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高中古诗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教学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效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古典诗词的文化熏陶,会欣赏研读古典诗词,提高古典诗词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味。中国的古典诗歌作为特有的文化载体,蕴涵着博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着悠久的中华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充分发挥古诗词对高中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特别是发挥其对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是古诗词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古诗赏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是高中生成长发展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感知力,指的是通过对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有审美感知,获得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的把握领悟,从而产生愉悦的一种能力。初步培养起来的感知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知觉出语文中美的表现和美的韵味,形成审美注意,进入到审美欣赏活动状态中。同时,审美感知力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对语文内容的领悟。
  在诗歌教学中,首先以审美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欣赏诗歌,在感受欣赏中体会诗情、诗意和诗味,让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爱和迷恋感受诗歌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一首诗就是一次心灵的探险,一次情感的体验。此外,大量地阅读古诗词也会促进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形成。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共通的模式,意象的形成有共通的模式,学生可以从中找到它们的规律,正确地感知充满美感的意象。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文学作品创作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艺术反映的活动,是作者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表达方式。一首首古诗词正是作家对当时的境况、情绪、心灵、情感、记忆以及想象等诸多方面的反映,而在进行构思中,想象和情感是作家在创作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样,要理解作家作品的内涵,也需要想象力。古诗词中有许多篇目在表达中留有大量的空白,这种空白一方面使诗歌产生丰富的含义,另一方面,也使阅读者拥有大量想象的空间。古诗词讲究意境,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通过对意境的认知和理解,调动自身的审美体验和生活阅历,融入每一首古诗词各具特色的审美想象空间,感受诗歌独特的审美特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高中古诗词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就是在感受的基础上,把握自然事物的意味、或艺术作品的意义、或内容的能力。黑格尔说过,审美认识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事物的外在方面的感受和对内在本质的理解,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体。古诗词的教学能促进学生在感知外物的基础上,把握审美意象的意味和诗歌的理性意义,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不是生而具有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当学生接受了古诗词的熏陶,就会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普通的分类标准转变成审美的分类标准。
  应该说审美理解力是审美的最高阶段,学生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就会美丑不分,荣辱不明。这样的学生去读文学作品,永远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只有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才能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审视社会,对待人生。
  四、高中古诗词教学能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的成熟
  墨子有“素丝”说,即儿童的心灵如白绢,“染十苍则苍,染十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因此,让学生学习古诗词这些有价值的经典作品,才能在学生这张白纸上,绘出最优美的心灵底案,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沉淀最精华的思想。这些优秀的古诗词经典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蕴涵着人生的哲理、智慧和美感,使学生人生境界不断提升。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诗词内涵的深刻、微妙,从而培养学生在感知美的基础上,达到对审美对象的意蕴、意义的领会及其理解性地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对审美对象的鉴别评价能力。古诗词呈现的是现代人陌生的美感范畴,引导学生去理解进而发现诗词的美感内涵,可以大大开拓他们的美学视野,丰富他们的心灵。
其他文献
古典诗歌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虽然关于诗歌教学的方法举不胜举,也有许多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每次考试诗歌鉴赏题往往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道题,古诗鉴赏已经成为学生十分薄弱的环节。如何告别灰色鉴赏,开创古典诗歌教学的一片绿地呢?  一、含英咀华,反复诵读是提高鉴赏能力的前提  郭沫若在回顾幼年学诗时说:“儿时囫囵地背了许多唐诗,当时并不解
期刊
名言警句的积累对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尤其是在写作这一块,积累的多少或能否学以致用,都足以显示出考生文学功底的深浅。而作为高考必考题之一的名言警句默写,也再次凸显其重要性。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往往会将此题列为分数志在必得的题目之列,可结果却不容乐观,他们会出现许多无谓的丢分,究其原因,还是背得不熟练,练得不到家。所以,想要攻下默写这一难关,关键在于日积月累,多读勤练。 
期刊
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很重要,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积累。那如何让学生的积累“活”起来,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使语文学习“厚重”起来呢?  一、学会从课本中吸取知识  学生毕竟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可以有力地弥补这一点,而课本就是最好的资料库,它对学生的积累有无比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积累运用的氛围,使学生产生积累的兴趣,自主地去积累。例如,在学习必修二课本第一个专题《珍
期刊
阅读能力,是伴随人一生的能力。如果说书面和口头的双向良好表达能力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培养学生读书中渗透文化素养的提升,则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同仁们的共识!在课外阅读交流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能在其中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的情境再现又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思考。  口语交际教学的“教”与“学”,其实重点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
期刊
课改以来,各家的教育学说百家争鸣,莫衷一是,让人耳目一新,但又使从教者无所适从。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有如下几个策略。  一、词句的教学要“精”且“深”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容易忽略对文章语言本身的评析,忽略了在教学中对重点词句的反复品读、体会、揣摩,以及它们对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所起到的作用。  理解词句,是学习文本的首要任务。理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不少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不正确的认识或看法,尤其是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认为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因此眼前的语文学习没有意义或没有作用;或者认为语文学习在短期内不会取得效果,因此忽视语文学习或不愿意在语文学习上投入时间;也有的学生因找不着学习语文的方法,也不愿意花时间去读书练笔。这些现象导致这些学生愈来愈没有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语文成绩愈来愈
期刊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艺术鉴赏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朗读需要技巧,需要方法,如果不动脑子,随便读读,读者和听者都不能得到美感,自然也妨碍了对文章的“知情达意”。  朗读应该做到“美读”,就是在读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了解作者或者
期刊
古诗在中国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源于它那精炼的语言,极富韵律的节奏,蕴于字里行间的意境。可以这样说,它就是凭借着这一系列的优势,俘获了一辈又一辈诗歌爱好者的心。它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底蕴也就如此地代代相续,得到了延伸。  时至现在,古诗仍然深受文学爱好者青睐,尤其是学生。但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喜爱仅仅流于浅尝辄止的形式,实际并无更多更深的研究。比如,对于一首古诗,认为只要能背就行
期刊
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是各科中最为复杂的、可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它除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形象性、人文性之外,它还具有很强的教学情感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将人文教学的核心情感教育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语文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单纯一味地强调培养身体健康、学识渊博的人才,而必须是造就培养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的健康情感的、独特的个性人才。  一、语文情感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人们至今
期刊
现阶段,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许多学生都异常讨厌学习,甚至刚刚入学不久的小学生亦是如此。他们本来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本应对新鲜事物和知识充满好奇,但其实不然,他们竟然对扑面而来的文化知识望而生畏,这使人感到非常困惑。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而且在独生子女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表现得最好。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小孩是最聪明的,于是
期刊