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工作。如何合理地转移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对洪洞县和阳高县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现状,为解决山西农村剩余力的转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来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以及提高这部分转移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并以这种互动关系促使整个社会经济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全社会生产率,实现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山西省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数量和规模都不尽如意。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是关系到山西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对山西省南部的临汾洪洞县和北部的大同阳高县两地区的农村外出劳动力进行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现状,为解决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性调查与分析
  1、问卷调查和数据来源说明
  数据来自2011年暑假期间本文作者对山西省临汾市、大同市两地区抽样调查问卷,样本采集临汾洪洞县、大同阳高两县的农村地区,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其中涉及农村外出劳动力的问卷163份,问卷有效率为81.5%。问卷对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和支出等。
  据统计,外出务工人员中,从性别结构,男性115人,占70.55%,女性48人,占29.45%;,从年龄结构,16-45岁的有126人,占77.3%,45-60岁的有37人,占22.7%;从文化程度,小学的有34人,占20.86%,初中的有97人,占59.51%,高中的有29人,占17.79%,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有3人,占1.84%;从外出途径,通过亲朋好友找到工作的有62人,占38.04%,通过政府找到工作的有11人,占6.75%,通过中介找到工作的有44人,占26.99%,通过自己找到工作的有42人,占25.77%,通过其他途径找到工作的有4人,占2.45%。
  2、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产业结构分析
  按农民工产业外出的方向, 可以将其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个类别。第一产业包括蔬菜瓜果种植、粮食种植以及其他农业类,第二产业包括建筑业、加工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包括美容美发、家政服务、酒店服务业、烹饪技术、伤病护理等。通过对两地区农民工外出情况的调查,本文获得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产业结构外出的现状, 见表2.1。
  表2.1 两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产业结构分布
  从事第一产业 从事第二产业 从事第三产业
  2009年 45人 90人28人
  2010年 26人 104人33人
  2011年 7人 115人41人
  这个分布表明, 经过一段时期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外出的概率将会趋于稳定,各产业所占比例2011年将分别为 4.24%, 70.54%, 25.22%。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 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外出现状仍呈现出" 二、 三、 一" 的就业格局模式,因为外出务工人员以男性居多且文化素质水平总体不高,多数人员只能从事技术水平较低的第二产业,其中又以建筑业为主。
  3、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地域结构分析
  按农民工地域外出的方向, 可以大致分为外出向本县、本市、本省、外省四种类型。通过调研, 我们获得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地域结构外出的现状, 见表2.2 。
  表2.2 两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地域结构分布
   本县 本市本省外省
  2009年30 45 4840
  2010年27 44 5042
  2011年23 38 5349
  这个分布表明,经过一段时间后,我省201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本县、本市、本省、外省外出的概率将会趋于稳定,概率分别为14.11%、23.31%、32.52%、30.06%。由此可以看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外出方向仍以省内工业发达城市和省外为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转移难度大。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小学和初中占到了80.37%。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根本。农村劳动力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一是许多农民思想观念还相当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怕冒风险。二是对家庭留守人员的牵挂。三是对新工作和新环境不适应。
  2、基于管理體制不健全的问题及原因
  传统的户籍制度使农民与市民在身份、地位、就业、福利、劳动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而这些不平等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和定居生活,妨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小城镇的发展,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省的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缓慢,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
  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没有长期系统的统一组织。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农村劳动力靠自找门路、亲朋好友介绍外出务工这两种方式占到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人数的63.81%。这种转移方式比较符合市场经济特征,但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信息不灵,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加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关键措施。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劳动力的培训。二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三是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总体来看, 山西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仍相对滞后。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在财政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四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
  总之,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大战略问题。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有利于山西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刘金兰.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7(5):74-76.
  [2]山西统计信息网. http://www.stats-sx.gov.cn/.
  [3]白玉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J].理论研究,2008,3:96-99.
  作者简介:赵云芳(1986.3-),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其他文献
摘 要:委婉語是一个人类语言和社会中常见且长期存在的语言和文化现象。本文试对两种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这种语言现象下的深层文化底蕴。熟悉了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内涵的目的是使得跨文化交流的通畅。很好的掌握死亡委婉语会帮助人们了解别国的文化且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文化;差异    Abstract: Euphemism is a common and long-
期刊
摘 要:抢劫罪和强奸罪客观方面的行为手段都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但相同的表述,其实质的内容和范围是不一样的。抢劫罪暴力手段的上限可以包括故意杀人,而强奸罪的暴力上限不包括故意杀人;抢劫罪的胁迫只能是暴力胁迫并且具有实施的当场性,而强奸罪的胁迫手段内容多种多样,表现形式既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的,在时间上也具有不确定性;在抢劫罪中,"其他方式"所造成的"不知反抗"的状态,必须是有行为
期刊
摘 要:尽管我国土地法制建设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地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执法方面。本文通过对地方土地法制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地方 土地违法 问题 原因 对策    随着我国土地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目前的土地法律、法规及规章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框架,其内容包括宪法中的规定,土地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期刊
摘 要:認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仅局限于一些文学作品中,还广泛应用于商务与科学领域。本文在基于对英语中隐喻的本质,构成以及解读方法的论述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在文学领域以及商业新闻报道与科技英语中的应用,通过一些具体应用例子的分析,指出并阐明:隐喻在非文学领域的应用,不仅为普通读者在文章与其结构的理解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同时,还
期刊
摘要:亚太地区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该地区聚集了美、中、俄、日等世界大国,该地区经济合作及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但救灾合作却层次低、效果不佳、机制不够完善。该地区加强救灾合作,共同应对多发自然灾害已迫在眉睫。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理应在亚太救灾合作机制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救灾合作;机制;作用  亚太地区是灾害频发地区,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
期刊
摘要:计量是质检部门工作的一部分,本文笔者根据实际来谈谈计量检定的分类、认证、仲裁检定、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计量管理 计量检定 计量仲裁 器具管理  一、计量管理与计量检定  计量管理是指的国家质量监督行政机关通过专门计量管理机构来组织实施计量法律、法规,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管理和监督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组织制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全国量
期刊
摘要:区域旅游形象策划对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勐腊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在区域旅游形象概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基础、宣传口号、整体形象、产品形象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勐腊县旅游形象体系。  关键词:旅游形象策划 勐腊  1.区域旅游形象策划概述  旅游形象是指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形象。区域旅游形象策划(Touris
期刊
摘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领导作用是首要,加强培训是基础,全员参与是根本,顾客关注是焦点,过程方法是手段,持续改进是目标。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有助于参与市场竞争。本文就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持续改进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 现状 改进措施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方法,它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
期刊
摘 要:好意同乘不是法律事实,而是好意施惠行为的一种,属于"法外空间",受道德、伦理人情的调整。好意同乘致害,可能演变成好意同乘侵权行为,进入法律规制的视野。立法应当明确其价值导向:既要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不破坏邻里亲朋的情谊。在目前我国有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法规并没有将其纳入规制范围的情况下,对好意同乘侵权行为宜采取过错责任原则同时应减轻车主责任,更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大力推广车内人员座位险,发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卫生资源配置及社会保障水平方面的差距却在逐步拉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解决好农民医疗卫生保障问题,不仅是尊重农民生存权的问题,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参保农民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同时作为一种新的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难免有其不足之处。本文在总结太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