也好,望勿挂念。乡中如果有汉奸造谣,欺骗,并且写信来,这种卖国贼的汉奸行为万勿不要听。
  从他兄的来信,一切领悉。但是国军到峰背,父亲、二叔同时毙命(编者注:指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三叔又遭天雨,倾颓破墙将三叔在床上塌死。弟已悲泪。殡殓、掩葬全靠长兄的孝顺,弟是不孝,家庭事务全是兄的鼎力支持,重要是保全身体,至于财产是身外之物。以后达到耕者有其田。现在家中分三灶,三叔婶及满叔婶各有子媳;二叔无嗣,以三叔之子过继,这事我心里欢喜。可悲者父亲、叔叔之西游!但我妻已嫁他人,这是她的奇耻。但是革命成功日子是有的,不要紧一件小事。
  爷祖大人、母亲及合家老幼均仗兄鼎力维持,我喜悦。千万不要为财产而劳心,宁可使财为我奴,不可使我为财奴。并且家里遭灾祸,乃是天行,非人力所能挽救。……好男子为国出力。现在国家危亡,匹夫有责者是光荣的。我想家人是知道的。现在中国新时环境比前不同了。笔纸有限,不能尽意。并祝家中老幼均安。
  弟 王志发 谨上
  阳(编者注:指公历)六月十九日下午书
  从这两封家书当中,人们可以看到王志发是个孝子,他无时无刻不怀念亲人,尊敬、孝顺长辈和老人。他在“忠孝”难以两全的选择中,舍“小我”而尽忠“大我”,在家庭和革命事业面前,将革命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自由,他南征北战,浴血沙场,英勇捐躯,以对党和革命的无限忠诚,实践着他入党宣誓中“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庄严承诺。
  责任编辑 / 梁发明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同志诞辰120周年。为了与全党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大力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2019年8月中下旬在江西省上饶市举行“纪念方志敏诞辰12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将采取邀请和征文相结合
期刊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蜡像馆的展墙上有一张“号外”——《一苏大会日刊》。了解这份日刊,首先要了解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这次大会经过四次延期,最终于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叶坪召开,一共开了14天。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张四开的油印报上,我们现在可以解读出许多信息。   革命根据地报刊,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期刊
背景介绍  1933年7月14日,《红色中华》报第1版刊发潘汉年撰写的社论《反对国民党法西斯的白色恐怖》,揭露国民党暗杀民权保障大同盟发起人杨杏佛,封闭御侮救国大同盟,逮捕进步会员数百名的罪行。文章配发黄亚光创作的漫画《打倒屠杀工农的刽子手——国民党》,画面上的國民党凶手举着滴血的屠刀,踏着一堆革命民众的髅骷,将国民党反动派与人民为敌的本性揭露无遗。  责任编辑 / 陈 洪
期刊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获悉消息后,兴奋不已,挥毫写下《诗二首·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1957年10月18日),一首诗是《红旗飘》,另一首诗是《永太平》。  红旗飘  龟蛇捧持长江桥,  桥上人如潮。  征服天堑志气豪,  红旗迎风飘。  永太平  广州直达北京城,  三镇陆上行。  他年巫峡高坝成,  江流永太平。  陸定一,1906年出生于江苏
期刊
背景介绍  1932年8月25日,《苏区工人》第7期第2版刊登漫画《国际青年节少先队总检阅》,介绍在国际青年节苏区少先队总检阅中,少先队排着威武雄壮的队伍,向着帝国主义国民党示威。畫面说明:“加强少先队中无产阶级的领导!”  责任编辑 / 陈 洪
期刊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在100年前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由几个帝国主义强国把持的巴黎和会,完全无视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中国的诉求,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中国国家主权遭到极大损害,中华民族尊严遭到无情践踏,数千名北京热血青年发出了愤怒的吼声,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就如火山喷发般地爆发了。在风云激荡中,一大批先进青年投身这一历史洪流,或成为引领者,或成为参与者,或接受洗礼和影响,
期刊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唐家大屋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城关镇。  1928年7月,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团进军湘南受挫。8月初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退至桂东沙田一带。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四军第三十一团第三营来桂东迎还红军大队,于8月19日到达桂东县城。毛泽东住唐家大屋右厢房,朱德从沙田赶来与毛泽东会合,住唐家大屋左厢房。8月23日,毛泽东在此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中途因遭敌人围攻,转至寨
期刊
进入新時代,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亟待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1]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建设为基础,作风、纪律、制度建设为抓手,教育引导党员坚定政治信念、规范政治行为、提
期刊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18年12月29日通过,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颁布之际,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公务员法的修订和学习贯彻等问题做解答。 公务员法在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中第一部基础性法律,是公务员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政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反映
期刊
1965年,一部革命经典史诗《长征组歌》横空出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男女老少无不争相传唱,可谓风靡一时。《长征组歌》是怎样炼成的?写作这部史诗的是谁?周恩来总理在弥留之际还想再听一听哪首歌?“诗人萧华和《长征组歌》”将告诉你红色经典史诗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梦圆西子湖畔  说起萧华,大家都知道他是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开国上将。但你可知道,这位战场英雄竟然也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一个具有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